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耙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输送装置,尤其是一种耙棉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梳齿结构的采棉技术及其装置由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收益高,因此得到众多科研机构的重视。据申请人了解,此类在研机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梳齿式,一种是复梳式,其区别仅在于梳齿排数量的不同。前者是一排梳齿,适合收获产量低、植株矮的棉花;后者是双层梳齿,适合收获高植株、高密度、高产量的棉花。无论是梳齿式还是复梳式采棉机,梳齿梳下的棉花均需采用拨棉轮(辊)拨往输送装置。拨棉轮(辊)的常规结构为在转轴圆周上组装三到四片叶片,叶片外缘的运动轨迹是以转轴中心为中心、直径约500毫米的圆。其拨棉有效作用点在拨棉轮中心垂直于梳齿平面的垂足处。为了避免拨棉轮叶片拨断棉花枝杆,在拨棉轮前端设置有挡棉板,以阻挡棉花枝杆靠近拨棉轮。因此,位于梳齿上的采摘点与拨棉轮的作用点相距较远,通常在250毫米以上。这样一来,采摘下的棉花堆积在齿杆上,不能及时拨走,需等待下株棉杆的推动才能进入拨棉轮的拨棉点。结果,堆积的棉花与后续枝杆接触并产生拉带,导致梳齿式采棉机挂枝棉较多。复梳式采棉机同样由于设置拨棉轮的缘故,上层梳齿的位置及长度都受到影响,导致上层棉花的输送无法实现,不得不采取负夹角的方式,结果又造成了上层采摘点偏后,棉花及枝杈容易卡塞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能够及时把籽棉耙走的耙棉装置,从而保证采摘后的棉花及时顺利拨往输送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耙棉装置包括安装在采摘台机架上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包括上下分布且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被动轴;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分别装有通过耙棉链传动连接的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两端的耙棉链之间间隔固定有与旋转轴平行的耙棉杠,所述耙棉杠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弹性耙齿,所述弹性耙齿朝耙棉链运动相反方向以与耙棉链切向呈外倾5° -15°的夹角延伸。采用本发明后,由于耙棉装置宽度方向大大缩减,因而使得位于梳齿上的采摘点与拨棉轮的作用点距离显著减小(可以减小到50毫米左右)。这样,采摘下的棉花被及时拨走,不会堆积在齿杆上,因此有效避免了堆积的棉花与后续枝杆接触及产生拉带,明显减少了挂枝棉和落地棉,减少了籽棉的损失,并且不影响复梳式采棉机上层梳齿的形状和布置, 克服了棉花及枝杈容易卡塞的缺陷。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弹性耙齿的弯曲成当其最外端处于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连心延长线时,所述最外端的瞬间运动方向与所述连心延长线垂直。这样,弹性耙齿在拨棉有效作用点的状态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处于垂直于梳齿平面垂足处的理想状态,因此可以保持拨棉效果。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及时将籽棉耙离采摘点的构想,既解决了梳齿式采棉机损失大、含杂高的难题,也解决了复梳式采棉机上层梳齿排无法布置的难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耙棉装置如图I和图2所示,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采摘台机架I上的旋转轴,旋转轴包括由上下分布且相互平行的主动轴6和被动轴12。主动轴6和被动轴12的两端分别装有主动链轮5和被动链轮11,其中主动链轮5与主动轴6固连,被动链轮11通过轴承活套在被动轴12上,主动链轮5和被动链轮11相互之间通过耙棉链2传动连接。主动链轮5与采摘台机架I外侧的驱动链轮7同轴固连。两端的耙棉链2之间间隔固定有与旋转轴平行的四根耙棉杠4,耙棉杠4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弹性耙齿3。弹性耙齿3朝耙棉链运动相反方向以与耙棉链2切向呈外倾10° (5° -15°范围均可)的夹角延伸。弹性耙齿3的外端呈圆弧弯曲状,弯曲成当其最外端处于主动轴6和被动轴12连心延长线时, 该最外端A的瞬间运动方向与连心延长线垂直。被动轴12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套9安置在采摘台机架I上,支撑套9的外端装有通过调节螺母10可以改变上下位置的支撑螺栓8,因此通过调节螺母调节耙棉链的张紧度。工作时,驱动链轮在动力的驱动下与主动轴及主动链轮逆时针旋转,通过祀棉链及被动链轮带动耙棉杠及耙棉齿沿链传动轨迹运动。当梳齿采摘下籽棉后,耙棉齿及时将籽棉耙向螺旋输送,再经风力输送到棉桃清分装置。实践证明,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突出优点
1、由于大大缩短了输送点与采摘点之间的距离,因此采摘下的籽棉及时送走,避免了籽棉与棉杆接触产生挂枝棉造成的损失;
2、运动高度明显降低,有利于双层梳齿的布置,可以实现一梳一耙的结构,避免上层梳齿因卡塞而无法工作的现象;
3、解决了梳齿式采棉机采摘损失高、含杂高、难以推广的难题,为实现棉花采收机械化奠定基础。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主、被动链轮与对应轴的关系可以固连、活套多种排列组合结构。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耙棉装置,包括安装在采摘台机架上的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上下分布且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被动轴;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分别装有通过耙棉链传动连接的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两端的耙棉链之间间隔固定有与旋转轴平行的耙棉杠,所述耙棉杠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弹性耙齿,所述弹性耙齿朝耙棉链运动相反方向以与耙棉链切向呈外倾的夹角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倾的夹角为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耙齿的弯曲成当其最外端处于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连心延长线时,所述最外端的瞬间运动方向与所述连心延长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与主动轴固连,所述被动链轮活套在被动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套安置在采摘台机架上,所述支撑套的外端装有通过调节螺母改变上下位置的支撑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与采摘台机架外侧的驱动链轮同轴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耙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耙齿的外端呈圆弧弯曲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耙棉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安装在采摘台机架上的旋转轴,旋转轴由上下分布且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被动轴构成;主动轴和被动轴分别装有通过耙棉链传动连接的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传动连接,两端的耙棉链之间间隔固定有与旋转轴平行的耙棉杠,耙棉杠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弹性耙齿,弹性耙齿朝耙棉链运动相反方向以与耙棉链切向呈外倾10°-20°的夹角延伸。采用本发明后,采摘下的棉花被及时拨走,不会堆积在齿杆上,因此有效避免了堆积的棉花与后续枝杆接触及产生拉带,明显减少了挂枝棉和落地棉,减少了籽棉的损失,并且不影响复梳式采棉机上层梳齿的形状和布置,克服了棉花及枝杈容易卡塞的缺陷。
文档编号A01D46/08GK102598956SQ20121004511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吴崇友, 张玉同, 梁建, 梁苏宁, 沐森林, 石磊, 胡敏娟 申请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