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距精量播种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距精量播种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耧,具体为一种定距精量播种耧。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油菜育种单位的试验田小区种植均采用人工开沟一人工撒种一人工覆土的传统方法,存在开沟深浅不一,撒籽前后不均,覆土高低不平等诸多人为差异,造成出苗不均勻,大小不整齐,给试验处理带来较大误差。同时,由于试验材料往往有几千份至上万份,一般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单行、单区种植,极易出现差错,因此在播种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费工,而且费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人工播种存在出苗不均勻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定距精量播种耧。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定距精量播种耧,包括支架和后压轮,支架上设有变速箱、齿轮I和齿轮IV,后压轮的轴心固定有齿轮II,变速箱的同一侧分别设有齿轮III和齿轮组,齿轮I和齿轮II之间、齿轮I和齿轮III之间、齿轮组与齿轮IV之间均设有链条,齿轮IV轴心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有锥齿轮I,锥齿轮I上设有与其啮合的锥齿轮II,锥齿轮II上方通过连接杆固定有拨籽盘,拨籽盘放置在开有下籽孔的底座上且拨籽盘的内圆柱面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竖直放置的分籽板,分籽板中心固定有锥形分籽台,锥形分籽台上端固定有上端套入下籽管的分籽杆,分籽杆上均布设有分籽棒,锥形分籽台上套有与其贴合的预存筒。作业时,后压轮的行走带动齿轮II转动,从而带动齿轮I和齿轮III旋转,齿轮III旋转通过齿轮箱和齿轮组的两次变速后带动齿轮IV转动,齿轮IV通过传动轴带动锥齿轮I、锥齿轮II和拨籽盘转动,拨籽盘带动锥形分籽台、分籽杆及分籽棒转动;播种时,种子从下籽管落入,在分籽棒的作用下均勻的落在锥形分籽台的外圆周处,这时提起预存筒,种子落入拨籽盘分籽板的空腔内,拨籽盘转动从而带动种子从底座的下籽孔落入田地的种子沟内;通过调整两次变速控制播种间距,通过下籽孔控制播种精量,实现了种子的定距精量播种。支架上还设有拨籽箱,拨籽箱内设有播籽轴,通过增设一套播种系统,实现了一耧两用的效果。下籽管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进籽口,且预存筒的圆柱面上固定有控制杆,控制杆上固定有控制柄,实现预存筒快速省力的抬起放下。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克服了人工播种存在出苗不均勻且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了定距精量播种的同时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油菜试验田小区播种。[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拨籽盘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
图1的传动示意图。图中1-支架,2-后压轮,3-变速箱,4-齿轮I,5-齿轮IV,6-齿轮II,7-齿轮III, 8-齿轮组,9-链条,10-传动轴,11-锥齿轮I,12-锥齿轮II,13-连接杆,14-拨籽盘,15-下籽孔,16-底座,17-分籽板,18-锥形分籽台,19-下籽管,20-分籽杆,21-分籽棒,22-预存筒,23-拨籽箱,24-播籽轴,25-进籽口,26-控制杆,27-控制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定距精量播种耧,包括支架1和后压轮2,支架1上设有变速箱3、齿轮I 4和齿轮 IV 5,后压轮2的轴心固定有齿轮II 6,变速箱3的同一侧分别设有齿轮III 7和齿轮组8,齿轮I 4和齿轮II 6之间、齿轮I 4和齿轮III 7之间、齿轮组8与齿轮IV 5之间均设有链条9, 齿轮IV 5轴心固定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的另一端固定有锥齿轮I 11,锥齿轮I 11上设有与其啮合的锥齿轮II 12,锥齿轮II 12上方通过连接杆13固定有拨籽盘14,拨籽盘14放置在开有下籽孔15的底座16上且拨籽盘14的内圆柱面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竖直放置的分籽板17,分籽板17中心固定有锥形分籽台18,锥形分籽台18上端固定有上端套入下籽管 19的分籽杆20,分籽杆20上均布设有分籽棒21,锥形分籽台18上套有与其贴合的预存筒 22。支架1上还设有拨籽箱23,拨籽箱23内设有播籽轴M ;下籽管19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进籽口 25,且预存筒22的圆柱面上固定有控制杆沈,控制杆沈上固定有控制柄27。
权利要求1.一种定距精量播种耧,包括支架(1)和后压轮(2),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设有变速箱(3)、齿轮I (4)和齿轮IV(5),后压轮(2)的轴心固定有齿轮II (6),变速箱(3)的同一侧分别设有齿轮111(7)和齿轮组(8),齿轮I (4)和齿轮II (6)之间、齿轮I (4)和齿轮 111(7)之间、齿轮组(8)与齿轮IV (5)之间均设有链条(9),齿轮IV (5)轴心固定有传动轴 (10),传动轴(10)的另一端固定有锥齿轮I (11),锥齿轮I (11)上设有与其啮合的锥齿轮 II (12),锥齿轮II (12)上方通过连接杆(13)固定有拨籽盘(14),拨籽盘(14)放置在开有下籽孔(15)的底座(16)上且拨籽盘(14)的内圆柱面上均布固定有若干竖直放置的分籽板 (17),分籽板(17)中心固定有锥形分籽台(18),锥形分籽台(18)上端固定有上端套入下籽管(19)的分籽杆(20),分籽杆(20)上均布设有分籽棒(21),锥形分籽台(18)上套有与其贴合的预存筒(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距精量播种耧,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还设有拨籽箱 (23),拨籽箱(23)内设有播籽轴(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距精量播种耧,其特征在于下籽管(19)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进籽口(25),且预存筒(22)的圆柱面上固定有控制杆(26),控制杆(26)上固定有控制柄(2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定距精量播种耧,解决了人工播种存在出苗不均匀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支架上设有变速箱、齿轮Ⅰ和齿轮Ⅳ,后压轮的轴心固定有齿轮Ⅱ,变速箱的同一侧分别设有齿轮Ⅲ和齿轮组,齿轮Ⅰ和齿轮Ⅱ之间、齿轮Ⅰ和齿轮Ⅲ之间、齿轮组与齿轮Ⅳ之间均设有链条,齿轮Ⅳ轴心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有锥齿轮Ⅰ,锥齿轮Ⅰ上设有锥齿轮Ⅱ,锥齿轮Ⅱ上方固定有拨籽盘,拨籽盘放置在底座上且拨籽盘的内圆柱面上固定有分籽板,分籽板中心固定有锥形分籽台,锥形分籽台上端固定有分籽杆,分籽杆上均布设有分籽棒,锥形分籽台上套有预存筒。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定距精量播种的同时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C7/20GK201928622SQ2011200167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咸丽霞, 咸拴狮, 张向斌, 杜春芳, 耿振刚, 谢三岗, 贾玉海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