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淮猪商品肉猪杂交方法
一种淮猪商品肉猪杂交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淮猪商品肉猪杂交方法,属于动物遗传育种和动物饲养生产领域。二、背景技术
淮猪俗称老淮猪,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为我国地方优良猪品种之一,分布于江苏北部的东海、赣榆、淮阴等地,已有2000多年历史,对我国的养猪业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和影响。淮猪体型紧凑,头中等偏大,全身被毛黑色,据1986年出版的《中国猪品种志》 记载,成年公猪体重182. 26kg,体长147. 20cm,胸围136. 6cm,体高79. 4cm ;成年母猪体重 128. 38kg,体长129. 43cm,胸围118. 2cm,体高70. 52cm。另据江苏省东海种猪场测定,淮猪第一胎产仔数9. 31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3. 18头,日增重387. 5g,饲料报酬4. 54 1,瘦肉率44. 89%,肌内脂肪4. 85,肉色评分4. O。淮猪虽然具有性成熟早、产仔数多、适应性强和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胴体脂肪率高,已不适应现代养猪生产的需求。通过杂交试验和养猪生产观测,利用“淮猪血统占75%,杜洛克猪血统占25%”杂交方式生产商品肉猪,可保留淮猪产仔数多和肉质优良以及适应能力强等优点的同时,适当提高瘦肉率与生长速度,充分发挥了淮猪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作用,丰富了特色猪肉市场,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针对淮猪商品肉猪杂交生产方法。淮猪具有性成熟早、产仔数多、适应性强和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胴体脂肪率较高;通过杂交可保留淮猪产仔数多和肉质优良以及适应能力强等优点的同时,适当提高瘦肉率与生长速度,为优质肉猪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方案
一种淮猪商品肉猪杂交方法,包括
(I)以淮猪为母本,杜洛克为父本,杂交生产“杜淮” 二元杂交母猪,其后代选择标准为被毛黑色,奶头数大于14个,产仔数为12头以上。
(2)以“杜淮” 二元杂交母猪为母本与淮猪公猪杂交,生产获得“淮杜淮”商品猪。
该“淮杜淮”商品猪中淮猪血统占75%,杜洛克猪血统占25%。
有益效果
以淮猪为母本,杜洛克公猪为父本,生产杜淮二元母猪,再用淮猪公猪回交,生产 75%淮猪血统的特色商品猪(淮杜淮优质猪)。这种杂交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二元杂交模式。
试验表明,淮杜淮商品猪在25kg 85kg阶段日增重462. 52g,与淮猪在25kg 85kg阶段日增重的387. 5g相比,提高了 19. 4%;淮杜淮商品猪在80kg 85kg体重饲养日龄平均为200天,与淮猪在80kg 85kg体重饲养日龄平均为237-240天相比,缩短了 37-40 天;淮杜淮商品猪的饲料报酬平均为3. 5 I,与淮猪饲料报酬的4. 54 I相比,饲料利用3率提高了 22. 9% ;淮杜淮商品猪的瘦肉率47. 69%,与淮猪的瘦肉率41. 03%相比,提高了 16. 23%。利用淮猪公猪回交,不仅可以商品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而且保持了淮猪原始优良性状和肉质风味特点(表I、表2),特别是淮猪种公猪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种公猪词养成本,养猪效益明显提闻。四具体实施方式
I、杂交亲本选择
母本为淮猪,父本为杜洛克。
淮猪俗称老淮猪,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为我国地方优良猪品种之一,分布于江苏北部的东海、赣榆、淮阴等地,已有2000多年历史,对我国的养猪业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和影响。淮猪体型紧凑,头中等偏大,全身被毛黑色,据1986年出版的《中国猪品种志》记载,成年公猪体重182. 26kg,体长147. 20cm,胸围136. 6cm,体高79. 4cm ;成年母猪体重128. 38kg,体长129. 43cm,胸围118. 2cm,体高70. 52cm。另据江苏省东海种猪场测定,淮猪第一胎产仔数9. 31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3. 18头,日增重387. 5g,饲料报酬(料肉比)4.54 1,瘦肉率44. 89%,肌内脂肪4. 85,肉色评分4. O。淮猪虽然具有性成熟早、产仔数多、适应性强和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胴体脂肪率高,已不适应现代养猪生产的需求。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体躯深广、肌肉发达, 是当代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繁殖性能产仔数,初产8头以上,经产9头以上。生长发育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180天以下,饲料报酬(料肉比)2.8 I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胴体品质100千克体重屠宰时, 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3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瘦肉率 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2、杂交方法
(I)以淮猪300头为母本,杜洛克6只为父本杂交,后代选择标准为在产仔数大于12头的每窝中被毛黑色,奶头数大于14个的个体。生产获得“杜淮”二元杂交母猪3000 头。
(2)以“杜淮”二元杂交母猪900头为母本与淮猪公猪30头杂交,后代即为生产获得的“淮杜淮”商品猪18053头。
经测定,淮杜淮商品猪25kg 85kg阶段平均日增重462. 52g,与淮猪在25kg 85kg阶段平均日增重的387. 5g相比,提高了 19.4% ;淮杜淮商品猪在80kg 85kg体重饲养日龄平均为200天,与淮猪在80kg 85kg体重饲养平均日龄的237-240天相比,缩短了 37-40天;淮杜淮商品猪饲料报酬平均是3. 5 1,与淮猪饲料报酬平均为4. 54 I相比,饲料利用率提高了 22.9% ;淮杜淮商品猪的瘦肉率47. 69%,与淮猪的瘦肉率41. 03% 相比,提高了 16. 23% (表I)。
在二元杂交对比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淮猪为母本,杜洛克公猪为父本,生产杜淮二元母猪,再用淮猪公猪回交,生产75%淮猪血统的特色商品猪(淮杜淮优质猪)。这种杂交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二元杂交模式。利用淮猪公猪回交,不仅可以商品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而且保持淮猪原始优良性状和肉质风味特点(表I、表2),特别是淮猪种公猪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种公猪饲养成本,养猪效益明显提高。
表I淮杜淮特色商品猪与淮猪屠宰测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淮猪商品肉猪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1)以淮猪为母本,杜洛克为父本,杂交生产“杜淮”二元杂交母猪,其后代选择标准为 被毛黑色,奶头数大于14个,产仔数为12头以上;(2)以“杜淮”二元杂交母猪为母本与淮猪公猪杂交,生产获得“淮杜淮”商品猪。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淮猪商品肉猪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淮杜淮”商品猪中淮猪血统占75 %,杜洛克猪血统占25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淮猪商品肉猪杂交方法,属于动物遗传育种和动物饲养生产领域。包括以淮猪为母本,杜洛克为父本,生产“杜淮”二元杂交母猪,“杜淮”母猪再与淮猪公猪杂交生产“淮杜淮”商品猪,该商品猪淮猪血统占75%,杜洛克猪血统占25%。利用淮猪公猪回交,不仅商品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而且保持淮猪原始优良性状和肉质风味特点,特别是淮猪种公猪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种公猪饲养成本,养猪效益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2524175SQ20121005602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任同苏, 姜建兵, 季香, 杨慈新, 桑莲花, 王韶山, 高兴瑞 申请人: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