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蒲公英耐盐性的方法

文档序号:31988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蒲公英耐盐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作物抵抗土壤逆境能力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蒲公英利 用叶面喷施微生物抵抗土壤盐胁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盐土是指土壤饱和提取液中电导率(ECe)高于4ds/m,并且可交换钠的含量低于 15%, pH值一般不超过8. 5的土壤。全世界约有9. 6亿公顷盐渍土,我国的盐渍土也有约 2700万公顷,其中约有700万公顷是农田。盐害的离子种类主要有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 和硫酸根离子等,以氯化物为主时,含盐量占土重的0. 6%为盐土。耕作土壤盐化多属次生 盐土,盐土低产的根本原因是含盐量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高于植物组织液的渗透压,因而 植物难以从土壤中吸取必需的水分和养分,导致发生生理干旱、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对盐渍土开发利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植物的耐盐遗传特性,即筛 选耐盐品种和克隆抗盐基因。耐盐植物具有特定的抗盐性,有泌盐、稀盐、拒盐、耐盐等多种 多样对盐渍生境的适应方式。全球盐生植物约有1560多种,中国有502种,如毛苕子、紫穗 槐、草木犀、碱茅草、大米草、赖草、披碱草、西伯利亚冰草、菊苣、籽粒苋、胡杨、枸杞、沙枣、 柽柳等等,这其中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却少之又少。针对农田土壤盐渍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 灌溉造成的次生盐渍化,含盐量较低的特点,急需获得能耐受低浓度盐土而不减产的作物, 以提高农民积极性,如果能对现有的优良作物品种进行处理,使之完全适应盐土环境,则是 最期盼的事了。蒲公英是常用多效的中药材,性味甘平、无毒,具有广谱抑菌和明显的杀菌作用, 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蒲公英是传统的营养保健野菜,保留了野生蔬菜丰富的营养和独 特的风味,以无公害绿色食品和特有的保健作用倍受人们的喜爱,且4月20日前后即可上 市,这时市场上很少有新鲜叶菜蔬菜;蒲公英具有返青早、枯黄晚、春秋两季开花等特性,用 蒲公英做缀花草坪,更显卓越风姿。因此,蒲公英的市场潜力巨大,经济社会价值不可小觑。栽培上,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第二年开花结籽,它适应性较强,耐寒耐热, 较耐干旱和酸、碱,若能进一步提高其耐盐能力,则有望适应较高盐浓度的土壤类型,为这 类难以利用的农田土壤,甚至未开垦的土地提供可行的利用模式,并大大增加蒲公英的适 种范围,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蒲公英耐盐性的方法,使蒲公英 在土壤盐分达到0. 8-1. 3% NaCl时仍能正常生长,本菌剂使用方法简便,生产成本低,生产 过程安全,使用后环境友好,对盐渍化土壤中蒲公英生长有高效促进性。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蒲公英耐盐性的方法,其微生物为绿色红假单胞菌SHII-1, 该方法包括,厌氧光照培养4-5天,获得浓度为1-2 X IO8个活菌/ml的菌剂,薄荷根茎繁殖或种子繁殖时,取菌剂稀释20倍浸种,此后菌剂稀释300-500倍,在蒲公英不同生长期及第 二年萌发后叶面喷施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能提高蒲公英耐盐性,使蒲公英在土壤盐分达到0. 8-1. 3% NaCl时仍能正 常生长,极显著增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株高茎粗、干重、鲜重、光合作用均大幅度提 高,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含量提高,植株旺盛,类黄酮含量高。本菌剂使用方法简便,生 产成本低,生产过程安全,使用后环境友好,对盐渍化土壤中蒲公英生长有高效促进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微生物为绿色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viridis) SHII-1,绿色红假单胞菌 能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同高等植物相比,它也含有类似的捕光色 素,但只有一个光系统,即PSI,而且原始供氢体不是水,而是H2S (或一些有机物)。绿色红 假单胞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又完成了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物质循环 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绿色红假单胞菌的这些特征弥补了蒲公英在土壤盐渍逆境中因根 系吸收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地上部光合作用减弱的现象,大大提高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含量,增强光合速率,并反过来促进蒲公英根系的生长,从而达到提高抗性,增产增效的目 的。绿色红假单胞菌厌氧光照培养,因此不需要一般菌剂生产所需的发酵罐等大型仪器设 备,生产成本很低,生产过程安全,使用后环境友好,又高效,操作简单,是解决盐渍逆境土 壤生产蒲公英问题的首选办法。高效微生物的筛选与菌剂制备首先筛选适合于蒲公英叶面喷施、增产显著的 微生物群,再从该微生物群体中逐一筛选,获得一株显著促进蒲公英在盐渍化土壤中生长 的菌株——绿色红假单胞菌SHII-1。菌剂制备的培养基为=CaCl2O. 02g,(NH4)2SO4LOg, K2HPO4O. 2g,MgCl 0. 2g,NaCl 0. 2g, NaHCO3O. 05g,乙酸钠 3. 0g,蛋白胨 0. 15g,水 1000ml,PH 中性,121°C灭菌30分钟。厌氧光照培养4-5天,获得浓度为1-2X108个活菌/ml的菌剂。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蒲公英播种前,取菌剂稀释20倍浸种,此后菌剂稀释500倍,两叶期叶面喷施1 次,此后每2周叶面喷施1次,若育苗栽培,则在定植后第二天叶面喷施1次,有助于缓苗, 此后每2周叶面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停喷一个月。至第二年,萌芽后,取300倍液,每2 周叶面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后,停喷一个月,直至采收结束。实施例2蒲公英播种前,取菌剂稀释20倍浸种,此后菌剂稀释300倍,第一年两叶期叶面喷 施1次,定植后叶面喷施1次,此后每月叶面喷施1次,第二年萌芽后叶面喷施1次,现蕾期 叶面喷施1次,盛花期叶面喷施1次。实施例3在较高盐溶液土壤(如1.2% NaCl)中,以叶片刚刚显示萎蔫时起,取菌剂稀释 500倍,每周叶面喷施1次,连续喷施4次停止,至再次发生叶片萎蔫初期,取菌剂稀释500 倍,每周叶面喷施1次,连续喷施4次停止。整个生长期内都如此处理,直至采收结束。其 它水肥等管理正常。
权利要求
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蒲公英耐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为绿色红假单胞菌SHⅡ-1,该方法包括厌氧光照培养4-5天,获得浓度为1-2×108个活菌/ml的菌剂,薄荷根茎繁殖或种子繁殖时,取菌剂稀释20倍浸种,此后菌剂稀释300-500倍,在蒲公英不同生长期及第二年萌发后叶面喷施即可。
全文摘要
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蒲公英耐盐性的方法,涉及一种提高作物抵抗土壤逆境能力的方法,蒲公英耐盐性的菌株为绿色红假单胞菌(NH4)2SO41.0g,K2HPO4 0.2g,MgCl2 0.2g,NaCl 0.2g,NaHCO3 0.05g,乙酸钠3.0g,蛋白胨0.15g,水1000ml,pH中性,121℃灭菌30分钟。厌氧光照培养4-5天,获得浓度为1-2×108个活菌/ml的菌剂。菌剂施用方法是本发明提供的菌剂处理方法,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有效缓解因土壤浓度高引起的植株萎蔫,生长缓慢等现象,植株生长旺盛,类黄酮含量高。
文档编号A01N63/02GK101816253SQ20101016847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岳静, 邵双, 郭晓雷 申请人:沈阳化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