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56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育秧盘。
技术背景近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迫切需要省工、省 力、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水稻抛秧技术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拔 秧、插秧传统习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子、省秧田、操作简单、高产、稳产、高效的优点,是 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白根多,吸收能力 强;起秧时不伤根,抛秧时秧苗带土带肥,全根下田,且入土浅,禾苗早生早发,有效穗增加; 抛秧密度有保证,禾苗分布均勻,群体叶面积大,加强了光合作用,这些是水稻抛秧技术增 产的主要原因。水稻抛秧技术离不开育秧盘,育秧盘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配方加 工吸塑而成,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易软化变形,不脆裂,具有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 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目前市面上的育秧盘大都为单孔育秧,即一个模孔内育一蔸秧苗, 抛秧的时候只能单蔸抛栽,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因抛栽蔸数多、密度大,群体通风透光差, 后期极易倒伏,影响产量及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育秧盘,它不但具有传统育秧盘重量轻、易 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在抛秧过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 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能提高水稻产量。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对现有的育 秧盘进行技术改造,在相邻的三个模孔之间设计凹槽,使得秧根能从中通过并串联起来,便 于抛栽。其育秧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即在播种过程中,将泥土及种子均勻撒入育秧盘的 模孔中,由于相邻的三个模孔之间有凹槽相连,秧根通过凹槽相互串联起来,所以在抛秧、 摆栽的过程中,操作者一次性可以拔出三蔸秧苗,不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降低操 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经试验,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大大改善,亩产量可提高5%左右。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传统育秧盘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 点,而且在抛秧过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能提高 水稻产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现有技术中的育秧盘1, 它还包含数个凹槽2,凹槽2均勻的分布在育秧盘1上的模孔1-1之间。其育秧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即在播种过程中,将泥土及种子均勻撒入育秧盘1 的模孔1-1中,由于相邻的三个模孔1-1之间有凹槽2相连,秧根通过凹槽2相互串联起来, 所以在抛秧、摆栽的过程中,操作者一次性可以拔出三蔸秧苗,不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 动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经试验,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大大改善,亩产量可提高5% 左右ο本具体实施方式
不但具有传统育秧盘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 的特点,而且在抛秧过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能
提高水稻产量。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的育秧盘,它包含现有技术中的育秧盘(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数个凹槽(2),凹槽(2)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1)上的模孔(1-1)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育秧盘,它包含现有技术中的育秧盘(1),它还包含数个凹槽(2),凹槽(2)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1)上的模孔(1-1)之间。它不但具有传统育秧盘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在抛秧过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能提高水稻产量。
文档编号A01G9/10GK201630079SQ20102012670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8日
发明者吉剑, 吴中华, 唐进, 李桂云, 林昌明, 陈厚存 申请人:海安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