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2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 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塑料大棚或小型温室来种植瓜果蔬菜,利用的是太阳光和人工供水 施肥,夜晚没有光照,另外优质特种土壤有限,不能立体种植,受光照时间和地区土壤差异 的影响,植物生长不充分,导致产量提不高,而且时时刻刻需要人工看护,维护成本较高。其 它的人工种植系统设计难度大,运行成本高,不能真正实现全自动管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利用自然能源通过节能环 保的LED光照灯和低压水泵,实现集成控制光照与灌溉,科学高效的立体种植植物,提高了产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包括种植框架上 设置的种植盘,以及连接供电装置的LED光照灯、低压水泵和中央控制设备;所述LED光照 灯设置在所述种植框架的上端或种植盘的上方,所述低压水泵设置在种植框架的底层,通 过水管将水传输到种植盘,所述中央控制设备通过定时器、功能按键集中控制LED光照灯 和低压水泵的工作。所述种植框架设置有可调整高度的支架,所述支架上面活动设置多层种植盘,所 述种植盘中放置水培养液或培养基土种植植物。进一步,所述供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或太阳能发电组件、或地热发电机组、 以及可通过外接插头充电的蓄电池;所述供电装置将转换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中,并通过 多条电路开关线路连接整个种植装置的LED光照灯、低压水泵和中央控制设备,集中供电。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种植框架连接在一起,设置 在种植框架的顶层;或者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种植框架独立设置,将转换的电能通过导线 传送给种植框架上的蓄电池。进一步,多个所述种植框架通过拆卸式组件活动连接在一起,可横向立体连接和 纵向立体连接成一个大的种植框架系统。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种植框架外部罩有塑料薄膜或布料,形成封闭种植环境。进一步,位于所述种植盘的上方,在种植框架的侧边支架上设置有小电风扇,用来 产生气流,容易给瓜果类植物授粉。更进一步,所述低压水泵将蓄水罐的水一路通过水管滴灌到种植盘中,另一路通 过喷头喷洒到种植盘中的植物上,增加灌溉的效果,促进植物生长。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利用绿色可再生能 源,将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转换成电能,克服了地区和时间差异,比如在干旱地区和夜晚都可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吸收水分,充分生长。通过控制节能环保的LED光照灯和低压水 泵,实现集成控制光照与灌溉,科学高效的立体种植植物,精细化栽培,高效利用水资源、电 资源,节约了种植土地空间,不仅丰富了种植品种的多样化,还提高了作物产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在种植框架上设置多层种植盘,多个所述种植框架 通过拆卸式组件活动连接在一起,这样的组合立体种植模式,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作物全 自动的工业化生产。所述种植框架外部罩有塑料薄膜、或安放在封闭种植棚中,形成封闭种 植环境,可以避免虫害和细菌侵害。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结构示意 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个种植装置的种植框架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 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后的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结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附图中 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其 中种植框架1通过可调整高度的支架设置一层或多层种植盘2,这样多层种植盘可放不同 品质的培养土壤或水培养液,实现立体种植,在不同层次的种植盘中种植不同农作物或花卉。所述种植装置还包括连接供电装置的LED光照灯4、低压水泵5和中央控制设备 6,所述供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或太阳能发电组件、或地热发电机组,可以直接为整个 种植装置提供电能;或者所述供电装置将转换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7中,并通过多条电路 开关线路连接整个种植装置的LED光照灯、低压水泵和中央控制设备。比如供电装置为太 阳能发电组件时,其太阳能电池板3位于种植框架1的顶部,蓄电池7 —端与太阳能电池板 3连接,另一端通过中央控制设备6分别与LED光照灯4、低压水泵5、光照、湿度传感器连 接。所述LED光照灯4设置在所述种植框架的上端或每层种植盘的上方,所述低压 水泵5设置在种植框架的底层,通过水管将蓄水池或蓄水罐的水传输到每层的种植盘,比 如通过一个水管埋在种植盘的培养基中进行滴灌,另一个水管喷头位于种植盘上方用做喷 洒。所述中央控制设备通过定时器、功能按键集中控制LED光照灯和低压水泵的工 作。具体的,可以把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要的光照时间、水分供应量等数据存储在控 制芯片的程序中,通过定时器分别设定光照和浇水时间,通过各种功能按键控制水量大小、 光照时间强度,结合液晶显示器的数据监控供电、供水参数情况,超过预设范围还可发出警 报。比如种植土豆需要2个月的时间才能长大,每天需16小时光照时间和滴灌5毫升的水,
4所述中央控制设备集中控制,定时定量提供光照、水和肥料。所述供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或太阳能发电组件、或地热发电机组、以及可通 过外接插头充电的蓄电池7,将转换的电能存储到连接的蓄电池中,并通过多条电路开关为 整个种植装置提供电力。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将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转换成电能,克服了 地区和时间差异,节能又环保。当然在冬天或太阳能少的情况下,所述蓄电池也可通过外接 插头连市电网充电。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种植框架连接在一起,设置在种植框 架的顶层,这适合于整个种植装置露天安装的情况。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种植框架也可独立设置,比如太阳能 电池板设置在种植房外面,所述种植框架设置在种植房里面,系统将转换的电能通过导线 传送给种植框架上的蓄电池,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设置组件。所述LED光照灯的光照频率和 强度也可集中控制,匹配不同的植物生长需求,实现24小时照明,让植物生长迅速,提高产量。如图2所示,为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种植要求,多个所述种植框架通过拆卸式组件8 活动连接在一起,可横向立体连接和纵向立体连接成一个大的种植框架系统。统一集中供 电供水,进行光照控制。比如可在1亩的土地上实现现有10亩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产量, 这种组合立体种植模式,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作物全自动的工业化生产。作为一种改进实施方式,上述种植框架外部罩有塑料薄膜或布料、或安放在封闭 种植棚中,形成封闭种植环境,可以避免虫害和细菌侵害。如图3所示,作为另一种改进实施方式,上述种植装置位于所述种植盘的上方,在 种植框架的侧边支架上设置有小电风扇9,用来产生气流,容易给瓜果类植物授粉。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 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 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框架上设置的种植盘,以及连接供电装置的LED光照灯、低压水泵和中央控制设备;所述LED光照灯设置在所述种植框架的上端或种植盘的上方,所述低压水泵设置在种植框架的底层,通过水管将水传输到种植盘,所述中央控制设备通过定时器、功能按键集中控制LED光照灯和低压水泵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架 设置有可调整高度的支架,所述支架上面活动设置多层种植盘,所述种植盘中放置水培养 液或培养基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 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或太阳能发电组件、或地热发电机组、以及可通过外接插头充电的蓄电 池;所述供电装置将转换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中,并通过多条电路开关线路连接整个种植 装置的LED光照灯、低压水泵和中央控制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 电组件的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种植框架连接在一起,设置在种植框架的顶层;或者所述太 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种植框架独立设置,将转换的电能通过导线传送给种植框架上的蓄电 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种植 框架通过拆卸式组件活动连接在一起,可横向立体连接和纵向立体连接成一个大的种植框 架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种植框架外部罩有塑料薄膜或布料,形成封闭种植环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种植盘的上方,在种植框架的侧边支架上设置有小电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低压水泵将蓄水罐的水一路通过水管滴灌到种植盘中,另一路通过喷头喷洒到种植盘中 的植物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光照与灌溉控制的种植装置,包括种植框架上设置的种植盘,以及连接供电装置的LED光照灯、低压水泵和中央控制设备;所述LED光照灯设置在所述种植框架的上端或种植盘的上方,所述低压水泵设置在种植框架的底层,通过水管将水传输到种植盘,所述中央控制设备通过定时器、功能按键集中控制LED光照灯和低压水泵的工作。本实用新型利用自然能源通过节能环保的LED光照灯和低压水泵,实现集成控制光照与灌溉,科学高效的立体种植植物,提高了产量。
文档编号A01G9/26GK201667870SQ2010201399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2日
发明者梁雄 申请人:梁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