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1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挖掘作物地下块根的农业机械,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
背景技术
木薯收获产品主要是地下的块根。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靠人工作业, 采用手或简单的拔薯工具拔并兼用锄头挖的作业方式。由于木薯块根收获量大,因此木薯块根收获成为当前木薯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占用劳动力最多的一项作业。并且,人工作业生产率低,作业成本高。此外,由于木薯块根较大,在地表下的分布又不规则,且肉质松脆,因此人工作业会造成块根损失和损伤,特别是在粘性较大的土壤中作业,块根损失和损伤更大。另外,我国也有少部分地区在人工先砍去茎杆后,采用畜力或在拖拉机上装上没有翻土板的犁头,先将块根两侧的表土犁松,再人工辅以拔或挖。这种半人工半畜力或半人工半机械化的收获方式,其生产效率仍然低下。机械化收获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收获质量与人工收获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其碎薯、伤薯及破皮率虽随土壤状况变化而异,但在同一条件下均远远低于人工。但是,目前我国木薯块根收获机械的研究仅处于起步与试验阶段,市场上没有成熟的机型。2009年1月广西武鸣县农机局、广西武鸣县农机推广站、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采用郑州山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马铃薯收获机改进研制了 4UM-1600型木薯块根收获机,该机以天津804型拖拉机为动力,幅宽1.6 m,工作深度30 cm,一次挖掘两垄块根。但庞大的土壤与块根分离装置,致使机具负荷重,阻力大,从而生产率低,作业成本高,其生产率仅3亩/h,收获成本达60元/亩。2008年底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耕作种植机械研究所与广西南宁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引进的巴西4MU-2型木薯采收机, 它由一把成72°角的V形刀片、支杆、端头、圆盘土壤切割器、机架等组成。V形刀片安装于支杆上,支杆一方面起固定刀片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将V形刀片左右刃分开,其左右刃均长96 cm、宽10 cm。作业前,需把木薯茎杆离地面30 cm以上切断并清走,作业时,位于V 形刀片中间并固定在支杆上的端头和前面的圆盘土壤切割器行走在两行木薯之间即垄沟, V形刀片的左右刃沿前进方向分别从左侧和右侧的木薯块根底部通过,左右刃各收获薯地中的一垄块根。但因V形刀片左右刃各收获一垄块根,故左右刃长度大,致使机具负荷重、 强度低,因而作业成本高、生产率低、适应性不强、机具使用可靠性差。目前该机还处于试验改进中,没有较大进展。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且块根挖掘作业成本低、效率高、使用可靠性好、块根损失损伤少的块根挖掘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包括机架、提升牵引组件和拉杆,提升牵引组件与机架前端的下悬挂孔座铰接, 所述拉杆与机架上的上悬挂孔座铰接,所述机架的后端两侧分别向下立设有支撑柱,两支撑柱的下端之间设有起薯刀板,起薯刀板的前边中部立设有入土齿。所述两个支撑柱的下端各设有限深板。所述限深板的底面与水平面成7°角。所述起薯刀板与水平面成 33°夹角。所述起薯刀板与水平面成30°夹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机作业时,提升牵引组件和拉杆以三点悬挂方式后悬挂于拖拉机上牵引行走,两根支撑柱的底端均行走在垄沟,机手通过操纵拖拉机提升牵引组件使块根挖掘装置逐渐下降,使入土齿入土,随后起薯刀板入土,随着拖拉机的继续前进,入土齿的前端切入块根下面的土壤中,使土壤和块根一起沿与水平面成30°角的刀板刀面上升,土壤和块根与刀面的相对运动使土壤疏松,并使土壤与块根逐步分离,至刀板刀背时,块根与疏松的土壤一起从刀板上方的支撑柱间向后滑出,使块根和土壤进一步分离, 作业后将块根整串翻至地面。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作业,由于起薯刀板前端设有入土齿,有助于块根挖掘装置入土,此外,本实用新型挖掘作业成本低、 效率高、使用可靠性好、块根损失损伤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升牵引组件;11、提升臂;12、连杆;13、牵引杆;2、拉杆;3、机架;31、上悬挂孔座;32、连接长板;33、下悬挂孔座;34、前主梁;35、后主梁;4、联接组件;41、螺栓组件;42上联接板;43下联接板;5、挖掘组件;51、支撑柱;52、起薯刀板;53、限深板;54、入土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包括有铰接在车体上的提升牵引组件1、固定在车体上的拉杆2、机架3、联接组件4与挖掘组件5。 所述提升牵引组件1是由提升臂11、连杆12、牵引杆13构成。牵引杆13的一端与车体铰接,另一端与机架前端的下悬挂孔座33铰接。提升臂11与车体上的动力装置相连,提升臂 11与连杆12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12是一个可进行长度调节的伸缩杆,连杆12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杆13的杆体的中部。所述拉杆2与机架3的上悬挂孔座31铰接,所述拉杆2是一个可进行长度调节的伸缩杆。所述联接组件4由螺栓组件41、上联接板42、下联接板43 构成。所述挖掘组件5设在机架的底部,所述挖掘组件5是由支撑柱51、起薯刀板52、限深板53、入土齿M构成。其中,支撑柱51有两个,分别向下立设在机架3的后端两侧,支撑柱 51的上端与下联接板43焊接相连,并通过联接组件4紧固在机架3后主梁35的底部。两个支撑柱51的下端各焊接有两块限深板53,所述限深板53的底面与水平面成7°角。所述起薯刀板52设置在两支撑柱51的下端之间,起薯刀板52与支撑柱51焊接相连,所述起薯刀板与水平面成观° 33°夹角,优选为30°夹角,起薯刀板52的前边中部立设有入土齿54。工作原理把木薯茎杆离地面30 cm以上切断并清走后,利用该装置,可完成木薯块根的挖掘作业。该装置以三点悬挂方式后悬挂于拖拉机上,作业时,两根支撑柱的底端均行走在垄沟,机手通过操纵拖拉机提升牵引组件使块根挖掘装置逐渐下降,使入土齿入土, 随后起薯刀板入土,随着拖拉机的继续前进,入土齿的前端切入块根下面的土壤中,使土壤和块根一起沿与水平面成30°角的刀板刀面上升,土壤和块根与刀面的相对运动使土壤疏松,并使土壤与块根逐步分离,至刀板刀背时,块根与疏松的土壤一起从刀板上方的支撑柱间向后滑出,使块根和土壤进一步分离,作业后将块根整串翻至地面。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包括提升牵弓I组件(1)、拉杆(2 )和机架(3),提升牵引组件(1)与机架(3)前端的下悬挂孔座(33)铰接,所述拉杆(2)与机架(3) 上的上悬挂孔座(31)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的后端两侧分别向下立设有支撑柱 (51),两支撑柱(51)的下端之间设有起薯刀板(52),起薯刀板(52)的前边中部立设有入土齿(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支撑柱(51)的下端各设有限深板(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深板(53)的底面与水平面成7°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薯刀板(52)与水平面成 33°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薯刀板(52)与水平面成30°夹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装置,包括提升牵引组件(1)、拉杆(2)和机架(3),提升牵引组件(1)与机架(3)前端的下悬挂孔座(33)铰接,所述拉杆(2)与机架(3)上的上悬挂孔座(31)铰接,所述机架(3)的后端两侧分别向下立设有支撑柱(51),两支撑柱(51)的下端之间设有起薯刀板(52),起薯刀板(52)的前边中部立设有入土齿(54)。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木薯联合收获机的块根挖掘作业,由于起薯刀板前端设有入土齿,有助于块根挖掘装置入土,此外,本实用新型作业成本低、效率高、使用可靠性好、块根损失损伤少。
文档编号A01D13/00GK202262252SQ2011203813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
发明者崔振德, 张劲, 张园, 李明, 莫清贵, 薛忠, 邓怡国, 高文武, 黄严, 黄晖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