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超跨距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施农业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的温室大棚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简易覆单层塑料膜的大棚; 另一种为聚脂阳光板温室大棚。单层塑料膜的保温效果很差,需要另加保温被,增加了机械设备和运行成本,缩短了光照时间,在北方高纬度地区达不到越冬要求;另外就是跨距小, 不适合大规模保护地栽培,土地利用率低,相对表面积大,蓄热能力差;没有防寒沟造成地温低,棚内配置不全功能差,由于跨距小和棚内面积小而不能使用机械作业等缺陷。聚脂阳光板温室建筑成本太高,保温效果也很差,达不到越冬要求,内部支柱多,也不适合推广使用。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它的跨距在60米以上,保温效果好,能够自然越冬,棚内容积很大,可以机械化耕作,是一种简易、高效、低成本的现代农业设施。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本温室大棚布置为南北纵向,由多个中主柱作为主支撑柱,该柱经外斜拉的钢丝绳连接主框架,每个主框架连接两外侧的副支柱,每个中主柱间距为8 12米;每个中主柱两侧对称斜拉一主框架;在两两主框架之间每隔5 8米设一弧形横框梁,在每两横框梁之间设5 7条双卡槽拱形支架,在各弧形横框梁之间设置钢丝排,每隔0. 8 1. 0米设1根钢丝,钢丝排固定在两外侧的地梁上;双卡槽拱形支架安装在该钢丝排上;在双卡槽拱形支架的上卡槽铺装中空塑料膜,在其下卡槽内铺装单层塑料膜;在温室大棚北面设中空墙, 在东西南三边设置地梁,并沿地梁内侧设地下防寒沟,上述防寒沟内有防寒隔离板;在温室大棚顶部中间设置1米宽的作业通道。上述的中主柱采用12米的高压线水泥杆。上述的副支柱为混凝土现场自制水泥杆。上述的主框架为由中主柱斜拉角钢架制成,单侧跨距为32米,两侧为64米,主框架由70角钢制作。上述的弧形横框梁为40角钢架制作。上述的中间作业通道在主支柱之间架设,由角钢构接而成。上述的防寒隔离板是埋在地下深1. 2米,厚10公分的重泡聚苯板。在温室大棚北端的中空墙外设置一自动排风的热气流发电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超跨距温室大棚跨距大,跨距可达60米以上,中间仅设一排支撑柱,每隔10米一根,使温室有效的种植面积更大,在相应的延长单元结构下,可使每个大棚达到30 50亩的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可机械耕作,适合大规模保护地栽培。 2、多重保温设置,北墙为中空墙、两侧和前端设地下防寒隔离板,双卡槽外层铺装中空塑料膜,内层为铺装单层塑料膜,起到多层保温而不另设保温被,使保温更可靠,适合北方寒冷地区。3、所设的自动热气流发电机,既可自动排除大棚内热气,同时带动一发电机产生电能,用于大棚内的用电设施。
图1是本发明的中主柱、副支柱、主框架和地梁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间作业通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间作业通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横框梁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主框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双卡槽拱形支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双卡槽拱形支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热气流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 9中1、中主柱;2、斜拉钢丝绳;3、副拉绳;4、主框架;5、副支柱;6、地梁; 7、地下防寒隔离板;8、北防寒中空墙;9、弧形横框梁;10、双卡槽拱形支架;11、热气流发电装置;12、中间作业通道;13、作业通道上弧梁;14、上卡槽;15、横拉钢丝;16、下卡槽;17、 热气流调节门;18、热气流发电机;19、热气流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 图9可以看到,本超跨距温室大棚由中间主支柱(1)和外斜拉钢丝绳(2) 连接主框架(4)和两外侧的副支柱( 构成主体,其中附设有副拉绳(3),有备于人工棚上作业的护绳,如冬季吹雪人工控制用,中主柱高12米,其中地下1. 5米,地上10. 5米,间距为10米;每个中主柱两侧对称斜拉一主框架;在主框架之间每隔6米架设安装一架弧形横框梁(9),在每两横框梁之间再架设5条双卡槽拱形支架(10);在各弧形横框梁之间设置多排钢丝,钢丝为12号冷拔钢丝,每隔1米左右设1根,钢丝排(15)固定在两外侧的地梁 (6)上;双卡槽拱形支架(10)安装在该钢丝排上,由两卡槽背对夹钢丝再由拉铆钉固接而成;在双卡槽的上卡槽(14)铺装中空塑料膜,在下卡槽(16)内铺装单层塑料膜;在温室大棚左右侧和前端地梁(6)的内侧埋设地下防寒隔离板(7);在大棚顶部中间设置1米宽的作业通道(12),(13)是通道间的弧梁,也可作为扫雪等作业的扶手;在大棚北端的中空墙 (8)外设置一热气流发电装置(11),既可自动排除大棚内热气,同时带动一发电机产生电能,配备蓄电池组,回用于大棚内及配套设施的用电需求,既节省了排风用电,还产生电能, 一举两得,热气流发电装置由热气流调节门(17)、热气流发电机(18)和热气流烟囱(19)组成。该主框架单侧跨距一般为30米以上,两侧跨距为60米以上,该大棚建设面积一般在30-50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布置为南北纵向,由多个中主柱(1)作为主支撑柱,该柱经外斜拉的钢丝绳⑵连接主框架G),每个主框架连接两外侧的副支柱(5),每个中主柱间距为8 12米;每个中主柱两侧对称斜拉一主框架;在两两主框架之间每隔5 8米设一弧形横框梁(9),在每两横框梁之间设5 7条双卡槽拱形支架(10),在各弧形横框梁之间设置钢丝排(15),每隔0.8 1.0米设1根钢丝,钢丝排固定在两外侧的地梁(6)上;双卡槽拱形支架安装在该钢丝排上;在双卡槽拱形支架的上卡槽(14)铺装中空塑料膜,在其下卡槽(16)内铺装单层塑料膜;在温室大棚北面设中空墙 (8),在东西南三边设置地梁(6),并沿地梁内侧设地下防寒沟,上述防寒沟内有防寒隔离板 (7);在温室大棚顶部中间设置1米宽的作业通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的中主柱(1)采用12米的高压线水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的副支柱( 为混凝土现场自制水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的主框架为由中主柱(1) 斜拉角钢架制成,单侧跨距为32米,两侧为64米,由70角钢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的弧形横框梁(9)为40角钢架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的中间作业通道(12)在主支柱之间架设,由角钢构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的防寒隔离板(7)是埋在地下深1. 2米,厚10公分的重泡聚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跨距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的北端的中空墙⑶外设置一自动排风的热气流发电装置(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跨距温室大棚,它布置为南北纵向,由多个中主柱作为主支撑柱,该柱经外斜拉的钢丝绳连接主框架,每个主框架连接两外侧的副支柱;在两两主框架之间每隔5~8米设一弧形横框梁,在每两横框梁之间设5~7条双卡槽拱形支架,在各弧形横框梁之间设置钢丝排,钢丝排固定在两外侧的地梁上;在双卡槽拱形支架的上卡槽铺装中空塑料膜,在其下卡槽内铺装单层塑料膜;在温室大棚北面设中空墙,在东西南三边设置地梁、防寒沟及防寒隔离板;在温室大棚顶部中间设置作业通道。本装置跨距可达60米,大棚面积30~50亩,提高土地利用率,可机械耕作,适合大规模保护地栽培。多重保温设置适合北方高寒地区。
文档编号A01G9/14GK102396402SQ20111036232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周建华, 范毅, 郑毅 申请人:周建华, 范毅, 郑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