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保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91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保水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农田土壤调节剂及其化学肥料复配混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保水剂。
背景技术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半数以上,位于昆仑山一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包括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粮、棉、油总产量分别占各类全国总产量的37. 5%、58%和40%,该区域幅员辽阔、资源性缺水问题突出,年均降水量30(Γ700毫米,709Γ80%的降雨发生在6、月,春旱十分严重,由于气候和人为原因,土壤沙化、退化严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降水利用率一般仅在459Γ50%左右,旱作节水技术普及率低。旱作节水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农田上充分利用降水进行的农业生产,包括雨养和集雨补灌,最大限度提高降水保蓄率、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业高产高效。未来我国粮、棉、油的重要产地将逐渐呈现向北方地区集中的趋势,如何高效利用降水,大力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 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已成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战略途径,因此,应重视旱作节水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因地制宜发展适用旱作节水实用技术,其中包括物理机械方法,如采用农机进行土壤松土可扩大土壤水库库容,增加土壤蓄水能力,采用地表覆盖技术可极大地减少土壤的无效蒸发,还可通过化学控制方法,采用土壤保水制剂吸纳土壤水分并缓慢释放等都是旱作节水的关键技术,但这些技术也有其局限性,进行土壤物理深松会消耗大量农田耕作人力与能耗,而长期不正确的深松作业会导致农田犁底层经常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黏粒随水沉积,形成紧实层,造成片状结构或大块状结构,土壤孔隙度小,通气、透水性不良,耕层变薄,导致水不能向土壤深层入渗、作物根系扎根浅易倒伏等问题;进行地膜覆盖后无法进行深松作业,易造成膜下土壤高温板结、透气性差;施用保水剂也是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保水,如土壤蓄水少时,保水性能自然较差,限制了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使用,此外,深松与保水既是各自独立的作业过程,又应是连续的作业过程,现有技术或产品尚不能实现深松与保水连续一体化,在蓄水过程中无法实现化学保水,从而影响对降水与土壤水的利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保水剂。通过施入化学制剂来实现松土效果,克服现有制剂很难同时解决物理深松和化学保水不能兼顾的难题,解决了覆盖节水栽培无法进行疏松土的问题,不仅使土壤在深松的过程实现及时保水,又能使保水剂具有蓄水功能的效果,为最大限度的利用降水和土壤水提供了新的产品,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一种多功能农田土壤保水剂。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三十烷醇、正辛醇、聚丙烯酸、磷酸氢二铵、硫酸钾、黄腐酸、吲哚丁酸、硫酸镁、水,按比例混合、搅拌、过滤而得到产品。其组成配方(按重量份计)如下
聚乙烯醇21份
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 O. 5^1份 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O. fO. 5份
三十烷醇O. ΟΟΓΟ. 008份
正辛醇O. Γ0. 5份
聚丙烯酸5 15份
磷酸氢二铵2 10份 硫酸钾2飞份
黄腐酸2 10份
吲哚丁酸O. 0Γ0. 05份
硫酸镁f 3份
水40 55份
将上述各组分在称好重量后按比例在常温(20-25°C)下混合、充分搅拌4(Γ60分钟后,形成均匀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中的有效成分中含有多价阴离子,可被土壤束缚水的氢置换出来,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从而使土壤微粒胶体随水在土壤中发生移动,形成较多的细小孔隙,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库容,实现疏松土壤的效果;聚丙烯酸为吸水、保水的物质;三十烷醇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发根的效果;正辛醇为溶剂混合消泡剂,磷酸氢二铵、硫酸钾为速效肥料;黄腐酸能促进植物生长,能提高作物抗旱抗逆能力引哚丁酸为植物激素生根剂,可促进作物发根;硫酸镁是双元素肥料(含Mg和S),硫、镁均为中量营养元素,为作物增产提质所必需,能促使作物物加快吸收土壤中氮、磷等元素,增加植物抵抗疾病的能力。本发明由化学制剂混合配制而成,生产操作简单,组方科学合理,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松土和保水的需要,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改善透气性,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打破农田犁底层,增加耕层深度,节省人力作业成本,扩大土壤水库库容,提升土壤蓄水能力,进一步增强保水效果,改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土壤水利用率提高12 18%,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左右,促进作物节水增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
将聚乙烯醇6份、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0. 5份、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
(9)醚0. 3份、三十烷醇0. 005份、正辛醇0. 3、聚丙烯酸15份、磷酸氢二铵8份、硫酸钾2份、黄腐酸8份、吲哚丁酸0. 03、硫酸镁I份、水40份,将上述各组分在称好重量后按比例在常温(20-25°C)下混合、充分搅拌4(Γ60分钟后,形成均匀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成品。在降水(20mm以上)前后每亩每次施用10ml,用喷雾器将本制剂喷于地表。实施例2将聚乙烯醇2份、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O. 8份、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
(9)醚O.5份、三十烷醇O. 008份、正辛醇O. 5、聚丙烯酸15份、磷酸氢二铵10份、硫酸钾5份、黄腐酸8份、吲哚丁酸O. 05、硫酸镁3份、水55份,按比例在常温(20-25°C)下混合、充分搅拌4(Γ60分钟后,形成均匀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成品。灌溉(15m3/亩以上)前后每亩每次施用IOml,可用将本制剂采用微灌系统随水施入农田土壤。
一般土壤的合适比例为在春耕前和秋后每亩每次30ml,在降水(20mm以上)或灌溉(15m3/亩以上)前后每亩每次施用10ml,根据在降水或灌溉发生前后用喷雾器、微灌系统将保水剂喷于地表,或随水施入土壤。
权利要求
1.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保水剂,包括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三十烷醇、正辛醇、聚丙烯酸、磷酸氢二铵、硫酸钾、黄腐酸、吲哚丁酸、硫酸镁、水,按比例混合,搅拌、过滤而得到产品,其组成配方按重量份计如下聚乙烯醇21份 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 O. 5^1份 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O. fO. 5份 三十烷醇O. ΟΟΓΟ. 008份 正辛醇O. Γ0. 5份聚丙烯酸5 15份磷酸氢二铵2 10份硫酸钾2飞份黄腐酸2 10份 吲哚丁酸O. 0Γ0. 05份硫酸镁f 3份水40 55份 将上述各组分在称好重量后按比例在常温20-25°C下混合、充分搅拌4(Γ60分钟后,形成均匀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保水剂,其特征是,将聚乙烯醇6份、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O. 5份、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O. 3份、三十烷醇O. 005份、正辛醇0. 3、聚丙烯酸15份、磷酸氢二铵8份、硫酸钾2份、黄腐酸8份、吲哚丁酸0. 03、硫酸镁I份、水40份,将上述各组分在称好重量后按重量份比在常温20-25°C下混合、充分搅拌4(Γ60分钟后,形成均匀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成品;在降水(20mm以上)前后,用喷雾器将本制剂喷于地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保水剂,其特征是,将聚乙烯醇2份、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0. 8份、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0. 5份、三十烷醇0. 008份、正辛醇0. 5、聚丙烯酸15份、磷酸氢二铵10份、硫酸钾5份、黄腐酸8份、吲哚丁酸0. 05、硫酸镁3份、水55份,将上述各组分在称好重量后按重量份比在常温20-25°C下混合、充分搅拌4(Γ60分钟后,形成均匀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成品;灌溉(15m3/亩以上)前后每亩每次施用10ml,可用将本制剂采用微灌系统随水施入农田土壤。
4.一般土壤的合适比例为在春耕前和秋后每亩每次30ml,在降水(20mm以上)或灌溉(15m3/亩以上)前后每亩每次施用10ml,根据在降水或灌溉发生前后用喷雾器、微灌系统将保水剂喷于地表,或随水施入土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保水剂。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将聚乙烯醇2~8份,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0.5~1份,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0.1~0.5份,三十烷醇0.001~0.008份,正辛醇0.1~0.5份,聚丙烯酸5~15份,磷酸氢二铵2~10份,硫酸钾2~5份,黄腐酸2~10份,吲哚丁酸0.01~0.05份,硫酸镁1~3份,水40~55份。将上述各组分在称好重量后按重量份比在常温20-25℃下混合、充分搅拌40~60分钟后,形成均匀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成品;在降水20mm以上后,用喷雾器将本制剂喷于地表。其优点是,本发明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松土和保水的需要,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改善透气性,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打破农田犁底层,增加耕层深度,扩大土壤水库库容,提升土壤蓄水能力。
文档编号A01C21/00GK102826902SQ20121027565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
发明者孙占祥, 杨宁, 郑家明, 李开宇, 冯良山, 侯志研, 白伟, 王鹏飞, 李启辉 申请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