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苗箱延伸板位置调节结构的手扶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7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苗箱延伸板位置调节结构的手扶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便利地将插秧机的苗箱延伸板左右横向调节,并且调节插秧深度时配件之间无碰撞发生等带苗箱延伸板位置调节结构的手扶插秧机。
背景技术
插秧机分为高速插秧机与手扶插秧机,其中手扶式插秧机是操作者在插秧机的后方步行,并能够进行插秧机行走操作及进行插秧操作。如图1所示,手扶插秧机中包括发动机、齿轮箱及用于进行行走的行走机体(10)。 行走机体(10)包括中央浮板(11)及左右两侧的侧浮板(12),行走机体(10)以漂浮方式行走于农田。行走机体(10)的后方设有用于装载预备苗装有多个苗箱板的苗箱延伸板 (20)及栽插预备苗的植秧装置(30)。苗箱延伸板(20)的后方有可操纵行走及插秧作业的驾驶调节部(40)。驾驶调节部(40)包括用于控制发动机向各部件传达动力的主离合器杆、用于运行植秧装置与运行车轮升降的插秧离合器杆、用于控制发动机传达到车轮的旋转速度与控制旋转方向的变速杆、用于连接方向把手的和决定把传达到车轮的动力向左右、各单向控制的调向离合器杆、 用于调控发动机旋转速度的调速杆、用于控制提供植秧装置苗供给量的苗供给量控制杆及用于调节插秧深度的插秧深度调节杆等部件。预备苗插秧深度以2 3cm为标准,如因预备苗大小,需要调节秧苗深度时,可通过插秧深度调节杆实施。插秧深度调节杆是通过调控杆的位置来调节苗箱延伸板(20)的升降,控制插秧深度。插秧深度调节杆操作的旋转轴附件设置在驾驶调节部(40)的横向位置,上述轴附件的旋转力是通过曲轴附件及凸轮轴附件传输到苗箱延伸板(20),实现升降动作。苗箱延伸板(20),可根据苗的种类、幼苗或中苗调节横向输送量。手扶插秧机为了调节苗箱板的左右位置,通过苗箱延伸板(20)的中央及侧面形成的托架连接部调节。但是,此调节操作中,存在着操作空间狭小,及需要分解相应部件的困难。另外, 苗箱延伸板(20)的左右位置调节时,把其可中间化的横向输送支撑架与移送轴构成相互结合固定的结构,因插秧深度调节杆操作变化苗箱延伸板(20) 位置的升降同时变化的横向移送支撑架位置相对固定的移送轴产生应力,产生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的带苗箱延伸板位置调节结构的手扶插秧机。本实用新型的带苗箱延伸板位置调节结构的手扶插秧机,包括发动机、齿轮箱、可以行走的行走机体(110),行走机体(110)包括位于中间的中浮板(111)和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浮板(112),行走机体(110)的后方设有苗箱板(120)和预备苗插秧装置,苗箱板 (120)的后方设有驾驶操作部(140),驾驶操作部(140)上有把手(141),把手(141)位于苗箱板(120)的后方左右两侧,把手(141)之间设有主离合器杆(143)及插秧离合器杆 (145),驾驶操作部(14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离合器杆(143)及插秧离合器杆(145)的苗供给量调节杆(147)和插秧深度调节杆(149),所说的苗箱板(120)侧端部连有横向移送支架(121),横向移送支架(121)的一端连接于苗箱板(120)侧,其他侧端部连接于移送轴 (123);横向移送支架(121)形成与苗箱板(120)侧连接的苗箱板连接部(121a)和移送轴 (123)连接的移送轴连接部(121b);苗箱板连接部(121a)形成多个垂直方向的贯通孔,贯通孔中的一孔中,结合有用于调节苗箱板连接部(121a)横向移送间距的间距调节螺栓组件(125)及间距调节螺母组件(127)。优选地,所说的驾驶操作部(140)的下部横向设定固定轴支架(151),所说的间距调节螺栓组件(125)与固定轴支架(151)结合。所说的横向移送支撑架(121)的移送轴连接部(121b),拥有移送轴(123)贯通结合的贯通孔,所说的贯通孔为垂直方向的长条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苗箱板左右两端形成的横向移送支撑架的苗箱连接部侧、横向移送支撑架的固定位置调整的、间距调整螺栓附件及间距调整螺母附件组成,具有调整苗箱板的位置、扩大操作空间和便利操作的效果。还有,本实用新型形成横向移送支撑架的移送轴连接部的贯通孔的形态为垂直方向的长条孔,在插秧深度调节时不会形成在苗箱板的升降联动一起升降的横向移送支撑架与移送轴之间产生区间约束力,产生可以预防结构要素间干扰变形问题的效果。

图1是现有手扶插秧机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扶插秧机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扶插秧机结构的背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苗箱板位置调节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10为行走机体,111为中央浮板,112为侧浮板,113为车轮,120为苗箱板, 121为横向移送支架,121a为苗箱板连接部,121b为移送轴连接部,123为移送轴,125为间距调节螺栓组件,127为间距调节螺母组件,130为植秧装置,140为驾驶操作部,141为把手,143为主离合器杆,145为插秧离合器杆,147为苗供给量调节杆,149为插秧深度调节杆,151为固定轴支架,153为曲轴,153a为轴固定部,153b为旋转部,155为联动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扶插秧机包括发动机、齿轮箱、可以行走的行走机体(110)。行走机体(110)以漂浮的方式行走于农田,包括位于中间的中央浮板(111)和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浮板(112)。行走机体(110)的后方设有用于装载预备苗的复式苗盘的苗箱板(120)和预备苗插秧装置。苗箱板(120)的后方设有用于控制行走及插秧操作的驾驶操作部(140)。驾驶操作部(140)上有用于让驾驶者可以两手抓握驾驶的把手(141), 把手(141)位于苗箱板(120)的后方左右两侧。把手(141)中可以设置从发动机向车轴传达动力的向左右单向输送控制、决定行走方向的调向离合器把手。把手(141)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发动机向各部传输动力的主离合器杆(143)及用于控制植秧装置的操作和车轮 (113)的升降操作的插秧离合器杆(145)。驾驶操作部(14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离合器杆(143)及插秧离合器杆(145) 的苗供给量调节杆(147)和插秧深度调节杆(149)。苗供给量调节杆(147)用于调节供给植秧装置的苗供给量,插秧深度调节杆(149)通过调节苗箱板(120)的升降来调整苗栽秧深度的。预备苗插秧深度一般为2 3cm,可按预备苗的成长大小需要调整,调整可通过插秧深度调节杆(149)完成。插秧深度调节杆(149)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在驾驶操作部(140)的下部横向设定固定轴支架(151),在固定轴支架(151) 上,设有可以空转的插秧深度调节杆(149);2)在固定轴支架(151)的前方,固定轴支架(151)与苗箱板(120)之间,设置与固定轴支架(151)平行的曲轴(153)。4)曲轴(153)与插秧深度调节杆(149)的下端,以联动方式结合着。曲轴(153)的工作原理与自行车或缝纫机上、上下脚踏运动传换成链条轮或皮带轮的旋转运动时,使用的曲轴工具同一原理构成。曲轴(153)是由轴固定部(153a)和旋转部(153b)组成,所说的轴固定部(153a) 和旋转部(153b)以插秧深度调节杆(149)为基准、左右两侧可以旋转的,起支撑作用。旋转部(153b)在曲轴(153)的中央部与两端。中央部的旋转部(153b)与插秧深度调节杆 (149)以内咬合方式连接,从插秧深度调节杆(149)收到旋转力,以轴固定部(153a)为基准,旋转曲轴(153)。两端的旋转部(153b)与苗箱板(120)的下部连接通过插秧深度调节杆(149)的运行力实现苗箱板(120)的升降。联动于插秧深度调节杆(149)的操作,曲轴凸轮轴(153)的两侧端部形成的轴固定部(153a)进行旋转运动,连接于上述轴固定部 (153a)的苗箱板(120)联动产生升降动作。苗箱板(120)的左右两侧的下端部利用固定轴支架(151)上与联动连接部(155)连接。本实用新型是按预备苗的幼苗或中苗,提供上述苗箱板(120)的横向移送。如图3所示,苗箱板(120)侧端部形成横向移送支架(121),横向移送支架(121) 的一端部连接于苗箱板(120)侧,其他侧端部连接着移送轴(123)。移动轴(123)支撑于行走机体(110)侧,苗箱板(120)的左右移动时与横向移动支架(121)同时移动。如图4、图5,横向移送支架(121)形成与苗箱板(120)侧连接的苗箱板连接部 (121a)和移送轴(123)连接的移送轴连接部(121b)。苗箱板连接部(121a)如图5形成多个垂直方向的贯通孔。贯通孔是横向移送支撑架(121)的苗箱板连接部(121a)与苗箱板(120)之间螺栓及螺母组合应用的用途。利用上述贯通孔中孔,把为调节苗箱板连接部 (121a)横向移送间距的间距调节螺栓组件(125)及间距调节螺母组件(127)结合起来。间
5距调节螺栓组件(125)与固定轴支架(151)结合。苗箱板(120)移动时,间距调节螺栓组件(125)的位置与横向移送支架(121)同时移动。间距调节螺栓组件(125)通过横向移送支撑架(121)的贯通孔与间距调节螺母组件(127)结合。间距调节螺栓组件(127)是通过苗箱板(120)的横向移送位置的调节量, 向间距调节螺母组件(125)的轴方向移动螺丝。两侧锁紧横向移送支撑架(121)来固定苗箱板,防止苗箱板(120)左右横向任意移动。横向移送支撑架(121)的移送轴连接部(121b),拥有移送轴(123)贯通结合的贯通孔。贯通孔的形态是垂直方向的长条孔。横向移送支撑架(121)与苗箱板(120) —起垂直方向升降时,不被移送轴(123)约束,在长条孔内自由移动。可以解决移送轴(123)与横向移送支撑架(121)的固定构造所产生的因应力集中变形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在苗箱板(120)的左右两端横向移送支撑架(121)的苗箱板连接部(121a)侧、配置可以调节横向移送支撑架(121)的固定位置的的间距调节螺栓组件 (125)和间距调节螺母组件(127),扩充了为调节苗箱板(120)的位置所需的作业空间。本实用新型把横向移送支撑架(121)的移送轴连接部(121b)的贯通孔的形状做成垂直方向的长条孔。插秧深度调节时,可以预防与苗箱板(120)的升降联动的横向移送支撑架(120)和移送轴(123)之间,因结构引起的约束力及结构干预,产生的变形现象。
权利要求1.带苗箱延伸板位置调节结构的手扶插秧机,包括发动机、齿轮箱、可以行走的行走机体(110),行走机体(110)包括位于中间的中浮板(111)和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浮板(112), 行走机体(110)的后方设有苗箱板(120)和预备苗插秧装置,苗箱板(120)的后方设有驾驶操作部(140),驾驶操作部(140)上有把手(141),把手(141)位于苗箱板(120)的后方左右两侧,把手(141)之间设有主离合器杆(143)及插秧离合器杆(145),驾驶操作部(140) 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离合器杆(143)及插秧离合器杆(145)的苗供给量调节杆(147)和插秧深度调节杆(149),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苗箱板(120)侧端部连有横向移送支架(121), 横向移送支架(121)的一端连接于苗箱板(120)侧,其他侧端部连接于移送轴(123);横向移送支架(121)形成与苗箱板(120)侧连接的苗箱板连接部(121a)和移送轴(123)连接的移送轴连接部(121b);苗箱板连接部(121a)形成多个垂直方向的贯通孔,贯通孔中的一孔中,结合有用于调节苗箱板连接部(121a)横向移送间距的间距调节螺栓组件(125)及间距调节螺母组件(1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苗箱延伸板位置调节结构的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驾驶操作部(140)的下部横向设定固定轴支架(151),所说的间距调节螺栓组件(125) 与固定轴支架(151)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苗箱延伸板位置调节结构的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横向移送支撑架(121)的移送轴连接部(121b),拥有移送轴(123)贯通结合的贯通孔, 所说的贯通孔为垂直方向的长条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苗箱延伸板位置调节结构的手扶插秧机,包括发动机、齿轮箱、可以行走的行走机体(110),行走机体(110)的后方设有苗箱板(120)和预备苗插秧装置,所说的苗箱板(120)侧端部连有横向移送支架(121),横向移送支架(121)的一端连接于苗箱板(120)侧,其他侧端部连接于移送轴(123);横向移送支架(121)形成与苗箱板(120)侧连接的苗箱板连接部(121a)和移送轴(123)连接的移送轴连接部(121b);苗箱板连接部(121a)形成多个垂直方向的贯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调整苗箱板的位置、扩大操作空间和便利操作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插秧深度调节时不会形成在苗箱板的升降联动一起升降的横向移送支撑架与移送轴之间产生区间约束力,产生可以预防结构要素间干扰变形问题的效果。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2153850SQ20112024718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
发明者金星起 申请人:大同农机(安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