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作物根茬破切处理的原位破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0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农作物根茬破切处理的原位破茬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根茬破切处理的机械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农作物根茬破切处理的原位破茬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棉花、玉米等作物在收获之后必须将其根茬进行进一步处理之后才可种植下茬作物。传统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将根茬及秸秆刨除,运出田外;二是将秸秆粉碎后再使用铧式犁已粉碎的秸秆及作物根茬或者使用大功率旋耕机旋耕破茬并翻埋入土。
第一种处理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费工费力,并且运输车需要多次进出耕田造成土壤压实不利于作物生长;运输出地的秸秆若被农民用作柴禾烧饭或者在地头集堆焚烧则将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相关部门已制定法律法规禁止秸秆燃烧。铧式犁翻埋工作效率低下, 作业后土壤平整度差,不可直接播种,需要进行整地、耙地作业,工作机下地次数多,经济性差,在市场上基本已被淘汰;第二种处理方式则因旋耕机入土功率、翻土功率消耗大,经济效益低,土壤过度细碎化,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并且导致机器工作部件振动大、噪声高,根茬破切效果不理想,因而根系不易腐烂、影响播种质量,降低出苗率且容易滋生病虫害等难题,在推广普及方面遭到了专家的质疑和用户的不满。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根茬破切处理的原位破茬机构,该机构不仅可实现作物根茬的破切粉碎、以及对土壤的剪切,而且该结构使用过程中更省力,大大降低功率的消耗,使用效果更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农作物根茬破切处理的原位破茬机构,由旋转刀轴、破茬刀和旋耕弯刀组成,在旋转刀轴两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破茬刀,每一端的破茬刀均呈双螺旋线分布在旋转刀轴的外圆周面上,在旋转刀轴中部的外圆柱面上对称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旋耕弯刀,每组的旋耕弯刀均呈螺旋线分布在旋转刀轴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的破茬刀由连接臂和U型结构刀体组成,刀体通过连接臂设置在旋转刀轴上;所述的旋耕弯刀为弧形刀,弧形刀的一端固定在旋转刀轴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旋转刀轴的两侧外圆柱面上设有双螺旋线分布的破茬刀,同时在在旋转刀轴中部的外圆柱面上上对称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旋耕弯刀,每组的旋耕弯刀均呈螺旋线分布在旋转刀轴的外圆周面上,针对不同的作业对象安排相应的工作元件,对作物根茬采用原位破茬刀,作物行间则采用旋耕弯刀,根据不同的作业对象设计不同的刀具,实现了不需搅动、翻埋土壤并保持作物根茬固定在原地不动即可达到破切根茬的目的,从而大大降低了功率的消耗,保证了根茬的粉碎质量,提高了作物播种出苗率。旋耕弯刀采用对称交错排列的方式,左右两组弯刀同时入土,有效地削弱了切割土壤是地块对刀辊轴产生的轴向作用力对机器的窜动破坏作用;刀辊采用“三段式”布置方式代替目前传统的“全轴式”布置方式,即在刀辊两端布置原位破茬刀而在中间段布置普通旋耕弯刀。原位破茬刀作用在相邻两行的作物根部,旋耕弯刀作用在两行作物之间将土壤及秸杆、绿肥进行旋耕处理,并将其粉碎翻埋。“三段式”破茬刀辊布置依靠布置在刀辊两端的破茬刀对作物根茬的破切作用和对土壤的剪切、挤压将作物根茬在原位置破切、粉碎,既大大降低功率的消耗,同时又破碎行间垄底绿肥,增加土壤肥力。较之传统的全轴式旋耕刀布置来说更加科学合理节省功率。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破茬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耕弯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旋转刀轴,2、破茬刀,3、旋耕弯刀,201、连接臂,202、刀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农作物根茬破切处理的原位破茬机构,由旋转刀轴I、破茬刀2和旋耕弯刀3组成,在旋转刀轴I两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破茬刀2,每一端的破茬刀2均呈双螺旋线分布在旋转刀轴的外圆周面上,在旋转刀轴I中部的外圆柱面上对称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旋耕弯刀3,每组的旋耕弯刀3呈螺旋线分布在旋转刀轴I的外圆周面上,也就是说以旋转刀轴I的中间点为基准点,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组旋耕弯刀和一组破茬刀,对称设置的两组旋耕弯刀安装方向相反,所述的破茬刀2由连接臂201和U型结构刀体202 组成,刀体202通过连接臂201固定设置在旋转刀轴I上,安装时刀体的U形开口朝外;所述的旋耕弯刀3为弧形刀,弧形刀的一端固定在旋转刀轴I上。
本发明首次采用“三段式”布置方式代替目前传统的“全轴式”布置方式,即为即在刀辊两端布置原位破茬刀而在中间段布置普通旋耕弯刀。原位破茬刀作用在相邻两行的作物根部,旋耕弯刀作用在两行作物之间将土壤及秸杆、绿肥进行旋耕处理,并将其粉碎翻埋,针对不同的作业对象安排相应的工作元件,对作物根茬采用原位破茬刀,作物行间则采用旋耕弯刀。实现了不需搅动、翻埋土壤并保持作物根茬固定在原地不动即可达到破切根茬的目的,从而大大降低了功率的消耗,保证了根茬的粉碎质量,提高了作物播种出苗率。 旋耕弯刀采用对称交错排列的方式,左右两组弯刀同时入土,有效地削弱了切割土壤是地块对刀辊轴产生的轴向作用力对机器的窜动破坏作用。而且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更省力, 大大降低功率的消耗。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农作物根茬破切处理的原位破茬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旋转刀轴(I)、破茬刀(2 )和旋耕弯刀(3 )组成,在旋转刀轴(I)两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破茬刀(2 ),每一端的破茬刀(2)均呈双螺旋线分布在旋转刀轴(I)的外圆周面上,在旋转刀轴(I)中部的外圆柱面上对称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旋耕弯刀(3),每组的旋耕弯刀(3)均呈螺旋线分布在旋转刀轴(I)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的破茬刀(2)由连接臂(201)和U型结构刀体(202)组成,刀体 (202 )通过连接臂(201)设置在旋转刀轴(I)上;所述的旋耕弯刀(3 )为弧形刀,弧形刀的一端固定在旋转刀轴(I)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农作物根茬破切处理的原位破茬机构,由旋转刀轴、破茬刀和旋耕弯刀组成,在旋转刀轴两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破茬刀,每一端的破茬刀均呈双螺旋线分布在旋转刀轴的外圆周面上,在旋转刀轴中部的外圆柱面上对称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旋耕弯刀,每组的旋耕弯刀均呈螺旋线分布在旋转刀轴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的破茬刀由连接臂和U型结构刀体组成,刀体通过连接臂设置在旋转刀轴上;所述的旋耕弯刀为弧形刀,弧形刀的一端固定在旋转刀轴上。该机构不仅可实现作物根茬的破切粉碎、以及对土壤的剪切,而且该结构使用过程中更省力,大大降低功率的消耗,使用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A01B33/12GK102523766SQ2011104173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
发明者丁慧玲, 姬江涛, 李玉柱, 金鑫, 高吭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