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9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灌溉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罐贮水渗灌植树供 水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在植树造林方面,所有供水设备、技术方式都很原始和落后,如普 遍运用的沟渠浇灌方式、喷灌方式等,不但较浪费水、电资源,且效果也不佳。再就是,将用 于种植棉花以及其它农作物上从引进以色列的高压滴灌供水系统用在植树造林上,其通常 的做法一种是用小喷头直接对树苗表面喷洒;另一种是取消喷头,把软管直接插在树苗根 部采用“硬灌”的方式,实践证明也不适用。表面喷洒水分容易蒸发掉浪费水电资源,特别 是我国的新疆地区等沙漠地带,每年的5月 10月间,白天中午地表面温度都在40 75 度之间,蒸发速度太快浪费极大;另外,喷洒还会造成表面土壤板结,造成喷水不易下渗而 出现四处流淌现象,也会导致浪费水电资源,地表面土壤板结还会降低土壤的透气性能,如 果是含盐碱的土质,喷洒的水分溶解土壤中所含的盐碱,从而正好形成把盐水或碱水压至 树根处而造成树苗死亡率上升,如果是复杂的地势,如沙包、高坡、沟坎、丘岭的地势植树, 喷洒方式会造成高地势的积水往低地势的方位流淌,形成高地势的树旱死,低地势的树苗 淹死的现象。取消喷头把软管插在树根部供水方式存在同样的缺陷和不足。由于以色列技 术是高压供水系统,出水压力大而下渗不及,往往出现出水形成柱状上窜现象,四散流出而 浪费和树苗培土流失;如果压力小,高地势的供水不到位,总之这两种供水方法都属表面供 水方式,所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除不同程度上严重浪费水电外,表面供水方式,都是使土 壤形成上湿下干的现状,长期下去,会使树苗根系形成扁平状,更会使树苗耐旱、耐冻及抗 风能力低,导致树苗死亡率高、成活率低。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电资源节 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土壤无板结、无裂缝、适用范围广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输水管道、控制装置,与输水管道 接通的数个渗灌装置,所述渗灌装置包括贮水罐,贮水罐由进水管与输水管道连通,贮水罐 顶部设有通气管,通气管的出口与大气连通,通气管进口与贮水罐的容积腔之间密封连接 有由液位控制的浮球阀;所述贮水罐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流 量控制装置。采用以上方案后,渗灌装置的贮水罐由供水装置、输水管道、控制装置控制下,以 一定压力向罐内注水或水肥,罐内空气由通气管向外排出,当罐内水位升至一定高度后,浮 球阀使贮水罐的通气管封闭,罐内压力上升;如此,依次对各个渗灌装置的贮水罐加满水或 水肥后,供水系统在控制装置控制下,停止加水。贮水罐中的水由其下端的出水口在流量调 节装置作用下渗出或流出,实现对植树树苗的渗灌。在渗灌过程中,罐内水位逐渐下降,浮 球阀随之脱离通气管进口,从而使罐内空间与大气接通,消除罐内的负压现象,实现渗灌的 持续进行,直至罐内水位低于贮水罐出水管的进水管口位置。由于在向贮水罐加水时,其罐 内腔容积空间由通气管与大气连通,因此,加水压力低,流量大,加水时间短,能耗低;同时, 渗灌装置的出水可以根据实际树苗需水量调节,不会造成水或水肥流失现象,用水量低,利于节约用水。由于各个贮水罐在加水过程中能实现自动封闭,无溢水现象,可以适合于平原 地带、斜坡、山岭、土丘、山丘、城市绿化的公园草皮、假山、以及道路边坡等各种地理环境, 并且,各无论离供水水源的位置高低或者远近,各个贮水罐都可注满水,达到供水分配均勻 的目的,故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选的,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口外部包覆有纤维渗透层,纤维渗透层设在土壤内, 纤维渗透层包围在植物根部的上方外周;所述浮球阀包括浮球阀壳体,浮球阀壳体上壳体 和下壳体组合构成腰鼓形,上壳体与下壳体由螺纹配合在腰鼓形的中部连接,上壳体与下 壳体之间设有网状格挡,网状格挡的圆盘直径与连接螺纹孔顶径相适应,网状格挡被夹持 在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螺纹的外螺纹管顶面与内螺纹孔的底部内台阶之间;所述上壳体顶 部与通气管连接,通气管的进口处设有密封面,密封面与上壳体内设有的漂浮在水面上的 浮球形成液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下端凸出有连接管,连接管将贮水罐的容积腔与浮球 阀壳体内腔连通;所述贮水罐设有罐盖,罐盖与贮水罐连接;罐盖设有两个通孔,其中通孔 与下壳体的下端连接管液密封插接;另一通孔中插接有插接管,插接管的另一端与进水管 连接,进水管的进水端与输水管道连接由另一插接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为橡胶或塑料软管 中的一种。网状格挡的镂空孔用于通水或通气,同时,在水位下降时限制浮球的下降位置, 避免浮球堵塞罐盖与浮球阀壳体插接管的通孔,确保渗灌的持续性。从流量控制装置出水 口的出水由纤维渗透层渗透到植物根部的土壤中,由于纤维渗透层设在土壤中,有效避免 了水肥的流失和蒸发,进一步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节水效果显著;同时,由于渗水管直达 根部上方,又有可渗水纤维物质层起平面扩散作用,即可使渗水均勻,又可让树根部位土壤 所含的盐碱四面八方排开;植物根部的土壤呈下湿润、上干燥,地表不会板结、无裂缝,不易 滋生杂草,又不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利于植物生长;且水能有效向下渗透,植物根系形成 自然斜下方向生长,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冻、防风等自保能力,特别是在植树造林中, 对所植苗木的渗灌供水施肥,可极大提高成活率。优选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出水管内孔,出水管内孔内配合有出水堵塞,出水堵塞 包括端面盘,端面盘的直径大于出水管内孔直径,端面盘上凸出有变截面堵塞,变截面堵塞 的外表面与出水管内孔液密封连接,变截面堵塞沿轴向设有U形凹槽,凹槽的截面尺寸向 远离端面盘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水管为橡胶或塑料软管;所述变截面堵塞呈锥台状。确 保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供水量,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选的,通气管的出口端为U形弯曲状,通气管的出口倾斜或垂直地朝向地面。防 止杂物或沙尘进入通气管造成堵塞,确保渗灌装置工作正常,使用寿命长,特别适用于风沙 较大的地区,如我国的西北和沙漠地带。进一步优选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连接螺纹的内螺纹设在上壳体上,外螺纹设 在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上凸出有至少两条凸棱,凸棱沿上壳体的内螺纹底部延伸 至顶部密封面,两凸棱顶部之间的间隙大于浮球直径,凸棱底端的凸出高度高于内螺纹孔 的顶径。凸棱可引导浮球顺利进入设定位置,实现对通气管通道的堵塞;同时,凸棱的下端 实现对网状格挡的压紧,使压紧可靠,且结构简单。进一步优选的,密封面是喇叭状或球窝状中的一种;喇叭状结构简单,与浮球形成 环状的线密封;球窝状的密封面与浮球形成环状的密封带,密封效果更佳;可根据浮球阀 壳体和浮球的材料等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结构,以实现可靠密封为目的。[0012]优选的,供水装置由蓄水池和供水泵组成,蓄水池与供水泵连接,供水泵的进水口 设有过滤网箱,供水泵与输水管道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与输水 管道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控制器和供水泵电连接。在园林面积大或需要实现远程供水 的情况下,选用动力系统自动供水,压力控制器的压力设在既能对各个渗灌装置实现正常 供水,也不会造成渗灌装置的损坏为原则。既可新建供水装置和敷设供水管道,同时,也可 对原供水系统进行适当改造既可;以成本节约为原则。优选的,供水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蓄水箱,蓄水箱与输水管道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为 设置在蓄水箱与输水管道之间的阀门。适用于小型园林、花园、果园、葡萄园等,可移动的蓄 水箱可以是人力车载水箱、机动车载水箱等,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实现人力供水;以成本节 约为原则。本实用新型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的有益效果是,水、电资源节约、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土壤无板结、无裂缝,适用范围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浮球阀的结构示意轴测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罐盖等组合结构示意轴测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浮球阀的上壳体的纵剖切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堵塞结构示意轴测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用于山岭园林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用于平原园林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的B部放大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用于葡萄园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用于成年林的渗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用于成年林的渗灌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 用新型限制在以下所述的实施例中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用于植树造林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包括供水装 置1、输水管道2、控制装置3,与输水管道2接通的数个渗灌装置4,所述渗灌装置4包括贮 水罐41,贮水罐41由进水管42与输水管道2连通,贮水罐41顶部设有通气管45,通气管 45的出口与大气连通,通气管45进口与贮水罐41的容积腔之间密封连接有由液位控制的 浮球阀46 ;所述贮水罐41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出水管43,出水管43的出水口连接有流量控 制装置5。所述供水装置1由蓄水池11和供水泵12组成,供水泵12的进水口设有过滤网 箱,蓄水池11与供水泵12连接,供水泵12与输水管道2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压力控 制器31,压力控制器31与输水管道2连接,控制器31分别与压力控制器31和供水泵12电 连接。参见图2、图3,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的出水口外部包覆有纤维渗透层44,纤维渗透 层44设在土壤内,纤维渗透层44包围在植物根部的上方外周;所述浮球阀46包括浮球阀 壳体47,浮球阀壳体47上壳体471和下壳体472组合构成腰鼓形,上壳体471与下壳体472 由螺纹配合在腰鼓形的中部连接,上壳体471与下壳体472之间设有网状格挡473,网状格挡473的圆盘直径与连接螺纹孔顶径相适应,网状格挡473被夹持在上壳体471和下壳体 472连接螺纹的外螺纹管顶面与内螺纹孔的底部内台阶之间;所述上壳体471顶部与通气 管45连接,通气管45的进口处设有密封面451,密封面451与上壳体471内设有的漂浮在 水面上的浮球475形成液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472的下端凸出有连接管474,连接管474 将贮水罐41的容积腔与浮球阀壳体47内腔连通;所述贮水罐41设有罐盖48,罐盖48与贮 水罐41连接;罐盖48设有两个通孔481,其中通孔481与下壳体472的下端连接管474液 密封插接;另一通孔481中插接有插接管49,插接管49的另一端与进水管42连接,进水管 42的进水端与输水管道2连接由另一插接管49连通;所述进水管42为橡胶或塑料软管中 的一种。所述通气管45的出口端为U形弯曲状,通气管45的出口倾斜或垂直地朝向地面。参见图4,所述上壳体471与下壳体472之间连接螺纹的内螺纹设在上壳体471 上,外螺纹设在下壳体472上;所述上壳体471的内壁上凸出有四条凸棱471a,凸棱471a沿 上壳体471的内螺纹底部延伸至顶部密封面451,两相邻凸棱471a顶端之间的间隙大于浮 球475直径,凸棱471a底端的凸出高度高于内螺纹孔的顶径。所述密封面451是喇叭状或 球窝状中的一种。参见图5、图6,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包括出水管43内孔431,出水管43内孔431 内配合有出水堵塞51,出水堵塞51包括端面盘511,端面盘511的直径大于出水管43内孔 431直径,端面盘511上凸出有变截面堵塞512,变截面堵塞512的外表面与出水管43内孔 431液密封连接,变截面堵塞512沿轴向设有U形凹槽512a,凹槽512a的截面尺寸向远离 端面盘511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水管43为橡胶或塑料软管;所述变截面堵塞512呈锥台 状;在沿圆锥表面的轴向设有刻度标尺512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管道2可以掩埋在地表下,为避免受冻损坏或被地表上 因行间套种而通过的重型机械压坏,供水管道2可掩埋在地表下75cm-100cm的深度;所述 渗灌装置4的下部掩埋在地表下,渗灌装置4的贮水罐41直径大小、高度、距植物根部的距 离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地理条件、植物品种等确定。所述纤维渗透层44可以是干草、农作 物秸秆等可降解的天然植物纤维。所述浮球阀46的浮球阀壳体47可由透明材料制成,以 便于观察;流量控制装置5的刻度标尺512b,可直观、量化地调节渗水流量,利于科学管理。用贮水罐贮水不需大压力供水,只需把水输进罐内的压力即可,供水时间短,无动 力自然渗灌时间长。原来供水时间需要5 10小时,才可达到用水量要求,而用此方式只 需10 20分钟把贮水灌注满水即可,每棵树或植物所起到的作用、效果更足更佳,原来需 1 3天供水一次,而用此系统技术10 20天供水一次即可,节约水、电约10 50倍。实施例2 参见图7,一种用于山岭园林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管 2的注水管顺地势掩埋在地表下,供水管2的行管沿树干排列,注水管和行管相互连通,所 述渗灌装置4贮水罐41的进水管42与行管接通。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图中未具体体现,在此也不再赘述。实施例3参见图8、图9,一种用于山岭园林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所述供 水管由有管接头相互连通的注水管21、支管22和行管23组成,所述支管22掩埋在地表下; 所述行管23沿树干排列;所述渗灌装置4贮水罐41的进水管42与行管接通。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图中未具体体现,在此也不再赘述。实施例4 参见图10,一种用于葡萄园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所述供水装置1包括设在人力拉车上的蓄水箱13,蓄水箱13与输水管道2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为设 置在蓄水箱13与输水管道2之间的阀门32 ;所述阀门32由人打开和关闭;所述浮球阀46 的浮球阀壳体47由透明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渗灌装置4的贮水罐41上可设两个出水管43,每个出水管43 渗灌一颗葡萄树的水肥;在加水过程中,人工观察贮水罐41的浮球阀46浮球阀壳体47内 的浮球475位置,加满水后即使关闭阀门32。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图中未具体体现,在此也不再赘述。实施例5参见图11、图12,一种用于成年林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所述流 量控制装置5的外部纤维渗透层44设在地表下20cm 30cm ;所述贮水罐41为置于地表面 上的卧式罐,贮水罐41位于成年林的树冠下,贮水罐41周围设有限制贮水罐41移位的木 桩,贮水罐41设有出水主管432 ;出水主管432与塑料或橡胶软管制成的出水管43连通, 出水管43的数量为4 8个,出水管43环形分布在树根周围地表下的纤维渗透层44中。在本实施例中,供水装置1、输水管道2、控制装置3可利用原有供水系统中的相关 设施,在利用以色列高压系统时,可对系统作适当调整,降低系统压力,避免压力过高造成 渗灌装置4损坏。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图中未具体体现,在此也不再赘述。以上虽然结合了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 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权利要求一种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1)、输水管道(2)、控制装置(3),与输水管道(2)接通的数个渗灌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灌装置(4)包括贮水罐(41),贮水罐(41)由进水管(42)与输水管道(2)连通,贮水罐(41)顶部设有通气管(45),通气管(45)的出口与大气连通,通气管(45)进口与贮水罐(41)的容积腔之间密封连接有由液位控制的浮球阀(46);所述贮水罐(41)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出水管(43),出水管(43)的出水口连接有流量控制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 (5)的出水口外部包覆有纤维渗透层(44),纤维渗透层(44)设在土壤内,纤维渗透层(44) 包围在植物根部的上方外周;所述浮球阀(46)包括浮球阀壳体(47),浮球阀壳体(47)上 壳体(471)和下壳体(472)组合构成腰鼓形,上壳体(471)与下壳体(472)由螺纹配合 在腰鼓形的中部连接,上壳体(471)与下壳体(472)之间设有网状格挡(473),网状格挡 (473)的圆盘直径与连接螺纹孔顶径相适应,网状格挡(473)夹持在上壳体(471)和下壳体 (472)连接螺纹的外螺纹管顶面与内螺纹孔的底部内台阶之间;所述上壳体(471)顶部与 通气管(45)连接,通气管(45)的进口处设有密封面(451),密封面(451)与上壳体(471) 内设有的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球(475)形成液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472)的下端凸出有连 接管(474),连接管(474)将贮水罐(41)的容积腔与浮球阀壳体(47)内腔连通;所述贮水 罐(41)设有罐盖(48),罐盖(48)与贮水罐(41)连接;罐盖(48)设有两个通孔(481),其 中通孔(481)与下壳体(472)的下端连接管(474)液密封插接;另一通孔(481)中插接有 插接管(49),插接管(49)的另一端与进水管(42)连接,进水管(42)的进水端与输水管道 (2)连接由另一插接管(49)连通;所述进水管(42)为橡胶或塑料软管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 (5)包括出水管(43)内孔(431),出水管(43)内孔(431)内配合有出水堵塞(51),出水堵 塞(51)包括端面盘(511),端面盘(511)的直径大于出水管(43)内孔(431)直径,端面盘 (511)上凸出有变截面堵塞(512),变截面堵塞(512)的外表面与出水管(43)内孔(431)液 密封连接,变截面堵塞(512)沿轴向设有U形凹槽(512a),凹槽(512a)的截面尺寸向远离 端面盘(511)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水管(43)为橡胶或塑料软管;所述变截面堵塞(512) 呈锥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45)的 出口端为U形弯曲状,通气管(45)的出口倾斜或垂直地朝向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71) 与下壳体(472)之间连接螺纹的内螺纹设在上壳体(471)上,外螺纹设在下壳体(472)上; 所述上壳体(471)的内壁上凸出有至少两条凸棱(471a),凸棱(471a)沿上壳体(471)的内 螺纹底部延伸至顶部密封面(451),两凸棱(471a)顶部之间的间隙大于浮球(475)直径,凸 棱(471a)底端的凸出高度高于内螺纹孔的顶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451) 是喇叭状或球窝状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1) 由蓄水池(11)和供水泵(12)组成,供水泵(12)的进水口设有过滤网箱,蓄水池(11)与 供水泵(12)连接,供水泵(12)与输水管道(2)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压力控制器(31),压力控制器(31)与输水管道(2)连接,控制器(31)分别与压力控制器(31)和供水 泵(12)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1) 包括可移动的蓄水箱(13),蓄水箱(13)与输水管道(2)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为设置在 蓄水箱(13)与输水管道(2)之间的阀门(3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输水管道、控制装置,与输水管道接通的数个渗灌装置,所述渗灌装置包括贮水罐,贮水罐由进水管与输水管道连通,贮水罐顶部设有通气管,通气管的出口与大气连通,通气管进口与贮水罐的容积腔之间密封连接有由液位控制的浮球阀;贮水罐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流量控制装置。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口外部包覆有纤维渗透层,纤维渗透层设在土壤内,纤维渗透层包围在植物根部的上方外周。本实用新型罐贮水渗灌植树供水系统的有益效果是,水、电资源节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土壤无板结、无裂缝,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A01G25/16GK201602032SQ20102011013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9日
发明者耿均收, 袁谢勇 申请人:袁谢勇;耿均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