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山定子层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培育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定子层积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采收之后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处理才能通过休眠完成生理后熟,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产上通常使用沙藏层积(stratification)的方法解除种子的体眠,以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不同种子对层积所需的低温条件和处理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又名山荆子,抗寒性极强,生长茂盛、容易繁殖,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苗木繁育中常用的基砧,辽宁省每年出圃约1000万苹果苗木中,有95%以上使用的是山定子砧木,山定子传统层积法是采用沙藏法处理,但温、湿度不易控制,时间又长,易风干、种子霉烂或招致鼠害,直接影响层积处理效果,一旦通过体眠期种子在层积坑中很快发芽,必须及时播种,否则降低发芽率,不易控制播种时间,给生产上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山定子层积方法,它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温湿度容易控制、所用时间短、层积效果好、容易控制播种时间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山定子层积方法,取成熟的山定子种子,将干净的种子在40-50°C的温水中浸泡 22-26h,然后装入网袋中,于室外背阴处自然冷冻处理4-10d,冷冻温度为0°C至-15°C,将冷冻处理后的种子回收、自然晾干后贮存。所述的成熟的山定子种子是采摘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山定子果实,去除果皮、果肉、果柄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避开阳光照射,自然风干。所述的自然晾干的种子的含水量低于10%。所述的贮存的温度为_5°C至25°C,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发明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一套简易快捷层积方法,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本发明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本发明温、湿度易控制,层积时间短,层积处理效果好。本发明解决了一旦通过体眠期的种子在层积坑中很快发芽,必须及时播种,否则降低发芽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易控制播种时间,给生产上带来极大的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实施例I山定子层积方法,取成熟的山定子种子,将干净的种子在40°C的温水中浸泡22h,然后装入网袋中,于室外背阴处自然冷冻处理4-6d,自然冷冻温度为O至-5°C,将冷冻处理后的种子回收、自然晾干,后贮存于无取暖的库房中,库房温度为-5°C至5°C,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下。上述自然晾干的种子的含水量低于10%。实施例2山定子层积方法,取成熟的山定子种子,将干净的种子在45°C的温水中浸泡24h, 然后装入网袋中,于室外背阴处自然冷冻处理6-8d,自然冷冻温度为_5°C至-10°C,将冷冻处理后的种子回收、自然晾干后贮存于无取暖的库房中,库房温度为5°C至15°C。上述自然晾干的种子的含水量低于10%。实施例3山定子层积方法,取成熟的山定子种子,将干净的种子在50°C的温水中浸泡26h, 然后装入网袋中,于室外背阴处自然冷冻处理8-10d,自然冷冻温度为-10°C至-15°C,将冷冻处理后的种子回收、自然晾干后贮存于无取暖的库房中,库房温度为5°C至25°C,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下。上述自然晾干的种子的含水量低于10%。实施例1、2和3中所述的成熟的山定子种子最好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采摘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山定子果实,去除果皮、果肉、果柄等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避开阳光照射,自然风干。下面通过对比试验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I材料与方法I. I简易快捷层积处理新技术本发明山定子层积方法的种子采用实施例I、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方法得到;同时取相同的种子做常规沙藏层积处理作为比较,和不做层积处理作为对照。I. 2层积后α -淀粉酶活性测定采用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α -淀粉酶活性。将处理的种子材料用PH = 5. 5的醋酸钠与氯化1丐缓冲液中在4°c冰上研磨成均衆,4000rpm离心IOmin,提取上清液定容至25ml, 制备酶的提取液,然后在70°C恒温水浴15min钝化β淀粉酶,取Iml酶液加入2ml浓度为 I %淀粉溶液,在40°C水浴处理5min后,用41m0. 4n的NaOH终止反应。提取反应液2ml加入2ml 二硝基水杨酸水浴5min,定容到25ml,用分光光度计在520nm下测定比色值。将比色值代入麦芽糖标准曲线,求得每克种子的α -淀粉酶活力单位数。I. 3激素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详见杨海玲,苹果砧木矮化性评价指标的研究及其在矮化预选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I. 4发芽试验取新方法层积的种子与常规沙藏法种子各1000粒,分别于2月中旬在温室中和4 月初在露地进行播种,播种2周后调查出苗率,出苗率=(出苗数/种子数)X %。上述试验于2009至2010年间完成,α -淀粉酶活性与激素测定的数据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分析试验中心检测,各项数据以未进行任何催芽或打破休眠的山定子种子作为对照。
2结果与分析2. I种子α -淀粉酶活性测定种子经层积处理或其它途径打破休眠后,其内部的酶由束缚型逐渐转变为游离型以用于代谢活动的需要,α -淀粉酶的活性在种子萌芽前后含量水平变化较大,常用于作为种子萌芽活力的评价指标。本试验表明常规沙藏层积与新方法层积的种子酶活性分别达到5. 38 μ/g和5.34 μ/g,均明显高于未层积过种子的O. 85%的α -淀粉酶含量(表I), 说明层积处理在诱导α -淀粉酶在种子中的含量上有明显的效果,简易层积处理的种子在 α -淀粉酶含量上与常规沙藏层积相比较数值接近,仅相差O. 04 μ /g,差异不明显,初步认为简易层积在诱导种子α-淀粉酶活性上达到了常规沙藏层积的处理效果。表I不同层积技术处理后的种子的α -淀粉酶活性(μ /g)
权利要求
1.山定子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成熟的山定子种子,将干净的种子在40-50°C的温水中浸泡22-26h,然后装入网袋中,于室外背阴处自然冷冻处理4-10d,冷冻温度为0°C 至_15°C,将冷冻处理后的种子回收、自然晾干后贮存。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山定子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熟的山定子种子是采摘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山定子果实,去除果皮、果肉、果柄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避开阳光照射,自然风干。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山定子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晾干的种子的含水量低于10% 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山定子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存的温度为_5°C至 250C,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的培育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定子层积方法。山定子层积方法,取成熟的山定子种子,将干净的种子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22-26h,然后装入网袋中,于室外背阴处自然冷冻处理4-10d,冷冻温度为0℃至-15℃,将冷冻处理后的种子回收、自然晾干后贮存。本发明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一套简易快捷层积方法,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本发明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本发明温、湿度易控制,层积时间短,层积处理效果好。本发明解决了一旦通过体眠期种子在层积坑中很快发芽,必须及时播种,否则降低发芽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易控制播种时间,给生产上带来极大的方便。
文档编号A01C1/00GK102598913SQ20121007819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伊凯, 刘志, 吕天星, 姜孝军, 李昌余, 杨锋, 王冬梅, 郭洪涛, 闫忠业 申请人: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