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养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1652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养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动物养殖饲料,特别涉及一种草鱼混养模式的混养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草鱼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单位产量的提高,草鱼的总供应量不断增大,特别是华中地区草鱼的供应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每年年底草鱼上市时期的价格很低,然而其它养殖品种如鳊鱼、鲫鱼、花鲢的上市价格都高于草鱼。目前,华中地区的池塘养殖模式主要为以草鱼为主,以鳊鱼、鲫鱼、花鲢和白鲢为辅的混养模式。由于淡水鱼有着各自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人们在同一池塘中,主养某种淡水鱼的同时混养其他淡水鱼类,这样充分利用了水层空间,降低了养殖成本。然而受传统饲料 配方的影响,长期以来,饲料配方仅依据主养鱼种(如草鱼)的营养需求进行设计,这种配方的饲料虽然能充分满足草鱼的营养需要,但往往忽视了养殖水体中其它养殖品种对营养的需求,结果造成草鱼的产量很高,而其它养殖品种的产量很低,在草鱼市场价格低迷,鳊鱼、鲫鱼、花白鲢价格却上升的行情下,养殖经济效益没有最优化。此外,混养鱼中不同种类的鱼生活共同生活在淡水环境中,某一种鱼(如草鱼)患有出血病或肠炎病时,影响池塘的水质,其他种类的鱼很容易被疾病传染,导致整个池塘的经济效益很差。目前,通过添加饲料添加剂提高淡水鱼的抗病能力,但是目前的添加剂多维抗生素、化合物、微量元素或激素等,这些添加剂容易造成残留,且可能发生致癌、畸形、突变作用,人食用后会影响身体健康,饲料添加剂在淡水养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寻求高效无害的饲料,是提高混养模式下淡水鱼的生长性能及抗病能力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在保证草鱼高产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它养殖品种的生长性能,提高养殖产量,提高疾病预防能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加养殖经济效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养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养鱼饲料,包括以下组份中的一种或多种豆柏、菜籽饼、米糠柏、食盐、液体维生素C、甜菜碱、中药添加剂。所述饲料中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豆柏20-40份、菜籽饼20-45份、米糠柏10_20份、食盐1-3份、液体维生素C O. 1-0. 5份、甜菜碱O. 5-1. 5份、中药添加剂O. 5-2份。所述饲料中还包括稀土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中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豆柏22-35份、菜籽饼27-41份、米糠柏10_17份、食盐1_3份、液体维生素C O. 1-0. 5份、甜菜碱
O.5-1. 5份、稀土饲料添加剂1-3份、中药添加剂O. 5-2份。所述饲料中还包括稀土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中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豆柏28份、菜籽饼31份、米糠柏13份、食盐2份、液体维生素C O. 3份、甜菜碱I. O份、稀土饲料添加剂2份、中药添加剂I. 2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原料药为黄柏、黄芩、大黄、刺五加、灵草、排草、甘松、白芷、板蓝根、穿心莲、百部、鱼腥草、大青叶、苦木、灵芝、大蒜、溪黄草、菊花、金银花、五倍子。所述中药添加剂中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黄柏10-20份、黄芩8-16份、大黄
7-15份、刺五加6-14份、灵草5-15份、排草10-20份、甘松10-20份、白芷12-20份、板蓝根10-20份、穿心莲10-20份、百部7-14份、鱼腥草10-15份、大青叶10-20份、苦木3-8份、灵芝5-15份、大蒜10-20份、溪黄草10-15份、菊花8_17份、金银花8_17份、五倍子5_12份。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述原料药配比混合,切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在室温下,与90度以上乙醇一起浸溃15-25天,将浸溃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将所述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内烘干,冷却后与研磨成细粉状,得到中药添加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步骤包括
粉碎步骤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所有原料,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35-45目; 混合步骤充分混匀,混合时间为110-130S ;
制粒步骤投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温度为90-95°C,使其糊化度达到45-50%。所述粉碎步骤中,所述粉碎粒度为40目,所述混合时间为120s,所述制粒温度为9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养鱼饲料中使用的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黄柏10-20份、黄芩8-16份、大黄7-15份、刺五加6_14份、灵草5_15份、排草10-20份、甘松10-20份、白芷12-20份、板蓝根10-20份、穿心莲10-20份、百部7_14份、鱼腥草10-15份、大青叶10-20份、苦木3-8份、灵芝5_15份、大蒜10-20份、溪黄草10_15份、菊花
8-17份、金银花8-17份、五倍子5-12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述原料药配比混合,切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在室温下,与90度以上乙醇一起浸溃15-25天,将浸溃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将所述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内烘干,冷却后与研磨成细粉状,得到中药添加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混养鱼饲料在草鱼广量小幅提升的如提下,显者提闻了编鱼、觸鱼、花链、白链的广量,有效提闻词料的利用效率,节约饲料成本,提高淡水鱼养殖经济效益;其中,添加了中药添加剂,不仅杀菌抑菌、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预防淡水鱼的出血病、白皮病等疾病,而且提高了草鱼等混养鱼的生产性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在发展中草药添加剂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大量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也证实了中草药具有许多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碱、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等,兼有药性和营养性的双重作用,既可防病,又可提高生产性能;不但能直接杀菌抑菌,而且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具有非特异抗菌作用。因此摒弃化学类添加齐U,使用安全放心的饲料添加剂,使食品达到安全美味的效果是我们一贯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中草药添加剂独特的优点是具有纯天然性,来自自然界动物、植物和矿物质,并保持了其自然结构和活性,长期使用而无药物残留、无抗药性和无毒副作用,是良好的绿色药物添加齐U,也迎合了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对绿色无公害无药残产品的追求,所以用中草药做饲料添加剂在饲养料中显得更有意义。中草药添加剂具有非特异抗菌作用,从根本上保护和协调动物的整体健康,可以预防疾病,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驱除体内有害寄生虫,调节体内有益微生物群落,充分发挥和提高机体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利用率,增强畜禽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生长速度。中草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且使用简易、方便,易于大规模推广使用。纯天然性中草药大都是经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实对人畜健康有益无害的天然植物或产品,能起到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其独特的优点是长期使用无药物残留、无抗药性和无毒副作用,是良好的绿色药物添加剂。功能齐全中草药是复杂的有机体,本身多成分并加以合理组合形成了整体协调统一的独特的多能性能全面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兼有营养物质与药物的双重作用,既可防治疾病又能够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抗菌作用,某一种单一的化学成分很难与中草药相提并论,是化学合成药物所无法比拟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由不同性味功能的中草药依据中兽医理论和动物不同需要配制而成,由于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成分多样,决定了不同组 成的中草药具有不同的功效。混养鱼模式养殖中,要取得最佳的生产效益就必须对各种淡水鱼的营养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依据营养需求量制备饲料,此外,饲料中添加安全无公害的添加剂尤为重要。中药添加剂能够促进淡水鱼的消化和吸收,促进生长性能、提高生长速度,提高饲料转化率。实施例I
针对如在提高草鱼养殖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其它养殖品种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养鱼饲料,其饲料中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豆柏28份、菜籽饼31份、米糠柏13份、食盐2份、液体维生素C O. 3份、甜菜碱I. O份、稀土饲料添加剂2份、中药添加剂I. 2份。其中,中药添加剂中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黄柏14份、黄芩12份、大黄11份、刺五加9份、灵草10份、排草15份、甘松14份、白]E 15份、板蓝根15份、穿心莲15份、百部10份、鱼腥草12份、大青叶14份、苦木4份、灵芝9份、大蒜15份、溪黄草11份、菊花12份、金银花12份、五倍子8份。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述原料药配比混合,切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在室温下,与90度以上乙醇一起浸溃18天,将浸溃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将所述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内烘干,冷却后与研磨成细粉状,得到中药添加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粉碎步骤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所有原料,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40目;混合步骤充分混匀,混合时间为120s ;制粒步骤投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温度为90°C,使其糊化度达到45-50%ο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饲料,其营养价值为粗蛋白30. 36、粗脂肪5. 50、粗纤维8. 51、粗灰分9. 05、钙O. 66、总磷I. 38、盐O. 40、总赖氨酸I. 60、蛋氨酸O. 49、总蛋氨酸I. 04。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养鱼饲料,其饲料中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豆柏23份、菜籽饼38份、米糠柏15份、食盐2份、液体维生素C O. 4份、甜菜碱I. 2份、中药添加剂I. 5份。其中,中药添加剂中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黄柏16份、黄芩10份、大黄9份、刺五加7份、灵草7份、排草13份、甘松16份、白芷12份、板蓝根12份、穿心莲13份、百部12份、鱼腥草12份、大青叶16份、苦木5份、灵芝12份、大蒜12份、溪黄草12份、菊花14份、金银花10份、五倍子10份。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述原料药配比混合,切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在室温下,与90度以上乙醇一起浸溃18天,将浸溃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将所述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内烘干,冷却后与研磨成细粉状,得到中药添加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粉碎步骤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所有原料,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40目;混合步骤充分混匀,混合时间为120s ;制粒步骤投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温度为95°C,使其糊化度达到45-50%ο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饲料,其营养价值为粗蛋白30. 36、粗脂肪5. 50、粗纤维8. 51、粗灰分9. 05、钙O. 66、总磷I. 38、盐O. 40、总赖氨酸I. 60、蛋氨酸O. 49、总蛋氨酸
I.04。中药添加剂中各组分药理如下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用于湿热湾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人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溃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大黄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刺五加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脾、肾、心经。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久服"轻身耐劳〃。刺五加含有值得注意的成分一刺五加甙,其能刺激精神和身体活力。众多关于刺五加的科学出版物已证明了其抗疲劳作用,增强持久力和能力,增加机敏和学习能力。众多用法都已在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刺五加是病后康复,承受过多压力或紧张,工作过量,慢性病导致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那些需要达到生理和心理性能高峰的人中非常受欢迎的自我药疗药物。目前同样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报道指出其具有支援免疫系统,恢复非正常低血压,改善循环系统,使紊乱的糖脂代谢正常化,肝部,睾丸,骨密度和其它重要器官的合成代谢的功效。刺五加提取物显示可刺激细胞免疫力。研究发现其可刺激T-细胞产生,特别是助手细胞。因此刺五加被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刺五加多糖对小鼠S180、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增殖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刺五加提取物含多种式类和刺五加多糖,具有提闻机体免疫力、升闻白细胞、提闻机体对缺氧、福射、应激、疲劳、中毒等非特异性损害的适应能力。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亦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单核细胞分化而使白细胞增加。灵草又名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甘草具有降血脂、抗氧化的作用。
排草味甘,性平,无毒。功用主治治感冒,咳喘,风湿痛,月经不调。《中国药植志》“治虚弱。”《四川中药志》“祛风湿,理气,止气痛,醒脑除烦,搽雀斑。”《广西植物名录》“益气补虚,祛风活血。治虚弱,气管炎,哮喘,月经不调,感冒咳嗽。”
甘松味辛、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用于中焦寒凝气滞,脾胃不和,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牙痛。《本草纲目》“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本草汇言》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开宝方》主心腹卒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等证。板蓝根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志贺、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对流感病毒PR8株和京科68-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在试管内板蓝根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对心血管的作用该品能使离体兔耳和大鼠下肢灌流量增加,改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降低麻醉家兔的血压,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并使小鼠心肌耗氧量下降。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板蓝根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从板蓝根中分得尿苷、次黄嘌呤、嘧啶、水杨酸等对AT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也都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在O. 21mg/kg浓度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8. 2%,24. 2%、10. 8%和20%。解毒作用犬用板蓝根、黄连粉与藜芦同服(各
2.Og/kg),能解藜芦毒,降低死亡率;若藜芦中毒后再用之,则无效;分别单用板蓝根粉或黄连粉,效果亦不好。《本草述》苦,寒,无毒。《本草便读》入肝、胃血分。《中华本草》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治疗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瘍,胆囊炎,高血压,鼻紐,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百部甘、苦,微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百部杀菌效果好,并且还能防治风寒咳嗽等。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瘍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大青叶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大青叶功能清热凉血,为解毒要药,主要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青叶用于温热病邪入血分和热毒所致诸症,归胃经,功效在于清热。苦木性味性寒,味苦。归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腹泻下痢,湿疹,疮疖,毒蛇咬伤。对血流的影响,苦木中的铁屎米酮给兔静注O. 3mg/kg,能增加兔肠和胃的血流率,增加率各为15%、10%。而苦木碱D、5-羟基-4-甲氧基铁屎米酮(5-羟基-苦木碱)F和苦木碱B仅增加兔肠的血流率。对苦木增加血流的机制的研究发现,苦木中的生物碱对cAMP磷酸二酯酶有抑制作用。从苦木基部分离到的I-甲氧基碳基-咔啉对牛心cAMP磷酸二酯酶有抑制作用,其IC50为3. 6 X 10 (-5 )mol/L。5-羟基-4-甲氧基铁屎米酮的IC50为1.4 X 10 (_5)mol/L,4,5_ 二甲氧基铁屎米酮的1050为10.4 X 10 (-5)。从苦木中分离到的苦树素甙-B在体外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细胞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弱于5-氟尿嘧啶。苦木中的-咔啉在体外有抗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活性。苦木枝叶制成的注射液(2g生药/ml)给小白鼠(O. 2-0. 5ml/只)及犬(8ml/只)皮下注射,对银环蛇毒中毒的小白鼠和狗有非常显著的保护作用,小白鼠保护率为75. 6%,狗保护率为100%。灵芝性为甘,平。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动物药理表明实验灵芝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大蒜性温、味辛平;入脾、胃、肺经。解毒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此外还有温脾暖胃。治痈疽肿毒,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行气消积,杀虫解毒。用于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饮食积滞、痈肿疮疡。强力杀菌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目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防治肿瘤和癌症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排毒清肠,预防肠胃疾病大蒜可有效抑制和杀死引起肠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病毒,清除肠胃有毒物质,刺激胃肠粘膜,促进食欲,加速消化。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大蒜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体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并可杀死因感染诱发糖尿病的各种病菌,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每天吃2 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最简易的办法,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溪黄草味甘、性寒,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心血 管方面药理作用菊花的酚性部位可以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提高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能矢车菊力,并对家兔的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菊花的总提取物对离体心脏、心肌细胞均显示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杭白菊具有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以及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作用。抗病毒作用国外研究学者发现,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菊花还具有抗艾滋病的作用,能抑制ZV逆转录酶和HLV复制的活性,其中从菊花分离得到的金合欢素7 0i3D半乳糖是其活性成分,且毒性很小。抗衰老作用菊花能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降低,明显延长家蚕寿命;还可以提高小鼠心脑耐缺氧作用,延长其生存时间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有人研究则发现,菊花提取物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进入细胞膜的甘油酯后而起保护作用。这一新的发现使菊花有望开发成为新的功能性食品,尤其在抗衰老食品中发挥其作用。抗炎作用早在1950年,有研究者就发现菊花提取物能影响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从而具有抗炎作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经研究发现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烯二醇、三醇及其相应的棕榈酸酯和肉豆蘧酸酯对由120十四酰大戟二萜醇13酰(TPA)诱发的小鼠耳水肿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蒲公英赛烷型三萜烯醇类对由TPA引起的小鼠皮肤肿瘤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15个三萜烯二醇及三醇对由TPA诱发产生的BVEA早期抗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6个化合物对常见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肾癌、卵巢癌、脑癌、白血病等60种人类肿瘤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发现化合物arnidiol对白血病HL60细胞具有极其显著的细胞毒活性,GI50为O. 47 μ mol/L。金银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兼能凉血止痢,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热毒较盛,或温病初起热邪尚在上焦而未下行时;热毒下痢、大便下血;暑温证;热毒积聚之疮痈初起,掀热肿痛者,以及其他皮肤感染,该物有较好的退热作用,有抗炎作用,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及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五倍子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功效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收敛作用由于其中所含的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皮肤、粘膜、溃疡接触鞣酸后,其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造成一层被膜而呈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奏止血功效;腺细胞的蛋白质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产生粘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的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鞣酸可与若干金属、生物碱或甙类形成不溶解化合物,因而用作解毒剂。鞣酸对正常小肠运动无甚影响,由于其收敛作用而减轻肠道炎症,故可制止腹泻。如胃肠道中有细菌、毒物等刺激因素存在,不应使用鞣酸制剂。鞣酸多少可干扰食物之吸收(沉淀蛋白质),但在小肠之碱性环境中,蛋白质可重新被释出,因此食物或饮料中含少量鞣酸是无害的,但大量时如过度饮茶,可延缓食物之吸收。更大量甚至可引起刺激、腐蚀,特别在空腹时可导致疼痛、呕吐、下泻或便秘。本发明中药添加剂的毒性试验
称取300g实施例I制备的中草药添加剂,将其加入IOOOg冷水中浸泡32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I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IOOO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除去部分水,获得口服液,口服液的生药浓度为3g/ml。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生药/kg)的本发明的实施例I制备的中草药添加剂1,溶解在蒸馏水中,每天灌胃两次,早晚各一次,连续3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 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Glu、BUN、Crca、TP、T. 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I中的中药散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 O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中的中草药添加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无毒副作用,是良好的绿色药物添加剂。本发明中药添加剂的抗菌试验
选取10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含有本发明中药添加剂的实施例I的草鱼饲料(实施例组)和去除中药添加剂成分的草鱼饲料(对照组,即将实施例I中的中药成分去除所得到的配方)喂养50尾。实施例组和对照组的草鱼均腹腔注射105-109cfu/mL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每尾O. 2mL菌液,观察3周,试验期间水温为28°C左右,记录各实验组的发病及死亡情况,结果如表I所示。表I :草鱼发病及死亡情况对照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养鱼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中的一种或多种豆柏、菜籽饼、米糠柏、食盐、液体维生素C、甜菜碱、中药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养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中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豆柏20-40份、菜籽饼20-45份、米糠柏10-20份、食盐1_3份、液体维生素C O. 1-0. 5份、甜菜碱O. 5-1. 5份、中药添加剂O. 5-2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混养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中还包括稀土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中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豆柏22-35份、菜籽饼27-41份、米糠柏10-17份、食盐1-3份、液体维生素C O. 1-0. 5份、甜菜碱O. 5-1. 5份、稀土饲料添加剂1-3份、中药添加剂O. 5-2份。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混养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中还包括稀土饲料添力口剂,所述饲料中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豆柏28份、菜籽饼31份、米糠柏13份、食盐2份、液体维生素C O. 3份、甜菜碱I. O份、稀土饲料添加剂2份、中药添加剂I. 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混养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原料药为黄柏、黄芩、大黄、刺五加、灵草、排草、甘松、白芷、板蓝根、穿心莲、百部、鱼腥草、大青叶、苦木、灵芝、大蒜、溪黄草、菊花、金银花、五倍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养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添加剂中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黄柏10-20份、黄岑8-16份、大黄7-15份、刺五加6_14份、灵草5_15份、排草10-20份、甘松10-20份、白芷12-20份、板蓝根10-20份、穿心莲10-20份、百部7_14份、鱼腥草10-15份、大青叶10-20份、苦木3-8份、灵芝5_15份、大蒜10-20份、溪黄草10-15份、菊花8-17份、金银花8-17份、五倍子5-12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养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述原料药配比混合,切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在室温下,与90度以上乙醇一起浸溃15-25天,将浸溃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将所述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内烘干,冷却后与研磨成细粉状,得到中药添加剂。
8.—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混养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步骤包括 粉碎步骤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所有原料,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35-45目; 混合步骤充分混匀,混合时间为110-130S ; 制粒步骤投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温度为90-95°C,使其糊化度达到45-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养鱼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步骤中,所述粉碎粒度为40目,所述混合时间为120s,所述制粒温度为90°C。
10.一种混养鱼饲料中使用的中药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黄柏10-20份、黄芩8-16份、大黄7-15份、刺五加6_14份、灵草5_15份、排草10-20份、甘松10-20份、白芷12-20份、板蓝根10-20份、穿心莲10-20份、百部7-14份、鱼腥草10-15份、大青叶10-20份、苦木3-8份、灵芝5-15份、大蒜10_20份、溪黄草10-15份、菊花8-17份、金银花8-17份、五倍子5_12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述原料药配比混合,切碎,放入耐酸碱浸溃锅,在室温下,与90度以上乙醇一起浸溃15-25天,将浸溃好的液体及药渣进行压榨过滤,分离后取滤液;将所述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内烘干,冷却后与研磨成细粉状,得到中药添 加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养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饲料包括以下组份中的一种或多种豆粕、菜籽饼、米糠粕、食盐、液体维生素C、甜菜碱、中药添加剂;制备方法包括粉碎步骤、混合步骤、制粒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混养鱼饲料在草鱼产量小幅提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鳊鱼、鲫鱼、花鲢、白鲢的产量,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节约饲料成本,提高淡水鱼养殖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23K1/16GK102805273SQ2012103163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何庆国, 吕明斌, 燕磊 申请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