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农作物线虫的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杀农作物线虫的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杀农作物线虫的杀虫剂。背景技术
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的病原之一,广泛寄生在多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子上。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寄生线虫的发生和危害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日趋严重,目前对植物有害的线虫有3000多种,目前我国发现40多种,常见的如根结线虫、孢囊线虫、松材线虫、甘薯茎线虫等,都是重要的农业病原线虫,其中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危害最重,主要危害的作物有黄瓜、花生、水稻、大豆、小麦、烟草、马铃薯、柑橘、玉米等,线虫一般造成作物减产10 40%,严重时能造成80%的减产,甚至绝收。
目前,对于线虫的防治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以及抗线虫品种和轮作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对线虫防治有一定作用,但都存在着一些弊端,在控制该类病害的方法中,由于线虫通常存活于土壤和植物根内,所以一般化学农药难以控制其危害,因此该类病害成为大量剧毒农药频繁使用的对象,对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药毒性低的杀农作物线虫的杀虫剂。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杀农作物线虫的杀虫剂,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碘广15%、甲醇(T5%、转化酶0.广1%、硅酸钠广3%、其余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甲醇。本发明以碘为功能原料,碘虽然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但是它同时具备毒性和腐蚀性,有消毒作用,通过对碘元素的溶解、稀释,将其应用于作物的杀虫,具有良好的效果。本发明使用甲醇和转化酶对碘进行溶解,同时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辅助作用下,达到稀释的目的,保证药剂的均匀混溶,硅酸钠的添加用于补充药剂中的微量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碘10%、甲醇4%、转化酶0. 5%、硅酸钠2%,其余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甲醇。本发明的产品用于杀灭农作物上的各类线虫,可稀释后通过滴灌、喷施、冲施或灌根使用。使用时,在农作物出苗前以每亩地3 20kg的使用量滴灌;出苗后以每亩地f8kg的使用量冲施;灌根使用时,出苗期用量为I飞kg/亩地,使用浓度为lkg/10(T600kg水,生长期用量为2飞kg/亩地,使用浓度为lkg/6(T600kg水;针对小麦等高密度作物则通过喷施使用,使用浓度为每2(T75ml原料配15kg水稀释。本发明配制简单,整体稳定性好,功效性强,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无副作用,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取碘2kg、甲醇3kg、转化酶0. 1kg、娃酸钠1kg、壬基酹聚氧乙烯醚93. 9kg,先用甲醇和转化酶将碘溶解后,再添加硅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以每亩地5kg的用量对苗前作物滴灌使用或是对苗后作物冲施,实现线虫的杀灭。实施例2:
取碘15kg、甲醇5kg、转化酶1kg、娃酸钠3kg、壬基酹聚氧乙烯醚76kg,先用甲醇和转化酶将碘溶解后,再添加硅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以每亩地4kg的用量对处于苗前或生长期的作物灌根使用,使用浓度为Ikg 虫剂配200kg水稀释,实现线虫的杀灭。实施例3:
取碘10kg、甲醇4kg、转化酶0. 5kg、娃酸钠2kg、壬基酹聚氧乙烯醚83. 5kg,先用甲醇和转化酶将碘溶解后,再添加硅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以每50ml杀虫剂配15kg水稀释的浓度对高密度作物如小麦进行喷施,实现线虫的杀灭。
权利要求
1.一种杀农作物线虫的杀虫剂,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碘f 15%、甲醇(T5%、转化酶0.广1%、硅酸钠广3%、其余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甲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杀农作物线虫的杀虫剂,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碘10%、甲醇4%、转化酶0. 5%、硅酸钠2%,其余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甲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杀农作物线虫的杀虫剂。该杀农作物线虫的杀虫剂,以碘、甲醇、转化酶、硅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本发明配制简单,整体稳定性好,功效性强,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无副作用,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N59/12GK102657225SQ20121012985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赵国彬 申请人:赵国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