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92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氣卩定胺(fIuazinam)化学名称3_氣-N-(3_氣_5_ 二氣甲基-2-卩比P定基)-a, a, a - 二氟-2,6_ 二硝基-P -甲苯胺 。氟唳胺为属2,6_ 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保护性杀菌剂,线粒体的氧化磷酰化解偶联剂抑制孢子萌发,菌丝形成、生长和包子形成。有治疗和内吸作用,残效和耐雨水冲刷的能力强。二氰蒽醌(dithianon)化学名称2,3_ 二腈基-1,4_ 二硫代蒽醌,分子式C14H4N202S2。二氰蒽醌具有多作用机理,通过与含硫基团反应和干扰细胞呼吸而抑制一系列真菌酶,最后导致病害死亡。具很好的保护活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治疗活性。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害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害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缬霉威、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缬霉威、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锌相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I : 80 6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氟啶胺,活性成分B选自二氰蒽醌、缬霉威、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锌中的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优选重量比为I :60 40 I ;更优选为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的重量比为I : 20 5 1,氟啶胺与缬霉威的重量比为I : 20 20 1,氟啶胺与丙森锌的重量比为I : 40 5 1,氟啶胺与代森联的重量比为I : 30 5 1,氟啶胺与代森锌的重量比为I : 40 5 I ;最优选为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的重量比为I : 10 2 1,氟啶胺与缬霉威的重量比为I : 10 10 : 1,氟啶胺与丙森锌的重量比为I : 20 I : 1,氟啶胺与代森联的重量比为I : 15 I : 1,氟啶胺与代森锌的重量比为I : 20 I : I。所述的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所述的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所述的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豆类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嗜好作物、根茎类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绿肥牧草作物;所述的病害包括霜霉病、霜疫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白粉病、稻瘟病、猝倒病、锈病、白腐病、黑星病、网斑病、叶枯病、褐斑病、黑胫病、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疮痂病、轴腐病、根肿病、菌核病、茎枯病、立枯病、叶斑病。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时也与目标病害有关。通常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1% 90%,较佳的为5% 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成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 6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 50% ;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 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 80%。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2% 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稳定剂、抗冻剂等。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成分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 0. 5%飞0%、活性成分B 0. 5% 80%、分散剂1°/Tl2%、湿润剂1% 8%、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 0. 5%飞0%、活性成分B 0. 5% 80%、分散剂1% 12%、湿润剂1% 8%、崩解剂1% 10%、粘结剂0 8%、填料余量。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 0. 59^50%、活性成分B0. 5% 50%、分散剂1% 10%、湿润剂1% 10%、消泡剂0. 01% 2%、增稠剂0 2%、抗冻剂0 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 0. 5°/T50%、活性成分B0. 5% 50%、溶剂1% 20%、乳化剂1% 12%、抗冻剂0 8%、消泡剂0. 01% 2%、增稠剂0 2%、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O. 5°/T50%、活性成分B0. 5% 50%、乳化剂3% 25%、溶剂1% 10%、抗冻剂0 8%、消泡剂0. 01% 2%、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 0. 59^50%、活性成分B0. 5% 50%、乳化剂1% 10%、分散剂1% 10%、溶剂1% 20%、消泡剂0. 01% 2%、增稠剂0 2%、抗冻剂0 8%、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 0. 5% 50%、活性成分B 0. 5% 50%、高分子囊壁材料1% 10%、分散剂2% 10%、溶剂1% 10%、乳化剂l% 7%、pH调节剂0. 01% 5%、消泡剂0. 01% 2%、去离子水加至100%。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活性成分AO. 59^50%、活性成分B 0. 5% 50%、高分子囊壁材料1°/Tl2%、分散剂1°/Tl2%、湿润剂1% 8%、溶剂1% 15%、乳化剂1% 8%、消泡剂0. 01% 2%、增稠剂0 2%、pH调节剂0. 01% 5%、去离子水加至100%。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分散性悬浮率湿润时间含水量
45um试验筛)-
本发明所有实例 >90% >90% 在90秒多98%s;2%
农药产品规格要求彡80% 彡80% <120秒彡95%^3%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分散性悬浮率湿润时间含水量
55 nm试验筛)-
本发明所有实例 》0% (>% 彡80秒》9% sS 1.5%
农药产品规格要求彡80% 彡80% 在120秒彡95%^3%本发明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持久起泡< 热贮(50°C)低温((TC)通过 技术指标悬浮率性(I分钟稳定性(有效稳定性(离50Mm试
后)^ 成分分解率)析物体积)验筛本发明所
+ —, 6/o 2 mlsS3% <3,o^O.lml>%%
有实例
j t j r . > . I—[
,>80% s25ml ^5%分%s;0.3ml ^90%
规格要求_本发明的水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7ill 热!C (50°C)低温((TC)
剛技术指标=^倾=残==
本发明所有实例彡20ml良好彡1%彡3% 彡0.1ml
农药产品规格要求彡25ml合格彡3%彡5% 彡0.3ml本发明的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持久起泡乳液热贮(501C) 低温(0°C)
技术指标性(I分钟稳定 it 稳定性(有效稳定性(离析
泡围_后) 性成分分解率)物体积)
本发明所有实例 s;20ml 良好 -5V~45V彡3%^O.lml
农药产品规格要求彡25ml 合格 0°C~4(TC彡5%s0.3ml本发明的悬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I : 80 6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氟啶胺,活性成分B选自二氰蒽醌、缬霉威、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锌中之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I : 60 40 : 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氟啶胺与二氰蒽醌的重量比为I : 20 5 : I; 氟啶胺与缬霉威的重量比为I : 20 20 : I; 氟啶胺与丙森锌的重量比为I : 40 5 I ; 氟啶胺与代森联的重量比为I : 30 5 : I; 氟啶胺与代森锌的重量比为I : 40 5 : I。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病害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包括霜霉病、霜疫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白粉病、稻瘟病、猝倒病、锈病、白腐病、黑星病、网斑病、叶枯病、褐斑病、黑胫病、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疮痂病、轴腐病、根肿病、菌核病、茎枯病、立枯病、叶斑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A选自氟啶胺,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二氰蒽醌、缬霉威、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锌,且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60∶1。本发明组合物对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病害都有较高活性,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菌谱。并具有用药量小、耐雨水冲刷,增效明显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N47/14GK102715162SQ20121020511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张伟 申请人: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