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54424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竿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利用碳纤维原丝形成鱼竿的鱼竿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从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制造的鱼竿中,减少将碳纤维制成面料的工序,从而节省费用。同时,比起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在鱼竿的重量轻的情况下,保持其最大的强度,并且所述利用碳纤维原丝的鱼竿防止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偏心卷取从而使重量集中于一处,从而防止鱼竿断裂等破损的发生。
背景技术
通常地,由玻璃(Glass)材质制作的鱼竿虽然具有柔韧性好,拉应力较强的优点, 却具有重量很重的缺点,而由碳纤维(Carbon)材质制作的鱼竿相对于具有比较轻并且应对弹力的反发力较强的优点,也具有拉伸强度要远低于由玻璃材质制作的鱼竿的缺点。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喜欢比玻璃材质的鱼竿更轻而且弹力优异的碳纤维材质鱼竿,因此生产出在由碳纤维材质制成的鱼竿上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其强度的产品。在此,由碳纤维材质制作的鱼竿经过以下一系列步骤而制成根据要成形的鱼竿圆管的大小,裁剪裁剪作为鱼竿的原材料的碳纤维面料;将裁剪裁剪的碳纤维面料紧贴于芯轴并成形为杆形状;将碳纤维面料以杆形状紧贴的芯轴装入加热炉中并将其加热成形; 从芯轴分离加热成形的鱼竿圆管并经过鱼竿圆管的切割、合成、涂装而使其产品化。为了加强如上所述由碳纤维材质制作的鱼竿强度的现有鱼竿制造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将由作为芳纶纤维的一种的对苯二甲酸氯和对笨二胺制造而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主要作为防弹材料的凯夫拉尔(Kevlar,是杜邦公司开发产品的商标名称,在防弹材料领域几乎人人皆知)纤维与碳纤维进行织布从而以加热成形的方法制造鱼竿,或者将织物形态的芳纶面料紧贴于碳纤维面料从而以加热成形的方法制造鱼竿,从而利用芳纶的高拉伸强度来加强由碳纤维材质制成的鱼竿强度。但是,上述现有的鱼竿制造方法,由于为了加强鱼竿的强度使得与碳纤维进行织布的芳纶纤维或紧贴于碳纤维面料的织物形态的凯夫拉尔面料的厚度太厚,因此,具有以下问题从杆尖到底杆形成鱼竿节点的各个鱼竿杆以很厚的形状成形或在碳纤维面料卷取于鱼竿时,在其横截面上偏离中心地卷取从而很难适用于作业工序,并且在偏离中心地卷取时,偏离中心的部位和没有偏离中心的部位交叉并受到负载时,会发生其中一处折断。并且,织物形态的芳纶面料的面料本身较重并且价格很高,虽然可以提高由碳纤维材质制作的鱼竿的整体强度,但无法实现作为由碳纤维材质制作的鱼竿最佳优点的轻量化,而且,鱼竿的价格也变得高昂,给一般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因此,除提高强度的一方面外,其整体的实用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竿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在由碳纤维面料制造的鱼竿中减少将碳纤维制成面料的工序,从而节省费用,同时,比起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在鱼竿的重量轻的情况下,保持其最大的强度。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竿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防止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偏离中心地卷取从而使重量集中于一处,从而防止鱼竿断裂等破损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包括如下步骤为特征的鱼竿的制造方法将多个碳纤维原丝进行卷取使其紧贴于芯轴的压延步骤SlOO ;在卷取于芯轴的碳纤维原丝的外周缘卷取压缩带的捆扎步骤S200 ;将上述芯轴在加热炉内加热设定时间并压缩碳纤维原丝成形为鱼竿的加热成形步骤S300 ;成形为上述鱼竿后,分离压缩带,从芯轴分离上述鱼竿的引拔步骤S400 ;将从所述芯轴分离的鱼竿的外周缘研磨光滑的研磨步骤S500 ;在所述研磨的鱼竿的外周缘涂覆用于着色和防水的液体的涂装步骤S600 ;以切割-合成-组装工序顺序按规格加工上述涂装的鱼竿的产品化步骤S700。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鱼竿的制造方法,利用碳纤维原丝成形鱼竿从而在由碳纤维面料制造的鱼竿中减少将碳纤维制成面料的工序,从而节省费用,同时,比起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具有效果在鱼竿的重量轻的情况下,保持其最大的强度。并且,利用上述碳纤维原丝成形的鱼竿防止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偏离中心地卷取从而使重量集中于一处,进从而防止鱼竿断裂等破损的发生。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鱼竿的制造方法的顺序图;图2至图4是表示卷取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芯轴的碳纤维原丝的形态的概略图。附图标号说明1、2、3、碳纤维原丝10 鱼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碳纤维原丝紧贴于芯轴地卷取的压延步骤SlOO ;在卷取于芯轴的碳纤维原丝的外周缘卷取压缩带的捆扎步骤S200 ;将上述芯轴在加热炉内加热设定时间并压缩碳纤维原丝并成形为鱼竿的加热成形步骤S300 ;成形为上述鱼竿后,分离压缩带,从芯轴分离上述鱼竿的引拔步骤S400 ;将从所述芯轴分离的鱼竿的外周缘研磨光滑的研磨步骤S500 ;在所述研磨的鱼竿的外周缘涂覆用于着色和防水的液体的涂装步骤S600 ;以切割-合成-组装工序顺序按规格加工上述涂装的鱼竿的产品化步骤S700。具有以上特征的本发明,可以通过优选实施例,可以更加明确地加以说明。在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之前,可以知晓其应用并非因记载于下述详细说明或图示于附图的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排列的详细而受到限制。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实施例实现和实施并以多种方法执行。并且,还可以知晓本申请中对装置或要素方向 (例如,“前(front)”、“后(back)”、“上(up)”、“下(down)”、“顶(top),,、“底(bottom)”、 “左(left)”、“右(right)”、“横(lateral)”)等术语使用的表现及词汇仅用于使本发明的说明更加简单,不意味相关装置及要素单纯的具有特定方向。并且,“第一(first)”、“第二 (second) ”等术语仅为了说明而使用于本申请中,并没有表示或意味相对的重要性或目的的意图。由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图示于附图的构成仅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并不是代言本发明的所有技术思想,应当理解在本申请时点还存在可替代的多种均等物和变形例。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鱼竿的制造方法的顺序图。图2至图4是表示卷取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芯轴的碳纤维原丝的形态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鱼竿的制造方法,首先通过在相当于模具的芯轴(未图示) 的表面涂覆环氧树脂之后,在所述芯轴(mandrell)的外周缘卷取多层的碳纤维原丝(用语制造碳纤维面料的线)的压延步骤S100。此时,现有技术中在根据芯轴裁剪使用碳纤维原丝织布的碳纤维面料而进行压延工序,而在本发明减少织布和裁剪这种碳纤维面料的工序,从而节省鱼竿10的制造时间及费用。在此,如图2图示,在芯轴卷取所述碳纤维原丝1的方式通过在芯轴的外周缘沿长度方向按直线形成碳纤维原丝,直线形成的多个碳纤维原丝1沿芯轴的外周缘圆周方向均勻配置而形成断层,如图3所示,在直线形成的碳纤维原丝1的外周缘以螺旋形卷取其它碳纤维原丝2并进行叠层的方式形成层。还有,如图4图示,除所述螺旋形的碳纤维原丝2形态之外,还可以卷取直线排列的碳纤维原丝1和直角方向的碳纤维原丝3,所述卷取方式的顺序,即,叠加的顺序可根据鱼竿10的产品改变并且其厚度(叠加的个数)也可以改变。此时,所述鱼竿10杆一般为管子形态,以一侧的周长小于它侧周长的形态,即,形成为沿长度方向逐步扩管的、平面上的梯子形形态,为此,所述芯轴的形态也形成为平面上的梯子形形态的圆角形。但是,由于所述芯轴形成为梯子形,因此,形成于所述芯轴外周缘的直线的碳纤维原丝1以芯轴的一侧端部断面为起点呈直线,如果所述多个碳纤维原丝1到达芯轴的一侧端部断面的相反侧面(它侧端部断面),就会形成相互间隔被分离的状态。因此,如图2所示,任意划分所述芯轴从而形成多个起点。即,所述直线的碳纤维原丝1沿芯轴的长度方向其间隔逐步分离,因此在相互分离的部位作为新的碳纤维原丝1 的起点以直线形成从而完全填充芯轴的外周缘。就此,所述压延步骤S100是对从杆尖到底杆成形的各个鱼竿10杆的厚度进行调解的步骤,在成形如杆尖的厚度较薄的鱼竿10杆的情况下,按顺序紧贴成形为杆形状而使一个层的碳纤维原丝1就位。还有,如图3和图4所示,成形如底杆的厚度较厚的鱼竿10杆的情况下,卷取多层碳纤维原丝2、3并紧贴于芯轴从而成形为杆形状即可。
经过所述压延步骤SlOO之后,就要经过捆扎步骤S200,即在卷取于芯轴的碳纤维原丝1、2、3的外周缘卷取压缩带(未示出),在所述压缩带在与碳纤维原丝1、2、3接触的部位附着粘合剂从而发挥在按压所述碳纤维原丝1、2、3的同时相互粘接的作用。此时,一般地,以螺旋形地卷绕热收缩性胶带(压缩带),从而在对碳纤维原丝1、2、3进行热处理时,使其均勻地压紧。经过所述捆扎步骤S200之后,经过加热成形步骤S300,即将卷取碳纤维原丝1、2、 3的芯轴形成于于加热炉内的状态下,在100°以上的温度加热3个小时(设定时间)以上, 使鱼竿10杆保持预定强度和弹性。此时,随着所述碳纤维原丝1、2、3加热,使得包含于碳纤维原丝1、2、3的热塑性树脂膨胀从而与碳纤维一起成形,残余的树脂液从压缩带的缝隙流出而形成鱼竿10杆。在此,所述成形温度与成形时间可根据鱼竿10的种类可进行多种变化。经过所述加热成形步骤S300之后,经过引拔步骤S400,即从芯轴分离上述鱼竿10 杆,并从鱼竿10杆脱离压缩带。经过所述引拔步骤S400之后,经过利用研磨装置(未图示)研磨鱼竿10杆的外周缘使其光滑的研磨步骤S500,通过所述研磨步骤S500将附着于鱼竿10杆外周缘的压力带的粘合剂和不规则的碳纤维原丝1、2、3的表面研磨成光滑。经过所述研磨步骤S500之后,经过涂装步骤S600,即利用毛刷或喷雾器将颜料、 珍珠粉或贴纸等对鱼竿10杆的表面多次反复地进行涂覆处理而形成涂装层。此时,通过所述涂装来增强鱼竿10杆的防水性及强度,并通过添加色彩而制作鱼竿10的亮丽的美观。此外,还可以涂覆多种涂装所需的液体。经过所述涂装步骤S600之之后,按各节点的规格切割鱼竿10杆,分别按鱼竿10 杆的组合规格综合加工重叠的两端部,使根据尺寸组合各切割的鱼竿10杆,并按尺寸组装所述鱼竿10杆的各个节点从而完成鱼竿10S700。
权利要求
1.一种鱼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多个碳纤维原丝(1,2,3)进行卷取使其紧贴于芯轴的压延步骤(S100); 在卷取于所述芯轴的碳纤维原丝(1,2,3)的外周缘卷取压缩带的捆扎步骤(S200); 将上述芯轴在加热炉内加热设定时间并压缩碳纤维原丝(1,2,3)并成形为鱼竿的加热成形步骤(S300);成形为上述鱼竿(10)之后,分离压缩带,从芯轴分离上述鱼竿(10)的引拔步骤 (S400);将从所述芯轴分离的鱼竿(10)的外周缘研磨光滑的研磨步骤(S500); 在所述研磨的鱼竿(10)的外周缘涂覆用于着色和防水的液体的涂装步骤(S600); 以切割-合成-组装工序顺序按规格加工上述涂装的鱼竿(10)的产品化步骤(S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多个碳纤维原丝(1、2、3) 进行卷取使其紧贴于芯轴的压延步骤SlOO中,所述碳纤维原丝沿长度方向以直线形成于芯轴的外周缘,所述直线形成的碳纤维原丝 (1)沿芯轴的外周缘圆周方向均勻配置,所述直线排列的碳纤维原丝(1)的外周缘以螺旋形卷取其它碳纤维原丝(2)而形成叠层,所述直线排列的碳纤维原丝(1)和螺旋形碳纤维原丝O)的叠层顺序可根据鱼竿(10)的产品而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形成为沿长度方向逐步扩管的梯形,如果直线排列的碳纤维原丝(1)以芯轴的一侧端部断面为起点以直线形成,则在芯轴的它侧端部断面相互分离,并在所述碳纤维原丝(1)相互分离的部位以其它碳纤维原丝(1)为起点以直线形成的方式填充芯轴的外周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竿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利用碳纤维原丝形成鱼竿的鱼竿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从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制造的鱼竿中,减少将碳纤维制成面料的工序,从而节省费用。同时,比起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在鱼竿的重量轻的情况下,保持其最大的强度,并且所述利用碳纤维原丝的鱼竿防止现有的碳纤维面料偏心卷取从而使重量集中于一处,从而防止鱼竿断裂等破损的发生。
文档编号A01K87/00GK102369912SQ20101056090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2日
发明者崔元种 申请人:(株)太极乐波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