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6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该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在行驶机体上沿左右排列设置有脱粒装置和谷粒回收部,在所述脱粒装置的后方侧设置有将通过所述脱粒装置的茎秆切断的茎秆切碎装置,并且所述茎秆切碎装置的排出口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后端部沿宽度方向细长地形成。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这种联合收割机,已知如下构成的联合收割机所述茎秆切碎装置被设置为向行驶机体的后方突出,茎秆切碎装置的排出口形成为朝茎秆切碎装置的下方开口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因此,被所述茎秆切碎装置切碎的秸秆从所述排出口直接落到田地上。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_7四92号公报(图1)联合收割机对植立谷秆的割取是通过在未割取区域中使行驶机体行驶而依次割取位于安装在行驶机体前端的割取前处理装置的割取宽度范围内的谷秆而完成的。在割取行驶轨迹上形成相当于割取前处理装置的割取宽度的带状的已割取区域。联合收割机反复行驶而使该带状的已割取区域相邻地排列,由此能够完成整个田地区域的收割。因此,为了高效地进行割取,有必要使联合收割机以尽可能地使相邻的带状的已割取区域不重叠的方式行驶。具体而言,重要的是使位于所述割取前处理装置的已割取区域侧的端部的分禾器,朝向前方的植立谷秆中位于相邻的已割取区域侧端部的植立谷秆茎根而形成割取行驶路径。根据上述的现有联合收割机,当从所述排出口落下的秸秆被排出到由该联合收割机已收割的田地上时,散落在包括排出口的下方范围的周边地面上。因此,秸秆不仅排落在田地的已割取区域,并且散落在相邻的未割取区域而覆盖植立谷秆的茎根。其结果,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如上所述那样使联合收割机行驶时,由于秸秆覆盖位于端部的植立谷秆的茎根而难以确认植立谷秆的茎根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且秸秆难以被排出到与割取行驶路径相邻的未割取区域。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其在行驶机体上沿左右排列设置有脱粒装置和谷粒回收部,在所述脱粒装置的后方侧设置有将通过所述脱粒装置的茎秆切碎的茎秆切碎装置,所述茎秆切碎装置的排出口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后端部沿着宽度方向细长地形成, 该第一方面的特征在于,将由所述茎秆切碎装置切碎的秸秆倾斜地向所述行驶机体的后方诱导的诱导倾斜部,横跨所述排出口的大致整个宽度而设置在所述排出口的下方,所述诱导倾斜部形成为所述谷粒回收部侧的部分低于所述脱粒装置侧的部分。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特征,能够将从茎秆切碎装置排出的秸秆通过所述诱导倾斜部诱导到行驶机体的后方,与现有的秸秆从排出口直接排出到田地的情况相比,难以使秸秆散落在田地。而且,由于诱导倾斜部形成为所述谷粒回收部侧的部分低于脱粒装置侧的部分, 因此,在秸秆通过诱导倾斜部诱导到后方的过程中从高处诱导到低处。即,秸秆在诱导倾斜部上从脱粒装置侧诱导到谷粒回收部侧而排出到田地。因此,在已割取区域位于联合收割机的谷粒回收部侧(在多数情况下通常为行驶方向右侧),且未割取区域位于脱粒装置侧(在多数情况下通常为行驶方向右侧)的配置环境下,当联合收割机进行割取行驶时,从联合收割机排出的秸秆被诱导到已割取区域,难以覆盖未割取区域的植立谷秆的茎根。其结果,秸秆难以被排出到与割取行驶路径相邻的未割取区域,能够防止未割取区域的植立谷秆的茎根被秸秆覆盖。因此,能够使联合收割机的前方的(特别是植立谷秆的茎根中的)视野良好,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割取行驶路径。S卩,能够使位于所述割取前处理装置的已割取区域侧的端部的分禾器朝向前方的植立谷秆中的位于相邻已割取区域侧的端部的植立谷秆的茎根而容易形成割取行驶路径, 避免使相邻的带状的割取区域彼此重叠,从而高效地进行割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诱导倾斜部中的所述谷粒回收部侧的端部设置有诱导纵壁部,该诱导纵壁部覆盖所述谷粒回收部的后部且越靠后方侧越位于所述谷粒回收部侧。根据第二方面的特征,能够利用所述诱导纵壁部更加合适地实施所述诱导倾斜部的秸秆诱导作用。即,所述诱导纵壁部不会阻碍而是容许诱导倾斜部将秸秆诱导到谷粒回收部侧的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秸秆诱导作用。而且,能够利用所述诱导倾斜部覆盖设置于谷粒回收部后部的各驱动机构(例如,旋转型的谷粒输送用的绞龙等),因此,能够防止尘埃、秸秆等附着而堆积在所述各驱动机构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的后端部上的罩板构成。根据第三方面的特征,能够利用诱导倾斜部覆盖而保护设置于机体框架的后端部的燃料箱等部件。而且,在作为罩板的诱导倾斜部的背面侧,能够确保例如设置配管等部件的空间,因此,不会降低美观性,而能够谋求提高功能性。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的后端部上的罩板构成,所述诱导倾斜部由两枚罩板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的后端部上的罩板构成,所述罩板由纵壁部和与该纵壁部的下端连续设置的倾斜部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的后端部上的罩板构成,所述诱导倾斜部由两枚罩板构成,第一罩板和第二罩板的
5倾斜部被设置为,所述第二罩板的倾斜部低于所述第一罩板且位于所述第一罩板的前方。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的后端部上的罩板构成,所述诱导倾斜部由两枚罩板构成,第一罩板和第二罩板的倾斜部被设置为,所述第二罩板的倾斜部相对水平面向后下方的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一罩板相对水平面向后下方的倾斜角。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的后端部上的罩板构成,在所述罩板)的背面侧设置有燃料箱,由所述罩板覆盖所述燃料箱和所述机体框架。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的后端部上的罩板构成,在所述罩板的背面侧沿着所述机体框架设置有排谷绞龙的驱动用液压软管、线缆等驱动用部件,由所述罩板覆盖所述驱动用部件和所述机体框架。本实用新型的十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的后端部上的罩板构成,在所述罩板的背面侧设置有燃料箱,由所述罩板覆盖所述燃料箱和所述机体框架,在所述罩板的背面侧沿着所述机体框架设置有排谷绞龙的驱动用液压软管、线缆等驱动用部件,由所述罩板覆盖所述驱动用部件和所述机体框架。

[0031]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0032]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0033]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后端部的侧视剖面图;[0034]图4是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0035]图5是表示诱导倾斜部的立体图;[0036]图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0037]附图标记说明[0038]1机体框架[0039]4茎秆切碎装置[0040]12脱粒装置[0041]13集谷箱[0042]40b排出口[0043]50诱导倾斜部[0044]51罩板[0045]52诱导纵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该联合收割机通过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10行驶,在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1的前端部上转动自如地连接有割取前处理装置2的前处理框架20的基端侧。而且,在所述机体框架1上,具有驾驶座位11的驾驶部设置在所述割取前处理装置 2的后方,在驾驶部的后方设置有沿左右排列的脱粒装置12和集谷箱(谷粒回收部的一例)13,在所述脱粒装置12的后方侧设置有秸秆处理部3。在此说明的联合收割机用于收获水稻、麦等谷粒,能够利用连接在所述前处理框架20的提升液压缸加,将前处理框架20相对机体框架1上下摆动操作。通过该前处理框架20的上下摆动操作,将前处理框架20的对地姿势自如地变更到割取前处理装置2下降到田地地面附近的作业位置和从田地地面向上升侧离开的非作业位置。随着使割取前处理装置2位于所述作业位置而行驶行驶机体,位于割取前处理装置2的左右两端的分禾器2b之间的数行植立谷秆被扶禾装置21扶起并且被推子型的割取装置22割取,该割取谷秆通过输送装置23输送到机体后方侧。从所述输送装置23供给到的割取谷秆一边由配置在脱粒装置12的脱粒口侧的脱粒输送链1 夹持输送,一边被脱粒滚筒M脱粒处理。通过脱粒处理从割取谷秆分离的谷粒,由设置在下方的筛选装置25筛选之后供给到集谷箱13,并通过绕上下轴心yl转动自如的排谷绞龙14排出到机体外部。另外,在筛选装置25中,当利用脱粒滚筒M进行脱粒时,与谷粒一同从割取谷秆分离的细碎的秸片与该谷粒被分离。另外,脱粒秸秆由秸秆处理部3内的秸秆输送装置30移动到茎秆切碎装置4后, 被茎秆切碎装置4切碎,并从茎秆切碎装置4的排出口 40b向行驶机体的后方侧排出。所述秸秆处理部3包括秸秆输送装置30和茎秆切碎装置4,所述秸秆输送装置30 具有设置在脱粒装置12的机体框架内的后部的茎根侧输送装置31和穗稍侧输送装置32, 所述茎秆切碎装置4具有位于脱粒装置12后部的切割装置壳40。所述茎根侧输送装置31以承接的状态夹持来自脱粒输送链12a的脱粒秸秆的茎根侧,并输送到茎秆切碎装置4的切割装置壳40的入口 40a(参照图3)。如图2所示,俯视时的输送方向被设定为从行驶机体的侧面侧朝向后端部的中央侧倾斜。另外,穗稍侧输送装置32与所述茎根侧输送装置31平行而配置,将被输送到的脱粒秸秆的穗稍侧支持而到达该脱粒秸秆到达所述入口 40a为止。如图3所示,所述茎秆切碎装置4被配置成使入口 40a位于秸秆输送装置30的输送终端部的下方,所述茎秆切碎装置4包括安装在脱粒装置12的后侧壁外表面侧的所述切割装置壳40、在该切割装置壳40的内部沿着行驶机体的前后方向排列设置且驱动旋转自如的旋转切割器41、旋转供给体42、对所述入口 40a进行开闭自如的开闭罩43。在茎秆切碎装置4中,如果由所述开闭罩43使所述入口 40a处于闭合状态,则由秸秆输送装置30输送到的脱粒秸秆不被切碎,而通过开闭罩43的上方直接排出到后方,相反,如果由所述开闭罩43使所输入口 40a处于打开状态,则将脱粒秸秆从入口 40a放入切割装置壳40内,由所述旋转切割器41切碎并从排出口 40b排出。如图4所示,所述排出口 40b是切割装置壳40的下部开口,在行驶机体的整个宽度上细长地形成的矩形状。将在所述筛选装置25中与谷粒分离的秸片排出的排出口 12b,沿着脱粒装置12的大致整个宽度设置在位于所述排出口 40b的下方的脱粒装置12的后侧壁部分。而且,将被所述茎秆切碎装置4切碎的秸秆、从所述排出口 12b排出的秸片倾斜地向所述行驶机体的后方诱导的诱导倾斜部50,沿着所述排出口 40b的大致整个宽度设置在所述排出口 40b的下方。[0061]在该联合收割机中,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在行驶机体的宽度方向上相邻设置的两枚罩板51构成。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罩板51A和第二罩板51B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其两枚的总宽度尺寸与所述排出口 40b的宽度Wl相对应,第一罩板51A和第二罩板51B均以向后方侧构成下坡度的姿势通过螺栓可装卸地分别固定在所述机体框架1上。第一罩板51A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所述排出口 12b的宽度W2相对应,并且能够承接并诱导从所述排出口 40b落下的秸秆和从排出口 12b落下的秸片。第二罩板51B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和排出口 40b的宽度Wl与排出口 12b的宽度W2 之差相对应,主要承接并诱导从所述排出口 40b落下的秸秆。第二罩板51B由纵壁部51Ba 和与纵壁部51Ba的下端连续设置的倾斜部51 构成。另外,第一罩板51A和第二罩板51B的倾斜部51 被设置成,设置高度不同,第二罩板51B的倾斜部51 低于第一罩板51A且位于第一罩板51A的前方(参照图5)。而且,第一罩板51A和第二罩板51B的倾斜部51 被设置成,第二罩板51B的倾斜部51 相对水平面向后下方的倾斜角β大于第一罩板51Α相对水平面向后下方的倾斜角α (参照图3)。因此,落到第一罩板51Α上的秸秆和秸片在被诱导到行驶机体的后方侧的过程中落到高度低的第二罩板51b侧,秸秆和秸片被诱导并排出到行驶机体宽度方向的右侧。其结果,能够防止大量的秸秆集中排出到行驶机体的左侧,由此容易防止秸秆覆盖未割取区域的植立谷秆的茎根。因此,在行驶于与已割取区域相邻的未割取区域时,能够使联合收割机的前方的(特别是植立谷秆的茎根中的)视野良好,从而不会超出已割取区域而行驶操作。另外,在第一罩板51A的背面侧设置有燃料箱15,利用第一罩板51A罩住燃料箱 15和机体框架1,提高外观性并发挥保护作用(参照图4)。在第二罩板51B的背面侧,沿着机体框架1设置有所述排谷绞龙14的驱动用液压软管、线缆等驱动用部件16,利用第二罩板51B罩住所述驱动用部件16和机体框架1,提高外观性并发挥保护作用。在所述第二罩板51B的右侧设置有覆盖所述集谷箱13的后部(特别是排谷绞龙 14的下侧部分)且越靠后方越位于外侧的诱导纵壁部52。该诱导纵壁部52由板金制成,如图5所示,将下端部向上方弯曲而构成与所述第二罩板51B相连的延长面52a。通过该诱导纵壁部52进一步提高将秸秆诱导到行驶机体的右侧后方的作用。而且,利用该诱导纵壁部52罩住排谷绞龙14和所述驱动用部件16,提高外观性并发挥保护作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能够利用所述诱导倾斜部50和诱导纵壁部52,将秸秆和秸片诱导到行驶机体的右侧后方,与现有的秸秆从排出口 40b直接排出到田地的情况相比,难以使秸秆散落在田地并且能够防止未割取区域的植立谷秆被秸秆覆盖。因此,能够使联合收割机的前方的(特别是植立谷秆的茎根中的)视野良好,能够朝向位于相邻的已割取区域侧的端部的植立谷秆的茎根而容易形成割取行驶路径,避免使相邻的带状的割取区域彼此重叠,能够高效地进行割取。
8[0075]而且,通过所述诱导倾斜部50和诱导纵壁部52的隐蔽效果,不仅谋求提高联合收割机后方侧的外观性,并且能够防止尘埃、秸秆等附着而堆积在机体框架1、燃料箱15、所述驱动用部件16、设置在集谷箱13后部的各驱动机构(例如,排谷绞龙14等)上。〔其他实施方式〕下面,说明其他实施方式。<1>所述诱导倾斜部50不限于利用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两枚罩板51构成, 例如,可以将三枚以上的罩板51形成台阶而设置成,分别向后方侧倾斜,并且所述谷粒回收部13侧的罩板低于所述脱粒装置12侧的罩板。而且,也可以将一枚罩板51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如上所述的台阶,以使所述谷粒回收部13侧的部分低于所述脱粒装置12侧的部分,或者将这样构成的多个罩板51排列设置,整体上使所述谷粒回收部13侧的部分低于所述脱粒装置12侧的部分。而且,作为另一个其他实施方式,代替在罩板51的表面设置台阶的方法,采用如下方法如图6所示,可以使罩板51的表面形成为向后方侧倾斜,并且以使所述谷粒回收部 13侧的部分低于所述脱粒装置12侧的部分的方式倾斜。此时,由于罩板51的表面向行驶机体的后方右侧倾斜,因此,将秸秆更容易诱导到后方右侧。如上所述,为了便于对照附图而在附图上标注了附图标记,但是,这些附图标记并不把本发明限定在附图中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上述实施方式是不言而喻的。工业实用性所述联合收割机也可以利用在代替集谷箱而安装有装袋箱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上。
权利要求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行驶机体上沿左右排列设置有脱粒装置(1 和谷粒回收部 (13),在所述脱粒装置(1 的后方侧设置有将通过所述脱粒装置(1 的茎秆切碎的茎秆切碎装置,所述茎秆切碎装置(4)的排出口(40b)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后端部沿着宽度方向细长地形成,该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将由所述茎秆切碎装置(4)切碎的秸秆倾斜地向所述行驶机体的后方诱导的诱导倾斜部(50),横跨所述排出口(40b)的大致整个宽度而设置在所述排出口(40b)的下方,所述诱导倾斜部(50)形成为所述谷粒回收部(1 侧的部分低于所述脱粒装置(1 侧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诱导倾斜部(50)中的所述谷粒回收部(1 侧的端部设置有诱导纵壁部(52), 该诱导纵壁部(5 覆盖所述谷粒回收部(1 的后部且越靠后方侧越位于所述谷粒回收部 (13)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1)的后端部上的罩板(51) 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1)的后端部上的罩板(51) 构成,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两枚罩板(51)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1)的后端部上的罩板(51) 构成,所述罩板(51B)由纵壁部(51Ba)和与该纵壁部(51Ba)的下端连续设置的倾斜部 (5 IBb)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1)的后端部上的罩板(51) 构成,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两枚罩板(51)构成,第一罩板(51A)和第二罩板(51B)的倾斜部(51Bb)被设置为,所述第二罩板(51B)的倾斜部(51Bb)低于所述第一罩板(51A)且位于所述第一罩板(51A)的前方。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1)的后端部上的罩板(51) 构成,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两枚罩板(51)构成,第一罩板(51A)和第二罩板(51B)的倾斜部(51Bb)被设置为,所述第二罩板(51B)的倾斜部(51Bb)相对水平面向后下方的倾斜角(β)大于所述第一罩板(51Α)相对水平面向后下方的倾斜角(α)。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1)的后端部上的罩板(51) 构成,在所述罩板(51A)的背面侧设置有燃料箱(15),由所述罩板(51A)覆盖所述燃料箱 (15)和所述机体框架(1)。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1)的后端部上的罩板(51) 构成,在所述罩板(51B)的背面侧沿着所述机体框架(1)设置有排谷绞龙(14)的驱动用液压软管、线缆等驱动用部件(16),由所述罩板(51B)覆盖所述驱动用部件(16)和所述机体框架⑴。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倾斜部(50)由设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1)的后端部上的罩板(51) 构成,在所述罩板(51A)的背面侧设置有燃料箱(15),由所述罩板(51A)覆盖所述燃料箱 (15)和所述机体框架(1),在所述罩板(51B)的背面侧沿着所述机体框架(1)设置有排谷绞龙(14)的驱动用液压软管、线缆等驱动用部件(16),由所述罩板(51B)覆盖所述驱动用部件(16)和所述机体框架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使秸秆难以排出到与割取行驶路径相邻的未割取区域。所述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在行驶机体上沿左右排列设置有脱粒装置(12)和谷粒回收部(13),在脱粒装置(12)的后方侧设置有将通过脱粒装置(12)的茎秆切碎的茎秆切碎装置(4),茎秆切碎装置(4)的排出口(40b)在行驶机体的后端部沿着宽度方向细长地形成,其中,将由茎秆切碎装置(4)切碎的秸秆倾斜地向行驶机体的后方诱导的诱导倾斜部(50),横跨排出口(40b)的大致整个宽度而设置在排出口(40b)的下方,诱导倾斜部(50)形成为谷粒回收部(13)侧的部分低于脱粒装置(12)侧的部分。
文档编号A01F12/40GK201976475SQ20112007570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平田晋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