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方法

文档序号:31603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技术,尤指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
方法。
背景技术
花叶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 cv. Variegata)又称花叶良姜、斑纹月杉〖(台 湾),为姜科山姜属姜花的变种,是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株高0. 6 2m,丛生,叶革质,深 绿色中带有金黄色纵斑纹,是观赏价值极高的观叶、观花植物,也是各种园林景观设计中不 可缺少的品种。 花叶艳山姜在自然状态下虽能结果,但种子播后其后代植株的金黄色叶斑性状未 能遗传,因此只能靠自然分根繁衍,但系数甚低,且生长期较长,所以滞后于市场的需要,常 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利用组织培养这一方法,可使繁殖速度大大提高,并能保持其优良的 叶色性状。但目前有关花叶艳山姜的组织培养的报道很少,且由于花叶艳山姜植物本身的 原因,在实际生产中,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存在增殖率低,嵌合体分离严重,成苗率差的问 题,极大地影响了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进程,组培苗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组培苗和筛苗的 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 方法。其能提高花叶艳山姜的丛芽增殖率,减少嵌合体的分离,提高成苗率。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A.采种选择在连续晴天7 8天后进行,在制种前2 3天从土壤中成丛挖出需 要作种的花叶艳山姜植株,清除泥土,并于室内通风阴凉的地方倒挂着凉干2 3天;
B.选择块茎上的侧芽或已抽生的嫩芽作为外植体材料;
C.诱导不定芽 (1)消毒方法去除块茎上过长的叶片及根系后,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泥土,并将 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与老茎切割开,并用湿脱脂棉花蘸按重量计的0.5%的洗衣粉水轻 擦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和块茎的表面,再在自来水下冲洗10 20分钟。在洁净工作台 上,去除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上多余的叶片及外苞片;将块茎上用作外植体材料的侧芽 中的大的侧芽切下,小的侧芽留在块茎上,保持每块外植体材料大小为1 2cmXl 2cm 大小。按照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用作外植体材料的侧芽中的大的侧芽及用作外植体材 料的侧芽中的小的侧芽三种不同类型分置于不同的干净瓶子中,每瓶3 4个块材料。用 75%酒精浸泡30s后,用无菌水冲洗一次,再注入0. 1%升汞溶液进行浸泡消毒20 25分 钟,材料小的消毒时间为20分钟,材料大的消毒时间为25分钟,并不断摇动。然后将材料 取出,在无菌水中漂洗5 6次,每次5 6分钟。后浸入无菌水中备用;
(2)将消毒好的外植体材料切去外苞叶及周围多余的组织,留下包含生长点的茎植体大小为1 1. 5cmX 1 1. 5cm ; (3)将经过上述(2)处理的外植体材料转入初代诱导芽形成的诱导芽培养基 上,每瓶1个芽,培养容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所述诱导芽培养基为MS+6-BA4 5mg L—丄+KT 5. Omg L—^NaH^C^ 170mg L—^白糖3% +琼脂0. 6%, pH 5. 8 6. 0。 6-BA 即6-苄氨基嘌呤;KT即6-糠氨基嘌呤; (4)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2. 5 19iimo1 m—2 s—^温度27 28。C,培养周期 30 40天; (5)当外植体材料开始启动时,外植体材料上的侧芽开始萌发并伸长。30 40天 后,可产生O. 5 2cm长的芽体。这时将外植体材料取出,于洁净工作台上切除外植体材料 上褐化的组织块,去除芽体多余的叶片,保持1 2cm的团块大小;如果新抽生的芽体基部 粗度大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然后转入 同种培养基中,断代繁殖3 4次,培养周期30 40天切割方法如同本条"(5)"中之前 所述,培养容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每瓶1 6团块,尽量做到不交叉放置,直到作为培 养体的团块的基部长出2 4个不定芽,待不定芽生长和增殖较稳定时,转入增殖培养基中 进行增殖培养。
D.不定芽增殖培养 (1)将已长出不定芽的团块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个团块保留2 3个不定 芽,并切除过长的叶片,接入增殖培养基中。每瓶接种15个团块。团块中不定芽如果有白 化的或全绿的单株则将其切除丢弃,如果不定芽基部粗度大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 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
(2)培养容器为500ml的透明三角玻璃瓶; (3)增殖培养基为MS+MgS04. 7H20 1180mg L—^NaH^C^ 170mg L—'+Ca (N03) 2. 4H20 440mg L—丄+6-BA2 3mg L—丄+KT 3 5mg L—丄+白糖3% +琼脂0. 6% 。 6-BA即6-节氨基 嘌呤; (4)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38 50iimo1 *m—2 *s—、温度为22 24°C。培养周期 40 45天。断代培养10 11代。
E.不定芽生根培养 (1)当所述不定芽增殖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根据生产的需要,即可进行生根培 养。生根切割时,小心从所述不定芽的芽丛中切下生长正常的、叶面带有花斑的、高2 3cm 的实心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达不到生根标准的培养块则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 团保留2 3个所述不定芽,并放入所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此时也要小心剔除 白化的或全绿的单株; (2)生根培养容器为14. 5cmX13cm耐高温塑料袋或250ml玻璃瓶,每瓶(袋)接 10株; (3)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 5mg L—丄+白糖3% +琼脂0. 6%, pH 5. 8 6. 0。
1/2MS即NH4N03、 KN04、 MgS04. 7H20、 KH2P04用量减少为MS培养基正常用量的1/2,其它元素 的用量不变;NAA即a -萘乙酸; (4)培养条件光照强度38 50 mol m—2 s—、温度为26 28°C 。培养周期 20 35天。
5
F.小苗移栽 (1)当所述不定芽即小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长20 35天时,即开始有小根长出。 此时可将高3 5cm、带有2 4片叶、具根的达标植株移栽到温室大棚中进行驯化栽培。 移栽时小心洗净附着在根上的培养基,以减少断根断叶现象。并用800倍百菌清或轮多克 浸泡5分钟后栽种于128目筛盘上; (2)栽培基质为泥炭土与珍珠岩混合基质,比例3:1; (3)保持温度为20 30°C。夏季移栽后用薄膜覆盖两周,冬季薄膜覆盖三周,每 天喷雾处理,控制湿度为85 95%。早晚打开薄膜底部和两端,以利于通风透气;夏天中 午当薄膜内温度超过32t:时,也将薄膜底部和两端打开,以降低温度和通风。移栽后l个 月内,控制光照强度在50ymo1 *m—2 s—1以下,待生长稳定后,光照强度可增加到100 125 ii mol m—2 s—1 ;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外植体材料采回后于室内通风阴凉的地方倒挂着凉干2 3天,以便植株茎尖 内的水分流出,提高制种的成功率; 2、在初代诱导阶段,在较高温度下,用高浓度激素诱导芽体的萌发和不定芽的形 成。并且通过剌破生长点的方式促使基部侧芽和不定芽的形成。提高了诱导效率,縮短了 培养时间; 3、在增殖阶段,通过在培养基成分中添加硫酸镁、硝酸钙、磷酸二氢钾三种无机盐 浓度,可有利于增加花叶姜小苗叶片中叶绿体的含量以及增加植株茎干的硬度和粗度,提 高成苗率,减少苞叶芽的形成。同时在此阶段将培养温度降低、光照强度提高。在低温高光 下,有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植株实心芽的形成较多,斑叶中绿色部分就增多,减少白化苗 的产生,有利于植株的移栽成活。在高温下植株增殖生长过快,易于徒长,并且出现白化的 苞叶状的芽体较多。高光效果是通过运用500ml透明三角瓶来完成的;
4、花叶姜由于叶片带有白色花斑,叶绿素含量少,叶片易于干枯,移栽成活率低。 但用薄膜覆盖2 3周后,注意控温控湿,并适当掀开薄膜,可有效地提高了成活率。在移 栽成活后注意增加光照强度,使叶色保持美丽的花斑; 本发明通过高温和高浓度激素的运用促使不定芽的快速形成,提高了诱导效率, 縮短了培养时间。而后通过改变培养基配方及降低培养温度、增加光照强度的方式有利于 斑叶实心芽的形成,减少白化变异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快繁的增殖率和成苗率,有利于加快 该品种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进程,减少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A.采种选择在连续晴天7 8天后进行,在制种前2 3天从土壤中成丛挖出需 要作种的花叶艳山姜植株,清除泥土,并于室内通风阴凉的地方倒挂着凉干2 3天。
B.选择块茎上已抽生的嫩芽作为外植体材料。
C.诱导不定芽 (1)消毒方法去除块茎上过长的叶片及根系后,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泥土,并将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与老茎切割开,并用湿脱脂棉花蘸按重量计的0.5%的洗衣粉水轻擦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和块茎的表面,再在自来水下冲洗10 20分钟。在洁净工作台上,去除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上多余的叶片及外苞片;保持每块外植体材料大小为1 2cmXl 2cm大小。将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置于的干净瓶子中,每瓶3 4个块材料。用75%酒精浸泡308后,用无菌水冲洗一次,再注入0. 1%升汞溶液进行浸泡消毒20分钟,并不断摇动。然后将材料取出,在无菌水中漂洗5 6次,每次5 6分钟。后浸入无菌水中备用; (2)将消毒好的外植体材料切去外苞叶及周围多余的组织,留下包含生长点的茎尖或侧芽,保持外植体大小为1 1. 5cmX 1 1. 5cm ; (3)将经过上述(2)处理的外植体材料转入初代诱导芽形成的诱导芽培养基上,每瓶1个芽,培养容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所述诱导芽培养基为MS+6-BA4. Omg *L—丄+KT 5. Omg *L—^NaH^ 170mg *L—丄+白糖3% +琼脂0. 6%,pH 5. 8 6. 0。 6-BA即6-苄氨基嘌呤;KT即6-糠氨基嘌呤; (4)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2. 5 19 mol m—2 s—^温度27 28°C ,培养周期30 40天; (5)当外植体材料开始启动时,外植体材料上的侧芽开始萌发并伸长。30 40天后,可产生O. 5 2cm长的芽体。这时将外植体材料取出,于洁净工作台上切除外植体材料上褐化的组织块,去除芽体多余的叶片,保持1 2cm的团块大小;如果新抽生的芽体基部粗度大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然后转入同种培养基中,断代繁殖3 4次,培养周期30 40天切割方法如同本条"(5)"中之前所述,培养容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每瓶1 6团块,尽量做到不交叉放置,直到作为培养体的团块的基部长出2 4个不定芽,待不定芽生长和增殖较稳定时,转入增殖培养基中
进行增殖培养。 D.不定芽增殖培养 (1)将已长出不定芽的团块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个团块保留2 3个不定芽,并切除过长的叶片,接入增殖培养基中。每瓶接种15个团块。团块中不定芽如果有白化的或全绿的单株则将其切除丢弃,如果不定芽基部粗度大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
(2)培养容器为500ml的透明三角玻璃瓶; (3)增殖培养基为MS+MgS04. 7H20 1180mg L—^NaH^OA 170mg L—'+Ca (N03) 2. 4H20440mg L—丄+6-BA 3mg L—丄+KT 4. 5mg L—丄+白糖3% +琼月旨0. 6% 。 6-BA即6-节氨基嘌呤;
(4)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38 42 ii mol m—2 s—、温度为23 24°C 。培养周期40 45天。断代培养10 11代。
E.不定芽生根培养 (1)当所述不定芽增殖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根据生产的需要,即可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切割时,小心从所述不定芽的芽丛中切下生长正常的、叶面带有花斑的、高2 3cm的实心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达不到生根标准的培养块则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团保留2 3个所述不定芽,并放入所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此时也要小心剔除白化的或全绿的单株;[OO51] (2)生根培养容器为14. 5cmX 13cm耐高温塑料袋或250ml玻璃瓶,每瓶(袋)接10株; (3)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 5mg *L—^白糖3% +琼脂0. 6%,pH 5. 8 6.0。1/2MS即NH4N03、 KN04、 MgS04. 7H20、 KH2P04用量减少为MS培养基正常用量的1/2,其它元素的用量不变;NAA即a -萘乙酸; (4)培养条件光照强度38 42 mol m—2 s—、温度为26 27°C 。培养周期
20 35天。 F.小苗移栽 (1)当所述不定芽即小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长20 35天时,即开始有小根长出。此时可将高3 5cm、带有2 4片叶、具根的达标植株移栽到温室大棚中进行驯化栽培。移栽时小心洗净附着在根上的培养基,以减少断根断叶现象。并用800倍百菌清或轮多克浸泡5分钟后栽种于128目筛盘上; (2)栽培基质为泥炭土与珍珠岩混合基质,比例3:1; (3)保持温度为20 30°C。夏季移栽后用薄膜覆盖两周,冬季薄膜覆盖三周,每天喷雾处理,控制湿度为85 95%。早晚打开薄膜底部和两端,以利于通风透气;夏天中午当薄膜内温度超过32t:时,也将薄膜底部和两端打开,以降低温度和通风。移栽后l个月内,控制光照强度在50ymo1 *m—2 s—1以下,待生长稳定后,光照强度可增加到100 125 ii mol m—2 s—、
实施例二 A.采种选择在连续晴天7 8天后进行,在制种前2 3天从土壤中成丛挖出需要作种的花叶艳山姜植株,清除泥土,并于室内通风阴凉的地方倒挂着凉干2 3天;
B.选择块茎上已抽生的嫩芽作为外植体材料;
C.诱导不定芽 (1)消毒方法去除块茎上过长的叶片及根系后,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泥土,并将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与老茎切割开,并用湿脱脂棉花蘸按重量计的0.5%的洗衣粉水轻擦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和块茎的表面,再在自来水下冲洗10 20分钟。在洁净工作台上,去除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上多余的叶片及外苞片;保持每块外植体材料大小为1 2cmX 1 2cm大小。将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置于的干净瓶子中,每瓶3 4个块材料。用75%酒精浸泡308后,用无菌水冲洗一次,再注入0. 1%升汞溶液进行浸泡消毒20分钟,并不断摇动。然后将材料取出,在无菌水中漂洗5 6次,每次5 6分钟。后浸入无菌水中备用; (2)将消毒好的外植体材料切去外苞叶及周围多余的组织,留下包含生长点的茎尖或侧芽,保持外植体大小为1 1. 5cmX 1 1. 5cm ; (3)将经过上述(2)处理的外植体材料转入初代诱导芽形成的诱导芽培养基上,每瓶1个芽,培养容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所述诱导芽培养基为MS+6-BA4. 5mg *L—丄+KT 5. Omg *L—^NaH^ 170mg *L—丄+白糖3% +琼脂0. 6%,pH 5. 8 6. 0。 6-BA即6-苄氨基嘌呤;KT即6-糠氨基嘌呤; (4)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2. 5 19 mol m—2 s—^温度27 28°C ,培养周期30 40天;
8
(5)当外植体材料开始启动时,外植体材料上的侧芽开始萌发并伸长。30 40天后,可产生O. 5 2cm长的芽体。这时将外植体材料取出,于洁净工作台上切除外植体材料上褐化的组织块,去除芽体多余的叶片,保持1 2cm的团块大小;如果新抽生的芽体基部粗度大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然后转入同种培养基中,断代繁殖3 4次,培养周期30 40天切割方法如同本条"(5)"中之前所述,培养容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每瓶1 6团块,尽量做到不交叉放置,直到作为培养体的团块的基部长出2 4个不定芽,待不定芽生长和增殖较稳定时,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
D.不定芽增殖培养 (1)将已长出不定芽的团块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个团块保留2 3个不定芽,并切除过长的叶片,接入增殖培养基中。每瓶接种15个团块。团块中不定芽如果有白化的或全绿的单株则将其切除丢弃,如果不定芽基部粗度大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
(2)培养容器为500ml的透明三角玻璃瓶; (3)增殖培养基为MS+MgS04. 7H20 1180mg L—^NaH^OA 170mg L—'+Ca (N03) 2. 4H20440mg L—"+6-BA 3mg L—^KT 5mg L—^白糖3% +琼脂0. 6% 。 6-BA即6-节氨基嘌呤;
(4)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42 46iimo1 m—2 s—、温度为22 23°C 。培养周期40 45天。断代培养10 11代。
E.不定芽生根培养 (1)当所述不定芽增殖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根据生产的需要,即可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切割时,小心从所述不定芽的芽丛中切下生长正常的、叶面带有花斑的、高2 3cm的实心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达不到生根标准的培养块则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团保留2 3个所述不定芽,并放入所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此时也要小心剔除白化的或全绿的单株; (2)生根培养容器为14. 5cmX 13cm耐高温塑料袋或250ml玻璃瓶,每瓶(袋)接10株; (3)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 5mg *L—白糖3% +琼脂0. 6%,pH 5. 8 6.0。1/2MS即NH4N03、 KN04、 MgS04. 7H20、 KH2P04用量减少为MS培养基正常用量的1/2,其它元素的用量不变;NAA即a -萘乙酸; (4)培养条件光照强度42 46 mol m—2 s—、温度为26 27°C 。培养周期
20 35天。 F.小苗移栽 (1)当所述不定芽即小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长20 35天时,即开始有小根长出。此时可将高3 5cm、带有2 4片叶、具根的达标植株移栽到温室大棚中进行驯化栽培。移栽时小心洗净附着在根上的培养基,以减少断根断叶现象。并用800倍百菌清或轮多克浸泡5分钟后栽种于128目筛盘上; (2)栽培基质为泥炭土与珍珠岩混合基质,比例3:1; (3)保持温度为20 30°C。夏季移栽后用薄膜覆盖两周,冬季薄膜覆盖三周,每天喷雾处理,控制湿度为85 95%。早晚打开薄膜底部和两端,以利于通风透气;夏天中午当薄膜内温度超过32t:时,也将薄膜底部和两端打开,以降低温度和通风。移栽后l个
月内,控制光照强度在50ymo1 *m—2 s—1以下,待生长稳定后,光照强度可增加到100 125 ii mol m—2 s—、
实施例三 A.采种选择在连续晴天7 8天后进行,在制种前2 3天从土壤中成丛挖出需要作种的花叶艳山姜植株,清除泥土,并于室内通风阴凉的地方倒挂着凉干2 3天;
B.选择块茎上的侧芽作为外植体材料;
C.诱导不定芽 (1)消毒方法去除块茎上过长的叶片及根系后,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泥土,并用湿脱脂棉花蘸按重量计的0. 5%的洗衣粉水轻擦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块茎的表面,再在自来水下冲洗10 20分钟。在洁净工作台上,将块茎上用作外植体材料的侧芽中的大的侧芽切下,小的侧芽留在块茎上,保持每块外植体材料大小为1 2cmXl 2cm大小。按照用作外植体材料的侧芽中的大的侧芽及用作外植体材料的侧芽中的小的侧芽二种不同类型分置于不同的干净瓶子中,每瓶3 4个块材料。用75%酒精浸泡30s后,用无菌水冲洗一次,再注入0. 1%升汞溶液进行浸泡消毒20 25分钟,材料小的消毒时间为20分钟,材料大的消毒时间为25分钟,并不断摇动。然后将材料取出,在无菌水中漂洗5 6次,每次5 6分钟。后浸入无菌水中备用; (2)将消毒好的外植体材料切去外苞叶及周围多余的组织,留下包含生长点的茎尖或侧芽,保持外植体大小为1 1. 5cmX 1 1. 5cm ; (3)将经过上述(2)处理的外植体材料转入初代诱导芽形成的诱导芽培养基上,每瓶1个芽,培养容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所述诱导芽培养基为MS+6-BA 5mg *L—^KT5. Omg L—'+NaH2P04 170mg L—白糖3% +琼脂0. 6%, pH 5. 8 6. 0。 6-BA即6-节氨基嘌呤;KT即6-糠氨基嘌呤; (4)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2. 5 19 ii mol m—2 s—^温度27 28°C ,培养周期30 40天; (5)当外植体材料开始启动时,外植体材料上的侧芽开始萌发并伸长。30 40天后,可产生O. 5 2cm长的芽体。这时将外植体材料取出,于洁净工作台上切除外植体材料上褐化的组织块,去除芽体多余的叶片,保持1 2cm的团块大小;如果新抽生的芽体基部粗度大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然后转入同种培养基中,断代繁殖3 4次,培养周期30 40天切割方法如同本条"(5)"中之前所述,培养容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每瓶1 6团块,尽量做到不交叉放置,直到作为培养体的团块的基部长出2 4个不定芽,待不定芽生长和增殖较稳定时,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
D.不定芽增殖培养 (1)将已长出不定芽的团块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个团块保留2 3个不定芽,并切除过长的叶片,接入增殖培养基中。每瓶接种15个团块。团块中不定芽如果有白化的或全绿的单株则将其切除丢弃,如果不定芽基部粗度大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
(2)培养容器为500ml的透明三角玻璃瓶;
(3)增殖培养基为MS+MgS04. 7H20 1180mg L—^NaH^OA 170mg L—'+Ca (N03) 2. 4H20440mg L—"+6-BA 3mg L—^KT 4mg L—^白糖3% +琼脂0. 6% 。 6-BA即6-节氨基嘌呤;
(4)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46 50 mol m—2 s—、温度为23 24°C 。培养周期40 45天。断代培养10 11代。
E.不定芽生根培养 (1)当所述不定芽增殖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根据生产的需要,即可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切割时,小心从所述不定芽的芽丛中切下生长正常的、叶面带有花斑的、高2 3cm的实心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达不到生根标准的培养块则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团保留2 3个所述不定芽,并放入所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此时也要小心剔除白化的或全绿的单株; (2)生根培养容器为14. 5cmX 13cm耐高温塑料袋或250ml玻璃瓶,每瓶(袋)接10株; (3)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 5mg *L—白糖3% +琼脂0. 6%,pH 5. 8 6.0。1/2MS即NH4N03、 KN04、 MgS04. 7H20、 KH2P04用量减少为MS培养基正常用量的1/2,其它元素的用量不变;NAA即a -萘乙酸; (4)培养条件光照强度46 50 ii mol m—2 s—、温度为27 28°C 。培养周期
20 35天。 F.小苗移栽 (1)当所述不定芽即小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长20 35天时,即开始有小根长出。此时可将高3 5cm、带有2 4片叶、具根的达标植株移栽到温室大棚中进行驯化栽培。移栽时小心洗净附着在根上的培养基,以减少断根断叶现象。并用800倍百菌清或轮多克浸泡5分钟后栽种于128目筛盘上; (2)栽培基质为泥炭土与珍珠岩混合基质,比例3:1; (3)保持温度为20 30°C。夏季移栽后用薄膜覆盖两周,冬季薄膜覆盖三周,每天喷雾处理,控制湿度为85 95%。早晚打开薄膜底部和两端,以利于通风透气;夏天中午当薄膜内温度超过32t:时,也将薄膜底部和两端打开,以降低温度和通风。移栽后l个月内,控制光照强度在50ymo1 *m—2 s—1以下,待生长稳定后,光照强度可增加到100 125 ii mol m—2 s—、
1权利要求
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A.采种选择在连续晴天7~8天后进行,在制种前2~3天从土壤中成丛挖出需要作种的花叶艳山姜植株,清除泥土,并于室内通风阴凉的地方倒挂着凉干2~3天;B.选择块茎上的侧芽或已抽生的嫩芽作为外植体材料;C.诱导不定芽产生;D.不定芽增殖培养;E.不定芽生根培养;F.小苗移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C.诱导不定芽产生"的步骤是(1) 消毒方法去除块茎上过长的叶片及根系后,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泥土,并将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与老茎切割开,并用湿脱脂棉花蘸按重量计的0. 5%的洗衣粉水轻擦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和块茎的表面,再在自来水下冲洗10 20分钟;在洁净工作台上,去 除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上多余的叶片及外苞片;将块茎上用作外植体材料的侧芽中的大 的侧芽切下,小的侧芽留在块茎上,保持每块外植体材料大小为1 2cmX 1 2cm大小;按 照用作外植体材料的嫩芽、用作外植体材料的侧芽中的大的侧芽及用作外植体材料的侧芽 中的小的侧芽三种不同类型分置于不同的干净瓶子中,每瓶3 4个块材料;用75%酒精 浸泡30s后,用无菌水冲洗一次,再注入0. 1 %升汞溶液进行浸泡消毒20 25分钟,外植体 材料小的消毒时间为20分钟,外植体材料大的消毒时间为25分钟,并不断摇动;然后将外 植体材料取出,在无菌水中漂洗5 6次,每次5 6分钟;后浸入无菌水中备用;(2) 将消毒好的外植体材料切去外苞叶及周围多余的组织,留下包含生长点的茎尖或 侧芽,保持外植体大小为1 1. 5cmX 1 1. 5cm ;(3) 将经过上述(2)处理的外植体材料转入初代诱导芽形成的诱导芽培养基上,每瓶l 个芽,培养容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所述诱导芽培养基为MS+6-BA4. 0 5. Omg *L—^KT 5. Omg L—'+NaH2P04 170mg 1^+白糖3% +琼脂0. 6%, pH 5. 8 6. 0 ;6-BA即6-节氨基 嘌呤;KT即6-糠氨基嘌呤;(4) 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2. 5 19iimo1 *m—2 *s—、温度27 28。C,培养周期30 40天;(5) 当外植体材料开始启动时,外植体材料上的侧芽开始萌发并伸长;30 40天后,可 产生O. 5 2cm长的芽体;这时将外植体材料取出,于洁净工作台上切除外植体材料上褐化 的组织块,去除芽体多余的叶片,保持1 2cm的团块大小;如果新抽生的芽体基部粗度大 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然后转入同种培 养基中,断代繁殖3 4次,培养周期30 40天切割方法如同本条"(5)"中所述,培养容 器为250ml的广口玻璃瓶,每瓶1 6团块,尽量做到不交叉放置,直到作为培养体的团块 的基部长出2 4个不定芽,待不定芽生长和增殖较稳定时,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 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D.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步骤是(1)将已长出不定芽的团块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个团块保留2 3个不定芽,并切除过长的叶片,接入增殖培养基中;每瓶接种15个团块;团块中不定芽如果有白化的或全绿的单株则将其切除丢弃,如果不定芽基部粗度大于0. 5cm时用刀尖从上往下切割并剌破到生长点位置,但不使芽体分离;(2) 培养容器为500ml的透明三角玻璃瓶;(3) 增殖培养基为MS+MgS04. 7H20 1180mg L—^NaH^C^ 170mg L—丄+Ca (N03) 2. 4H20440mg L—工+6-BA 2 3mg L—工+KT 3 5mg L—工+白糖3% +琼月旨0. 6% 。 6—BA艮卩6-节氨基嘌呤;(4) 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38 50 ii mol *m—2 s—、温度为22 24°C ;培养周期40 45天;断代培养10 11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E.不定芽生根培养"的步骤是(1) 进行生根切割,从所述不定芽的芽丛中切下生长正常的、叶面带有花斑的、高2 3cm的实心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达不到生根标准的培养团块则按生长方向进行增殖切割,每个团块保留2 3不定芽,并放入所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此时也要剔除白化的或全绿的单株;(2) 生根培养容器为14. 5cmX 13cm耐高温塑料袋或250ml玻璃瓶,每瓶(袋)接10株;(3) 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 5mg *L—工+白糖3% +琼月旨O. 6% ,pH 5. 8 6. 0。 1/2MS即NH4N03、 KN04、 MgS04. 7H20、 KH2P04用量减少为MS培养基正常用量的1/2,其它元素的用量不变;NAA即a-萘乙酸;(4) 培养条件光照强度38 50iimol *m—2 *s—、温度为26 28。C,培养周期20 35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F.小苗移栽"的步骤是(1) 当所述不定芽即小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长20 35天时,即开始有小根长出;此时将高3 5cm、带有2 4片叶及具根的达标植株移栽到温室大棚中进行驯化栽培;移栽时洗净附着在根上的培养基,以减少断根断叶现象;并用800倍百菌清或轮多克浸泡5分钟后栽种于128目筛盘上;(2) 栽培基质为泥炭土与珍珠岩混合基质,比例3:1;(3) 保持温度为20 30°C,夏季移栽后用薄膜覆盖两周,冬季薄膜覆盖三周,每天喷雾处理,控制湿度为85 95% ;早晚打开薄膜底部和两端,以利于通风透气;夏天中午当薄膜内温度超过32t:时,也将薄膜底部和两端打开,以降低温度和通风;移栽后1个月内,控制光照强度在50ymo1 *m—2 s—1以下,待生长稳定后,光照强度可增加到100 `125 ii mol m—2 s—全文摘要
一种提高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速度的方法,涉及花叶艳山姜组培繁殖技术。包括如下步骤A.采种在连续晴天7~8天后进行,制种前2~3天从土壤中成丛挖出需要作种的花叶艳山姜植株,清除泥土,于室内通风阴凉之地倒挂着晾干2~3天;B.选择块茎上的侧芽或已抽生的嫩芽作为外植体材料;C.诱导不定芽产生D.不定芽增殖培养;E.不定芽生根培养;F.小苗移栽。本发明通过运用较高温度和较高浓度激素促使不定芽快速形成,提高了诱导效率,缩短了培养时间;而后通过改变培养基配方及降低培养温度、增加光照强度的方式利于斑叶实心芽的形成,减少白化变异,有效地提高了快繁的增殖率和成苗率,利于加快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进程,减少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01H4/00GK101785428SQ20091018852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日
发明者张善信, 陈春满, 陈青云 申请人: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