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肥的方法

文档序号:353923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堆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 围城现象和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环 境问题。堆肥技术是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由于生产的堆肥产 品腐熟程度不好、堆肥周期较长等问题成为制约堆肥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提高堆肥 腐熟度,缩短堆肥周期成为解决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关键问题。目前,在缩短生活垃圾堆肥周期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添加微生物菌剂, 通过在堆肥过程中添加微生物菌剂,主要是促进生活垃圾中难降解有机物迅速分解,促进 堆肥腐熟,以此缩短堆肥周期,但是有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活性和生物多样性在温度为50 60°C的时候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所以该种方法在堆肥的初期,即堆体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效 果相对不明显。2、采用倒仓(翻堆)破碎技术,该方法一方面在堆肥过程中进行倒仓(翻 堆),以使堆体内物料充分与空气接触,减少堆体内腐熟度的空间变异,以促进堆肥腐熟,一 方面是通过破碎技术降低生活垃圾的粒径,以促进微生物对其的快速分解转化,进而缩短 堆肥周期,但是该技术的采用增加了堆肥处理的成本。3、提高堆肥反应温度,该方法主要是 通过在堆肥过程中人为添加外热源,提高堆体反应温度,进而促进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 以此缩短堆肥周期,但是该方法外热源的使用必然增加了堆肥处理成本。在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据计算,It生活垃圾经过好氧堆 肥可产生2034760kJ的热能,由于这部分热能携带多种废气,主要采用生物滤池进行处理, 国内外对于这部分热能的循环利用目前未见报道,综合以上缩短生活垃圾堆肥周期的各方 法的优缺点,将添加菌剂和循环热风的联合作用应用在缩短堆肥周期方面更是未见报道。隧道发酵仓的长、宽、高分别为27m、4m、4m,底部设有进风槽,进风槽设有多个进风 孔,进风槽与进风管道连接,顶部设有一个排风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堆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堆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混合堆肥原料与菌剂,得到堆体;2)将步骤1)所述堆体进行高温发酵,得到一次堆肥产物;3)将步骤2)所述一次堆肥产物继续发酵,得到肥料。步骤1)中,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L If 胃(Lactobacillus ρIantarum)禾口 _ 胃 β 菌(Streptonmyces microflavus),所述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所述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f^iiS^^LIf lif (Lactobacillus ρIantarum)禾口Μ Η^ Ι链霉菌(Sti^ptonmyces microflavus)的集落数目比为 1.6 1. 5 0. 1 0. 5 ;步骤2)中,所述堆体进行高温发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所述堆体布料到发酵仓B中;B、向发酵仓B中通入热气体,一边通入所述热气体,一边将所述堆体进行发酵,发 酵至堆体的温度达到65°C ;所述热气体为发酵仓组A中堆肥过程中产生的40°C _55°C的气体;所述发酵仓组 A由至少一个且不同于发酵仓B的发酵仓构成;所述发酵仓组A中堆肥过程中产生的40°C _55°C的气体为通入发酵仓B中热气体 的温度。C、待堆体温度达到65°C,停止向发酵仓B内通入所述热气体,改为通入空气,一边 通入所述空气,一边发酵,得到一次堆肥产物;步骤3)中,所述继续发酵依次为如下D和E D 将所述一次堆肥产物堆成条垛,在温度为40°C -50°C、通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堆肥,得到后熟化产物;E 将所述后熟化产物进行筛分,收集粒径低于25mm的筛下物,将粒径小于等于 25mm的筛下物堆成条垛,在温度为20°C -30°C、通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堆肥,得到二次堆肥产物。步骤1)中,所述菌剂与所述堆肥原料的配比如下所述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 > Iif IIMSl#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jf ^ Lff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所述细黄链霉菌(Sti^ptonmyces microflavus)所述堆肥原料为 0. 66cfu0. 62cfu 0.04cfu 0.2Icfu Ikg ;步骤2)中,所述高温发酵的时间为8天,自所述堆体布料到发酵仓B时记为第0 天;步骤3)D中,所述堆肥的时间为12天,自得到一次堆肥产物记作第0天;E中,所述堆肥的时间为12天,自得到后熟化产物记作第0天;。步骤1)中,所述菌剂为VT液体菌剂,购自北京沃土天地生物有限公司;所述步骤2)的A中,所述堆体布料到发酵仓B形成长为27米,宽为4米,高为3. 5 米的堆体;B中,所述通入热气体的通气量为0. Im7min/m3堆体;所述发酵中的排气量为 0. lm3/min/m3 堆体;C中,所述通入空气的通气量为0. Im7min/m3堆体;所述发酵中的排气量为0. Im3/ min/m3 堆体;步骤3) D中,所述通入空气的通气量为0. 02m3/min/m3第一次堆肥产物;步骤3) E中,所述通入空气的通气量为0. 0005m3/min/m3筛下物。在所述步骤3)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步骤3)所述二次堆肥产物进行筛分,收集 粒径小于等于12mm的筛下物,即为肥料;所述D中,所述条垛的长为28米,宽为4米,高为2. 5米;所述E中,所述条垛的长为29米,宽为4米,高为2. 0米。所述堆肥原料为生活垃圾。
所述生活垃圾为满足如下条件的生活垃圾粒径为15mm-80mm,含水量为 50%-60% (质量百分含量),碳氮比为(23-26) 1 ;所述生活垃圾的含水量具体为50%、55%或60%,碳氮比具体为23 1、24 1 或 26 1 ;所述发酵仓组A中堆肥的方法与所述发酵仓B中堆肥方法相同。一种所述的方法得到的肥料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所述的方法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方法与不添加菌剂和不利用循环热风的处理相比, 菌热的联合作用促进了堆肥腐熟,使堆肥进入高温期的时间由原来的4天缩短到2天,整个 堆肥周期由原来的32天缩短到27天;使得堆肥产品的总有机质含量提高提高15. 48%,总 养分含量提高13. 40% ;循环利用堆肥热能,减少了资源浪费,热联合作用使堆肥过程中温 室气体排放降低了 26. 42%。本发明基于高温促进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样性,微生 物高温分解有机物会产生大量热能的主体思路,在堆肥过程中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同时,将 高温发酵的热能也循环利用在堆肥过程中。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不仅促进了堆肥腐熟, 缩短了堆肥周期,从而提高了生活垃圾的处理量,而且同步实现了菌热的相互促进作用,更 重要的是实现了堆肥过程中的副产物-热能的循环利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这部分副产物 的生物处理费用,降低了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成本,该研究为堆肥技术的优化革新提供了 科学的理论依据。


图1为不同处理高温发酵阶段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2为堆肥过程中EC的变化图3为堆肥过程中发芽率指数的变化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堆肥发酵选取南宫堆肥厂的两个发酵仓作为研究对象。方法一实验组1、外源菌剂添加生活垃圾为马家楼转运站筛分的粒径为15mm-80mm(堆肥实验单位(南宫堆肥厂) 的堆肥原料,是由马家楼转运站筛分后的物料)的混合垃圾,有机物垃圾占60% (质量百分 含量),含水量为55% (质量百分含量),碳氮比为24 1。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是指生 活垃圾中含有有机物成分的废弃物。主要是厨房菜渣、纸、纤维、竹木等。将VT液体菌剂(购自北京沃土天地生物有限公司),经水稀释6倍后,按0. 25L 液体菌剂/t生活垃圾比例均勻地喷洒到传送皮带上的厚度为40mm的生活垃圾层上。 所述菌剂与生活垃圾的配比如下所述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所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PJi^r?LIf lif (Lactobacillus ρIantarum) ; PJi^E 细黄链霉菌(Sti^ptonmyces microflavus)生活垃圾为 0. 66cfu 0. 62cfu 0. 04cf u 0. 21cfu Ikg ;VT液体菌剂的活性成分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lJ LIf lif (Lactobacillus ρIantarum)禾口 (Streptonmyces microflavus),菌剂中的假单胞杆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和细黄链霉 菌的集落数目比为1.6 1.5 0. 1 0.5。生活垃圾中有机质为生活垃圾中以各种形式 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2、布料发酵仓B所处的环境温度为21. 6°C,将上述喷洒了菌剂的生活垃圾通过中央传送 带和布料机均勻布到发酵仓B中,形成长27米、宽4米,高3. 5米的堆体。隧道发酵仓的长、宽、高分别为27m、4m、4m,底部设有进风槽,进风槽设有多个进风 孔,进风槽与进风管道连接,顶部设有一个排风口。3、高温发酵阶段在发酵隧道仓B的供风主管道加装循环热风连接管,将发酵隧道仓组A (1个发酵 仓)温发酵阶段产生的热气体(气体含有部分温室气体和臭气)引入到循环热风的管道 中。所述热气体为发酵仓组A中堆肥过程中产生的40°C _55°C的气体,平均温度为44. 9°C。在隧道仓布料完成后,完全采用循环热风供氧,所述通热气体的通气量为0. Im3/ min/m3堆体,所述通热气体的通气方式为一直通热风,直到堆体的温度达到65°C时,停止循 环热风使用,改为风机鼓风,鼓风通入的空气的温度为21. 6°C。发酵8天,得到一次堆肥产 物。上述得到一次堆肥产物的过程中,通过发酵仓的排气管排气,排气量为0. Im3/ min/m3 堆体。风机鼓风的通空气的通气量为0. lm3/min/m3堆体,所述通空气的通气方式为一直
通空气。4、后熟化后熟化采用开放式条垛堆肥,将上述得到的一次堆肥产物在敞开的后熟化区堆置 12天得到后熟化产物,通风量为0. 02m3/min/m3采用底部持续通风的方式,堆体温度一般维 持在40°C 50°C。此过程的条垛长为28米,宽为4米,高为2. 5米,且条垛置于水泥板上, 所述水泥板上设有多个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进气管连接,从进气管中通入空气,在自然环 境中堆肥。5、最终熟化后熟化结束后对后熟化产物采用25mm筛分处理,筛上物为堆肥残渣,因此不进 行进一步堆置,筛下物同样采用开放式条垛堆肥,在敞开的后熟化区堆置12天,通风量为 0. 0005m7min/m3,采用底部持续通风的方式,堆体温度一般维持在20°C 30°C,后熟化结 束后采用12mm筛分处理,筛上物视为堆肥残渣,筛下物即为得到实验肥料。此过程的条垛长为28米,宽为4米,高为2米,且条垛置于水泥板上,所述水泥板 上设有多个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进气管连接,从进气管中通入空气,在自然环境中堆肥。对照组1、布料
7
方法与实验组相同。2、高温发酵阶段在隧道仓布料完成后风机鼓风,通空气的通气量为0. lm3/min/m3堆体,所述通空 气的通气方式为一直通空气;发酵8天,得到对照一次堆肥产物。3、后熟化方法与实验组相同。4、最终熟化方法与实验组相同,得到对照肥料。方法二实验组1、外源菌剂添加与方法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生活垃圾为马家楼转运站筛分的粒径为15mm-80mm的混合垃圾,有机物垃圾占 50% (质量百分含量),含水量为50% (质量百分含量),碳氮比为23 1。将VT菌剂(购自北京沃土天地生物有限公司),经水稀释6倍后,按0. 24L液体菌 剂/t生活垃圾比例均勻地喷洒到传送皮带上的厚度为30mm的生活垃圾层上。2、布料与方法一相同。3、高温发酵阶段与方法一相同。4、后熟化与方法一相同。5、最终熟化与方法一相同。对照组1、布料方法与方法二的实验组相同。2、高温发酵阶段与方法二的实验组相同。3、后熟化与方法二的实验组相同。4、最终熟化与方法二的实验组相同。方法三实验组1、外源菌剂添加与方法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生活垃圾为马家楼转运站筛分的粒径为15mm-80mm的混合垃圾,有机物垃圾占 65% (质量百分含量),含水量为60% (质量百分含量),碳氮比为26 1。
将VT菌剂(购自北京沃土天地生物有限公司),经水稀释6倍后,按0. 26L液体菌 剂/t生活垃圾比例均勻地喷洒到传送皮带上的厚度为50mm的生活垃圾层上。2、布料与方法一相同。3、高温发酵阶段与方法一相同。4、后熟化与方法一相同。5、最终熟化与方法一相同。对照组1、布料方法与方法三的实验组相同。2、高温发酵阶段与方法三的实验组相同。3、后熟化与方法三的实验组相同。4、最终熟化与方法三的实验组相同。实施例2、肥料检测检测方法一获得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堆肥周期检测1、温度检测高温发酵阶段堆肥周期分别检测实施例1的方法一获得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高温发酵阶段每天的温度。结果为实验组在堆肥0、1、2、3、4、5、6、7、8 天的温度分别为 30. 7 °C>53. 0 °C>66. 1°C、 63. 3 °C >59. 0°C >60. 1°C、58. 6 °C >57. 7 °C >57. 1°C ;对照组在堆肥0、1、2、3、4、5、6、7、8 天的温度分别为 28. 4 °C >37. 1°C、46. 2°C、 50. 3°C >56. 4°C >57. 1°C、59. 0°C、59. 5°C 、56. 8°C ;将上述结果作图1所示,从图中看出,对照组,在堆肥的第4天堆体温度才达到 550C以上,并在55°C以上65°C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维持到高温发酵结束(维持5天),基本 满足生活垃圾堆肥厂运行管理规范的要求(DB11/T 272 2005 :55°C以上65°C以下的温度 条件下维持5-7天);而实验组,在堆肥的第2天堆肥温度就达到55°C以上,并在55°C以上 650C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维持了 7天,因此按照DB11/T 272 2005的要求,实验组比对照组 更快达到55°C,在55°C以上65°C以下高温发酵维持时间更长,更利于肥料的发酵。2、EC值(电导率)检测后熟化和最终熟化阶段堆肥周期的缩短后熟化没有具体标准,电导率随着堆肥的进行不断下降,最终熟化结束后电导率 降到4mS/cm以下,表明产品达到了腐熟。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堆肥过程的EC值,具体方法如下
将垃圾样品按1 10(m V)浸提过滤。EC值用DDS IlA型电导测定仪测定;实验组在堆肥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 天的 EC 值 分别为 1· 66mS/cm、1. 85mS/cm、1. 89mS/cm、1. 78mS/cm、1. 8mS/cm、1. 75mS/cm、1. 73mS/cm、 1. 7mS/cm、1. 47mS/cm、1. 31mS/cm、1. 30mS/cm、1. 40mS/cm、1. 40mS/cm、1. 35mS/cm、1. 23mS/ cm、l. 15mS/cm、l. 14mS/cm ;对照组在堆肥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 天的 EC 值分 另ij为 1. 66mS/cm、l. 84mS/cm mS/cm、l. 87mS/cm、l. 99mS/cm、l. 89mS/cm、l. 90mS/cm、l. 81mS/ cm、1. 76mS/cm、1. 54mS/cm、1. 41mS/cm、1. 32mS/cm、1. 40mS/cm、1. 42mS/cm、1. 38mS/cm、 1. 30mS/cm、l. 27mS/cm、l. 2mS/cm ;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对照组的EC值在堆肥的前6天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随 后由于0)2、顯3的挥发,以及胡敏酸物质含量的升高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升高,从而使得EC值 逐渐下降。而实验组在堆肥的4天其EC值就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堆肥的第18天和 第20天,其EC值几乎相等。后熟化结束后(第20天),由于筛分作用使得EC值略有上升, 随后又开始下降,堆肥的第30天其EC就不再变化。堆肥结束时两种堆肥产品的EC值均降 到4mS/cm以下,表明产品达到了腐熟。由此可见对于添加菌剂和利用循环热风的处理其后 熟化和最终熟化的堆肥时间均可以缩短2天。3、GI值(种子发芽指数)检测后熟化和最终熟化阶段堆肥周期的缩短检测由实施例1的方法一获得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堆肥过程的EC值,具体方法如 下GI(%)将垃圾样品按1 10 (m V)浸提过滤,取5mL浸提液于铺有滤纸的9cm 培养皿内,播20粒饱满的小青菜种子,放置20°C培养箱中培养,第48h测种子发芽率指数 GI,GI =(浸提液培养种子发芽率X根长)/(对照种子发芽率X根长)X 100%。实验组在堆肥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 天的 GI 值 分别为 25. 0%、34· 5%、40· 5%、52· 9%、55· 2%、57· 0%、61· 6%、64· 0%、68· 1%,71. 2%, 71. 0%,77. 4%,83. 0%,87. 3%,93. 2%,99. 6%U00. 0% ;对照组在堆肥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 天的 GI 值 分别为 24. 7%、30· 0%、34· 8%、42· 4%、57· 0%、58· 3%、59· 6%、62· 4%、64· 3%、65· 7%、 70. 0%,69. 3%,71. 4%,72. 5%,76. 5%,83. 7%,89. 0% ;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堆肥处理 的GI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堆肥产品其GI明显较高,其主要原因 是菌热的联合作用促进了堆体内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转化,进而促进了堆肥腐 熟。此外,实验组在堆肥的第18天和第20天其GI差别不再变化,经过30天堆肥处理,GI 基本不再变化,由此可见,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后熟化和最终熟化的堆肥时间均缩短2 天后,能保证堆肥腐熟。从上述可以看出,采用实验组的堆肥方法,高温发酵可以缩短为7天,后熟化和最 终熟化均可以缩短为10天,总的堆肥周期可以缩短为27天,因此,在原工艺基础上添加微 生物菌剂同时利用循环热风的处理促进堆肥腐熟和缩短堆肥周期。二、堆肥的肥料品质检测检测由实施例1方法一获得实验肥料和对照肥料中的有机质、N、P、K的含量。
有机质是指堆肥产品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NY/ T304 1995有机肥料有机物总量的测定;N的检测方法NY/T297 1995 (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P的检测方法NY/T298 1995 (有机肥料全磷的测定);K的检测方法NY/T299 1995 (有机肥料全钾的测定);实验肥料、对照肥料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全氮N+干基P2O5+干基K2O)结果如 表1所示。表1生活垃圾堆肥品质
权利要求
一种堆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混合堆肥原料与菌剂,得到堆体;2)将步骤1)所述堆体进行高温发酵,得到一次堆肥产物;3)将步骤2)所述一次堆肥产物继续发酵,得到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L If 胃(Lactobacillus ρIantarum)禾口 _ 胃 β 菌(Streptonmyces microflavus),所述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所述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f^iiS^^LIf lif (Lactobacillus ρIantarum)禾口Μ Η^ Ι 链霉菌(Str印tonmyces microflavus)的集落数目比为 1.6 1. 5 0. 1 0. 5 ;步骤2)中,所述堆体进行高温发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所述堆体布料到发酵仓B中;B、向发酵仓B中通入热气体,一边通入所述热气体,一边将所述堆体进行发酵,发酵至 堆体的温度达到65°C ;所述热气体为发酵仓组A中堆肥过程中产生的40°C _55°C的气体;所述发酵仓组A由 至少一个且不同于发酵仓B的发酵仓构成;C、待堆体温度达到65°C,停止向发酵仓B内通入所述热气体,改为通入空气,一边通入 所述空气,一边发酵,得到一次堆肥产物;步骤3)中,所述继续发酵依次为如下D和E :D、将所述一次堆肥产物堆成条垛,在温度为40°C-50°C、通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堆肥, 得到后熟化产物;E、将所述后熟化产物进行筛分,收集粒径低于25mm的筛下物,将粒径小于等于25mm的 筛下物堆成条垛,在温度为20°C -30°C、通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堆肥,得到二次堆肥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菌剂与所述堆肥原料的配比如下所述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 > Iif IIMSl#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jf ^ Lff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所述细黄链霉菌(Str印tonmyces microflavus)所述堆肥原料为0. 66cfu 0. 62cfu 0.04cfu 0.2Icfu Ikg ;步骤2)中,所述高温发酵的时间为8天,自所述堆体布料到发酵仓B时记为第O天;所述步骤3)D中,所述堆肥的时间为12天,自得到一次堆肥产物记作第O天;E中,所述堆肥的时间为12天,自得到后熟化产物记作第O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菌剂为VT液体菌剂;所述步骤2)的A中,所述堆体布料到发酵仓B形成长为27米,宽为4米,高为3. 5米 的堆体;所述发酵仓B所处的环境温度为20°C _25°C,所述发酵仓B所处的环境温度具体为 21. 6 0C ;B中,所述通入热气体的通气量为0. lm3/min/m3堆体;所述发酵中的排气量为0. Im3/ min/m3 堆体;C中,所述通入空气的通气量为0. Im7min/m3堆体;所述发酵中的排气量为0. Im3Aiin/m3堆体;在通入所述发酵仓B之前,所述空气的温度为20°C -25°C,所述空气的温度具体为 21. 6 0C ;步骤3) D中,所述通入空气的通气量为0. 02m3/min/m3第一次堆肥产物;步骤3) E中,所述通入空气的通气量为0. 0005m3/min/m3筛下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后,还将步骤3)的所述二次堆肥产物进行筛分,收集粒径小于等于12mm 的筛下物,即为肥料;所述D中,所述条垛的大小为长为27米,宽为4米,高为2. 5米;所述E中,所述条垛的大小为长为27米,宽为4米,高为2. 0米。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原料为生活垃圾。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垃圾的粒径为 15mm-80mm,含水量为50%-60% (质量百分含量),碳氮比为(23-26) 1 ;所述生活垃圾的含水量具体为50%、55%或60%,碳氮比具体为23 1、24 1或 26 1 ;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仓组A中堆肥的方法 与所述发酵仓B中堆肥方法相同。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得到的肥料。
10.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肥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混合堆肥原料与菌剂,得到堆体;2)将所述堆体进行高温发酵,得到一次堆肥产物;3)将所述一次堆肥产物继续发酵,得到肥料。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基于高温促进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样性,微生物高温分解有机物会产生大量热能的主体思路,在堆肥过程中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同时,将高温发酵的热能也循环利用在堆肥过程中。
文档编号C05F9/04GK101973794SQ201010532100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红玉, 李国学, 杨帆, 江滔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