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温室大棚智能一体式温湿度控制设施的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149938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菌温室大棚智能一体式温湿度控制设施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是一种针对农业生产技术领域中一体式食用菌温室大棚控温控湿设施设计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中的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专利是一种针对农业生产技术领域中建设简易食用菌温室大棚控温控湿设施的技术。食用菌(edible fungi)是指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竹荪、松口蘑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生长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从食用菌价值上来看,食用菌将成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质的来源.如风尾菇和牛肉,猪肉含的各种成份基本相似。2010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2100万吨,居世界第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食用菌温室大棚是指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菌包或菌堆发菌和出菇所在的配套温室大棚设施,传统食用菌温室大棚在生产过程中,在控制棚内温度方面,一般不添加控温设施,对自然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在控制棚内湿度方面,一般仅通过人工浇水以及卷帘通风的方式控制棚内湿度。

发明内容
本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1.温控设施I)冬季升温设施温室大棚内预埋额定功率为1000瓦特的PVC电加热线,排线方式为大棚纵向排线,由于菌包在发菌期间本身会产生生物热,根据前期试验结果,排线距离应放大至行距为60cm,排线长度根据大棚本身长度确定,电加热线连接一个电子控温仪,控温仪温度探头插入大棚中间位置的泥土中,根据季节设定电热线开关温度区间,冬季为15°C -20°C.
2)夏季降温设施温室大棚外,最外的盖层上铺设一条规格为外径10mm-40mm的微孔降温喷淋管,固定在棚顶中间位置, 纵向长度为大棚本身长度。微孔降温喷淋管喷洒直径为大棚宽度的四分之一即可,喷淋管出水孔排列为50cm。三条喷淋管通过三通PVC管与一个功率为1500瓦特的潜水泵连接,潜水泵电源开关连接电子控温仪器,控温仪温度探头悬挂于中间大棚棚内中间位置,悬挂高度为棚内高度的二分之一,根据季节设定喷淋水泵开关温度区间,夏季一般为 28 °C -30 °C.
3.湿度控制设施棚内顶端纵向固定两条规格为外径为10mm-40mm的微孔喷淋管,分别固定在大棚横向宽度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单根管喷洒直径为大棚宽度的四分之,孔喷淋管出水孔间距为30cm-60cm,两条喷淋管通过一个双通PVC管与一个功率为750瓦特的潜水泵连接,潜水泵电源开关连接电子湿度控制仪,湿度控制仪探头悬挂于中间大棚棚内中间位置,悬挂高度为棚内高度的二分之一,根据食用菌发菌以及出菇所需空气湿度不同设定开关区间,一般发菌期间空气湿度区间为60% -65%,出菇期空气湿度区间为85% -90%。操作实例:食用菌温室大棚智能一体式控温控湿设施应用于姬菇生产中,可实现周年化生产高温季节,温度控制器与棚外降温喷淋管相连接,当棚内环境温度大于30°C时,开启喷淋降温,温度可降低5°C _8°C,当棚内环境温度小于28°C时,则关闭喷淋。从而将棚内温度控制在夏季姬菇品种适宜发菌以及出菇温度28°C -30°C。同时由于夏季晚间温度一般较低,在通常情况下晚间可关闭温控仪器。低温季节,将温度控制器与PVC加热线电源相连接,当棚内地表温度小于15°C时,开启电加热线加温,当棚内地表温度大于20°C时,关闭电热线加温电源,同时由于菌包自身的生物热效应,棚内总体温度可控制在冬季品种适宜发菌以及出菇的20°C -250C.
湿度控制设施为周年使用,不需要根据季节以及品种改动,通过将湿度控制器与潜水泵电源开关连接,监控棚内空气湿度,发菌期间,当湿度小于60%时,开启微孔喷淋管,当湿度大于65%时关闭;出菇期间,当湿度小于85%时,开启微孔喷淋管,当湿度大于90%时关闭.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技术具体实施操作步骤如下:
1.食用菌温室大棚智能一体式温湿度控制设施安装I)将温室大棚骨架以及外覆盖物搭建完毕。2)预埋额定功率为1000瓦特的PVC电加热线,排线方式为大棚纵向排线,由于菌包在发菌期间本身会产生生物热,根据前期试验结果,排线距离应放大至行距为60cm,排线长度根据大棚本身长度确定,埋土深度为15cm-20cm,根据额定功率连接电源。3)大棚外,最外的盖层上铺设一条规格为外径10mm-40mm的微孔降温喷淋管,固定在棚顶中间位置,纵向长度为大棚本身长度。微孔降温喷淋管喷洒直径为大棚宽度的四分之一,喷淋管出水孔排列为50cm。三条喷淋管通过三通PVC管与一个功率为1500瓦特的潜水泵连接4)棚内顶端纵向固定两条规格为外径为10mm-40mm的微孔喷淋管,分别固定在大棚横向宽度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单根管喷洒直径为大棚宽度的四分之一,孔喷淋管出水孔间距为30cm-60cm,两条喷淋管通过一个双通PVC管与一个功率为750瓦特的潜水泵连接
2.食用菌温室大棚智能一体式温湿度控制设施的使用方法I)高温季节温度控制器与棚外降温喷淋管相连接,当棚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设定的开启温度时,开启喷淋降温,温度可降低5°C _8°C,当棚内环境温度小于所设定的关闭温度时,则关闭喷淋。2)低温季节,将温度控制器与PVC加热线电源相连接,当棚内地表温度小于所设定的开启温度时,开启电加热线加温,当棚内地表温度大于所设定的关闭温度时,关闭电热线加温电源.
3)将湿度控制器与潜水泵电源开关连接,监控棚内空气湿度,发菌期间,当湿度小于所设定的开启湿度时,开启微孔喷淋管,当湿度大于所设定的关闭湿度时关闭;出菇期间,也是 同样操作。
权利要求
1.要求保护预埋PVC电加热线、棚外盖层上设置微孔喷淋水管,并分别与棚内温控开关连接三项设置在食用菌温室大棚温控设施中的使用。
2.要求保护通过在棚内顶端固定两根微控喷淋水管,并与温度控制开关连接,通过控制喷淋水管工作时间达到控制棚内温度要求该项设置在食用菌温室大棚湿度控制设施中的 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针对农业生产技术领域中一体式食用菌温室大棚控温控湿设施设计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中的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能够应用于食用菌生产。本发明通过预埋PVC电加热线、棚外盖层上设置微孔喷淋水管,并与棚内温控开关连接,设定温度区间后,通过温控开关控制PVC电加热线以及温控喷淋水管工作时间达到升温和降温的效果,湿度控制方面通过在棚内顶端固定两根微控喷淋水管,并与湿度控制开关连接,通过控制喷淋水管工作时间达到控制棚内湿度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对传统食用菌大棚的温控湿控方法进行改进,能够达到智能化控制食用菌发菌、出菇所需要的温湿度的效果。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155803SQ20111043039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詹文圆 申请人:詹文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