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粱与豇豆的套种方法

文档序号:344757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粱与豇豆的套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粱与豇豆的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在我国,高粱的种植生产过程中,都是利用大片土地种植单一的高粱品种。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应差。长豇豆是我国主要的高蛋白豆类蔬菜之一,长豇豆茎蔓生长旺盛,长达3-5米以上,栽培时需设支架。豆荚长30-90厘米以上,荚壁纤维少,种子部位较膨胀而质柔嫩,专作蔬菜栽培。当豆科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长时,会与土壤中的根瘤菌产生相应的根瘤,起到 固氮的作用。高粱与豇豆的套种,一年同一块土地上可收获两种作物,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高粱与豇豆的套种无疑是一种农作物种植新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粱与豇豆的套种方法,主要是解决现有种植方法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低,种植效益差的问题。其包括下列步骤I)在大田中施基肥起垄,垄宽比寻常高粱栽培垄要宽10cm,为45-55cm;长度以大田长度为准;高度为10-15cm。2)五月中旬进行高粱播种,将垄宽分3等份,在垄宽1/3处穴播,播深2-3cm,及时浇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3)六月中旬在距离高粱1/3处点播豇豆,每穴2-4粒,施少量尿素或稀粪水覆土,进行大田管理。4)待豇豆幼苗抽蔓后引蔓,在晴天上午10时进行,按顺时针方向将主蔓绕在高粱茎杆上,如有掉落用塑料带轻轻绑住,不可用力,待豇豆蔓自行环绕后撤去塑料带;及时摘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摘去基部老叶和病叶;适当控制施肥量。本发明利用高粱与豇豆套种,豇豆利用根瘤的固氮作用,加强对氮元素的吸收,高粱秸杆又为豇豆提供了支架,节省了架材。本发明构成了生态农业新的发展模式,并实现高粱与豇豆的双丰收,明显增强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本发明操作简便易行、经济效益显著、适合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I、I)播种前在大田中施基肥起垄,垄宽45cm ;长度以大田长度为准;高度为10cm。2)五月中旬进行高粱播种,将垄宽分3等份,在垄宽1/3处穴播,播深2cm,及时浇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3)六月中旬在距离高粱1/3处点播豇豆,每穴2粒,施少量尿素或稀粪水覆土,进行大田管理。4)待豇豆幼苗抽蔓后引蔓,在晴天上午10时进行,一垄按顺时针方向将主蔓绕在高粱茎杆上,相邻两垄按逆时针方向将主蔓绕在高粱茎杆上,如有掉落用塑料带轻轻绑住,不可用力,待豇豆蔓自行环绕后撤去塑料带;及时摘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摘去基部老叶和病叶;适当控制施肥量。实例2、I)在大田中施基肥起垄,垄宽为50cm ;长度以大田长度为准;高度为12cm。2)五月中旬进行高粱播种,将垄宽分3等份,在垄宽1/3处穴播,播深3cm,及时浇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3)六月中旬在距离高粱1/3处点播豇豆,每穴3粒,施少量尿素或稀粪水覆土,进行大田管理。4)待豇豆幼苗抽蔓后引蔓,在晴天上午10时进行,一垄按顺时针方向将主蔓绕在高粱茎杆上,相邻两垄按逆时针方向将主蔓绕在高粱茎杆上,如有掉落用塑料带轻轻绑住,不可用力,待豇豆蔓自行环绕后撤去塑料带;及时摘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摘去基部老叶和病叶;适当控制施肥量。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粱与豇豆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技术步骤 1)在大田中施基肥起垄,垄宽为45-55cm;长度以大田长度为准;高度为10-15cm ; 2)五月中旬进行高粱播种,将垄宽分3等份,在垄宽1/3处穴播,播深2-3cm,及时浇水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3)六月中旬在距离高粱1/3处点播豇豆,每穴2-4粒,施少量尿素或稀粪水覆土,进行大田管理; 4)待豇豆幼苗抽蔓后引蔓,在晴天上午10时进行,按顺时针方向将主蔓绕在高粱茎杆上,如有掉落用塑料带轻轻绑住,不可用力,待豇豆蔓自行环绕后撤去塑料带;及时摘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摘去基部老叶和病叶;适当控制施肥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粱与豇豆的套种方法。它是利用高粱与豇豆套种,豇豆利用根瘤的固氮作用,加强对氮元素的吸收,高粱秸秆又为豇豆提供了支架,节省了架材。本发明构成了生态农业新的发展模式,并实现高粱与豇豆的双丰收,明显增强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本发明操作简便易行、经济效益显著、适合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804986SQ20111015104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
发明者刘庆龙 申请人:刘庆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