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及利用其生产高硒水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及利用其生产高硒水稻的方法,属于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硒是一种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增强免疫力、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硒摄入量为50 250 Ug0人体硒来源主要靠膳食摄入,但我国成人的平均日硒摄入量仅有36 Ug左右,因此,硒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WHO公布的资料也表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富硒农副产品是人体补充硒元素有效途径,因此,富硒技术是科学家们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
·
农作物的硒含量一般受作物品种、农艺管理措施、土壤硒含量及某些理化指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属于严重缺硒的国家,全国约有70%的国土面积都属于缺硒地区。土壤的硒缺乏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地区农作物中硒含量的不足,使得我国很大一部分人群处于硒营养缺乏状态。硒总体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两大类前者包括硒酸盐、亚硒酸盐等,无机硒对于人和动物来说吸收效果差,毒性风险大,使用不当极易造成硒中毒;后者主要是指与生物有机分子结合形态的硒,对人和动物来说有机硒吸收率高,毒性风险小,更适合补硒的要求。我国一些土壤硒含量较高的地区直接种植水稻可以生产出硒含量比普通地区硒含量更高的水稻。但是由于富硒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分布也存在地域不均一性,这种生产方式对水稻中的硒含量定量可控较难,存在地域局限性和含量多变性,不利于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中国发明专利“硒化水稻生产方法”(申请号201010570447. 4)公开了一种利用尿素、亚硒酸钠和硼肥混合叶面喷施最终使水稻中硒含量达到20(T300微克/千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叶面喷施水稻中硒含量稳定性未可知,最终水稻中硒含量可以提高。中国发明专利“有机富硒水稻栽培方法”(申请号20111019405. 4)公布了一种利用含硒土壤和在水稻前茬种植紫云英的方法,使最终水稻中硒含量在9(T170微克/千克。该方法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水稻中硒含量,但在土壤低硒地区无法推广,且水稻中硒含量有待提闻。中国发明专利“富硒水稻秧苗、其培育方法及生产的富有机硒大米”(申请号201010580228. 4)公开了一种在水稻育秧阶段,在秧盘育秧土或育秧田中加入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培育富硒水稻秧苗的方法,此方法生产的富硒水稻秧苗移栽时总带硒量为4. 6^360微克/株,最终大米中的硒含量为IOOlOO微克/千克。此种方法解决了水稻中硒含量稳定性的问题,但是硒的吸收效率,在不引起水稻苗中毒前提下大米中硒含量均有待提高。相关专利与文献均为涉及闻砸水稻育苗基质及利用其生广闻砸水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富硒育苗基质及利用其生产高硒水稻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育苗基质的技术方案如下
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39^25%)、硫酸盐和含有生物有效性硒的物质以一定比例均匀混合,使得基质中最终硫含量为3(Tl000毫克/千克,生物有效硒含量为3(Tl00毫克/千克。 作为优选,腐植酸为59Tl5%,硫含量为8(T800毫克/千克,最终育苗基质中硒含量为40 80毫克/千克。作为优选,腐植酸为109^15%,硫含量为160飞00毫克/千克,最终育苗基质中硒含量为40 60毫克/千克。·作为优选,腐植酸为15%,硫含量为24(T300毫克/千克,最终育苗基质中硒含量为40^50毫克/千克。其中,所述硫酸盐为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铵、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含有生物有效性硒的物质可以是硒酸盐、亚硒酸盐、含硒矿物及其加工物、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型号XGP001A)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本发明还提供利用本基质生产高硒水稻的方法即按上述组分和比例配置好育苗基质后,按照常规技术流程进行水稻苗的培育及水稻苗的移栽和管理,最终即可收获富含有机硒的水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富硒苗来实现最终高硒水稻的生产,需要在苗期使植株蓄积足量的硒元素;但是同时又不能出现硒中毒现象,即要控制苗期水稻苗生物量比较小时由于硒过量而发生毒害作用。本发明一方面在基质中加入了适量的S042_,使得水稻幼苗生长过程中硫与基质同的硒发生一定的拮抗作用,使得幼苗中的硒不至于蓄积到产生毒害的程度,同时在幼苗后期生物量不断增大过程中,所加的硫酸根基本被植株吸收利用,从而不再对硒的吸收产生拮抗,有利于水稻苗累积更高的硒,从而实现最终通过苗的蓄积生产富硒水稻。另一方面本发明中加入了腐植酸,可以吸附含硒物质,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从而降低苗期过量硒肥对幼苗的损害,在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提供较长时间的硒供应;同时腐植酸还可以促进硒吸收效率的提高,利于高硒水稻的开发。上述两种技术手段的结合有效解决了水稻育苗期硒中毒的风险和后期培育过程中高硒水稻的实际开发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发明的优点将水稻的富硒从常规的移栽后转移到育苗期,避免后期施肥操作,简单方便。本育苗基质生产的高硒水稻硒含量高,相对于现有技术生产的富硒水稻,硒的吸收利用率可提升2飞倍以上,节约了成本和避免了硒在土壤中的残留。由于水稻幼苗期对硒较为敏感,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硒中毒而烧苗,本发明通过先期拮抗和腐植酸结合缓释的方法解决了此问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1%,硫酸钠含量为88. 75毫克/千克,硒酸钠含量为47. 85毫克/千克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200微克/千克。实施例二
育苗基质以有机肥,腐植酸3%,硫酸钾含量为163. 13毫克/千克,亚硒酸钠含量为63. 70毫克/千克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穴盘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400微克/千克。实施例三
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5%,硫酸铵含量为330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40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560微克/千克。实施例四
育苗基质以市售育苗基质,腐植酸8%,硫酸铵含量为412. 50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35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490微克/千克。实施例五
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15%,硫酸铵含量为3330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80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790微克/千克。实施例六
育苗基质以土壤和有机肥混合作为基础,腐植酸10%,硫酸铵含量为660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40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600微克/千克。实施例七
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13%,硫酸铵含量为825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35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648微克/千克。实施例八
育苗基质以土壤和市售育苗基质为基础,腐植酸15%,硫酸铵含量为2475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60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675微克/千克。实施例九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15%,硫酸铵含量为990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40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700微克/千克。实施例十
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15%,硫酸铵含量为1031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45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750微克/千克。实施例i^一
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15%,硫酸铵含量为1237. 5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50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800微克/千克。实施例十二
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15%,硫酸铵含量为4125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100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1000微克/千克。实施例十三
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30%,硫酸铵含量为4537. 5毫克/千克,纳米硒营养剂均匀混合,放入水稻育苗秧盘,使最终基质中硒含量为110毫克/千克,按正常育苗程度就行育苗,20天左右成苗后插秧,之后按照水稻常规种植操作,水稻水稻整个生育过程无硒毒害现象产生,,最终生产的富硒大米硒含量为1030微克/千克。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除基础基质外,还包括腐植酸、硫酸盐以及含有生物有效性硒的物质,使得基质中最终生物有效硒与硫的质量比为1:5-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包括腐植酸39^25%、硫酸盐和含有生物有效性硒的物质,使得基质中最终硫含量为3(Tl000毫克/千克,生物有效硒含量为3(Tl00毫克/千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包括腐植酸59Tl5%,硫含量为8(T800毫克/千克,最终育苗基质中硒含量为4(T80毫克/千克。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包括腐植酸10% 15%,硫含量为160 600毫克/千克,最终育苗基质中硒含量为40 60毫克/千克。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包括腐植酸15%,硫含量为24(T300毫克/千克,最终育苗基质中硒含量为4(T50毫克/千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盐为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铵、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生物有效性硒的物质可以是硒酸盐、亚硒酸盐、含硒矿物及其加工物、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型号XGP001A)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盐为硫酸钙,含有生物有效性硒的物质是纳米硒植物营养剂。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基质可以是土壤、有机肥、育苗基础基质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硒水稻育苗基质生产高硒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好育苗基质后,按照常规技术流程进行水稻苗的培育及水稻苗的移栽和管理,最终即可收获富含有机硒的水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硒水稻育苗基质及利用其生产高硒水稻的方法,该育苗基质以土壤、腐植酸、硫酸盐和含有生物有效性硒的物质以一定比例均匀混合,使得基质中最终硫含量为30~1000毫克/千克,生物有效硒含量为30~100毫克/千克。按照常规育苗方法利用本基质培育富高水稻苗后进行移植后,按照常规和田间管理培育出硒含量较高的高硒水稻,该方法操作简单,提升了硒的利用率和富硒苗技术前提下稻米中的硒含量上限。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786348SQ2012102901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鲁钰良 申请人: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