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4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竿前托。
技术背景现有渔竿前托是U型前托,在遇风浪时,由于U型前托不能将渔竿夹住,导致渔竿出现左右摆动,甚至使渔竿脱离渔竿架;在架竿时还需要调整渔竿前后位置,在钓鱼时为了让鱼容易咬钩,常常需要逗钓,逗钓时渔竿要来回动,渔竿的前后或来回动作都将造成渔竿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渔竿前托是U型前托,不能将渔竿夹住,导致渔竿出现左右摆动,甚至使渔竿脱离渔竿架,以及在调整渔竿前后位置或逗钓时,易造成渔竿磨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所述渔竿前托包括主体、两个芯杆、两个帽、两个不锈钢套和两个滚轮,主体的上端面以竖直中心线M-M为基准对称设有两个斜面,两个斜面上的垂直中心线呈V形,每个斜面上设有芯杆安装孔,每个芯杆安装孔中装有一个芯杆,每个芯杆上套装一个不锈钢套,每个不锈钢套上套装一个滚轮,每个芯杆的上端固接一个帽。上述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两个斜面1-1的垂直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30° 60°。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前托架设计成V形,在遇风浪时,V形前托将渔竿夹住,防止了渔竿左右摆动,避免了渔竿脱离渔竿架。2.在调整渔竿前后位置或逗钓时,即渔竿的前后或来回动作时,两个不锈钢套4 和两个滚轮5随渔竿自如转动,使得渔竿不受损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见图1 图3,其组成包括主体1、两个芯杆2、两个帽3、两个不锈钢套4和两个滚轮5,主体1的上端面以竖直中心线M-M为基准对称设有两个斜面 1-1,两个斜面1-1上的垂直中心线呈V形,每个斜面1-1上设有芯杆安装孔1-2,每个芯杆安装孔1-2中装有一个芯杆2,每个芯杆2上套装一个不锈钢套4,不锈钢套4与芯杆2采用间隙配合,每个不锈钢套4上套装一个滚轮5,滚轮5与不锈钢套4采用间隙配合,每个芯杆2的上端固接一个帽3。滚轮5的外表面涂荧光粉,荧光粉具有发光性能,给夜钓提供了光壳。实施例2:上述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见图1 图3,两个斜面1-1的垂直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α为30° 60°。夹角α设计在上述数值范围内,便于V形渔竿前托夹住渔竿。其它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上述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见图1 图3,两个斜面1-1的垂直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α为45°。夹角α为45°,是V形渔竿前托夹住渔竿的最佳角度。其它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其特征是所述渔竿前托包括主体(1)、两个芯杆O)、两个帽(3)、两个不锈钢套(4)和两个滚轮(5),主体(1)的上端面以竖直中心线(M-M)为基准对称设有两个斜面(1-1),两个斜面(1-1)上的垂直中心线呈V形,每个斜面(1-1)上设有芯杆安装孔(1-2),每个芯杆安装孔(1-2)中装有一个芯杆O),每个芯杆(2)上套装一个不锈钢套G),每个不锈钢套(4)上套装一个滚轮(5),每个芯杆O)的上端固接一个帽 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斜面(1-1)的垂直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30° 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斜面(1-1)的垂直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45°。
专利摘要双滚轮V形渔竿前托,它涉及一种渔竿前托,以解决现有渔竿前托是U型前托,不能将渔竿夹住,导致渔竿出现左右摆动,甚至使渔竿脱离渔竿架,以及在调整渔竿前后位置或逗钓时,易造成渔竿磨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体(1)的上端面以竖直中心线(M-M)为基准对称设有两个斜面(1-1),两个斜面(1-1)上的垂直中心线呈V形,每个斜面(1-1)上设有芯杆安装孔(1-2),每个芯杆安装孔(1-2)中装有一个芯杆(2),每个芯杆(2)上套装一个不锈钢套(4),每个不锈钢套(4)上套装一个滚轮(5),每个芯杆(2)的上端固接一个帽(3)。本实用新型用于渔竿上。
文档编号A01K97/10GK202077499SQ2011201915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9日
发明者刘海江, 刘秀英 申请人:刘秀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