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1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粉碎机技术区域本发明涉及粉碎伴随合成树脂成型产品的成型时发生的副产品,即浇口流道、成 型次品、废塑料等物体用的粉碎机。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粉碎机,有例如通过壳体内旋转轴上具有的粗粉碎刀刃和细粉碎刀刃与 在壳体内对应于粗粉碎刀刃和细粉碎刀刃设置的固定刀刃(相互作用),(对从料斗落下的 物体)进行粉碎的粉碎机(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为了容易进行维修保养和清扫、刀刃的 替换等工作,上述壳体具有保持规定的间隔配置的前壁和后壁,以及在上述前壁和后壁之 间具有能够分别以各下端的支点轴作为摇摆支点向外侧起倒的左右开闭门。在与粗粉碎刀 刃相对的左右开闭门的各内表面,一整体的形成具有包围粗粉碎刀刃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圆 弧状凹槽的回送容器(U夕一一7部)。回送容器的功能是,一边在凹槽内用粗粉碎 刀刃推送(被)粗粉碎刀刃粉碎的被粉碎物体的一部分,一边使其从左开闭门和右开闭门 之一的回送容器上端绕到另一开闭门的回送容器上端,在该回送容器的没有引导限制的部 位,上述被粉碎物体的一部分飞出,向与粗粉碎刀刃相邻设置的细粉碎刀刃移动,利用该细 粉碎刀刃细粉碎后,从壳体下方排出。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6-557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粉碎机中,设置于左右开闭门的回送容器(U夕一 一^部)在使左右 开闭门围绕支点轴摇摆关闭时,左右回送容器在壳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对接。而且左 右回送容器在使左右开闭门围绕支点轴进行开闭操作时,必须设计为使其不与粗粉碎刀刃 相互影响。具体地说,左右两个回送容器的接合面下端,通过使其角部倒角,能够避免与粗 粉碎刀刃发生相互干扰。但是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左右回送容器相互接合时倒角部相互之间的上部会有 粉碎物体滞留。该滞留的粉碎物体被循环利用作为树脂成型材料使用时,会发生因不同颜 色的材料、不同材质的材料的混入产生废品问题。本发明是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相当于上述已有的 左右开闭门的第1和第2可动侧壁的粉碎机,并且是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打开时能够可 靠地避免发生与粗粉碎刀刃接触对其发生干扰,而且能够避免发生不同颜色的材料、不同 材质的材料的混入问题的粉碎机。本发明的粉碎机,具备保持规定间隔相对配置的第1和第2固定侧壁、在该第1和 第2固定侧壁之间架设旋转自如的旋转轴、在所述第1和第2固定侧壁之间与所述旋转轴 平行架设的第1和第2支轴、可围绕所述第1和第2支轴开闭摇摆的第1和第2可动侧壁、 在所述旋转轴上并排具备的粗粉碎刀刃和细粉碎刀刃、以及固定于第1和第2可动侧壁中 的至少一可动侧壁,与所述粗粉碎刀刃和细粉碎刀刃协同动作,粉碎被粉碎物体的固定刀刃;在与粗粉碎刀刃相对的所述第1和第2可动侧壁的各内表面上,设置包围所述粗 粉碎刀刃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圆弧状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可动侧壁的各凹槽的侧壁在关闭两可动侧壁时相互接合,同时在所述第1和第2可动侧壁之间,配置具有相应于所述粗粉碎刀刃的移动轨 迹空间外周延伸形状的承受面的承受构件。如果采用本发明,则粗粉碎刀刃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中7第1和第2可动侧壁 之间的部分由承受构件的承受面提供,因此对于与该承受面对应的部分,没有必要形成各 可动侧壁的凹槽的内周面(槽底面)。因此,在打开摇摆第1和第2可动侧壁时能够避免碰到粗粉碎刀刃对其造成干扰。而且,将进入凹槽内的被粉碎物体绕着各可动侧壁的凹槽和承受构件的承受面形 成的粗粉碎刀刃的移动轨迹空间返回固定刀刃的上表面,可防止被粉碎物体在未被粉碎的 状态下被原封不动排出。而且,在打开摇摆第1和第2可动侧壁后可容易的从承受面上拂除滞留的微细粉 末等,使清扫工作容易进行。而且,在清扫时不需要取下承受构件,清扫工作不麻烦。本发明的粉碎机可以形成如下所述结构,即所述承受面沿着所述粗粉碎刀刃的移 动轨迹空间的外周延伸,以使所述承受面的可动侧壁一侧的端部位于连结所述旋转轴的中 心与该可动侧壁的支轴的中心的连线上或比该连线更靠该可动侧壁的打开摇摆侧。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在打开摇摆第1和第2可动侧壁时,粗粉碎刀刃停止在任 意旋转角度位置上都不会发生与该粗粉碎刀刃接触造成干扰的情况,因此很方便。本发明的粉碎机可以如下所述构成,也就是本发明的所述承受构件具有架设于粉 碎物排出用的排出口的台座部以及从所述台座部竖立地设置的脚部,所述承受面设置于所 述脚部的上部。如果这样的构成承受构件,使得上部具有承受面,则更加容易访问承受面,扫除便 利。本发明的承受构件也可以形成如下所述的结构,即围绕与所述第1和第2支轴平 行的支持轴周围摇摆自如地设置所述承受构件,同时利用所述第1和第2可动侧壁的内表 面限制该承受构件的摇摆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承受构件在打开各可动侧壁时处于向前后任意方向摇摆倾倒的状 态乃至于倾斜状态,但是各侧壁的内表面限制了其摇摆范围,因此如果关闭各可动侧壁,则 随着其关闭,承受构件再度起立。另一方面,由于承受构件设置为可摇摆,滞留于承受面上的微细粉末等由于摇摆 自然地被清除,很便利。如果采用本发明,则在打开摇摆第1和第2可动侧壁时,第1和第2可动侧壁能够 避免与粗粉碎刀刃接触对其造成影响。而且在承受面上滞留的微细粉末等在不卸下承受构 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从承受面上拂除,因此清扫方便。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粉碎机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粉碎机的纵剖面前视图。图3是图1的A-A线剖面图。图4是图1的B-B线剖面图。图5是表示图3中打开第1和第2可动侧壁的状态的剖面图。图6(A)是上述粉碎机的基台的分俯视图,图6(B)是图6(A)中的1_1线剖面图。图7(A)是上述粉碎机的承受构件的侧面图,图7(B)是上述粉碎机的承受构件的 前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粉碎机
3粗粉碎刀刃
4细粉碎刀刃
5固定刀刃
7旋转轴
11第1固定侧壁
12第2固定侧壁
13第1可动侧壁
14第2可动侧壁
18排出口
37第1和第2支轴
45凹槽
45b凹槽的侧壁
75承受构件
75a承受部
75b脚部
75c台座部
76承受面
78支持轴
P承受面的可动侧壁一侧的端部
W旋转轴的中心与可动侧壁的支轴的中心的连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粉碎机1是用于对伴随合成树脂成型产品的成型而产生的副产物、即浇 口流道等物体进行粉碎,将该粉碎后的粉碎物体(未图示,下同)排出的粉碎机。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粉碎机,具备壳体2、容纳于壳体中,作为粉碎被粉碎 物体的旋转刀刃的粗粉碎刀刃3和细粉碎刀刃4、固定刀刃5、夹着粗粉碎刀刃3和细粉碎 刀刃4与固定刀刃5相对的刮刀6、支持粗粉碎刀刃3和细粉碎刀刃4的旋转轴7、旋转自如地支持旋转轴7的第1和第2轴承单元8、9、以及可传递动力地连结于旋转轴7上的作为 动力源的电动机等马达10等。还有,在以下说明中,以沿着俯视粉碎机1时的旋转轴7的轴线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X,以垂直于左右方向X的方向为前后方向Y。又,以图1所示的俯视图为基准,称为左侧、右 侧、前侧、后侧。而且以铅直方向(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为上下方向Z。壳体2整体上形成为上端和下端开放的箱形,区隔提供被粉碎物体的材料投入空 间15。在壳体2的上方设置未图示的漏斗,从该漏斗向壳体2内提供被粉碎物体。如图1和图2所示,该壳体2具备第1和第2固定侧壁11、12、在该第1和第2固 定侧壁11、12之间配置的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以及固定第1和第2固定侧壁11、12 的基台16。如图6㈧和⑶所示,基台16具备为了将在壳体2内粉碎的被粉碎物体向下方 排出而贯通形成的排出口 18、夹着排出18相对的一对侧部19、以及固定第1和第2固定侧 壁11、12的左右接合面20。排出口 18是在前后方向Y的基台16的中央形成俯视为矩形的开口。在排出口 18 的下方连结用于贮存被粉碎物体用的贮存箱等(未图示)。在接合面20上形成多个用于固 定第1和第2固定侧壁11、12的螺丝孔26。在基台16的各侧部19的上表面,如图3和图4所示,将制动台22重叠于其上并 且用螺杆23等紧固固定。该制动台22如图5所示,是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完全 打开的情况下挡住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外侧面,限制其摇摆幅度使其不超过该范 围用的构件。如图1和图2所示,第1和第2固定侧壁11、12是在旋转轴7的轴线方向上相对 配置的矩形平板状构件,将其内侧面35的下部与基台16的接合面20接合,再用螺丝构件 25加以固定,与基台16形成一体。两固定侧壁11、12的内侧面35在左右方向X上相对并 且互相平行。如图2所示,第1和第2固定侧壁11、12在其内侧面35具有支轴支持凹部33、34。 支轴支持凹部33、34是分别嵌合下述第1和第2支轴37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并加以支持用 的构件,通过使各固定侧壁11、12的内侧面35的一部分凹进而形成。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夹着粗粉碎刀刃3和细粉碎 刀刃4在前后方向Y上相对配置。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上端部38,在他们的闭锁状态下越往下侧越是相互 接近地倾斜。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具备在各上端部38的下方形成的细粉碎刀刃围墙41 和粗粉碎刀刃围墙42。如图4所示,各细粉碎刀刃围墙41与细粉碎刀刃4的外周面相对地形成。各粉碎 刀刃围墙41的内侧面43,其接近细粉碎刀刃4的外周面的上端侧形成以旋转轴7的中心轴 线为中心的大致为圆弧形的面,在下端侧,越往下方越是相互接近地倾斜。第1可动侧壁13的粗粉碎刀刃围墙42比第1可动侧壁13的细粉碎刀刃围墙41 的外侧面44更向外方鼓出。同样,第2可动侧壁14的粗粉碎刀刃围墙42比第2可动侧壁 14的细粉碎刀刃围墙41的外侧面44更向外方鼓出。粗粉碎刀刃围墙42是用于使粗粉碎刀刃3粉碎过的被粉碎物体返回固定刀刃5和刮刀6的上方的材料投入空间15内的构件。第1可动侧壁13的粗粉碎刀刃围墙42和第2可动侧壁14的粗粉碎刀刃围墙42 分别与粗粉碎刀刃3的数目对应,分别与粗粉碎刀刃3相对。第1可动侧壁13的粗粉碎刀 刃围墙42和第2可动侧壁14的粗粉碎刀刃围墙42,作为整体围成以旋转轴7的中心轴线 〇为中心的圆弧状凹槽45,包围粗粉碎刀刃3旋转时的移动轨迹空间中比固定刀刃5和刮 刀6更靠下方的区域。各可动侧壁13、14的凹槽45具有作为槽底的内周面45a、以及夹着该内周面4 与其两侧相对的侧壁45b。各可动侧壁13、14的凹槽45的内周面4 在将两可动侧壁13、 14闭合时形成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各可动侧壁13、 14的凹槽45的侧壁4 在将两可动侧壁13、14闭合时,其端面相对接合,覆盖粗粉碎刀刃 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侧面。这时两者的接合端面位于旋转轴7的中心的大约正下方。如下所述,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下方的外周面提供为承受构件75的承受 面76,在将两可动侧壁13、14关闭时,由各可动侧壁13、14的凹槽45的内周面4 与承受 面76连成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面。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下端部,与左右方向X(旋转 轴的轴线方向)平行地贯通形成插通第1和第2支轴37的支轴插通孔46。如图2所示,第1和第2 (各)支轴37的左端部分别嵌合于第1固定侧壁11对应 的支轴支持凹部33,各支轴37的右端部分别嵌合于第2固定侧壁12对应的支轴支持凹部 34。借助于此,第1和第2支轴37在粗粉碎刀刃3和细粉碎刀刃4下方与旋转轴7平行地 架设于两固定侧壁11、12之间。如图1所示,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外侧面的上端部设置对他们的可动 侧壁13、14进行摇摆操作用的把手部47。握持该把手部47能够围绕各支轴37开闭摇摆第 1和第2可动侧壁13、14。如图1所示,粉碎机具备防止不经意摇摆打开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用的锁 定装置48。锁定装置48的详细说明省略,通过将杠杆构件49从虚线所示位置转动到实线 所示位置,能够将可动侧壁13、14锁定于固定侧壁11、12,反之,通过将杠杆构件49从实线 所示位置转动到虚线所示位置,能够解除锁定。旋转轴7利用第1和第2轴承单元8、9旋转自如地(被)支持于第1和第2固定 侧壁11、12之间,借助于马达10的驱动能够在旋转方向T上旋转。如图1和图2所示,在旋转轴7上可一起旋转地支持着粗粉碎刀刃3和细粉碎刀刃4。粗粉碎刀刃3是与固定刀刃5的后述粗刀刃部61协同动作,将比较大尺寸的被粉 碎物体加以粉碎用的刀刃,在图1、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旋转轴7上左右保持间隔地设置两 个。各粗粉碎刀刃3伴随马达10驱动下的旋转轴7的旋转在旋转方向T上旋转。各粗粉碎刀刃3具备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刀刃部62。在本实施形态中,各粗粉碎刀 刃3具备2个刀刃部62。在各粗粉碎刀刃3中,刀刃部62在旋转方向T上以180°的间隔 形成。如图5所示,左侧的粗粉碎刀刃3的旋转方向T上的相位与右侧的粗粉碎刀刃3的 旋转方向T上的相位相差90°。各刀刃部62中向旋转方向T的下游侧的面,形成向旋转方向T的相反方向弯曲的 形状,形成旋转轴7的径向外侧的前端部63向着旋转方向T侧的前端尖锐的形状。以各粗粉碎刀刃3(的旋转轴7)为中心的旋转半径比细粉碎刀刃4的旋转半径大。也就是说,各 粗粉碎刀刃3形成为从作为粗粉碎刀刃3和细粉碎刀刃4的旋转中心的中心轴线〇沿着径 向外侧延伸到比细粉碎刀刃4远的地方的形状。各刀刃部62的前端部63靠近各可动侧壁 13,14的凹槽45的内周面45a。细粉碎刀刃4是与固定刀刃5的下述细刀刃部64协同动作,对比较小的被粉碎物 体进行粉碎的刀刃,在旋转轴7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形态中细粉碎刀刃4设置3 个,在左右方向X上与粗粉碎刀刃3交替配置。各细粉碎刀刃4伴随马达10驱动下的旋转 轴7的旋转,向旋转方向T旋转。各细粉碎刀刃4如图4所示,具备多个分别排列于旋转方向T和左右方向X的齿 65。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刀刃5靠近粗粉碎刀刃3和细粉碎刀刃4配置,重叠于第 2可动侧壁14的上端部38,利用螺栓67等紧固固定。该固定刀刃5形成随着从上方向下 方前进从后侧向前侧倾斜延伸的板状,具备粗刀刃部61 (参照图3)、细刀刃部64(参照图 4)、以及凸部68 (参照图4)。如图3所示,固定刀刃5的粗刀刃部61是设置于固定刀刃5的上表面侧的刀口部 分(角度α为直角),在对应于各粗粉碎刀刃3的位置上设置。各粗刀刃部61相对于对应 的粗粉碎刀刃3的刀刃部62的前端部63,靠近径向外方相对配置。如图4所示,固定刀刃5的细刀刃部64是设置于固定刀刃5的上表面侧的刀口部 分(β为直角),对应于各细粉碎刀刃4沿着左右方向设置多个,同时相对于对应的细粉碎 刀刃4的齿66,靠近径向外方相对配置。如图4所示,固定刀刃5的上表面、即位于投入被粉碎物体的材料投入空间15侧, 将被粉碎物体引向细粉碎刀刃4的一侧的面的延长线R被设定为通过旋转轴7的中心。这样,固定刀刃5将粗刀刃部61的角度α和细刀刃部64的角度β形成为直角, 同时如图4所示,将固定刀刃5的上表面的延长线R设定为通过旋转轴7的中心,能够提高 细粉碎刀刃4和粗粉碎刀刃3之间的剪切性能。固定刀刃5的凸部68 (参照图4)与细粉碎刀刃4中的没有形成齿65的部分的外 周面接近,比细刀刃部64更向旋转轴7的中心轴线〇一侧突出。凸部68与细刀刃部64在 左右方向X上交替配置,由这些凸部68与细刀刃部64形成梳齿状部69 (参照图1)。借助 于梳齿状部69与细粉碎刀刃4的协同动作,将被粉碎物体粉碎为规定的大小,然后向排出 口 18排出,同时将两者的间隙设定得比较小,以此防止未粉碎的被粉碎物体落下。刮刀6是与细粉碎刀刃4协同动作,抑制未粉碎的被粉碎物体落下,同时将细粉碎 刀刃4上附着的被粉碎物体刮下用的构件。刮刀6靠近细粉碎刀刃4配置,重叠于第1可 动侧壁13的上端部38,利用螺栓70等紧固固定。刮刀6与粗粉碎刀刃3不接触地避开各粗粉碎刀刃3旋转时的移动轨迹配置。。如 图ι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沿着左右方向X设置3个刮刀6。各刮刀6形成从上方越是向 下方越是从前侧向后侧倾斜延伸的板状,在下端部具备梳齿状部71。如图4所示,梳齿状部71的各齿前端的角度γ设定为90度,刮刀6的下表面、即 位于投入被粉碎物体的材料投入空间15的相反侧,重叠于第1可动侧壁13的一侧的面的 延长线Q被设定为通过旋转轴7的中心。
这是以下述理由为根据的。也就是说,由于长时间的粉碎工作,刮刀6的梳齿状部71上有微细粉末滞留。在 这种情况下,如果像固定刀刃5那样将刮刀6配设为其上表面的延长线通过旋转轴7的中 心,则刮刀6通过梳齿状部71上积存的微细粉末,受到来自第1可动侧壁13的上端部38 的向上掀的力,螺栓70上可能会有过大的力作用。但是如果像本实施形态这样设定为刮刀6的下表面的延长线Q通过旋转轴7的中 心,则在旋转轴7的旋转方向T的下游侧形成微细粉末排出通道,因此能够防止微细粉末滞 留于梳齿状部71,能够防止刮刀6乃至于螺栓70上受到过大的作用力。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之间配置具有与粗粉碎刀刃3的 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相应的形状的承受面76的承受构件75,以便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 13,14如图5所示打开摇摆时,能够避免与粗粉碎刀刃3接触对其造成影响。而且使承受面76沿着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延伸,将第1和第2可 动侧壁13、14打开摇摆时,粗粉碎刀刃无论停止在哪一个位置,也能够使其不接触该粗粉 碎刀刃3对其造成影响,而且如图3所示,承受面76的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 一侧的各 端部P位于旋转轴7的中心与该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支轴37的中心的连线W上 或比该连线W更靠该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打开摇摆侧。在本实施形态的结构中, 承受面76的各端部P位于比旋转轴7的中心与该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支轴37的 中心的连线W更靠该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打开摇摆侧。承受构件75配置于各粗粉碎刀刃3的下方。在本实施形态中,与各粗粉碎刀刃3 对应设置2个承受构件75。承受构件75如图7 (A)和图7 (B)所示,具有承受部75a、从该承受部75a的下表 面向下方下垂的脚部75b、以及从该脚部7 下端向前后方向扩展出而形成的台座部75c。 在承受部7 上表面形成与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的形状相应的承受面76。 而且如图3所示,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关闭时,承受部75a的承受面76将第1可 动侧壁13的凹槽45的内周面4 与第2可动侧壁14的凹槽45的内周面4 加以连接形 成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面。各台座部75c其前后方向的端部嵌合于基台16 上形成的嵌合槽16a,同时利用螺丝构件77等固定于基台16。在本实施形态中,还在其上 载置制动台22,将该制动台22用螺栓23等固定手段固定于基台16。承受构件75的上端的承受面76相应于粗粉碎刀刃3的刀刃前端的移动轨迹形成 为凹曲面(凹圆弧面),同时该面的左右方向X是平坦的。因此,容易进行机械加工,而且即 使不将承受构件75取下也容易接近承受面76,能够容易地将滞留于其上的微细粉末等清 扫掉。借助于该承受面76以及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内周面45a,在两可动侧壁 13、14关闭时,能够形成沿着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的凹圆弧面(粗粉碎刀刃的移动轨迹 空间的外周面)。下面对该粉碎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接通马达10,以此使连接在马达10的输出轴上的旋转轴7、粗粉碎刀刃3、以 及细粉碎刀刃4向旋转方向T旋转。接着,从未图示的漏斗投入被粉碎物体,从壳体2的上方向壳体2的材料投入空间15内投入被粉碎物体。提供给壳体2的材料投入空间15内的被粉碎物体,借助于粗粉碎刀 刃3与固定刀刃5的粗刀刃部61的协同动作,可将其粗粉碎为相对较粗粒径的颗粒,通过 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粗粉碎刀刃围墙42的凹槽45内使其返回粗粉碎刀刃3的上方。经过粗粉碎的被粉碎物体借助于细粉碎刀刃4与固定刀刃5的细刀刃部64的协 同动作,被粉碎为相对较小粒径的颗粒,从细粉碎刀刃4与细刀刃部64之间落向下方。落 向细粉碎刀刃4下方的被粉碎物体通过排出口 18被贮存于排出18下方设置的贮存箱(未 图示)。而且附着在细粉碎刀刃4上的被粉碎物体被刮刀的梳齿状部71扫落,从排出口 18 排出。为了进行粉碎机1的定期检查和清扫等维修保养工作,在将第1和第2可动侧壁 13、14打开的情况下,首先解除锁定装置48使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处于可摇摆状态。接着,抓住把手部47,如图5所示,使各可动侧壁13、14围绕对应的支轴37摇摆。 这时各可动侧壁13、14围绕对应的支轴37向外侧移动。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第1和第2可 动侧壁13、14之间,配置具有与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对应的形状的承受面 76的承受构件75,同时使承受面76沿着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外周延伸,以使承受 面76的可动侧壁13、14 一侧的各端部P比旋转轴7的中心以该可动侧壁13、14的支轴37 的中心的连线W更靠该可动侧壁13、14的打开摇摆侧,因此在将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 打开摇摆时,能够完全避免与粗粉碎刀刃3接触,对其发生影响。各可摇摆侧壁13、14围绕支轴37摇摆并完全打开时,各可动侧壁13、14的外侧面 被对应的制动台所阻止,过度的摇摆受到限制。借助于此,能够使壳体2内向前后方向Y开 放,能够进行粗粉碎刀刃3和细粉碎刀刃4的检查、壳体2的内部的清扫等工作。这时在承受面76上滞留的微细粉末等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打开并摇摆 后,容易从承受面76上将其拂除。而且由于在清扫时不需要取下承受构件75,因此清扫工作不麻烦。在将各可动侧壁13、14关闭的情况下,握住各把手部47,使可动侧壁13、14围绕各 支轴37转动,如图1和图3所示,各可动侧壁13、14的上端部38被配置于第1和第2固定 侧壁11、12之间。接着,如果利用锁定装置48进行锁定,则各可动侧壁13、14的转动受到限制。如以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则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之间配置具有 与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相应的形状的承受面76的承受构件,因此在打开并 摇摆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时,能够避免接触到粗粉碎刀刃3并对其发生影响。又,进入凹槽45内的被粉碎物体绕着各可动侧壁13、14的凹槽45与承受构件75 的承受面76形成的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返回固定刀刃5的上表面,因此能够防止 被粉碎物体在未粉碎的情况下就被排出的情况发生。而且、滞留在承受面76上的微细粉末等在打开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并使其 摇摆后,容易将其从承受面76上拂除,这时不必取下承受构件75,因此能够简单方便地进 行清扫工作。加之,在本实施形态中,使承受面76沿着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延伸,以使承受面76的可动侧壁13、14 一侧的各端部P位于比旋转轴7的中心与该可动侧壁 13、14的支轴37的中心的连线W更靠该可动侧壁13、14的打开摇摆侧的位置,因此不管粗 粉碎刀刃3停止于任何旋转角度位置,都能够使各可动侧壁13、14打开并摇摆而不接触该 粗粉碎刀刃3造成影响。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实施形态的内容,而可以有各种变更。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使承受面76沿着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外周延伸, 以使承受面76的可动侧壁13、14 一侧的各端部P位于比旋转轴7的中心与该可动侧壁13、 14的支轴37的中心的连线W更靠该可动侧壁13、14的打开摇摆侧的位置,但是也可以形成 各端部P位于上述连线W上的结构。又可以形成各端部P位于比连线W更靠可动侧壁13、 14的关闭摇摆侧的位置。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承受构件75被固定于基台16,但是固定的地方不限于基台 16,只要是相对于可形成移动的可动侧壁13、14的固定侧,也可以在适当地方固定。又,承 受构件75也可以装卸自如地构成。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将承受构件75的台座部75c嵌合在嵌合槽16a上,并且用螺 丝构件77等固定手段将台座部75c固定于基台16,但是也可以不使用螺丝构件77等固定 手段,只是将台座部75c载置于基台16上设置的槽部(嵌合槽16a为其一例)内,利用适 当的防脱手段防止从其上脱出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制动台22可以兼用作防脱手段。又可以在台座部75c与槽部之间设置“游隙”(台座部75c与槽部之间的间隙), 在这样的槽部可游动地嵌入台座部75c,并且利用防脱手段防止承受构件75脱落,同时使 承受构件75能够在槽部的“游隙”的范围内移动。借助于此,能够在槽部的“游隙”的范围 内调整承受构件75相对于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相对位置,因此特别是在承受构件 75与基台16的槽部等的尺寸精度不高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承受构件75的 最终定位通过关闭两可动侧壁13、14进行。具体地说,承受构件75在左右方向X的定位借 助于两可动侧壁13、14的凹槽45的各侧壁45b,从两侧夹着承受构件75进行,承受构件75 在前后方向Y的定位通过用两可动侧壁13、14的内表面夹着承受构件75进行。图8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一。该变形例的承受构件75形成使其脚部75b的下 端部能够围绕平行于第1和第2支轴37的支持轴78摇摆自如的结构。又,承受构件75的 摇摆范围由各可动侧壁13、14的内表面限定于一定范围内。其结果是,承受构件75在将各可动侧壁13、14打开时,形成向前后任一方向摇摆 倾倒乃至于倾斜的状态,但是由于其摇摆范围受到各可动侧壁13、14的内表面的限制,因 此如果将各可动侧壁13、14关闭,则随之再度起立。如果这样摇摆自如地构成承受构件75,则滞留在承受面76上的微细粉末等利用 摇摆动作就能够自然地将其拂去,因此非常便利。又,在本变形例中,也是承受构件75上端的承受面76与粗粉碎刀刃3的刀刃前端 的移动轨迹相应地形成凹曲面(凹圆弧面),同时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是平坦的。因此 承受面76的机械加工容易进行,而且有即使不将承受构件75取下,也能够容易地对承受面 76进行清扫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粉碎机,具备保持规定间隔相对配置的第1和第2固定侧壁、在该第1和第2固 定侧壁之间架设旋转自如的旋转轴、在所述第1和第2固定侧壁之间与所述旋转轴平行架 设的第1和第2支轴、可围绕所述第1和第2支轴开闭摇摆的第1和第2可动侧壁、在所述 旋转轴上并排设置的粗粉碎刀刃和细粉碎刀刃、以及固定于第1和第2可动侧壁的至少一 可动侧壁,与所述粗粉碎刀刃和细粉碎刀刃协同动作,粉碎被粉碎物体的固定刀刃;在与粗粉碎刀刃相对的所述第1和第2可动侧壁的各内表面上,设置包围所述粗粉碎 刀刃的移动轨迹空间的圆弧状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可动侧壁的各凹槽的侧壁在关闭两可动侧壁时相互接合,同时在所述第1和第2可动侧壁之间,配置具有相应于所述粗粉碎刀刃的移动轨迹空 间外周延伸形状的承受面的承受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受面沿着所述粗粉碎刀刃的移 动轨迹空间的外周延伸,以使所述承受面的可动侧壁一侧的端部位于连结所述旋转轴的中 心与该可动侧壁的支轴的中心的连线上或比该连线更靠该可动侧壁的打开摇摆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受构件具有架设于粉碎物排出用的排出口的台座部以及从所述台座部竖立地 设置的脚部,所述承受面设置于所述脚部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围绕与所述第1和第2支轴平行的 支持轴周围摇摆自如地设置所述承受构件,同时利用所述第1和第2可动侧壁的内表面限 制该承受构件的摇摆范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防止在打开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时所触及、影响到粗粉碎刀刃(3),且容易进行清洁工作的粉碎机。解决手段是,形成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的凹槽(45)的侧壁(45b)在关闭两可动侧壁(13、14)时能够相互接合的结构,同时在第1和第2可动侧壁(13、14)之间配置具有相应于粗粉碎刀刃(3)的移动轨迹空间外周延伸状的承受面(76)的承受构件(75)。使承受面(76)的可动侧壁(13、14)一侧的各端部(P)比连结旋转轴(7)的中心与该可动侧壁(13、14)的支轴(37)的中心的连线(W)更靠该可动侧壁(13、14)的打开摇摆侧。
文档编号B02C18/16GK102059168SQ2010105605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吉田仁义, 帆山克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