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0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棚。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的简 易型植物栽培棚。
背景技术
目前,棚栽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大棚广泛在蔬菜、水果、花草等种植领域上。但家庭 用栽培棚还很少见,特别是具备防虫、可透气、遮阳、无污染、有自动浇灌系统等功能的小型 栽培棚尚未见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使 植物栽培棚具备防虫、透气、遮阳、无污染、自动浇灌等功能。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所述植物栽培棚包括可移动的支架,所述植物栽培棚设有调光、透气、防虫系统,所 述植物栽培棚还设有灌液系统,在植物栽培棚内设有栽培盆。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 用新型可以用于沙漠地区、人口密集型城市家庭无污染蔬菜、花草的种植,也可以用于中小 学校、研究机构的栽培试验。本实用新型作为具备防虫、透气、遮阳、无污染、自动浇灌等功 能的小型植物栽培棚,功能齐全、安全卫生、使用方便。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液系统由可盛营养液的储液罐、灌液调节开关、输液管、滴漏管、积水观察 器以及多余水分排出装置构成,所述植物栽培棚的顶部设置所述储液罐。所述的调光、透气、防虫系统由卷帘式的多层膜构成,所述多层膜包括透气薄膜、 遮阳膜、透光膜。所述调光、透气、防虫系统设于植物栽培棚的前面,所述支架包括处于植物栽培棚 前面两侧的前部立柱,前部立柱上设有防尘槽,所述多层膜的两边嵌在两旁前部立柱的防 尘槽内。所述栽培盆盛有含多孔质材料保湿植土,所述含多孔质材料保湿植土包括天然土 石、多孔质陶瓷、炭材、灰土。所述植物栽培棚的支架的底部由硬质塑料或轻质金属构成方形,所述前部立柱向 后倾斜,所述植物栽培棚的前面呈斜坡形,两侧和后方由固定的塑料质透明薄膜构成。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3、4的正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3、4的卷帘式三层膜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2,7-10。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移动植物栽培棚的底部是方体形,前面为斜坡形、两侧和后 方为直面的梯形结构。它由方形硬质塑料或轻质金属构成可移动的支架1,支架的底部101 为方形,所述植物栽培棚设有调光、透气、防虫系统,所述植物栽培棚还设有灌液系统,在植 物栽培棚内设有栽培盆7,所述栽培盆7盛有含多孔质材料保湿植土 8,所述含多孔质材料 保湿植土包括沙土、沸石等天然土石、多孔质陶瓷、炭材、灰土。所述灌液系统包括可盛营养液的储液罐2,所述植物栽培棚的顶部设置所述储液 罐。储液罐2可装盛含有营养液的水,所述的营养液根据栽培对象植物,选择合适的营养液 和浓度,营养液主要包括有机肥、低浓度的竹木醋液、天然植物生长素等。在储液罐上设有 进液口 3和流量调节开关4以及输液管5,在输液管5的前端连接有滴漏管6,滴漏管6以S 形铺设在盛在栽培盆7中的多孔质材料保湿植土 8上面,在栽培盆7的右侧设有积水观察 器9以及多余水分排出装置10。所述的调光、透气、防虫系统由卷帘式的多层膜12构成,所述多层膜包括卷帘式 的三层膜内透气薄膜12-1、中层暗色多空遮阳膜12-2、外层透光膜12-3。所述调光、透气、 防虫系统设于植物栽培棚的前面,所述支架包括处于植物栽培棚前面两侧的前部立柱100, 前部立柱上设有三条防尘槽13,在各槽内的两面分别贴有毛刷状防尘条14,起到密闭防尘 防虫作用,透气薄膜12-1、遮阳膜12-2、透光膜12-3的两边分别嵌在两旁前部立柱的防尘 槽内。在棚的两侧和后方设有固定的塑料质透明薄膜11。外层透光膜12-3的材质和两侧 和后方的透明薄膜11相同。所述内透气薄膜12-1、中层暗色多空遮阳膜12-2、外层透光膜12_3可拉至可移动 植物栽培棚的下端并被固定,外层透光膜12-3还可以拉至可移动植物栽培棚的上1/3和下 1/3处并被固定,可移动植物栽培棚在支架上设有相应的固定装置,比如挡位、卡槽等。实施例2,参照附图3、4,7_10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移动栽培棚的地步是方形,前面和后面为斜面,两侧为直面 的梯形结构。基本构造同实施例1相同,只是植物栽培棚的后面也设有所述调光、透气、防 虫系统,所述支架包括处于植物栽培棚后面两侧的后部立柱102,后部立柱上设有防尘槽, 所述后部的调光、透气、防虫系统的多层膜的两边嵌在两旁后部立柱的防尘槽内。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照实施例1,在图3、4中与图1、2相同的附图标号代表相同 的含义。实施例3,参照附图5,7-1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栽培棚的中间再设置了一层栽培盆,构成内设 双层栽培盆的栽培棚。两层栽培盆的结构相同,都配有滴漏管、积水观察器以及多余水分排 出装置。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照实施例1,在图5中与图1、2相同的附图标号代表相同的含义。实施例4,参照附图6,7-1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栽培棚的中间再设置了一层栽培盆,构成内设 双层栽培盆的栽培棚。两层栽培盆的结构相同,都配有滴漏管、积水观察器以及多余水分排 出装置。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照实施例2,在图6中与图1、2、3、4相同的附图标号代表相 同的含义。
权利要求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棚包括可移动的支架,所述植物栽培棚设有调光、透气、防虫系统,所述植物栽培棚还设有灌液系统,在植物栽培棚内设有栽培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液系 统由可盛营养液的储液罐、灌液调节开关、输液管、滴漏管、积水观察器以 及多余水分排出 装置构成,所述植物栽培棚的顶部设置所述储液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光、 透气、防虫系统由卷帘式的多层膜构成,所述多层膜包括透气薄膜、遮阳膜、透光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透 气、防虫系统设于植物栽培棚的前面,所述支架包括处于植物栽培棚前面两侧的前部立柱, 前部立柱上设有防尘槽,所述多层膜的两边嵌在两旁前部立柱的防尘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植物栽培棚 的后面也设有所述调光、透气、防虫系统,所述支架包括处于植物栽培棚后面两侧的后部立 柱,后部立柱上设有防尘槽,所述多层膜的两边嵌在两旁后部立柱的防尘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盆 盛有含多孔质材料保湿植土,所述含多孔质材料保湿植土包括天然土石、多孔质陶瓷、炭 材、灰土。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 培棚的支架的底部由硬质塑料或轻质金属构成方形,所述前部立柱向后倾斜,所述植物栽 培棚的前面呈斜坡形,两侧和后方由固定的塑料质透明薄膜构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 培棚的支架的底部由硬质塑料或轻质金属构成方形,所述前部立柱向后倾斜,后部立柱向 前倾斜,所述植物栽培棚的前面和后面呈斜坡形,两侧由固定的塑料质透明薄膜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庭、实验用可移动植物栽培棚。所述植物栽培棚包括可移动的支架,所述植物栽培棚设有调光、透气、防虫系统,所述植物栽培棚还设有灌液系统,在植物栽培棚内设有栽培盆。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沙漠地区、人口密集型城市家庭无污染蔬菜、花草的种植,也可以用于中小学校、研究机构的栽培试验。本实用新型作为具备防虫、透气、遮阳、无污染、自动浇灌等功能的小型植物栽培棚,功能齐全、安全卫生、使用方便。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
文档编号A01G9/16GK201550472SQ2009202003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9日
发明者李良隆, 王正郁, 陈再华 申请人:浙江富来森中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