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18768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肥料制剂有水溶剂、颗粒剂和粉剂,水溶剂主要用于根外追肥和灌溉施肥,
颗粒剂和粉剂可以用于土壤调理剂制剂。肥料制成颗粒剂的目的有二 一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延缓肥料溶解与吸收的速度,达到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效;二是使用施肥机械作业,保证准确的施肥量和均匀度,也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作用。用作土壤调理剂剂型,对土壤调理剂与土壤充分接触改良土壤物化性质的目的相背,虽能保证宏观的施用量和均匀度但在微观上仍有非常大的差异,特别是颗粒剂表面与土壤反应后会形成致密而不能继续反应的惰性膜(例如钙与土壤酸生成碳酸钙、硫酸钙)阻碍土壤与颗粒内部的调理剂进一步反应,所以虽有可以机械化准确定量和宏观均匀度的优点而不被采用。目前多数土壤调理剂为粉剂,如果能够撒施均匀,可以充分接触土壤,得到很好的土壤改良效果,但人工撒施极难保证施用量和均匀度,常因局部过量导致结块或局部石灰化对作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发育不利;粉剂无法机械化作业,人工撒施易飞扬漂移,难以保证用量和均匀度,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环境差。为了克服粉剂的缺点,有的厂家采取加大调理剂破碎粒度或要求农民掺大量土肥拌匀后施用,前者仍难免粗粒内部调理剂无法发挥作用,后者在小田间试验时能够勉强做到,而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却因为增加了数倍的工作量很难被农民接受和实行。土壤颗粒按照基础粒度大小可以分为沙粒和粘粒,沙粒为主的为沙质土俗称沙土,粘粒为主的称为粘质土俗称粘土,沙粒和粘粒比例适中的称为壤土。极端沙化的土壤完全没有结构,呈“一团散沙”保水保肥能力极差,极端粘质土壤缺乏大孔隙,透气性能极差,都不利于植物生长。壤土呈团粒结构,团粒内部有丰富的小孔隙(毛细管)利于保水保肥,团粒间有丰富的大孔隙,利于透气,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可以使用机械播施,不会飞扬,提高播施的均匀度,团粒内部具有丰富的毛细管通道,土壤溶液能够进入团粒内部并与之反应,基础粒度小,比表面积大能够与土壤的酸碱性充分反应,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改性添加剂干燥到风干状态;
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土壤调理剂原料研磨至180-250目,风干的改性添加剂研磨至350-400 目;
3)造粒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上述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原料80-90%、改性添加剂5-10%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后加水5-10%,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为了能使改性添加剂更好地包裹在土壤调理剂表面。优选的方案中,一种团粒结
构的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改性添加剂干燥到风干状态;
2)研磨将土壤调理剂、改性添加剂混合均匀,之后再研磨至250-300目;
3 )造粒在上述混合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加水,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
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土壤调理剂为80-90%、改性添加剂为5-10%、水为5-10% ;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土壤调理剂为石灰、硅酸盐类酸性土壤调理剂、石膏类盐碱土壤调理剂,或补充土壤有机质的有机土壤调理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本发明所述改性添加剂为分散性物料或/和粘结性物料;改性添加剂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能够防止土壤调理剂吸收水分而发生水合硬化影响改良土壤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分散性物料为泥炭、有机肥、褐煤、秸杆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的分散性物料。优选的,所述粘结性物料为粘土、膨润土、高岭土、磷矿粉中的一种。粘结性物料用于粘结性很弱土壤调理剂,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本发明所述的步骤I)中风干后,改性添加剂中的水分含量小于或等于15%。本发明所述的步骤4)中双层筛的上层网筛和下层网筛的孔径分别是20-25目、75-85 目。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其是由土壤调理剂原料、改性添加剂和水组成,其中各组分用量按质量百分数计算分别是土壤调理剂原料80-90%,改性添加剂 5-10%,水 5-10%。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微团粒制剂基础粒度小,比表面积大,不同于颗粒剂的坚实结构,本发明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团粒内部具有丰富的毛细管通道,其既有与粉剂相似的土壤接触面积,又由于改性添加剂的作用,不会水合硬化;土壤溶液能够进入团粒内部并与土壤调理剂的有效成分反应,使土壤获得有效成分而得到改善;本发明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可以采用机械施肥以用量和均匀度,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实施例I
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泥炭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为15%;
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土壤调理剂原料研磨至200目,风干的泥炭研磨至380目;
3)造粒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上述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原料90%、改性添加剂5%在混
料机中充分混合后加水5%,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其中土壤调理剂是由钥尾矿、白云石、无烟煤经过粉碎、混合煅烧、冷却活化而成的,其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钥尾矿32%,白云石57%、无烟煤11% ;得到的土壤调理剂中含氧化I丐30%,氧化镁20%,活性二氧化娃20%,各种微量元素总和1%,其余为招铁矿氧化物;所用双层筛的上、下孔径分别是24目、80目。实施例2
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泥炭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为12%;
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石膏土壤调理剂研磨至180目,风干的泥炭研磨至350目;
3)造粒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上述研磨后的石膏土壤调理剂80%、泥炭10%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后加水10%,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其中双层筛的上、下筛网孔径分别是20目、75目。实施例3
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磷矿粉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
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土壤调理剂85%、磷矿粉7%混合共磨至250目;
3)造粒将上述混合研磨后的物料加水8%,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其中土壤调理剂双层筛的上层网筛和下层网筛的孔径分别是25目、80目。实施例4
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褐煤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为15%;
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土壤调理剂原料研磨至200目,风干的泥炭研磨至380目;
3)造粒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上述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原料90%、褐煤5%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后加水5%,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其中土壤调理剂是由钥尾矿、白云石、无烟煤经过粉碎、混合煅烧、冷却活化而成的,其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钥尾矿32%,白云石57%、无烟煤11% ;得到的土壤调理剂中含氧化I丐30%,氧化镁20%,活性二氧化娃20%,各种微量元素总和1%,其余为招铁矿氧化物;所用双层筛的上、下孔径分别是24目、80目。对比试验
将本发明的团粒结构的钥尾矿酸性土壤调理剂埋入湿沙中,以未加改性添加剂处理的土壤调理剂原料的粉剂以及颗粒剂分别同时埋入湿沙中作为对照,保持水分,一周后观察,粉剂结成较大但不十分坚硬的混凝土状团块;颗粒剂个别凝集成团,颗粒内部形成十分坚
硬的混凝土状物;本发明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完全没有出现硬化结块。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改性添加剂干燥到风干状态; 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土壤调理剂研磨至180-250目,风干的改性添加剂研磨至350-400 目; 3)造粒将上述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改性添加剂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后加水,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土壤调理剂为80-90%、改性添加剂为5-10%、水为5-10% ;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
2.—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将改性添加剂干燥到风干状态; 2)研磨将土壤调理剂、改性添加剂混合均匀,之后再研磨至250-300目; 3 )造粒在上述混合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加水,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 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土壤调理剂为80-90%、改性添加剂为5-10%、水为5-10% ; 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双层筛上及双层筛下的物料返回到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中重新造粒。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理剂为石灰、硅酸盐类酸性土壤调理剂、石膏类盐碱土壤调理剂,或补充土壤有机质的有机土壤调理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添加剂为分散性物料或/和粘结性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性物料为泥炭、有机肥、褐煤、秸杆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的分散性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性物料为粘土、膨润土、闻岭土、憐矿粉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O中风干后,改性添加剂中的水分含量小于或等于15%。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双层筛的上层网筛和下层网筛的孔径分别是20-25目、75-85目。
9.一种用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土壤调理剂、改性添加剂和水组成,其中各组分用量按质量百分数计算分别是土壤调理剂原料80-90%,改性添加剂5-10%,水5-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干燥将改性添加剂干燥到风干状态;2)研磨在球磨机中将土壤调理剂原料研磨至180-250目,风干的改性添加剂研磨至350-400目;3)造粒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将上述研磨后的土壤调理剂原料80-90%、改性添加剂5-10%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后加水5-10%,搅拌均匀,之后用对辊式造粒机或轮碾机制成团粒;4)过筛包装上述团粒用双层筛过筛后,将双层筛中间层的物料包装,即为成品。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一种团粒结构的土壤调理剂,团粒内部具有丰富的毛细管通道,土壤溶液能够进入团粒内部并与之反应,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文档编号C05G3/04GK102838428SQ20121033363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董坚 申请人:广东万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