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43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为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大,病、虫、草害种类多,危害重。据农业部门统计,每年因病、虫、草等危害,产量损失达20 30%。防治水稻上的病、虫、草害所使用的农药数量约占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的50%左右。全国对水稻害虫的药治面积,常年在12亿亩左右,害虫大发生年药治面积会更大。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农药品种,如防治稻纵卷叶螟,多年来,使用杀虫单,毒死蜱较多,近3 5年,使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盐酸盐等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大面积防治达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使用多年后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逐年下降。近年引进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上的鳞翅目害虫,用药量少,防效好,但农药价格高,大面积推广使用亦有一定困难。又如防治水稻螟虫,尤其是水稻二化螟,曾大面积使用杀虫单、杀虫双、三唑磷等农药,均因抗药性产生,防效下降。后改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氟虫腈(锐劲特)和昆虫激素类的有关农药如氟虫脲等,均因对鱼、虾、蜜蜂等有益水生动物和昆虫的影响较大,于2009 年农业部下令在水稻上停止使用,以致于造成防治水稻螟虫无较好的药剂使用。近年推广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亦因上面提到的价位较高,大面积使用有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我国对大规模生产的有关农药品种对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降低近来引进较好的农药品种的市场价格,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系统筛选的基础,对一些专性杀虫剂进行复配就有此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低毒、杀虫谱较广的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的技术方案,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好,成本较低,对水稻鳞翅目害虫,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有较好防治效果。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物质氯虫苯甲酰胺0. 5 1. 5%,苯氧威3. 5 4.5%。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含量为 0. 6 1. 4%,苯氧威含量为3. 6 4. 4%。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含量为 0. 8 1. 0%,苯氧威含量为3. 8 4. 2%。氯虫苯甲酰胺,英文通用名(Chlorantraniliprole,注册商标名Rynaxypyr)又名康宽。是美国杜邦公司近年生产和推广的一种氨基苯甲二酰类杀虫剂。纯品外观为白色结晶,比重(对液体要求)1. 507g/ml,熔点208 210°C。分解温度330°C,蒸气压(20 25 0C ) 6. 3X1012pa,溶解度(20 25 °C g/ml)水 1. 023,丙酮 3.446,甲醇 1. 714,乙腈0.711,乙酸、乙酯1.144。氯虫苯甲酰胺具有独特的杀虫机理,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肌肉)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好等特点。氯虫苯甲酰胺目前已登记在水稻主要害虫上如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对稻瘿蚊、稻象甲、稻水象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该农药属微毒级,对稻田有益昆虫、鱼、虾也非常安全。苯氧威(Fenoxycarb)又名双氧威、芬诺克、氧醚威等。分子式C12HltlNO4,分子量 301. 4,纯品为白色结晶,能溶于丙酮、氯仿、甲醇、甲苯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对光稳定,PH 值6. 5 10及温度10 38°C条件下稳定。低毒,大鼠急性径口 LD50 > 16800mg/kg,急性径皮LD50 > 2000mg/kg,对天敌和益虫安全。苯氧威属昆虫生长调节剂,分子结构具氨基甲酸酯基因,但其杀虫作用为非神径性,对大多数昆虫表现出强烈的保幼激素活性,杀虫谱广,兼具胃毒和触杀作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对环境无污染。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根据其用途,可加工多种剂型,如水胶悬齐U,由原药加入扩散剂、润湿剂、粘结剂、填料等制成;也可以制成水分散剂,由原药加入渗透剂、扩散剂、润湿剂、粘结剂、填料等制成。具体混配生产工艺和常用助剂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对二化螟的共毒系数大于120,两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水稻鳞翅目害虫,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有较好防治效果。该复配农药低毒、杀虫谱较广,速效性和持效性好,生产成本低。本专利申请中的配比均为有效成分的纯物质的重量百分含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并结合相应试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配方一氯虫苯甲酰胺0. 6%,苯氧威4. 4%。配方二 氯虫苯甲酰胺0. 8%,苯氧威4. m。配方三氯虫苯甲酰胺1. 0%,苯氧威4. 0%。配方四氯虫苯甲酰胺1. 2%,苯氧威3. 8%。配方五氯虫苯甲酰胺1. 4%,苯氧威3. 6%。试验一.上述复配农药对二化螟的联合作用测定。1.供试药剂94. 5%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90%苯氧威乳油由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配比设计
1)氯虫苯甲酰胺
2)苯氧威
3)5%氯虫苯甲酰胺·苯氧威混剂1 (配方1)比值1 :7. 3
4)5%氯虫苯甲酰胺·苯氧威混剂2 (配方2)比值1 :5. 25
5)5%氯虫苯甲酰胺·苯氧威混剂3 (配方3)比值1 :4. 0
6)5%氯虫苯甲酰胺·苯氧威混剂4 (配方4)比值1 :3. 17
7)5%氯虫苯甲酰胺·苯氧威混剂5 (配方5)比值1 :2. 57
43.供试昆虫二化螟4 5龄幼虫;
4.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 T 11M. 7— 2006,采用浸虫法。 5.筛选结果,见表1-8。
权利要求
1.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物质氯虫苯甲酰胺0.5 1.5%,苯氧威3. 5 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含量为0.6 1.4%,苯氧威含量为3. 6 4.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氯虫苯甲酰胺含量为0. 8 1. 0%,苯氧威含量为3. 8 4. 2%。
全文摘要
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物质氯虫苯甲酰胺0.5~1.5%,苯氧威3.5~4.5%。上述氯虫苯甲酰胺和苯氧威复配农药,对二化螟的共毒系数大于120,两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水稻鳞翅目害虫,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有较好防治效果。该复配农药低毒、杀虫谱较广,速效性和持效性好,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N47/12GK102550574SQ20121003130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傅强, 刘玉坤, 罗举, 胡国文 申请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