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

文档序号:120761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的饲养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H胃〒胃(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水花生、革命草等,属苋科Amarthant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 Forsk,起源于南美洲,为水陆两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全球性的恶性杂草。入侵我国后,因缺乏自然和生物制约因素,在南方等大部分地区迅速爆发成灾。严重威胁渔业、农业的生产和景观、湿地生态的多样性,同时也影响到人类健康,水上运输等。对喜旱莲子草的生物防治研究中发现,在众多天敌昆虫中以莲草直胸跳甲 Agasicles hygophila,(鞘翅目 Coleoptera,叶甲科 Chrysomelidae,跳甲亚科 Halticinae)对喜旱莲子草的控制最为有效、专一,不会对其它植物造成威胁。中国农科院于1986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引进该天敌,对其做了安全性评测后,定点示范并推广。莲草直胸跳甲是一种以幼虫和成虫取食喜旱莲子草叶片和嫩茎,老熟幼虫钻蛀茎杆化蛹并阻止植株生长的专食性天敌。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将卵产在喜旱莲子草的叶背面, 初孵幼虫多聚集在喜旱莲子草的幼嫩叶背并取食,形成网状空洞,2、3龄幼虫和成虫则取食整个叶片,在叶片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也取食茎秆。3龄老熟幼虫钻蛀进喜旱莲子草的髓腔中进行化蛹。羽化后,成虫蛀食茎秆形成羽化孔,并从中爬出。带有羽化孔的茎秆易折断、 腐烂,从而摧毁植株。莲草直胸跳甲属于高繁殖性昆虫,平均每雌可产卵1300粒,世代周期短,幼虫和成虫均无自残现象,成虫平均寿命为1月,可在短时间内建立种种群。成虫扩散能力强,保证了种群的扩大,进而可以抑制大范围内喜旱莲子草的生长以达到防治的目的。虽然莲草直胸跳甲的引种、田间释放技术、释放地的选择和释放地的管理、释放方法及人工助迁等日趋成熟。但这些种群由于地理、基因、生物学上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不足,妨碍了研究与应用进程,导致该天敌在生物防治中未能充分发挥其防治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对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人工饲养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技术,因此能解决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人工饲养技术,可加快莲草直胸跳甲的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发展进度,以实现其生物防治更大价值,也为科学研究提供特殊研究材料,更好地揭示生命现象。同时也可为其他昆虫实验种群的饲养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其步骤如下(1)在玻璃瓶I中放入瓶底大小的滤纸一张,自来水浸湿;取刚羽化的成虫放入瓶中,每瓶的虫头数为15-40头,取2-4根从顶尖起含有4-8片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叶,并用自来水浸泡5-15min后放入玻璃瓶I中,将纱布罩在玻璃瓶I 口上,用橡皮筋固定,放置在人工培养箱中培养,人工培养箱的温度为20-30°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IO-ISh 8-12h, 湿度为70% -90%;每天早9点前将玻璃瓶I从人工培养箱里取出,用尖头镊子夹住瓶内剩余茎叶的茎,用小狼毫毛笔轻轻拨落或抖落成虫至玻璃瓶I中,取2-4根从顶尖起含有4-8 片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叶更换,并用自来水浸泡5-15min后放入玻璃瓶I中,然后封口 ;(2)刚羽化的成虫2-4日后开始产卵,每隔18-30小时将玻璃瓶I中卵块和成虫分开,每一次收集的卵块即为同一批次,在瓶壁贴标签记录产卵日期;从玻璃瓶I从中取出带有卵块的茎叶,将有卵块的叶片摘下,放入玻璃瓶II中,玻璃瓶II底铺有同底大小浸湿的滤纸,每瓶放8-12片卵块,用保鲜膜盖住瓶口,并在其上刺10-15个针孔,再加盖一块纱布, 用橡皮筋箍住瓶口 ;每日及时向玻璃瓶II内喷自来水,湿润整个滤纸,保持玻璃瓶II内的湿度;卵块在4-6天内孵化;(3)幼虫孵化后的第1天,直接往玻璃瓶II里加新鲜的喜旱莲子草;第2天清除只带卵壳的旧叶,并向玻璃瓶II内再加新鲜喜旱莲子草;第3天把枯萎的喜旱莲子草叶片夹出,并轻轻地用小毛笔把喜旱莲子草旧叶片上残余不多的幼虫扫下,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如此反复添加新鲜喜旱莲子草,2龄和3龄幼虫可直接用小狼毫毛笔扫下幼虫或者用镊子夹住旧草茎在玻璃瓶II中抖落下幼虫,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处理出的喜旱莲子草茎叶丢到指定处理点销毁;(4)预化蛹的老熟幼虫行动较缓慢,取食量也逐渐减少,将老熟幼虫接入化蛹装置中,用小狼毫毛笔将老熟幼虫轻轻地接到喜旱莲子草茎叶上,尽量接幼虫于茎杆上,每个化蛹装置中接入80-120头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钻入喜旱莲子草茎秆中化蛹,将化蛹装置放在温度为20-30°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10-18h 8-12h,湿度为70% -90% ;从接入老熟幼虫算起第7天便有羽化的成虫出现,并在接下来的4天内全部羽化,在第11天就可以将装置内的茎杆取出,老熟幼虫化蛹率可达80% -95%。本发明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其方法优选如下步骤(1)在玻璃瓶I中放入瓶底大小的滤纸一张,用自来水浸湿;取刚羽化的成虫放入瓶中,每瓶的虫头数为20-30头,取3根从顶尖起含有6片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叶,并用自来水浸泡IOmin后放入玻璃瓶I中,将纱布罩在玻璃瓶I 口上,用橡皮筋固定,放置在人工培养箱中,人工培养箱的温度为26°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14h 10h,湿度为85% ;每天早9:点前将玻璃瓶I从人工培养箱里取出,用尖头镊子夹住瓶内剩余茎叶的茎,用小狼毫毛笔轻轻拨落或抖落成虫至玻璃瓶I中,取3根从顶尖起含有6片新鲜喜旱莲子草的茎叶更换,并用自来水浸泡IOmin后放入玻璃瓶I,然后封口 ;(2)刚羽化的成虫第3日后开始产卵,每隔24小时将玻璃瓶I中卵块和成虫分开, 每一次收集的卵块即为同一个批次,在瓶壁贴标签记录产卵日期;从玻璃瓶I中取出带有卵块的茎叶,将有卵块的叶片摘下,放入玻璃瓶II中,玻璃瓶II底铺有同底大小浸湿的滤纸,每瓶放10片卵块,用保鲜膜盖住,并在其上刺10个针孔,再加盖一块普通纱布,用橡皮筋箍住瓶口 ;每日及时向瓶内喷自来水,湿润整个滤纸,保持瓶内的湿度;卵块在第3-4天孵化。(3)幼虫孵化后的第1天,直接往玻璃瓶II里加新鲜的喜旱莲子草;第2天清除只带卵壳的旧叶,并向玻璃瓶II内再加新鲜喜旱莲子草;第3日把枯萎的喜旱莲子草叶片夹出,并轻轻地用小毛笔把喜旱莲子草旧叶片上残余不多的幼虫扫下,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如此反复添加新鲜喜旱莲子草,2龄和3龄幼虫可直接用小狼毫毛笔扫下幼虫或者用镊子夹住旧草茎在玻璃瓶II中抖落下幼虫,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处理出的喜旱莲子草茎叶丢到指定处理点销毁;(4)预化蛹的老熟幼虫行动较缓慢,取食量也逐渐减少,将老熟幼虫接入化蛹装置中,用小狼毫毛笔将老熟幼虫轻轻地接到喜旱莲子草茎叶上,尽量接幼虫于茎杆上,每个化蛹装置中接入100头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钻入喜旱莲子草茎秆中化蛹,将化蛹装置放置温度为26°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14h 10h,湿度为85%的在人工培养箱中培养;从接入老熟幼虫算起第7天便有羽化的成虫出现,并在接下来的4天内成虫全部羽化,在第11天就可以将装置内的茎杆取出,老熟幼虫化蛹率可达到80 % -95 %。本发明所述的化蛹装置由纱布、“凸”字形的玻璃罩、硬纸板、喜旱莲子草、玻璃瓶和底盘组成;将硬纸板剪成“凹”字形状,将其盖在玻璃瓶上,用宽透明胶带将其缠绕在玻璃瓶上固定,在玻璃瓶中加入9/10的自来水;从温室中取8-12根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将最末1-3节节端的叶子去掉,在距最后一个节节点外0. 5-1. 5cm处斜切一个l-3cm的切口,用橡皮筋缠住以不使其松散,将固定好的茎插入玻璃瓶中;将玻璃瓶放入底盘中,有喜旱莲子草茎的一端朝外;弯曲喜旱莲子草茎叶,使每个茎的顶叶与底盘接触,罩上玻璃罩;在玻璃罩顶部罩上纱布,用橡皮筋固定;玻璃罩外壁中部贴上标签,标签内容为接入老熟幼虫日期和虫头数,若一天接的幼虫大于或等于两罐,则用A、B、C...区分。本发明所述化蛹装置由纱布、“凸”字形的玻璃罩、硬纸板、喜旱莲子草、玻璃瓶和底盘组成;将硬纸板剪成“凹”字形状,将其盖在玻璃瓶上,用宽透明胶带将其缠绕在玻璃瓶上固定,在玻璃瓶中加入9/10的自来水;从温室中取10根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将最末 2节节端的叶子去掉,在距最后一个节节点外Icm处斜切一个2cm的切口,用橡皮筋缠住以不使其松散,将固定好的茎插入玻璃瓶中;将玻璃瓶放入底盘中,有喜旱莲子草茎的一端朝外;弯曲喜旱莲子草茎叶,使每个茎的顶叶与底盘接触,罩上玻璃罩;在玻璃罩顶部罩上纱布,用橡皮筋固定;玻璃罩外壁中部贴上标签,标签内容为接入老熟幼虫日期和虫头数,若一天接的幼虫大于或等于两罐,则用A、B、C...区分。本发明所述的第(4)步骤在蛹的饲养阶段,供老熟幼虫化蛹用的喜旱莲子草茎秆为从顶尖开始数共6-10节,最后一节的茎粗4-6mm,茎的全长在40-55cm,选取单节较粗较长,不带花的茎。本发明所述的第(4)步骤在蛹的饲养阶段,供老熟幼虫化蛹用的喜旱莲子草茎秆为从顶尖开始数共8节,最后一节的茎粗5mm,茎的全长在45-55cm,选取单节较粗较长,不带花的茎。本发明所述化蛹装置的玻璃罩上口直径为5-13cm,下口直径为10-25cm,上部分高为2-6cm,下部分高为18-30cm ;底盘的底面直径为15_24cm,高为1. 5-3. 5cm ;玻璃瓶的底面直径为4-9cm,上口直径为3-7cm,高为8_17cm。本发明所述化蛹装置的玻璃罩上口直径为9cm,下口直径为18. 5cm,上部分高为4cm,下部分高为24cm ;底盘的底面直径为19. 5cm,高为2. 5cm ;玻璃瓶的底面直径为 6. 5cm,上口直径为5cm,高为12. 5cm。本发明所述玻璃瓶I的底面直径为6-lOcm,上口直径4-8cm,高10-13cm ;所述玻
7璃瓶II的底面直径为6-10cm,上口直径4-8cm,高5. 5-9. 5cm。本发明所述玻璃瓶I的底面直径为8cm,上口直径6cm,高11. 7cm ;所述玻璃瓶II 的底面直径为8cm,上口直径6cm,高7. 5cm。本发明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饲养方法的优点如下(1)为科学精细研究培养整齐、一致、大量(或可控数量)的不同虫态、不同虫龄的莲草直胸跳甲的实验种群。(2)莲草直胸跳甲为国内外公认的优良天敌昆虫,生命周期短、繁殖量大,其在繁殖过程中常发现世代重叠、虫态不整齐、数量不可控、遗传背景更难考察等问题,导致其科学研究出现瓶颈,应用价值受阻。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有大量人工饲养实验种群的报道,本发明就是要为科学研究解决实验所需的严谨材料,为科学精细研究培养整齐、一致、大量(或可控数量)的不同虫态、不同虫龄的莲草直胸跳甲的实验昆虫。(3)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取食喜旱莲子草的上部叶片和嫩茎,并将卵产在叶片上,但是叶片容易枯黄腐烂,致使产在其上的卵也随着腐烂。本发明在成虫羽化3天后逐日收集一次卵块,即为同一批次的卵块,将成虫与卵分开,既保证了卵的存活率,又可以使得卵的孵化时间基本一致,有利于获得龄期比较齐整的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4)化蛹是莲草直胸跳甲完成生活史和有效控制喜旱莲子草的关键环节,老熟幼虫钻蛀喜旱莲子草茎秆化蛹,但是被幼虫咬过的茎秆很容易腐烂,使得茎秆内的蛹也腐烂。 本发明中将即将化蛹的老熟幼虫放入到自制的化蛹装置中,并且使用较为粗壮的8节喜旱莲子草茎秆供其化蛹,大大提高了蛹的存活率。(5)本发明的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人工饲养方法,方法简易,易掌握,特别是便于室内饲养并观察其生活史,即使饲养人员没有相关专业知识,亦可在短期内学会,化蛹装置可放在分层式的养虫架上,占空间较小,饲养成本较低;可以随时、随地、随量地生产莲草直胸跳甲,为实验研究提供充足的虫源。(6)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该虫的终年不间断繁殖,可为实验提供单一品系并且可以作为检测其世代变异的材料,并根据研究所需实时、适量取整齐一致的试验虫源。


图1为本发明玻璃瓶I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玻璃瓶II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化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纱布2、玻璃罩3、硬纸板4、喜旱莲子草5、玻璃瓶6、底盘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实施例一种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该方法为如下步骤(1)在玻璃瓶I (底面直径为8cm,上口直径6cm,高11. 7cm)中放入瓶底大小的滤纸一张,用自来水浸湿;取刚羽化的成虫放入瓶中,每瓶的虫头数为20-30头,取3根从顶尖起含有6片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叶,并用自来水浸泡IOmin后放入玻璃瓶I中,将纱布罩在玻璃瓶I 口上,用橡皮筋固定,放置在温度为26°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14h 10h,湿度为85%的人工培养箱中;每日早9点前将玻璃瓶I从人工培养箱里取出,用尖头镊子夹住瓶内剩余茎叶的茎,用小狼毫毛笔将成虫轻轻拨落或抖落至玻璃瓶中,取3根从顶尖起含有6片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叶更换,并用自来水浸泡IOmin后放入玻璃瓶I,然后封口 ;(2)刚羽化的成虫第3日后开始产卵,每隔24小时将玻璃瓶I中卵块和成虫分开, 每一次收集的卵块即为同一个批次,在瓶壁贴标签记录产卵日期;从玻璃瓶I从中取出带有卵块的茎叶,将有卵块的叶片摘下,放入玻璃瓶II中(底面直径为8cm,上口直径6cm,高 7. 5cm。),玻璃瓶II底铺有同底大小浸湿的滤纸,每瓶放10片卵块,裁一块保鲜膜,盖住瓶口,在中部用针扎10个针孔,再加盖一块纱布,用橡皮筋箍住瓶口 ;每日及时向瓶内喷自来水,湿润整个滤纸,保持瓶内的湿度;卵块在3-4天孵化;(3)幼虫孵化后的第1天,直接往玻璃瓶II里加新鲜的喜旱莲子草;第2天清除只带卵壳的旧叶,并向玻璃瓶II内再加新鲜喜旱莲子草;第3日把枯萎的喜旱莲子草叶片夹出,并轻轻地用小毛笔把喜旱莲子草旧叶片上残余不多的幼虫扫下,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如此反复添加新鲜喜旱莲子草,2龄和3龄幼虫可直接用小狼毫毛笔扫下幼虫或者用镊子夹住旧草茎在玻璃瓶II中抖落下幼虫,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处理出的喜旱莲子草茎叶丢到指定处理点销毁;(4)预化蛹的老熟幼虫行动较缓慢,取食量也逐渐减少,将老熟幼虫接入化蛹装置中,所述化蛹装置由纱布1、“凸”字形的玻璃罩2、硬纸板3、喜旱莲子草4、玻璃瓶5、和底盘6 组成;将硬纸板3剪成“凹”字形状,将其盖在玻璃瓶5上,用宽透明胶带将其缠绕在玻璃瓶 5上固定,在玻璃瓶5中加入9/10的自来水;化蛹装置的玻璃罩2上口直径为9cm,下口直径为18. 5cm,上部分高为4cm,下部分高为24cm ;底盘6的底面直径为19. 5cm,高为2. 5cm ; 玻璃瓶5的底面直径为6. 5cm,上口直径为5cm,高为12.5cm。从温室中取10根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叶4 (供老熟幼虫化蛹用的喜旱莲子草茎秆为从顶尖开始数共8节,最后一节的茎粗5mm,茎的全长在45-55cm范围内,选取单节较粗较长,不带花的茎。),将最末2节节端的叶子去掉,在距最后一个节节点外Icm处斜切一个2cm的切口,用橡皮筋缠住以不使其松散,将固定好的茎插入玻璃瓶5中;将玻璃瓶5放入底盘6中,有喜旱莲子草4茎叶的一端朝外;弯曲喜旱莲子草4茎叶,使每个茎的顶叶与底盘6接触,罩上玻璃罩2 ;在玻璃罩2 顶部罩上纱布1,用橡皮筋固定;玻璃罩2外壁中部贴上标签,标签内容为接入老熟幼虫日期和虫头数,用小狼毫毛笔将老熟幼虫轻轻地接到喜旱莲子草4茎叶上,尽量使幼虫接在茎杆上,每个化蛹装置中接入100头老熟幼虫;在玻璃罩2顶部罩上纱布1,用橡皮筋7固定;玻璃罩2外壁中部贴上标签,标签内容为接入老熟幼虫日期和虫头数,老熟幼虫钻入喜旱莲子草4茎秆中化蛹。将该化蛹装置置于温度为26°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14h IOh, 湿度为85%人工培养箱进行培养;从接入老熟幼虫算起第7天有羽化的成虫出现,并在接下来的4天内成虫全部羽化,在第11天就可以将装置内的茎杆取出,老熟幼虫的化蛹率可达到 80% -95% ο
权利要求
1.一种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饲养方法的步骤如下(1)在玻璃瓶I中放入瓶底大小的滤纸一张,自来水浸湿;取刚羽化的成虫放入瓶中, 每瓶的虫头数为15-40头,取2-4根从顶尖起含有4-8片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叶,并用自来水浸泡5-15min后放入玻璃瓶I中,将纱布罩在玻璃瓶I 口上,用橡皮筋固定,放置在人工培养箱中培养,人工培养箱的温度为20-30°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IO-ISh 8-12h,湿度为70% -90%;每天早9点前将玻璃瓶I从人工培养箱里取出,用尖头镊子夹住瓶内剩余茎叶的茎,用小狼毫毛笔轻轻拨落或抖落成虫至玻璃瓶I中,取2-4根从顶尖起含有4-8片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叶更换,并用自来水浸泡5-15min后放入玻璃瓶I中,然后封口 ;(2)刚羽化的成虫2-4日后开始产卵,每隔18-30小时将玻璃瓶I中卵块和成虫分开, 每一次收集的卵块即为同一批次,在瓶壁贴标签记录产卵日期;从玻璃瓶I从中取出带有卵块的茎叶,将有卵块的叶片摘下,放入玻璃瓶II中,玻璃瓶II底铺有同底大小浸湿的滤纸,每瓶放8-12片卵块,用保鲜膜盖住瓶口,并在其上刺10-15个针孔,再加盖一块纱布,用橡皮筋箍住瓶口 ;每日及时向玻璃瓶II内喷自来水,湿润整个滤纸,保持玻璃瓶II内的湿度;卵块在4-6天内孵化;(3)幼虫孵化后的第1天,直接往玻璃瓶II里加新鲜的喜旱莲子草;第2天清除只带卵壳的旧叶,并向玻璃瓶II内再加新鲜喜旱莲子草;第3天把枯萎的喜旱莲子草叶片夹出, 并轻轻地用小毛笔把喜旱莲子草旧叶片上残余不多的幼虫扫下,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如此反复添加新鲜喜旱莲子草,2龄和3龄幼虫可直接用小狼毫毛笔扫下幼虫或者用镊子夹住旧草茎在玻璃瓶II中抖落下幼虫,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处理出的喜旱莲子草茎叶丢到指定处理点销毁;(4)预化蛹的老熟幼虫行动较缓慢,取食量也逐渐减少,将老熟幼虫接入化蛹装置中, 用小狼毫毛笔将老熟幼虫轻轻地接到喜旱莲子草茎叶上,尽量接幼虫于茎杆上,每个化蛹装置中接入80-120头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钻入喜旱莲子草茎秆中化蛹,将化蛹装置放在温度为20-30°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10-18h 8-12h,湿度为70%-90% ;从接入老熟幼虫算起第7天便有羽化的成虫出现,并在接下来的4天内全部羽化,在第11天就可以将装置内的茎杆取出,老熟幼虫化蛹率可达80% -9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饲养方法的步骤如下(1)在玻璃瓶I中放入瓶底大小的滤纸一张,用自来水浸湿;取刚羽化的成虫放入瓶中,每瓶的虫头数为20-30头,取3根从顶尖起含有6片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叶,并用自来水浸泡IOmin后放入玻璃瓶I中,将纱布罩在玻璃瓶I 口上,用橡皮筋固定,放置在人工培养箱中,人工培养箱的温度为26°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14h 10h,湿度为85% ;每天早 9点前将玻璃瓶I从人工培养箱里取出,用尖头镊子夹住瓶内剩余茎叶的茎,用小狼毫毛笔轻轻拨落或抖落成虫至玻璃瓶I中,取3根从顶尖起含有6片新鲜喜旱莲子草的茎叶更换, 并用自来水浸泡IOmin后放入玻璃瓶I,然后封口 ;(2)刚羽化的成虫第3日开始产卵,每隔24小时将玻璃瓶I中卵块和成虫分开,每次收集的卵块即为同一个批次,在瓶壁贴标签记录产卵日期;从玻璃瓶I从中取出带有卵块的茎叶,将有卵块的叶片摘下,放入玻璃瓶II中,玻璃瓶II底铺有同底大小浸湿的滤纸,每瓶放10片卵块,用保鲜膜盖住,并在其上刺10个针孔,再加盖一块普通纱布,用橡皮筋箍住瓶口;每日及时向瓶内喷自来水,湿润整个滤纸,保持瓶内的湿度;卵块在第3-4天孵化。(3)幼虫孵化后的第1天,直接往玻璃瓶II里加新鲜的喜旱莲子草;第2天清除只带卵壳的旧叶,并向玻璃瓶II内再加新鲜喜旱莲子草;第3天把枯萎的喜旱莲子草叶片夹出, 并轻轻地用小毛笔把喜旱莲子草旧叶片上残余不多的幼虫扫下,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如此反复添加新鲜喜旱莲子草,2龄和3龄幼虫可直接用小狼毫毛笔扫下幼虫或者用镊子夹住旧草茎在玻璃瓶II中抖落下幼虫,再向玻璃瓶II内加入新鲜的喜旱莲子草;处理出的喜旱莲子草茎叶丢到指定处理点销毁;(4)预化蛹的老熟幼虫行动较缓慢,取食量也逐渐减少,将老熟幼虫接入化蛹装置中, 用小狼毫毛笔将老熟幼虫轻轻地接到喜旱莲子草茎叶上,尽量接幼虫于茎杆上,每个化蛹装置中接入100头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钻入喜旱莲子草茎秆中化蛹,将化蛹装置放置温度为26°C,光照和黑暗时长比为14h 10h,湿度为85%的在人工培养箱中培养;从接入老熟幼虫算起第7天便有羽化的成虫出现,并在接下来的4天内成虫全部羽化,在第11天就可以将装置内的茎杆取出,老熟幼虫化蛹率可达到80% -9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蛹装置由纱布(1)、“凸”字形的玻璃罩(2)、硬纸板(3)、喜旱莲子草(4)、玻璃瓶(5)和底盘(6)组成;将硬纸板(3)剪成“凹”字形状,将其盖在玻璃瓶(5)上,用宽透明胶带将其缠绕在玻璃瓶(5)上固定,在玻璃瓶(5)中加入9/10的自来水;从温室中取8-12根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4),将最末1-3 节节端的叶子去掉,在距最后一个节节点外0. 5-1. 5cm处斜切一个l-3cm的切口,用橡皮筋缠住以不使其松散,将固定好的茎插入玻璃瓶(5)中;将玻璃瓶(5)放入底盘(6)中,有喜旱莲子草茎(4)的一端朝外;弯曲喜旱莲子草茎叶(4),使每个茎的顶叶与底盘(6)接触, 罩上玻璃罩(2);在玻璃罩(2)顶部罩上纱布(1),用橡皮筋固定;玻璃罩(2)外壁中部贴上标签,标签内容为接入老熟幼虫日期和虫头数,若一天接的幼虫大于或等于两罐,则用A、B、 C...区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蛹装置由纱布(1)、“凸”字形的玻璃罩(2)、硬纸板(3)、喜旱莲子草(4)、玻璃瓶(5)和底盘(6)组成;将硬纸板(3)剪成 “凹”字形状,将其盖在玻璃瓶(5)上,用宽透明胶带将其缠绕在玻璃瓶(5)上固定,在玻璃瓶(5)中加入9/10的自来水;从温室中取10根新鲜的喜旱莲子草茎(4),将最末2节节端的叶子去掉,在距最后一个节节点外Icm处斜切一个2cm的切口,用橡皮筋缠住以不使其松散,将固定好的茎插入玻璃瓶(5)中;将玻璃瓶(5)放入底盘(6)中,有喜旱莲子草茎(4) 的一端朝外;弯曲喜旱莲子草茎叶(4),使每个茎的顶叶与底盘(6)接触,罩上玻璃罩(2); 在玻璃罩(2)顶部罩上纱布(1),用橡皮筋固定;玻璃罩(2)外壁中部贴上标签,标签内容为接入老熟幼虫日期和虫头数,若一天接的幼虫大于或等于两罐,则用A、B、C...区分。
5.如权利要求1、2、3或4之一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步骤在蛹的饲养阶段,供老熟幼虫化蛹用的喜旱莲子草茎秆为从顶尖开始数共6-10节,最后一节的茎粗 4-6mm,茎的全长在40-60cm,选取单节较粗较长,不带花的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步骤在蛹的饲养阶段,供老熟幼虫化蛹用的喜旱莲子草茎秆为从顶尖开始数共8节,最后一节的茎粗5mm,茎的全长在 45-55cm,选取单节较粗较长,不带花的茎。
7.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蛹装置的玻璃罩上口直径为5-13cm,下口直径为10-25cm,上部分高为2_6cm,下部分高为18_30cm ;底盘的底面直径为15-24cm,高为1. 5-3. 5cm ;玻璃瓶的底面直径为4_9cm,上口直径为3_7cm,高为8_17c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蛹装置的玻璃罩上口直径为9cm, 下口直径为18. 5cm,上部分高为4cm,下部分高为24cm ;底盘的底面直径为19. 5cm,高为 2. 5cm ;玻璃瓶的底面直径为6. 5cm,上口直径为5cm,高为12. 5cm。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瓶I的底面直径为 6-10cm,上口直径4-8cm,高10_13cm ;所述玻璃瓶II的底面直径为6-lOcm,上口直径 4_8cm,高 5. 5-9. 5cm。
10.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瓶I的底面直径为 8cm,上口直径6cm,高11. 7cm ;所述玻璃瓶II的底面直径为8cm,上口直径6cm,高7. 5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该方法为,在养虫瓶I中放置与瓶底大小相当的滤纸,润湿,取刚羽化的成虫20~30头于养虫瓶I中,用3根新鲜喜旱莲子草饲喂;将养虫瓶I中带有卵块的喜旱莲子草叶片放进养虫瓶II中,每瓶放10片,然后放在人工培养箱中;在孵化的第一天放入新鲜喜旱莲子草,并不断更换新鲜喜旱莲子草直至幼虫老熟;待莲草直胸跳甲老熟幼虫预化蛹时,将其移入化蛹装置中,每个化蛹装置中接入100头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钻入喜旱莲子草茎秆中化蛹,化蛹率可达80%-95%。本发明人工饲养方法简易,易掌握,占空间小,成本低,可按照不同实验需求饲养不同虫态、不同虫龄、可控数量的整齐一致的莲草直胸跳甲。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2499188SQ20111036419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孙元星, 弓永华, 王惠, 赵龙龙, 闫德川, 马瑞燕 申请人:山西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