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乌鳖生态养殖的方法

文档序号:369138阅读:1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华乌鳖生态养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中华乌鳖生态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乌鳖是一个新的中华鳖品系,原产于太湖流域,为浙江省特有地方品种。乌鳖体形与普通甲鱼相似,典型特征是腹部乌黑,富含黑色素。它体表颜色呈黑色,背部有深黑色斑纹,从吻端到四肢脚爪及鳖尾的腹部全为黑色。野生乌鳖主要摄食小鱼、虾等水生小动物。有些个体在成长中,乌黑体色会随环境稍有改变,呈黑白相间的大理石花纹。水温降到12度时,乌鳖钻入塘底的淤泥中冬眠,整冬眠期间,乌鳖的新陈代谢极其微弱,只靠体内积累起来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体重要下降15%左右。乌鳖营养丰富,肌肉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含量、蛋氨酸 含量均较高。乌鳖裙边宽厚、胶质蛋白含量高、脂黄、肌红、无腥味,口感极佳。乌鳖的药用价值也犹为突出乌鳖富含的黑色素具有稳定的自由基,能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的辐射,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等功效。乌鳖还富含抗癌物质硒和VB17。乌鳖含血量多,普通甲鱼约15毫升,而乌鳖有30多毫升,其血液载氧能力提高了一倍多,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保健作用。野生乌鳖十分稀少,在几万只野生鳖中也难得找到一只。经过当地养殖专家连续五代的选育,其遗传性状基本稳定,并于去年通过了农业部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认定。目前只有江苏和浙江有少量乌鳖苗种供应。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鲜活的农产品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健康、安全、美味”的理念下,人们对商品鳖的认知度营养价值更加讲究,将对人们提供价廉物美、健康鲜活农产品有着重要作用。现有的商品鳖养殖技术为高密度人工养殖,高密度人工养殖的商品鳖的缺点是一、在于养殖周期短、密度大、产量高,抑制了鳖的冬眠习性,改变了生态系统。二、由于大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排泄多,水体环境容易恶化,鳖容易得病,需要用药物防治鳖病调节水质,因此,生产出的商品鳖不排除有药物残留。三、生产环节复杂,由于商品鳖养成时间短,需要造建温室成本高,所需物化劳动成本大大提高,如燃料费、电费、水费,药品、药物成本、人工工资等成本多要大于生态鳖。生态放养的乌鳖与采用饲料饲养的乌鳖更具营养价值。因此发展生态放养乌鳖的养殖技术,在提高乌鳖产量和质量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生态养鳖发展一定会受到越来越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中华乌鳖生态养殖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中华乌鳖生态养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生态养殖环境(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模拟天然环境,面积3 5亩,水面以上坡比I : 3. O 3. 5,背风向阳有利于鳖栖息晒背,池塘的池底为倾斜面,坡比I :2.0
2.5 ;池底铺放10 20cm厚度的泥土 ;池壁建有防逃设施;(2)水深要求水深80 100cm,池的周围和水体中栽种水生植物,保持水质清新;b.苗种放养放养前清塘并对鳖体进行消毒,每亩放养规格为150 200克/只的鳖180 200只,而且雌雄分开放养,同时每亩放鲢鳙鱼种80 120尾、800 1200克籽虾、80 120千克螺蚬;c.饲养管理饲料采用新鲜饲料鱼或活物饵料,每日投喂二次,日投喂量为鳖体重5 15%。 上述的中华乌鳖生态养殖的方法,其在于放养前采用20 30ppm的高锰酸钾对鳖体进行4 6分钟的浸泡消毒。上述的中华乌鳖生态养殖的方法,其在于步骤c进行饲养管理时,不采用人工饲料而是采用新鲜小鱼虾进行喂养。生态养殖中华乌鳖一般不进行冬棚养殖,养殖周期为2 3年。为了保证品质,一般不采用人工饲料而是用新鲜小鱼虾进行喂养,采用鱼鳖混养的方式与鲢、鳙、罗非鱼等进行混养,但不能放养有钻泥习性的鲤、鲫鱼类与其混养。乌鳖放苗密度为180 200只/亩,只需投喂新鲜饲料鱼或活物饵料,不用投喂乌鳖饲料。由于乌鳖天性凶猛好动,过高的放养密度易咬伤,受伤感染,加上池水恶化,乌鳖易得穿孔病死亡,所以一定要控制乌鳖的放养密度。每隔一至两年必须要进行一次清塘,对池水和底质消毒改良,更换新的泥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生态养鳖的优点在于一、模拟天然环境;二、在养殖期间鳖一般不得病,所以无需用药物防病,生产出的商品鳖无任何药物残留。三、投喂的饵料全是天然饵料或采集饲料鱼和活物铒料,不投喂人工商品饲料,无任何添加剂,生产出的商品鳖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一般5斤小鱼虾或2斤饲料能养出I斤乌鳖,2斤以上达到上市规格。现5-10克的乌鳖苗价约35-50元,商品乌鳖市场售价超过200元/斤,据悉有些地方每斤售价高达280 300元,养殖利润可观。由于苗种较少,乌鳖养殖规模目前还不大。乌鳖将是今后特种名优水产品市场的一个新亮点。通过该生态养殖方法养殖的中华鳖与日本品系、太湖群体和台湾群体相比,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分别高I. 9%、4. 8%和15. 6%,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高6. 7%,8. 9%和19. 4%,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高O. 8%、2. 6%和14.4%,DHA和EPA含量分别高56. 7%,58. 1%和 28. 4% 中华乌鳖养殖是目前在省内居领先地位,乌鳖的培育经多年选育而成,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与其它鳖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a.生态养殖环境(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模拟天然环境,面积3 5亩,水面以上坡比I : 3. 5,背风向阳有利于鳖栖息晒背,池塘的池底为倾斜面,坡比I : 2. O;池底铺放10 20cm厚度的泥土 ;池壁建有防逃设施;(2)水深要求水深80 100cm,池的周围和水体中栽种水生植物,保持水质清新;b.苗种放养放养前清塘并对鳖体进行消毒,清塘时对池水和底质消毒改良,清塘方式为放干池水、清理淤泥、日晒6天后用生石灰洒满全池,注水80 IOOcm ;5天后放鳖,放养前采用20 30ppm的高锰酸钾对鳖体进行4 6分钟的浸泡消毒。亩放养规格为150 200克/只的鳖180 200只,而且雌雄分开放养,同时每亩放鲢鳙鱼种80 120尾、800 1200克籽虾、80 120千克螺蚬;c.饲养管理饲料不采用人工饲料而是采用新鲜饲料鱼和活物饵料,每日投喂二次,日投喂量为鳖体重5 15%。所用的新鲜饲料鱼为新鲜小鱼虾。该生态养殖的养殖周期为2 3年。为了保证品质,一般只需投喂新鲜饲料鱼或活物饵料,不用投喂乌鳖饲料。采用鱼鳖混养的方式与鲢、鳙、罗非鱼等进行混养,但不能放 养有钻泥习性的鲤、鲫鱼类与其混养。乌鳖放苗密度为180 200只/亩,由于乌鳖天性凶猛好动,过高的放养密度易咬伤,受伤感染,加上池水恶化,乌鳖易得穿孔病死亡,所以一定要控制乌鳖的放养密度。本发明的人工生态养鳖的优点在于一、模拟天然环境;二、在养殖期间鳖一般不得病,所以无需用药物防病,生产出的商品鳖无任何药物残留。三、投喂的饵料全是天然饵料或采集饲料鱼和活物铒料,不投喂人工商品饲料,无任何添加剂。通过该生态养殖方法养殖的中华鳖与日本品系、太湖群体和台湾群体相比,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分别高出I. 9^^4.8%和15. 6%,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高出6. 7%,8. 9%和19. 4%,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高出O. 8%,2. 6%和14. 4%, DHA和EPA含量分别高出 56. 7%,58. 1%和 28. 4%。温室养成一公斤商品鳖所需成本达20 25元,而市场价每公斤40元左右,养成一公斤生态鳘所需成本30元左右,而市场价达80 100元以上。
权利要求
1.中华乌鳖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生态养殖环境 (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模拟天然环境,面积3 5亩,水面以上坡比I: 3. O 3. 5,背风向阳有利于鳖栖息晒背,池塘的池底为倾斜面,坡比I : 2. O 2. 5 ;池底铺放10 20cm厚度的泥土 ;池壁建有防逃设施。
(2)水深要求水深80 100cm,池的周围和水体中栽种水生植物,保持水质清新。
b.苗种放养放养前清塘并对鳖体进行消毒,每亩放养规格为150 200克/只的鳖180 200只,而且雌雄分开放养,同时每亩放鲢鳙鱼种80 120尾、800 1200克籽虾、80 120千克螺蚬; c.饲养管理饲料采用新鲜饲料鱼和活物饵料,每日投喂二次,日投喂量为鳖体重5 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中华乌鳖的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养前采用20 30ppm的高锰酸钾对鳖体进行4 6分钟的浸泡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中华乌鳖的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进行饲养管理时,采用新鲜小鱼虾进行喂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生态养殖中华乌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生态养殖环境养殖池塘模拟天然环境;b.苗种放养放养前清塘并对鳖体进行消毒,每亩放养规格为150~200克/只的鳖180~200只,而且雌雄分开放养,采用鱼鳖混养方式;c.饲养管理饲料采用新鲜饲料鱼和活物饵料,每日投喂二次,日投喂量为鳖体重5~15%。人工生态养鳖的优点在于一、模拟天然环境;二、在养殖期间鳖一般不得病,所以无需用药物防病,生产出的商品鳖无任何药物残留。三、投喂的饵料全是天然饵料或采集饲料鱼和活物铒料,不投喂人工商品饲料,无任何添加剂,生产出的商品鳖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669013SQ20111005402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许亚国, 邵永刚 申请人:宜兴市中亚淡水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