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喂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0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犊牛喂奶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牧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犊牛喂奶车。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牛场不能保证犊牛在冬季喂奶温度,易造成犊牛腹泻,影响了犊牛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需要一种使用方便、安全,而且成本低,适用于养殖小区和牛场的犊牛喂奶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牛场在冬春季给犊牛喂温奶,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的问题,提供一种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犊牛喂奶车主要包括车厢1、推把2、脚轮3、出奶阀8、液位指示器14和奶温控制器4,车厢1为长方体外形,4个脚轮3置于车厢1的车厢底板的四角处,推把2水平固接在车厢后壁的上部,奶温控制器4 置于车厢后壁中部,2 3个出奶阀8置于车厢前壁的下部,进奶口盖7与车厢顶板铰链连接覆盖车厢顶板中部的进奶口,搅拌器12置于车厢顶板后部,搅拌器12的电机在车厢顶板上,搅拌器12的桨叶伸入车厢1内,液位指示器14置于车厢前壁上;所述车厢1内,在车厢1的下部储奶箱底板11四边分别与车厢前壁、车厢后壁、车厢左壁和车厢右壁密封固接,储奶箱底板11将车厢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储奶箱5和加热箱 6,储奶箱5和加热箱6的高度比为10 1 15 1,在储奶箱5高度的1/8 1/10处,控流板9的右边沿与车厢右壁铰链连接,控流板9平置时由固接在车厢左壁内侧的控流板水平支撑块支撑控流板9的左边沿,控流板9竖直时由车厢右壁内侧上的控流板竖直开关10 扣住控流板9的左边沿,一只奶温传感器在控流板9之下置于车厢右壁上,另一只奶温传感器在控流板9之上置于车厢左壁上,出奶阀8的进奶口在储奶箱5的底部与储奶箱5连通, 电热管13水平置于加热箱6中,导热油置于加热箱6中将电热管13浸没,电热管13两端与奶温控制器4的加热输出端电气连接,两只奶温传感器分别与奶温控制器4的温感输入端I和温感输入端II电气连接;所述控流板9平置时,控流板9的前边沿、左边沿和右边沿分别与车厢前壁、车厢左壁和车厢右壁的间隙不大于2mm,控流板9的后边沿与车厢后壁的间距为前车厢前壁与车厢后壁的间距的1/3 1/2,控流板9从前向后向下倾斜的水平夹角为4° 6° ;所述电热管13为“M”形结构;所述储奶箱底板11为双层的不锈钢和铝复合板,上层为不锈钢板,下层为铝板, 在铝板上垂直向下固接一组铝质的导热翅片,导热翅片浸在导热油中;所述储奶箱底板11从后向前向下倾斜的水平夹角为4° 6° ;所述奶温控制器4有“巴氏消毒”和“牛奶加温”两种工作方式,“巴氏消毒”工作方式中,牛奶的杀菌温度为70°C 75°C,保温温度为38°C 40°C;“牛奶加温”工作方式中, 牛奶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温度均为38°C 40°C,奶温控制器4显示储奶箱中实际奶温和设定温度;所述车厢底板、车厢顶板、车厢前壁、车厢后壁、车厢左壁和车厢右壁的内侧为不锈钢板,外侧为保温板;所述出奶阀8为不锈钢阀,口径不小于40mm。所述犊牛喂奶车具有对牛奶巴氏消毒和加温直接喂犊牛的牛奶两种功能,操作步骤为1)对牛奶巴氏消毒,奶温控制器4选择“巴氏消毒”工作方式,将控流板9竖立,加入牛奶后启动搅拌器12和电热管13,奶温控制器4按已设置的牛奶巴氏消毒工艺步骤工作将储奶箱的牛奶加热到杀菌温度70°C 75°C ;停止加热,自然降温;温度降至保温温度 38°C 40°C进入保温工作状态,并显示犊牛喂奶温度达标指示,人工用出奶阀8放出牛奶喂犊牛;2)加温直接喂犊牛的牛奶,奶温控制器4选择“牛奶加温”工作方式,将控流板9 平置,加入牛奶后启动搅拌器12和电热管13,奶温控制器4按已设置的牛奶加温步骤工作 将储奶箱的牛奶加热到38°C 40°C ;进入保温工作状态,并显示犊牛喂奶温度达标指示,人工用出奶阀8放出牛奶喂犊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目前犊牛冬春季奶温较低易造成腹泻,严重影响了犊牛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的问题,犊牛喂奶车使用方便、安全,而且成本低,适合在养殖小区和牛场大量的推广应用。


图1为犊牛喂奶车外形示意图;图2为犊牛喂奶车右侧剖视示意图;图3为犊牛喂奶车右视示意图;图4为电加热器外形示意图;图中1一车厢,2—推把,3—脚轮,4一奶温控制器,5—储奶箱,6—加热箱, 7-进奶口盖,8—出奶阀,9一控流板,10-控流板竖直开关,11-储奶箱底板,12-搅拌器,13-电热管,14-液位指示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养牛场的犊牛喂奶车,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犊牛喂奶车外形示意图,犊牛喂奶车主要包括车厢1、推把2、脚轮3、出奶阀8、液位指示器14和奶温控制器4,车厢1为长方体外形,4个脚轮3置于车厢1的车厢底板的四角处,其中两个前轮为定向轮,两个后轮为万向轮。推把2水平固接在车厢后壁的上部,奶温控制器4置于车厢后壁中部,2个出奶阀8置于车厢前壁的下部,进奶口盖7与车厢顶板铰链连接覆盖车厢顶板中部的进奶口,搅拌器12置于车厢顶板后部,搅拌器12的电机在车厢顶板上,搅拌器12的桨叶伸入车厢1内,液位指示器14置于车厢前壁上。图2和图3分别为表示车厢1内结构的犊牛喂奶车右侧剖视示意图和右视示意图,车厢1内,在车厢1的下部储奶箱底板11四边分别与车厢前壁、车厢后壁、车厢左壁和车厢右壁密封固接,储奶箱底板11将车厢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储奶箱5和加热箱6,储奶箱 5和加热箱6的高度比为10 1。在储奶箱5高度的1/8处,控流板9的右边沿与车厢右壁铰链连接,控流板9平置时由车厢左壁内侧的控流板水平支撑块支撑控流板9的左边沿, 控流板9竖直时由车厢右壁内侧的控流板竖直开关10扣住控流板9的左边沿。一只奶温传感器在控流板9之下置于车厢右壁上,另一只奶温传感器在控流板9之上置于车厢左壁上出奶阀8的进奶口在储奶箱5的底部与储奶箱5连通。如图4所示电热管13 “M”形结构,水平置于加热箱6中,导热油置于加热箱6中将电热管13浸没,电热管13两端与奶温控制器4的加热输出端电气连接,由奶温控制器4供给交流220V电压。两只奶温传感器分别与奶温控制器4的温感输入端I和温感输入端II电气连接。车厢底板、车厢顶板、车厢前壁、车厢后壁、车厢左壁和车厢右壁的内侧为不锈钢板,外侧为保温板。控流板9平置时,控流板9的前边沿、左边沿和右边沿分别与车厢前壁、车厢左壁和车厢右壁的间隙不大于2mm,控流板9的后边沿与车厢后壁的间距为前车厢前壁与车厢后壁的间距的1/3。为了提高储奶箱底板11的导热均勻性,防止高储奶箱底板表面的牛奶局部过热而变性,储奶箱底板11为双层的不锈钢和铝复合板,上层为不锈钢板,下层为铝板,在铝板上垂直向下固接铝质的一组导热翅片,导热翅片分布在“M”形结构的电热管13以外的加热箱空间,并浸在导热油中。如图3的犊牛喂奶车右视示意图所示,为了牛奶顺利放出和便于清洗储奶箱,储奶箱底板11从后向前向下倾斜的水平夹角为5°,控流板9从前向后向下倾斜的水平夹角为5°。奶温控制器4有“巴氏消毒”和“牛奶加温”两种工作方式,“巴氏消毒”工作方式中,牛奶的杀菌温度为70°C,保温温度为39°C ;“牛奶加温”工作方式中,牛奶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温度均为39°C,奶温控制器4显示储奶箱中实际奶温。出奶阀8为不锈钢阀,口径为40mm。犊牛喂奶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要进行牛奶巴氏消毒,奶温控制器4选择“巴氏消毒”工作方式,将控流板9竖立,加入牛奶后启动搅拌器12和电热管13,奶温控制器4按已设置的牛奶巴氏消毒工艺步骤工作将储奶箱的牛奶加热到杀菌温度70°C 75°C ;停止加热,自然降温;温度降至保温温度38°C 40°C进入保温工作状态,并显示犊牛喂奶温度达标指示,人工用出奶阀8放出牛奶喂犊牛;如果不对牛奶进行巴氏消毒,加温直接喂犊牛的牛奶,奶温控制器4选择“牛奶加温”工作方式,将控流板9平置,加入牛奶后启动搅拌器12和电热管13,奶温控制器4按已设置的牛奶加温步骤工作将储奶箱的牛奶加热到38°C 40°C ;进入保温工作状态,并显示犊牛喂奶温度达标指示,人工用出奶阀8放出牛奶喂犊牛;最后,用酸碱和热水先后冲洗犊牛喂奶车的储奶箱5。本发明解决目前犊牛冬季“饮温水难”的问题,使用方便、安全,而且成本低,能大量的推广应用,适合养殖小区和牛场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犊牛喂奶车主要包括车厢(1)、推把O)、脚轮(3)、出奶阀(8)、液位指示器(14)和奶温控制器,车厢⑴为长方体外形,4个脚轮(3)置于车厢(1)的车厢底板的四角处,推把( 水平固接在车厢后壁的上部,奶温控制器(4)置于车厢后壁中部,2 3个出奶阀(8)置于车厢前壁的下部,进奶口盖(7)与车厢顶板铰链连接覆盖车厢顶板中部的进奶口,搅拌器(1 置于车厢顶板后部,搅拌器(1 的电机在车厢顶板上,搅拌器(12)的桨叶伸入车厢(1)内,液位指示器(14)置于车厢前壁上;所述车厢(1)内,在车厢(1)的下部储奶箱底板(11)四边分别与车厢前壁、车厢后壁、 车厢左壁和车厢右壁密封固接,储奶箱底板(11)将车厢(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储奶箱(5) 和加热箱(6),储奶箱(5)和加热箱(6)的高度比为10 1 15 1,在储奶箱(5)高度的1/8 1/10处,控流板(9)的右边沿与车厢右壁铰链连接,控流板(9)平置时由固接在车厢左壁内侧的控流板水平支撑块支撑控流板(9)的左边沿,控流板(9)竖直时由车厢右壁内侧上的控流板竖直开关(10)扣住控流板(9)的左边沿,一只奶温传感器在控流板(9) 之下置于车厢右壁上,另一只奶温传感器在控流板(9)之上置于车厢左壁上,出奶阀(8)的进奶口在储奶箱(5)的底部与储奶箱( 连通,电热管(1 水平置于加热箱(6)中,导热油置于加热箱(6)中将电热管(13)浸没,电热管(13)两端与奶温控制器的加热输出端电气连接,两只奶温传感器分别与奶温控制器(4)的温感输入端I和温感输入端II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板(9)平置时,控流板 (9)的前边沿、左边沿和右边沿分别与车厢前壁、车厢左壁和车厢右壁的间隙不大于2mm, 控流板(9)的后边沿与车厢后壁的间距为前车厢前壁与车厢后壁的间距的1/3 1/2,控流板(9)从前向后向下倾斜的水平夹角为4° 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13)为“M”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所储奶箱底板(11)为双层的不锈钢和铝复合板,上层为不锈钢板,下层为铝板,在铝板上垂直向下固接一组铝质的导热翅片,导热翅片浸在导热油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奶箱底板(11)从后向前向下倾斜的水平夹角为4° 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奶温控制器(4)有“巴氏消毒” 和“牛奶加温”两种工作方式,“巴氏消毒”工作方式中,牛奶的杀菌温度为70°C 75°C,保温温度为38°C 40°C ;“牛奶加温”工作方式中,牛奶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温度均为38°C 40°C,奶温控制器(4)显示储奶箱中实际奶温和设定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板、车厢顶板、车厢前壁、车厢后壁、车厢左壁和车厢右壁的内侧为不锈钢板,外侧为保温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奶阀(8)为不锈钢阀,口径不小于40mm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喂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犊牛喂奶车具有对牛奶巴氏消毒和加温直接喂犊牛的牛奶两种功能,操作步骤为1)对牛奶巴氏消毒,奶温控制器⑷选择“巴氏消毒”工作方式,将控流板(9)竖立,加入牛奶后启动搅拌器(12)和电热管(13),奶温控制器(4)按已设置的牛奶巴氏消毒工艺步骤工作将储奶箱的牛奶加热到杀菌温度70°C 75°C ;停止加热,自然降温;温度降至保温温度38°C 40°C进入保温工作状态,并显示犊牛喂奶温度达标指示,人工用出奶阀(8)放出牛奶喂犊牛;2)加温直接喂犊牛的牛奶,奶温控制器(4)选择“牛奶加温”工作方式,将控流板(9) 平置,加入牛奶后启动搅拌器(1 和电热管(13),奶温控制器(4)按已设置的牛奶加温步骤工作将储奶箱的牛奶加热到38°C 40°C ;进入保温工作状态,并显示犊牛喂奶温度达标指示,人工用出奶阀(8)放出牛奶喂犊牛。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畜牧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犊牛喂奶车。犊牛喂奶车主要包括车厢、推把、脚轮、出奶阀、液位指示器和奶温控制器,储奶箱底板将车厢内部空间分隔成储奶箱和加热箱,控流板在储奶箱内与车厢右壁铰链连接,控流板能平置或竖直,两个奶温传感器分别在控流板上下侧并置于车厢左壁或车厢右壁上与奶温控制器的温感输入端电气连接,电热管水平置于加热箱中由奶温控制器供电,导热油置于加热箱中将电热管浸没,储奶箱底板为双层不锈钢和铝复合板,上层为不锈钢板,下层为铝板,在铝板上垂直向下固接铝质的一组导热翅片,导热翅片浸在导热油中。本发明具有对牛奶巴氏消毒和加温牛奶两种功能,使用方便、安全,适用于养殖小区和规模牛场。
文档编号A01K9/00GK102487841SQ2011104335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李胜利, 王富伟, 黄文明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