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燕麦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887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裸燕麦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燕麦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燕麦为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裸燕麦和皮燕麦两种。世界各国栽培的燕麦以皮燕麦为主,主要作饲草用;我国栽培的燕麦以裸燕麦为主,又叫玉麦、攸麦,以食用为主,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云、贵、川的高原山区均有分布,年种植面积约53万公顷, 其中内蒙古的阴山南北,河北省的阴山、燕山余脉,山西省的太行山、吕梁山,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70%以上,其次是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六盘山、贺兰山地区以及云南、贵州、四川的大小凉山,播种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0%以上。燕麦红叶病和坚黑穗病是燕麦上最为常见的两大病害,感病品种每年造成的损失达20-30%,严重年份甚至绝收。燕麦红叶病是由蚜虫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可通过降低田间早期蚜量控制此病害的发生和严重度;坚黑穗病是种(土)传性系统性真菌病害,可通过药剂种子处理防治。目前国内外对于燕麦红叶病和黑穗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选育抗性品种和化学防治为主,在没有优秀的抗源材料的背景下,化学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化学防治也主要是以农药喷雾和拌种为主。在我国,裸燕麦主要种植在偏远、瘠薄的高寒山区和二阴地区,施药作业极为不便,不仅费时而且费力,绝大多数燕麦种植户一般不进行防治,病虫害任由发生,所以导致产量不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衣剂是由农药、微肥、成膜剂、填料、相关助剂组合而成的一种农药剂型,是一种新的种子处理技术,在小麦、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飞播牧草等作物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防治地下害虫及土传性病害效果显著,而且省时省工,与其它施药技术相比污染相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燕麦红叶病和黑穗病防治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裸燕麦专用的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根据燕麦红叶病和黑穗病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噻虫嗪和戊唑醇为活性成分,采用相应的悬浮种衣剂加工工艺制备而成,属于一种水基性燕麦专用种衣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裸燕麦种衣剂,其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如下噻虫嗪15 20% ;戊唑醇0. 05 0. 1% ;分散剂2 7% ;抗结剂1 4% ;助悬剂1 6% ;成膜剂0. 1 3% ;填料1 10% ;防腐剂1 3% ;着色剂3 5% ;余量为水。优选地,所述的噻虫嗪和戊唑醇原料含量为90%以上。所述的分散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抗结剂选自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助悬剂选用黄原胶、白炭黑、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烙烷酮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聚酯酸乙烯酯、改性淀粉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矿粘土、硅藻土、滑石粉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防腐剂为工业级甲醛、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所述的着色剂为酸性大红或酸性红B。本发明配方中的有效成分之一为噻虫嗪,分子式=C8HltlClN5O3S,化学名称 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_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分子量 四1. 71,通用名称=Thiameth0Xam,纯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熔点139. 1°C,可溶于水,水中25°C溶解度约4. lg/L。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土壤灌根及种子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对由上述传毒介体造成的植物病毒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利用噻虫嗪作为种衣剂有效成分防治燕麦早期蚜虫和红叶病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发明配方中的有效成分之二为戊唑醇,分子式=C16H22ClN3O,化学名称 (RS)-1-(4-氯苯基)-4,4- 二甲基-3-(1Η-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分子量 307. 8,通用名称=Tebuc0naz0Ie,纯品为无色晶体,熔点102. 4°C,微溶于水,水中25°C溶解度约3. 4mg/L0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及黑穗病。戊唑醇作为有效成分的种衣剂产品目前主要有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洲戊唑醇湿拌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江苏华农种衣剂有限公司生产的洲戊唑醇干粉种衣剂,福建省莆田友缘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0. 25%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吡 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河南中州种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 6%戊唑 福美双悬浮种衣剂等等,防治对象主要为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腥黑穗病、小麦赤霉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大麦条纹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立枯病、水稻纹枯病等。利用戊唑醇作为种衣剂有效成分防治燕麦坚黑穗病,以及戊唑醇与噻虫嗪配伍的种衣剂产品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权利要求
1.一种裸燕麦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如下噻虫嗪15 20% ;戊唑醇0. 05-0. 1% ;分散剂2 7% ;抗结剂1 4% ;助悬剂1 6% ;成膜剂0. 1 3% ;填料 1 10% ;防腐剂1 3% ;着色剂3 5% ;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燕麦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噻虫嗪和戊唑醇原料含量为9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燕麦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燕麦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结剂选自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燕麦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悬剂选用黄原胶、白炭黑、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烙烷酮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燕麦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聚酯酸乙烯酯、改性淀粉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燕麦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矿粘土、硅藻土、滑石粉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燕麦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剂为工业级甲醛、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燕麦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剂为酸性大红或酸性红B。
10.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裸燕麦种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A.在高剪切乳化分散机内,按配比加入计量的噻虫嗪、戊唑醇、分散剂、抗结剂、成膜剂、填料、防腐剂、着色剂和补足的水,搅拌混合;B.将上述步骤A的混合液在真空密闭条件下均质分散10 50分钟;C.再将上述步骤B的混合液加入冷却的砂磨机内研磨0.5 1. 5小时,最后加入助悬剂,混合搅拌均勻后出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燕麦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领域。其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如下噻虫嗪15~20%;戊唑醇0.05-0.1%;分散剂2~7%;抗结剂1~4%;助悬剂1~6%;成膜剂0.1~3%;填料1~10%;防腐剂1~3%;着色剂3~5%;余量为水。将本发明的裸燕麦专用种衣剂与燕麦种子140-50的药种比包衣后,在燕麦生长期间,可有效防治病虫害,对蚜传病毒所致的燕麦红叶病以及种传的黑穗病的控制作用显著,具有高效、低毒、操作简便、省工省时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P7/04GK102365971SQ2011103713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何苏琴, 刘欢, 刘永刚, 张海英, 赵桂琴, 郭建国, 郭满库 申请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