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棚半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3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大棚半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可在水稻育秧苗床上直接使用的可控密度水稻育秧半自动播种机。
背景技术
水稻育秧播种机是水稻育秧作业广泛使用的农用机械,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育秧质量,降低劳作强度,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是农业大发展必不可少的诸多农用机械中的一种。 水稻育秧播种机工作时,播种机的行走轮行走在置于秧盘上方的滑道上。播种机在滑道上行走的同时,将水稻种子播种在秧盘的土层上。 以前的播种机,如在先申请"可控密度水稻育秧均匀播种机",虽然在播种质量上较早期的播种机有较大提高,但还存在由于操作者推动播种机速度不均匀等人为因素,造成播种密度不均匀等问题,影响播种质量,劳动强度也还显过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电机带动播种机移动的半自动播种机的设计,使得播种机播种质量较手动播种机有显著提高,劳动强度更有较大幅度降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由动力机构,行走机构、传动机构、播种机构、种箱机构、圆毛刷清种机构、左右连接板、护种板、停止返回机构组成,动力机构的蓄电池设置在机架底梁后部上方,电机设置在机架底梁的前部,与蓄电池软连接,输出轴与传动轴传送带连接;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两端,支撑轮分别安装在左右连接板上;传动机构大链轮固定在播种机的传动轴一侧,小链轮固定在圆毛刷一侧;播种机构的播种轮通过带有棘轮机构的左右端盖和传动轴固定连接;播种轮上有储存种子的条形槽,播种机构套装在左右连接板上支撑的轴承座上;种箱排刷固定在种箱的底侧,挡板升降调节装置安装在种箱落种口的上方,种箱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圆毛刷通过左右导套连接在左右连接板上;圆毛刷清种机构通过轴1、轴2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清种结构的清种刀片套在轴l,轴2上;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分别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 动力机构由蓄电池、电机、调控器组成,蓄电池向电机传递电能,电机将电能转化
为动能,调控器用来控制电机转数、返回和停止,从而实现对播种的自动控制。 行走机构由行走轮和支撑轮组成,行走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播种机构的传动轴两
侧,支撑轮分别安装在左右连接板上。 传动机构由一个大链轮和两个小链轮、传动链组成,大链轮固定在播种机构的传动轴一侧, 一个小链轮固定在圆毛刷的一侧,另一个小链轮安装在电机轴上,通过传动链传动动力。 播种机构由播种轮,带有棘轮机构的左右端盖和传动轴组成,播种轮通过带有棘轮机构的左右端盖和传动轴固定连接,播种轮上有储存种子的条形槽,播种机构通过传动轴套装在左右连接板支撑的轴承座上。
3[0011] 种箱机构由种箱、排刷、挡板升降调节装置、移动推柄组成,排刷固定在种箱的底侧,挡板升降调节装置安装在种箱落种口的上方,种箱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0012] 圆毛刷清种机构的圆毛刷通过左右导套连接在左右连接板上。 停止返回机构由停止接近开关、返回接近开关和检测物件组成,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分别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停止检测物件固定于滑道的播种长度的起点位置,返回检测物件固定于滑道的播种长度终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蓄电池向电机输入电能,电机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带动播种轮匀速转动,由调控器控制播种速度大小,同时行走轮上的链轮带动圆毛刷对播种轮上的种子进行刷洗,使播种轮上的种子能够均匀分布;播种箱上的挡板升降装置可控制播种量的大小;清种刀片可将播种轮上的种子与播种轮有效分离;返回接近开关和停止接近开关可控制播种机的播种长度及返回时的停止位置。以上措施可以实现播种机匀速播种,更有效的保证播种均匀度和播种密度,降低播种时人工耗用和劳作强度,满足机械插秧机对种苗密度和均匀度有效控制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播种机置于秧盘上方的滑道上,调整好需要的播种速度,启动电源开关,播种机在滑道上匀速向前运行。行走轮带动播种轮转动,种箱中的种子下落到播种轮的条形槽中。播种轮条形槽中的种子运行到上方时进入圆毛刷工作区,圆毛刷由传动链带动与播种轮相向转动,播种轮条形槽中多余的种子被圆毛刷刷掉,播种轮条形槽中的种子在护种板护持下转到播种轮底部时,种子落入秧盘的土层中。夹在条形槽中的余种由清种刀片清除,以保证循环播种作业种量的有效控制。播种机前进到返回检测物件位置时,播种机接收到返回信号。播种机停止前进反向运行,播种机后退时播种轮不随行走轮转动不进行播种,后退到停止检测物件位置时,播种机接收到停止信号,停止运行,播种机一个往复播种运动结束。播种机的播量通过调节种箱机构中的挡板高度实现。[0016] 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播种机自动匀速播种,更有效地保证播种均匀度和播种密度,降低播种时人工耗用和劳作强度,满足机械插秧机对种苗密度和均匀度的有效控制,有切实的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播种机的侧视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2是播种机的主视图,图3是播种轮总成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l)蓄电池,(2)电机,(3)调控器,(4)行走轮,(5)支撑轮,(6)传动轴,(7)连接板,(8)大链轮,(9)小链轮,(10)传动链,(11)圆毛刷,(12)播种轮,(13)棘轮机构,(14)左右端盖,(15)轴承座,(16)种箱,(17)排刷,(18)挡板升降调节装置,(19)移动推柄、(20)左右导套,(21)清种刀片,(22)轴,(23)轴,(24)停止接近开关,(25)返回接近开关,(26)检测物件,(27)护种板,(28)条形槽,(29)机架底梁。
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给一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传动轴6直径为12mm,长963mm,套装在左右连接板7支撑的轴承座15上;播种轮12直径为120mm,大链轮8直径为125mm,间距为840mm ;机架底梁29横向宽870mm,纵向宽358mm ;连接板7左右各设一块,高400mm,上端水平段长222mm,前端垂直段高113mm ;调控器3设置在机架底梁29的右后部,为已知调频控制电机转数控制柜;圆毛刷11直径为60mm,长560mm,挡板升降调节装置18长560mm,固定在种箱侧面;停止接近开关24为触点开关,设置在机架底梁29的右后底角,返回接近开关25为触点开关,设置在机架底梁29的左后底角;电机2为200瓦直流电机。
权利要求一种可在水稻育秧苗床上直接使用的可控密度水稻育秧半自动播种机,由动力机构、行走机构、传动机构、播种机构、种箱机构、圆毛刷清种机构、左右连接板、护种板、停止返回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的蓄电池设置在机架底梁后部上方,电机设置在机架底梁的前部,与蓄电池软连接,输出轴与传动轴传送带连接;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两端,支撑轮分别安装在左右连接板上;传动机构大链轮固定在播种机的传动轴一侧,小链轮固定在圆毛刷一侧;播种机构的播种轮通过带有棘轮机构的左右端盖和传动轴固定连接;播种轮上有储存种子的条形槽,播种机构套装在左右连接板上支撑的轴承座上;种箱排刷固定在种箱的底侧,挡板升降调节装置安装在种箱落种口的上方,种箱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圆毛刷通过左右导套连接在左右连接板上;圆毛刷清种机构通过轴1、轴2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圆毛刷清种机构的清种刀片套在轴1、轴2上;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分别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可在水稻育秧苗床上直接使用的可控密度水稻育秧半自动播种机,由动力机构、行走机构、传动机构、播种机构、种箱机构、圆毛刷清种机构、左右连接板、护种板、停止返回机构组成,动力机构的蓄电池设置在机架底梁后部上方,电机设置在机架底梁的前部,与蓄电池软连接。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播种机自动匀速播种,更有效地保证播种均匀度和播种密度,降低播种时人工耗用和劳作强度,满足机械插秧机对种苗密度和均匀度的有效控制,有切实的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文档编号A01C7/20GK201528524SQ2009200126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丁兆亮, 周黎明, 王双宝, 王荣安, 陈荣明 申请人:陈荣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