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1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收割机,具体是一种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 它适合对小麦、水稻、玉米、油料和其它农作物的秸秆铰割。
背景技术
传统收获成熟农作物是依靠人工完成的,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耽误农时等不足。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研发了收割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农民的耕作,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现有收割机只具有收获籽实的功能,它们将成熟农作物的籽实收获后,农作物的秸秆因缺乏专用的收割设备,只能留在田间上,待后续人工收割清除。但是在实际收割过程中,秸秆手工清除需要很大的劳动强度,而且效率极低,非常耗时,严重影响后续的耕作,耽误农时。为此,大部分农民往往采取“火攻”的方式,燃烧田间秸秆,将其清除,这的确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效率,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秸秆作为用途广泛的生物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资源浪费严重;秸秆燃烧后释放大量浓烟,污染环境;极易发生火灾,酿成重大事故,经济损失惨重。随着地方政府对燃烧秸秆禁令的相继出台,“火攻”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很多农机设备生产企业在收割机的基础上努力研发专门适用于秸秆收割的装置,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目前,市售收割机的秸秆收割装置主要由定刀架和动刀架构成,动刀架叠合装配在定刀架上,定刀架和动刀架上分别固定有同向的刀片,定刀架通过两侧的支杆和固定座固定在收割机履带处的底盘下梁上,动刀架连接在摆杆一端,摆杆另一端和轴杆上的摆环连接,摆环与固定座和从动链轮同轴设置,收割机的驱动机构在驱动从动链轮时,带动摆环动作,摆环使摆杆前后动作,从而带动动刀架在定刀架上动作,实现对秸秆的收割。该装置的主要不足在于1.摆杆以前后推动作业,容易撞到障碍物,将摆杆撞弯变形,导致动刀架无法正常动作,使装置损坏;2.定刀架固定位置过低,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时,容易产生卡泥、缠草现象,且易与田埂碰撞,使整个收割装置变形,影响正常收割作业,维修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它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灭茬效果好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包括定刀架和动刀架,所述定刀架和动刀架上分别设有刀片,动刀架滑动装配在定刀架上,定刀架通过两侧的支杆和固定座固定在收割机的底盘上梁上,所述动刀架通过连杆连接在万向摆臂一端,万向摆臂通过轴承座固定在下方定刀架支杆上设置的支架上,万向摆臂的另一端与万向摆臂轴承座装配连接,万向摆臂轴承座、固定座、定刀架一侧支杆的端部和从动链轮安装在同一轴杆上。所述万向摆臂为一根,设在动刀架的一侧,该侧与收割机驱动机构安装面对应一致。所述收割机的底盘上梁高度高于履带的高度。所述底盘上梁安装固定座处由钢板制成。 所述连杆为镰刀状的弯曲结构。所述定刀架两侧的支杆上分别设有提吊螺杆。所述固定座通过球面轴承安装在轴杆上。所述定刀架和动刀架的刀片同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铰割装置专门针对农作物收获籽实后遗留的秸秆清除作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以万向摆臂和万向摆臂轴承座配合的方式,实现动刀架左右摆动,并将铰割装置安装在收割机的底盘上梁上,有效避免了碰撞障碍物、卡泥、缠草等现象,保证使用正常、可靠。本实用新型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灭茬效果好、劳动强度轻、环保经济、高效快捷和安全可靠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铰割装置的俯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局部A的放大图。图4是铰割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 一动刀片;2—定刀片;3—定刀架;4一动刀架;5—提吊螺杆; 6—支杆;7-1、7-2—固定座;8—从动链轮;9一球面轴承;10—轴杆;11 一万向摆臂轴承座; 12—万向摆臂;13—收割机;14一底盘上梁;15—轴承座;16—支架;17—连杆;18—螺栓; 19 一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定刀架3和动刀架4,定刀架3和动刀架4均为条形板状结构,动刀架4和定刀架3以滑槽与滑块装配的方式滑动装配,动刀架4可以在定刀架3上左、右摆动,在定刀架3的前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定刀片2,在动刀架4的前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动刀片1,定刀片2和动刀片1同向设置。定刀架3的后端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杆6, 支杆6与定刀架3的水平延伸线之间形成一定的倾角(通常为30°左右),在定刀架3左、右两侧的支杆6中部分别设有提吊螺杆5,该提吊螺杆5主要用作在铰割秸秆前后和铰割过程中对铰割装置提升、落放,为了避免提吊螺杆5落地,铰割秸秆时可以将提吊螺杆5搭在底盘上梁14上。定刀架3右侧支杆6的尾端通过固定座7-2和螺栓固定在收割机13的右侧面底盘上梁14上,安装固定座7-2处的底盘上梁14由钢板制成,底盘上梁14高度高于履带19高度;动刀架4左侧(该侧与收割机13驱动机构安装面对应一致)通过镰刀状弯曲结构的连杆17连接在万向摆臂12的前端,定刀架3左侧支杆6在对应万向摆臂12前端内侧处设有凸起的支架16,万向摆臂12通过轴承座15固定在支架16上,万向摆臂12的尾端与万向摆臂轴承座11装配连接,万向摆臂轴承座11、固定座7-1、定刀架3左侧支杆6尾端和从动链轮8依次安装在同一轴杆10上(固定座7-1为两个,分设在定刀架3左侧支杆6尾端的左、右两侧),固定座7-1通过球面轴承9安装在轴杆10上,轴杆10由固定座7-1和螺栓18固定在收割机左侧面的底盘上梁14上,该安装处的底盘上梁14亦为钢板制作而成, 固定安装好后的万向摆臂12接近水平状设置。 上述左侧、右侧、左侧面、右侧面只是为了方便区分,相对而言,根据收割机的机头朝向来定。
权利要求1.一种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包括定刀架(3)和动刀架(4),所述定刀架(3)和动刀架(4)上分别设有刀片,动刀架(4)滑动装配在定刀架(3)上,定刀架(3)通过两侧的支杆 (6)和固定座固定在收割机(13)的底盘上梁(1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架(4)通过连杆(17)连接在万向摆臂(12) —端,万向摆臂(12)通过轴承座(15)固定在下方定刀架支杆 (6)上设置的支架(16)上,万向摆臂(12)的另一端与万向摆臂轴承座(11)装配连接,万向摆臂轴承座(11)、固定座(7-1)、定刀架(3) —侧支杆(6)的端部和从动链轮(8)安装在同一轴杆(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摆臂(12)为一根,设在动刀架(4)的一侧,该侧与收割机(13)驱动机构安装面对应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机(13)的底盘上梁(14)高度高于履带(19)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梁(14)安装固定座处由钢板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7)为镰刀状的弯曲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架(3)两侧的支杆(6 )上分别设有提吊螺杆(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1)通过球面轴承(9)安装在轴杆(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架(3)和动刀架 (4)上的刀片同向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割机的秸秆铰割装置,包括定刀架和动刀架,所述定刀架和动刀架上分别设有刀片,动刀架滑动装配在定刀架上,定刀架通过两侧的支杆和固定座固定在收割机的底盘上梁上,所述动刀架通过连杆连接在万向摆臂一端,万向摆臂通过轴承座固定在下方定刀架支杆上设置的支架上,万向摆臂的另一端与万向摆臂轴承座装配连接,万向摆臂轴承座、固定座、定刀架一侧支杆的端部和从动链轮安装在同一轴杆上。本实用新型专门针对农作物收获籽实后遗留的秸秆清除作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灭茬效果好、劳动强度轻、环保经济、高效快捷和安全可靠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D34/04GK202009578SQ2011200979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解立胜 申请人: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