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的收割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96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割机的收割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割机的收割头。
技术背景目前的收割机的收割头不能将倒伏在地的稻谷收割,而且收割后打谷也不顺畅, 使得脱谷也不够干净,排稻秆杂乱;由于收割头体积较大,占用空间也大,而且工作效率不高,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割机的收割头,它的体积小,能通过扶禾链收集倒伏在地的稻谷;通过拔禾链将禾割下送至锥型打谷桶,使得打谷更顺畅,且脱谷干净,脱谷质量好,排稻秆更加容易,并且统一整齐,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锥型打谷桶1、第一锥型拔禾链2、第二锥型拔禾链3、锥型压禾链4、扶禾链5、送禾链盘6、送谷筒7和导入压禾盘8,锥型打谷桶1、第一锥型拔禾链2和第二锥型拔禾链3交错放置,且第二锥型拔禾链3设置在第一锥型拔禾链2的下方,第二锥型拔禾链3的下方设置有锥型压禾链4,第二锥型拔禾链3上方设置有导入压禾盘8,第二锥型拔禾链3的前侧设置有数个扶禾链5,扶禾链5下部设置有送禾链盘6,锥型打谷桶1 一侧设置有送谷筒7。所述的锥型打谷桶1为锥型滚筒。本实用新型的锥型打谷桶1与第一锥型拔禾链2、第二锥型拔禾链3交错设置, 结构合理,它通过第二锥型拔禾链3利用大链轮送至转弯处,并用导入压禾盘8改变稻穗 (禾头)的方向,然后同第一锥型拔禾链2同步将稻秆送入打谷桶1进行脱谷,拔禾链转弯角时的摩擦力使得禾秆送得更顺畅,并从第一锥型拔禾链2的小链轮处开始脱谷,能够有效地导入稻谷进行脱粒;利用第一锥型拔禾链2中的大链轮更容易排出统一整齐的稻秆, 而且它的扶禾链5能够将倒伏在家的稻秆扶起送至送禾链盘6进行剪割,再送至锥型打谷桶1进行脱粒。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能通过扶禾链收集倒伏在地的稻谷;通过拔禾链将禾割下送至锥型打谷桶,使得打谷更顺畅,且脱谷干净,脱谷质量好,排稻秆更加容易,并且统一整齐,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锥型打谷桶1、第一锥型拔禾链2、第二锥型拔禾链3、锥型压禾链4、扶禾链5、送禾链盘6、送谷筒7和导入压禾盘8,锥型打谷桶1、第一锥型拔禾链2和第二锥型拔禾链3交错放置,且第二锥型拔禾链3设置在第一锥型拔禾链2的下方,第二锥型拔禾链3的下方设置有锥型压禾链4,第二锥型拔禾链3上方设置有导入压禾盘8,第二锥型拔禾链3的前侧设置有数个扶禾链5,扶禾链5下部设置有送禾链盘6,锥型打谷桶1 一侧设置有送谷筒7。所述的锥型打谷桶1为锥型滚筒。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锥型打谷桶1与第一锥型拔禾链2、第二锥型拔禾链3交错设置,结构合理,它通过第二锥型拔禾链3利用大链轮送至转弯处,并用导入压禾盘8改变稻穗(禾头)的方向,然后同第一锥型拔禾链2同步将稻秆送入打谷桶1进行脱谷,拔禾链转弯角时的摩擦力使得禾秆送得更顺畅,并从第一锥型拔禾链2的小链轮处开始脱谷,能够有效地导入稻谷进行脱粒;利用第一锥型拔禾链2中的大链轮更容易排出统一整齐的稻秆,而且它的扶禾链5能够将倒伏在家的稻秆扶起送至送禾链盘6进行剪割,再送至锥型打谷桶1进行脱粒。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体积小,能通过扶禾链收集倒伏在地的稻谷;通过拔禾链将禾割下送至锥型打谷桶,使得打谷更顺畅,且脱谷干净,脱谷质量好,排稻秆更加容易,并且统一整齐,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1.收割机的收割头,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锥型打谷桶(1)、第一锥型拔禾链O)、第二锥型拔禾链(3)、锥型压禾链G)、扶禾链(5)、送禾链盘(6)、送谷筒(7)和导入压禾盘(8), 锥型打谷桶(1)、第一锥型拔禾链( 和第二锥型拔禾链C3)交错放置,且第二锥型拔禾链C3)设置在第一锥型拔禾链O)的下方,第二锥型拔禾链(3)的下方设置有锥型压禾链 G),第二锥型拔禾链C3)上方设置有导入压禾盘(8),第二锥型拔禾链(3)的前侧设置有数个扶禾链(5),扶禾链( 下部设置有送禾链盘(6),锥型打谷桶(1) 一侧设置有送谷筒 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的收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型打谷桶(1)为锥型滚筒。
专利摘要收割机的收割头,它涉及一种收割头。它的锥型打谷桶(1)、第一锥型拔禾链(2)和第二锥型拔禾链(3)交错放置,且第二锥型拔禾链(3)设置在第一锥型拔禾链(2)的下方,第二锥型拔禾链(3)的下方设置有锥型压禾链(4),第二锥型拔禾链(3)上方设置有导入压禾盘(8),第二锥型拔禾链(3)的前侧设置有数个扶禾链(5),扶禾链(5)下部设置有送禾链盘(6),锥型打谷桶(1)一侧设置有送谷筒(7)。它的体积小,能通过扶禾链收集倒伏在地的稻谷;通过拔禾链将禾割下送至锥型打谷桶,使得打谷更顺畅,且脱谷干净,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A01D41/00GK202143357SQ20112018767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卢翔峰 申请人:卢翔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