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干旱地区压砂地的专用压板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5524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替代干旱地区压砂地的专用压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农业种植,特别是一种替代干旱地区压砂地的专用压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中西部干旱带已形成几百万亩的硒砂瓜产业基地。目前压砂地建设全部是以在土地上覆盖一层IOcm左右厚度的砂石混合料,在砂石层上种植作物的方法。但是,随着压砂地种瓜年限的增大,当砂石层中混入土粒量超过1/2时,其压砂、保墒的功能就会大大降低。此时就要翻起掉旧砂石,重新铺压新砂石或种植草、灌木植物进行轮作。另外西瓜枯萎病是硒砂瓜种植时的一种常见病害,由于对瓜地无法熟晒,就会加剧西瓜枯萎病造成的西瓜改种和大量减产的问题。目前,克服种植过程中压砂地失效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压砂地的更新,即翻起掉老化田地的砂石,对砂石进行处理。再从新穴处重新铺设或种植其他作物,轮作后再进行新沙石铺设。这种做法劳动工序多,劳动强度大,每更新一次的成本较高并且对田地有不利影响。同时由于瓜地表面铺设了一层IOcm左右厚度的砾石,不便于机械设备进行田间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传统沙石同样的保墒、保水性能,便于耕作、汇集雨水的干旱地区压砂瓜的种植专用压板及其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替代干旱地区压砂地的专用压板,该专用压板是由混凝土和混凝土体积百分比40—60%的粉煤灰组成,该专用压板的容重为 2100Kg/m3 2400Kg/m3,强度为 5. OMPa 6. OMPa0上述专用压板的厚度为3cm 5cm,宽度为0. 4—0. 5m。—种替代干旱地区压砂地的专用压板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是将专用压板沿瓜行纵向两侧铺设,瓜行纵向两侧的专用压板的横向间距为0. 6—1.2m,专用压板向瓜行形成集水微坡,坡度在0. 5% 1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具有传统压砂同样的保墒、保水性能的特制专用压板替代现有的在瓜地表面铺设一层IOcm左右厚度的砾石,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是1、解决了长期耕种所造成的砾石与土壤混合,所造成的压砂地保墒功能下降的问题;2、由于在瓜行纵向满铺了该专用压板,非常便于机械耕作,同时可汇集雨水;3、更换方便。在重复种植一种作物3至 5年之后,可重新移动专用压板,重复铺设,完成轮作倒茬。该法较好的解决了传统砂地土层无法熟晒及砂土混合的问题,避免了土地老化和重茬,同时可有效防止或减小西瓜枯萎病的发生;4、本专用压板由于加入了大量的粉煤灰,可解决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在其强度满足瓜地耕作受力需求的前提下,具有价格低廉、便于制作、可重复使用,抗冻、耐久性强等特点。


附图1为本发明专用压板使用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专用压板使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在瓜秧2的纵向的两侧铺设专用压板1,纵向专用压板之间的横向间距可根据种植的纵向间距需要进行铺设,如瓜行横向间距为0. 6m或Im或1. 2m时,纵向专用压板之间的横向间距也铺设为0. 6m或Im或1.加。为了使铺设后的专用压板具有集水功能,专用压板向瓜行形成集水微坡,坡度可根据当地的降雨及地势状况设定在0. 5% 1 %之间,具体的坡度可采0. 5%、0. 7%、0. 8%、1%。在种植期间,可采用拖拉机沿专用压板进行瓜地3的覆膜、翻耕等机械作业。当凝土板使用3至5年后,就可重新铺设,非常方便。专用压板的制作是采用在现有混凝土中加入体积百分比40— 60%的粉煤灰,进行搅拌制板。粉煤灰加入量可根据透气性要求和使用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配比关系,具体配比如下表混凝土和粉煤灰的单位是m3。
权利要求
1.一种替代干旱地区压砂地的专用压板,该专用压板是由混凝土和混凝土体积百分比40— 60%的粉煤灰组成,该专用压板的容重为2100Kg/m3 M00Kg/m3,强度为5. OMPa 6. OMPa。
2.根据里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干旱地区压砂地的专用压板,其特征在于专用压板的厚度为3cm 5cm,宽度为0. 4—0. 5m。
3.一种替代干旱地区压砂地的专用压板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是将专用压板沿瓜行纵向铺设,瓜行纵向两侧的专用压板的间距为0. 6-1. 2m,专用压板向瓜行形成集水微坡,坡度在0. 5% 1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地区压砂瓜的种植专用压板及其使用方法。该专用压板是由混凝土和混凝土体积百分比40—60%的粉煤灰组成,该专用压板的容重为2100kg/m3~2400kg/m3,强度为5.0MPa~6.0MPa。该板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是将专用压板沿瓜行纵向两侧铺设,瓜行纵向两侧的专用压板的横向间距为0.6—1.2m,专用压板向瓜行形成集水微坡,坡度在0.5%~1%。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具有传统压砂同样的保墒、保水性能的特制专用压板替代现有的在瓜地表面铺设一层10cm左右厚度的砾石,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是解决了长期耕种所造成的砾石与土壤混合问题;非常便于机械耕作,同时可汇集雨水;更换方便。
文档编号A01G13/02GK102550342SQ20101061020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宋天华, 李王成, 王斌, 田军仓, 马波 申请人:宁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