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犁刀的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63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犁刀的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具有旋耕和犁两种结构于一体的旋耕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工作,加大了农村种养植及农机购买补贴力度,农用机械得到迅速发展,旋耕机就是农村种养植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旋耕机由于可以广泛应用于田间、旱地、花园、果园、大棚等翻地、整地、锄地和培植,成倍提高劳动效率,旋耕机已逐步成为农村、园林管理常用的农林机械之一,逐步代替原始用人工或耕牛的劳动模式。现有旋耕机一般在旋耕刀后面的机架上设置阻力杆,通过阻力杆来松土,在相对较蓬松、干燥的土地上作业时,可以达到良好的松土效果;如果在相对湿度较大、泥土粘性较好的土地上作业时,由于旋耕刀无法一次性将泥土翻出来打碎,阻力杆就起不到松土的效果,旋耕机的工作效率就大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影响旋耕机的正常作业。 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都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合理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旋耕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更换操作方便、松土效果好的带有犁刀的旋耕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机架、汽油机、传动机构、 扶手、扶手座、旋耕刀,汽油机固定在机架上,扶手固定在扶手座上,汽油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旋耕刀工作,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可调节高低的连接臂并位于旋耕刀的后方,连接臂的下方固定有犁刀。所述机架的前端铰接有轮架,轮架上固定有定位片,定位片通过插销与机架上的定位孔配合锁定轮架,轮架的下方设有轮子。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根据不同土质有选择的使用犁刀或阻力杆,拆卸更换方便;二是针对潮湿、泥土粘性较好的土地,旋耕刀无法一次性将泥土翻出来打碎,可以由犁刀整块翻上来,在第二次旋耕作业时将泥土打松打碎,松土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子下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子上翻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汽油机,2传动机构,3扶手,4扶手座,5连接臂,6犁刀,7旋耕刀,8机架,9 轮子,10轮架,11定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犁刀的旋耕机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机架8、汽油机1、传动机构2、扶手3、扶手座4、旋耕刀7,汽油机1和扶手座4固定在机架8上,扶手3固定在扶手座4上,汽油机1通过传动机构2带动旋耕刀7工作,所述的机架8上设有可调节高低的连接臂5并位于旋耕刀7的后方,连接臂5的下方固定有犁刀6。 所述机架8的前端铰接有轮架10,轮架10上固定有定位片11,定位片11通过插销与机架8 上的定位孔配合锁定轮架10,轮架10的下方设有轮子9。作业时,轮子9可以调到上方。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犁刀的旋耕机,包括机架(8)、汽油机(1)、传动机构O)、扶手(3)、扶手座 G)、旋耕刀(7),汽油机⑴固定在机架⑶上,扶手(3)固定在扶手座⑷上,汽油机⑴ 通过传动机构( 带动旋耕刀(7)工作,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8)上设有可调节高低的连接臂(5)并位于旋耕刀(7)的后方,连接臂(5)的下方固定有犁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犁刀的旋耕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8)的前端铰接有轮架(10),轮架(10)上固定有定位片(11),定位片(11)通过插销与机架(8)上的定位孔配合锁定轮架(10),轮架(10)的下方设有轮子(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犁刀的旋耕机,包括机架(8)、汽油机(1)、传动机构(2)、扶手(3)、扶手座(4)、旋耕刀(7),汽油机(1)固定在机架(8)上,扶手(3)固定在扶手座(4)上,汽油机(1)通过传动机构(2)带动旋耕刀(7)工作,所述的机架(8)上设有可调节高低的连接臂(5)并位于旋耕刀(7)的后方,连接臂(5)的下方固定有犁刀(6);所述机架(8)的前端铰接有轮架(10),轮架(10)上固定有定位片(11),定位片(11)通过插销与机架(8)上的定位孔配合锁定轮架(10),轮架(10)的下方设有轮子(9)。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更换方便、松土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B33/16GK201995295SQ2011200757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颜志江 申请人:颜志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