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5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适用于鱼塘、虾塘、螃蟹塘等,也适用于水体净化的增氧环保作业。
背景技术
如图8,现有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包括风机1、与该风机1的出风口相连的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7、与该气体输送管7相连的多个增氧排气管13,各增氧排气管13上分布有排气孔;使用时,气体输送管7架设于池塘水面,以防止水灌满气体输送管7,进而防止风机过载。各增氧排气管13设于水塘中。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气体输送管7浮于水面,这影响了在鱼塘中撑船作业;其次,增氧排气管13往往采用由橡塑材料发泡成型的曝气管,该曝气管在水中存在较大浮力,导致曝气管的自由端并非贴于塘底,往往浮于水中,降低了增氧效果。再次,安装、拆卸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和拆卸较简便、增氧效果较好且风机负荷较轻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包括风机、与该风机的出风口相连的储气罐、与该储气罐的出口相连的至少一个气体分布器;该气体分布器上设有多个出气口,各出气口上连接有通向池塘底部的气体输送管,气体输送管的末端连接有分布于鱼塘底部的微孔曝气盘管;或在气体输送管上分布有多个用于设置在池塘底部的条形微孔曝气管;或在气体输送管上间隔串联有多段微孔曝气短管,或在气体输送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各排气孔上套有微孔曝气管套。该微孔曝气盘管采用由橡塑材料发泡成型的气管以其一端为中心盘绕多圈而成; 处于该微孔曝气盘管中心的端部与所述气体输送管的末端相连,该微孔曝气盘管的外端封闭。具体地,所述微孔曝气盘管的相邻的内、外弧段的间距为8-20cm,并采用作为配重的绳缆或铁链固定,从而使微孔曝气盘管在使用时沉于鱼塘底部,以确保增氧效果。具体实施时,所述风机储气罐和气体分布器设于一支架上,该支架设于一浮动载体上或固定在鱼塘中,以尽量减小各气体输送管的长度,并提高增氧效率。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工作时,风机输出的空气进入储气罐缓冲、压缩,储气罐输出的空气经各气体分布器送至各气体输送管,最后由均勻分布于鱼塘底部的微孔曝气盘管渗漏微孔曝气。采用储气罐,可起到缓冲作用,可以大幅降低风机的初始负荷,确保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微孔曝气盘管始终处于鱼塘底部,故而增氧效果较好,同时不影响在鱼塘中撑船。(2)采用气体输送管与微孔曝气盘管的中心相连,具有安装和拆卸较简便的特点。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实施例1中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主机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的所述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A向视3为实施例1中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蜘蛛网式的微孔曝气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中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4中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中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本实施例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包括风机1、与该风机1的出风口相连的储气罐2、与该储气罐2的出口相连的至少一个气体分布器3。该气体分布器3上设有多个出气口 6,各出气口 6上连接有气体输送管7,气体输送管7的末端连接有微孔曝气盘管8。该微孔曝气盘管8采用由橡塑材料发泡成型的气管绕其一端旋绕多圈而成;处于该微孔曝气盘管8中心的端部与所述气体输送管7的末端相连,该微孔曝气盘管8的外端封闭。由橡塑材料发泡成型的气管上分布的微孔启闭性较好,产生的气泡细密均勻,气泡直径在 0. 1-0. 8mmO所述微孔曝气盘管8的相邻弧段之间存在8-20cm的间距,并采用作为配重的绳缆或铁链9固定。所述风机1储气罐2和气体分布器3设于一支架4上,该支架4设于一浮动载体 5上或固定在鱼塘中。(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具有如下变型如图5,本实施例中,气体输送管7上分布有多个用于设置在池塘底部的条形微孔曝气管10,也可直接在气体输送管7的末端串接条形微孔曝气管10。条形微孔曝气管10 的长度为2-8米,其末端封闭。(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具有如下变型如图6,本实施例中,在气体输送管7上间隔串联有多段微孔曝气短管11。微孔曝气短管11的长度为20-50cm,相邻的微孔曝气短管11之间采用20-100cm的塑料管串联,以扩大增氧覆盖面。气体输送管7所在的串联管路的末端封闭。
4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具有如下变型如图7,本实施例中,在气体输送管7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各排气孔上套有微孔曝气管套12,以使排气孔排出的空气经微孔曝气管套12输出至水中。气体输送管7的末端封闭。排气孔的直径为l_5mm。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与该风机(1)的出风口相连的储气罐O)、与该储气罐O)的出口相连的至少一个气体分布器(3);该气体分布器C3)上设有多个出气口(6),各出气口(6)上连接有通向池塘底部的气体输送管(7),气体输送管(7)的末端连接有分布于鱼塘底部的微孔曝气盘管(8),或在气体输送管(7)上分布有多个用于设置在池塘底部的条形微孔曝气管(10),或在气体输送管(7)上间隔串联有多段微孔曝气短管(11),或在气体输送管(7)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各排气孔上套有微孔曝气管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盘管(8)采用由橡塑材料发泡成型的气管以其一端为中心盘绕多圈而成;处于该微孔曝气盘管 (8)中心的端部与所述气体输送管(7)的末端相连,该微孔曝气盘管(8)的外端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盘管 (8)的相邻的内、外弧段的间距为8-20cm,并采用作为配重的绳缆或铁链(9)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储气罐( 和气体分布器C3)设于一支架台(4)上,该支架台设于一浮动载体( 上或固定在鱼塘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塘用增氧装置,包括与该风机相连的储气罐、与该储气罐的出口相连的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上设有多个出气口,各出气口上连接有通向池塘底部的气体输送管,气体输送管的末端连接有微孔曝气盘管;或在气体输送管上分布有多个用于设置在池塘底部的条形微孔曝气管;或在气体输送管上间隔串联有多段微孔曝气短管,或在气体输送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各排气孔上套有微孔曝气管套。工作时,风机输出的空气进入储气罐缓冲、压缩,储气罐输出的空气经各气体分布器送至各气体输送管,最后由均匀分布于鱼塘底部的微孔曝气盘管渗漏微孔曝气。采用储气罐,可起到缓冲作用,可以大幅降低风机的初始负荷,确保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01K63/04GK102428891SQ20111025740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周小平 申请人:周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