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

文档序号:197695阅读:1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稍瓜(Cynanchum the-sioides (Furyn)K. Schum)为萝蘑科、鹅绒藤属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高约20厘米,多分枝,单叶对生,叶片线形,长30 50毫米,宽25毫米,花小,黄白色,花期5 8月,果期8 10月,瞢莢果纺锤形,两端短尖,中部宽大,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有白色乳汁,瞢莢果嫩绿时清洗后作为盘中菜肴可直接食用,甜嫩爽口,也是 千百年来孩子们争相寻觅的可口食品。此外,地稍瓜全草及果实均可入药,主治咽喉疼痛、头昏失眠、产后体弱和乳汁不足。地稍瓜分布在我国山西、内蒙古、新疆、东北、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只是数量太少,偶尔在沟坡野外可以见到。目前,已有少数研究地梢瓜的文献报道,即关于地梢瓜的组织培养、地梢瓜驯化研究初探、地梢瓜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关于符合我国北部地区大田直接栽培地梢瓜的实用技术专利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北方地区地稍瓜人工栽培技术缺乏的问题,提供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4月气温为10 15°C时,在土地上耕开墒沟,墒沟宽度为10 16cm、墒沟深度为6 8cm、墒沟与墒沟之间的距离为24 30cm,然后将墒沟压实;
2)用漏筒将拌有细土的地梢瓜种子均匀撒入墒沟,地梢瓜种子用量为15 16kg/hm2,其中细土与地梢瓜种子的重量比为100:1,然后用墒沟两边的土壤覆盖种子;
3)待地梢瓜苗长出6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长出10片真叶时开始定苗,定苗时株距为16 20cm,行距为40cm ;
4)待地梢瓜苗分支时按照75Kg/hm2在苗间追施尿素一次,并按照常规方法浇水;
5)以果实为收获目的,在坐果后30 50天进行收获,以种子为收获目的,在果实的果皮出现裂纹时收获。其中所述的4月气温为10 15°C优选为谷雨节过后第8 12天。所述的土地是指精细平整过的湿润沙土或壤土地即头年秋季作物收获后的土地要及时深耕,以便土壤接纳冬雪春雨,第二年四月上旬平整土地,打碎坷垃,把畦打好以便浇水,在播前一星期浇透底墒水,并将底肥撒施于土表,再用旋耕机把肥料翻入土中,其中底肥是指施肥量为500 800kg/hm2的有机肥和施肥量为80 120kg/hm2的磷酸二氢铵。本发明通过采收野生地梢瓜种子直接栽培可保持原有生物特性和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勿需进行地梢瓜的组织培养、地梢瓜移栽和驯化等苛刻条件;通过地梢瓜种子撒入墒沟以前将墒沟压实可保墒和使种子着床,保证了地梢瓜出苗后苗全苗旺;通过使用漏筒播种使地梢瓜种子准确播入墒沟;通过地梢瓜种子与湿润细土均匀拌和在一起,使地梢瓜种子均匀播入墒沟;通过地梢瓜瞢莢果内乳量达最多时甜嫩爽口,清洗后作为餐桌上盘中菜肴直接食用,增加了一种野生蔬菜新品种。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头年秋季作物收获后的土地要及时深耕,以便土壤接纳冬雪春雨,第二年四月上旬平整土地,打碎坷垃,把畦打好以便浇水,在播前一星期浇透底墒水,并将底肥撒施于土表,再用旋耕机把肥料翻入土中,其中底肥是指施肥量为500kg/hm2的有机肥和施肥量为80kg/hm2的磷酸二氢铵;在来年4月谷雨节过后第8天气温为10°C时,用犁在土地上耕开墒 沟,墒沟宽度为10cm、墒沟深度为6cm、墒沟与墒沟之间的距离为24cm,然后用脚踩实墒沟,以利保墒和种子着床;
2)用漏筒将拌有细土的地梢瓜种子均匀撒入墒沟,地梢瓜种子用量为15kg/hm2,其中细土与地梢瓜种子的重量比为100:1,然后用耙子摊平墒沟两边的土壤覆盖种子;
3)待地梢瓜苗长出6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长出10片真叶时开始定苗,定苗时株距为16cm,行距为 40cm ;
4)待地梢瓜苗分支时按照75Kg/hm2在苗间追施尿素一次,并按照常规方法浇水;
5)在坐果后30 50天收获果实食用。实施例2
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头年秋季作物收获后的土地要及时深耕,以便土壤接纳冬雪春雨,第二年四月上旬平整土地,打碎坷垃,把畦打好以便浇水,在播前一星期浇透底墒水,并将底肥撒施于土表,再用旋耕机把肥料翻入土中,其中底肥是指施肥量为650kg/hm2的有机肥和施肥量为lOOkg/hm2的磷酸二氢铵;在来年4月谷雨节过后第8天气温为12°C时,用犁在土地上耕开墒沟,墒沟宽度为13cm、墒沟深度为7cm、墒沟与墒沟之间的距离为28cm,然后用脚踩实墒沟,以利保墒和种子着床;
2)用漏筒将拌有细土的地梢瓜种子均匀撒入墒沟,地梢瓜种子用量为15.5kg/ hm2,其中细土与地梢瓜种子的重量比为100:1,然后用耙子摊平墒沟两边的土壤覆盖种子;
3)待地梢瓜苗长出6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长出10片真叶时开始定苗,定苗时株距为18cm,行距为 40cm ;
4)待地梢瓜苗分支时按照75Kg/hm2在苗间追施尿素一次,并按照常规方法浇水;
5)在坐果后30 50天收获果实食用。实施例3
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在头年秋季作物收获后的土地要及时深耕,以便土壤接纳冬雪春雨,第二年四月上旬平整土地,打碎坷垃,把畦打好以便浇水,在播前一星期浇透底墒水,并将底肥撒施于土表,再用旋耕机把肥料翻入土中,其中底肥是指施肥量为800kg/hm2的有机肥和施肥量为120kg/hm2的磷酸二氢铵;在来年4月谷雨节过后第12天气温为15°C时,用犁在土地上耕开墒沟,墒沟宽度为16cm、墒沟深度为8cm、墒沟与墒沟之间的距离为30cm,然后用脚踩实墒沟,以利保墒和种子着床;
2)用漏筒将拌有细土的地梢瓜种子均匀撒入墒沟,地梢瓜种子用量为16kg/hm2,其中细土与地梢瓜种子的重量比为100:1,然后用耙子摊平墒沟两边的土壤覆盖种子;
3)待地梢瓜苗长出6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长出10片真叶时开始定苗,定苗时株距为·16 20cm,行距为40cm ; 4)待地梢瓜苗分支时按照75Kg/hm2在苗间追施尿素一次,并按照常规方法浇水;
5)在果实的果皮出现裂纹时收获种子。
权利要求
1.ー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4月气温为10 15°C时,在土地上耕开墒沟,墒沟宽度为10 16cm、墒沟深度为6 8cm、墒沟与墒沟之间的距离为24 30cm,然后将墒沟压实; 2)用漏筒将拌有细土的地梢瓜种子均匀撒入墒沟,地梢瓜种子用量为15 16kg/hm2,其中细土与地梢瓜种子的重量比为100:1,然后用墒沟两边的土壌覆盖种子; 3)待地梢瓜苗长出6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长出10片真叶时开始定苗,定苗时株距为16 20cm,行距为40cm ; 4)待地梢瓜苗分支时按照75Kg/hm2在苗间追施尿素一次,并按照常规方法浇水; 5)以果实为收获目的,在坐果后30 50天进行收获,以种子为收获目的,在果实的果皮出现裂纹时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月气温为10 15°C优选为谷雨节过后第8 12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地是指精细平整过的湿润沙土或壤土地即头年秋季作物收获后的土地要及时深耕,以便土壤接纳冬雪春雨,第二年四月上旬平整土地,打碎坷垃,把畦打好以便浇水,在播前一星期浇透底墒水,并将底肥撒施于土表,再用旋耕机把肥料翻入土中,其中底肥是指施肥量为500 800kg/hm2的有机肥和施肥量为80 120kg/hm2的磷酸ニ氢铵。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本发明主要解决北方地区地稍瓜人工栽培技术缺乏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北部地区人工栽培地稍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土地上耕开墒沟,然后将墒沟压实;2)用漏筒将拌有细土的地梢瓜种子均匀撒入墒沟,然后用墒沟两边的土壤覆盖种子;3)待地梢瓜苗长出6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长出10片真叶时开始定苗;4)待地梢瓜苗分支时按照75kg/hm2在苗间追施尿素一次,并按照常规方法浇水;5)以果实为收获目的,在坐果后30~50天进行收获,以种子为收获目的,在果实的果皮出现裂纹时收获。本发明具有栽培简单、产量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696378SQ20121020532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张建旺, 郝久清 申请人:张建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