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315822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杂交育种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杏杂交育种过程中,为了保证获得所配置组合的纯正的杂交种子,对母本的花朵必须进行人工去雄并套袋。杏的人工杂交目前一直沿用传统的杂交授粉方法,即在母本开花前,首先采集父本树上的花蕾,在室内取出花药,待花药开裂散出花粉,收集父本花粉并保存,准备授粉;待母本树处于铃铛花期时,用镊子夹除花瓣和雄蕊去雄,授粉并套袋,在此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柱头污染,操作者的双手要用酒精擦拭消毒,所有用具要高温灭菌。坐果7-10天后撕开纸袋。此过程费时费事费力,效率很低。而且,在剥离花瓣和摘除雄蕊时,不可避免地要损伤花朵的自然结构;另外,杏树花期经常受到低温危害,杂交的效果和成功率很低。然而,这一传统方法至今仍被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免了去雄程序,操作简单,不损伤花朵,不受外界低温影响,省时、省力,大大提高杂交成功率。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自交不亲和的母本杏树与父本杏树相邻栽植,母本杏树和与父本杏树开花前,在父本树和母本树上方设置棚架,固定在棚架上的纱网将父本树和母本树与外部隔离,母本杏树和与父本杏树花期,在纱网内放入蜜蜂,母本和父本花期结束7-10天后,待外界气温稳定后去掉纱网,因纱网网孔很密能起到挡风和保温效果。等待果实成熟采集种子。在母本树上采集的杂交种子即全部为母本与父本杂交产生的种子。所述父本杏树与母本杏树授粉亲和。纱网可选择尼龙纱网等;尼龙纱网孔不小于200目/平方厘米。授粉蜂为壁蜂或熊蜂。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我国杏树华北品种群大部分品种自交不亲和的特性,利用网室整株授粉,免了去雄程序,而且完全可以避免自交。本方法避免了对花朵自然结构的损伤,还可以使杏树花期受到一定保护,减少低温危害。本发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不损伤花朵的自然结构,减少低温危害,杂交授粉成功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方法。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果树品种选择条件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一种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杂交授粉的步骤为①、选择性状优良、自交不亲和的杏树作母本,采用骆驼黄杏;选择性状优良、与母本授粉亲和的杏树作父本,采用红荷包杏;②、母本树和父本树相邻栽植;③、在杂交亲本开花前,在父本树和母本树上方搭建棚架,用400目/平方厘米的尼龙纱网将父本和母本树罩在同一棚内,与外界进行隔离;④、在杂交亲本开花期,在尼龙纱网内放入熊蜂,辅助传粉;⑤、母本和父本花期结束8天后,外界气温稳定,去掉尼龙纱网,拆除棚架,杂交过程完成。等待果实成熟采集种子。在母本树上采集的杂交种子即全部为母本与父本杂交产生的种子。表1 :2008-2009年本发明方法与传统去雄套袋方法的效率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自交不亲和的母本杏树与父本杏树相邻栽植,母本杏树和与父本杏树开花前,在父本树和母本树上方设置棚架,固定在棚架上的纱网将父本树和母本树罩在同一棚室内,母本杏树和与父本杏树花期,在纱网内放入授粉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父本杏树与母本杏树授粉亲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粉蜂为壁蜂或熊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选择尼龙纱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网孔不小于200目/平方厘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杏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发明属于植物杂交育种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提高果树杂交授粉效率的方法。本发明方案包括如下步骤自交不亲和的母本杏树和与父本杏树相邻栽植,母本杏树和与父本杏树开花前,在父本树和母本树上方设置棚架,固定在棚架上的纱网将父本树和母本树罩在同一棚室内,与外部隔离,母本杏树和与父本杏树花期,在纱网内放入授粉蜂。发明根据我国杏树华北品种群大部分品种自交不亲和的特性,利用网室整株授粉,免去去雄、套袋程序,能节省用工,避免了对花朵自然结构的损伤,还可以使杏树花期受到一定保护,减少低温危害。本发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不损伤花朵的自然结构,减少低温危害,杂交授粉成功率高。
文档编号A01H1/02GK102550389SQ2010105945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孙浩元, 张俊环, 杨丽, 王玉柱 申请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