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22211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钩蝠蛾属Thitarodes昆虫幼虫是冬虫夏草的最主要寄主,是冬虫夏草发育的营养和物质基础,钩蝠蛾种群的持续稳定是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保证。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G. H. Sung, J. M. Sung,Hywel-Jones & Spatafora是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的特色名贵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采挖冬虫夏草是该地区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创造的年产值在许多县都 超过了 1000万元,如西藏自治区丁青县的冬虫夏草年产值超过5500万元,收入占该县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近十多年来,过度和无序采挖冬虫夏草已严重破坏高寒牧区冬虫夏草适生地的植被和蝠蛾昆虫的生存环境,导致高寒草甸荒漠化加剧、冬虫夏草及其寄主适生地范围萎縮、冬虫夏草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目前,冬虫夏草正面临着资源萎縮和产量减少的问题,因此冬虫夏草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引人关注。作为冬虫夏草寄主的钩蝠蛾昆虫,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高海抜高寒地帯。幅蛾昆虫成虫期短暂,卵、幼虫及蛹则不具备大范围迁移能力,而蝠蛾雌成虫由于生理上的不足,很难进行远距离飞行,同时绝大多数雌成虫羽化出来后所怀卵中大部分都已发育成熟,因此导致腹部沉重,更是减弱了雌成虫的飞行与扩散能力。此外,幅蛾成虫寿命很短,一般:Tsd内即会死亡,因此很难进行长距离以及长时间的迁移与扩散,最终导致的蝠蛾的狭域分布。研究发现,钩蝠蛾成虫期较短,大约20天,个体寿命3-7天,主要完成羽化、交配、产卵等生殖过程。钩蝠蛾成虫的羽化期大多发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不同年份、不同分布地区有提前和滞后的现象。求偶、交配、产卵是钩蝠蛾成虫維持其种群繁衍和稳定的主要活动。傍晚夜幕降临时,雄成虫开始活动,在I m左右低空飞行,开始寻觅雌蛾。而雌蛾大多数爬往较高植株上,频频振翅以释放性外激素招引雄蛾。雄蛾受性外激素刺激快速飞舞向雌蛾靠近,通常会有几只雄蛾在同一雌蛾周围飞舞并在空中缠斗一番,胜者留下交配,败者离去。求偶过程持续约30 min,求偶未成功的雌雄个体重新回到静息状态。成虫寿命不长、活动能力弱、求偶时间短,制约了成虫交配的成功率。因此,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如何提高钩蝠蛾成虫的交配成功率是促进种群繁衍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促进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钩蝠蛾成虫交配率低下的缺陷,提供ー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将钩蝠蛾的雌、雄成虫置于养虫室中,特别地,养虫室内设置有弱光光源。
申请人研究发现,雄成虫有弱趋光性、未发现趋化性,雌成虫无趋光性。雌雄成虫的求偶行为发生在傍晚夜幕降临的30分钟内。实验证明弱光照具有激发雄性成虫求偶行为、诱导雌处女蛾释放引诱雄成虫的性外激素的作用。上述方法中增加辅助弱光光源,能够増加成虫求偶行为激发因子,提高成虫首次交配成功率,并提高因受惊扰而中断交配或未完全交配的雌性成虫的复交配率,使雌性成虫的交配率达到100%。上述弱光光源,是指产生的光照较弱的光源,可以通过多种标准对光照进行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光通量作为标准,此时所述弱光光源的光通量为5(T490 lm,亦可以采用光照強度作为标准,即所述弱光光源产生的光照强度为5(Γ490 lx,只要所产生的光照与上述光照范围实质相同,无论以何种形式表示都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过高的光照会导致雄性成虫趋向光源,干扰求偶交配活动,过低的光照不能诱发雌、雄成虫产生求偶行为。而采用上述范围的光照,能保证雌雄成虫的交配率。在上述光照范围的选择下,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光源或光源组合。例如,所述弱光光源可以为手电筒或5-7瓦节能灯中的一种或由两种组成。手电筒产生的光通量大约为50 160 lm,而5-7瓦节能灯产生的光通量大约为350 490 lm,均能满足上述光照范围要 求,并且获取容易,安装简单。优选地,所述弱光光源的照射时间为傍晚20时至第二天早上8吋。该时间段为钩幅蛾成虫的活动时间,在此时间段内照射,既节省能源,亦能保证充足的光照。优选地,所述弱光光源照射时避开雌、雄成虫。弱光光源的照射方向对成虫交配率有一定影响,成虫感知的光线应是漫射光,而非直射光。若成虫感知直射光,雄性成虫会趋向光源而影响其搜寻雌虫,使交配率下降,因此应避免光源直射成虫。优选地,将雌、雄成虫置于纱笼中,纱笼底部由60-80目的絹纱制成。该纱笼底部的目数限定,是为了防止产出的虫卵掉落破损,起到缓冲、保护和收集的作用。上述纱笼可以由絹纱或蚊帐布做成,也可以利用普通蚊帐代替,纱笼的规格可以是长2-3 M,宽I. 5-2. 5M,高I. 5-2 M0纱笼设置在养虫室中,为便于操作,纱笼和纱笼之间应保持至少I M的距离。纱笼内可放置一些新鲜的带叶阔叶树枝,以增加成虫的隐蔽附着面。优选地,ー个纱笼内总成虫数为100头以上,雌成虫与雄成虫的数量比例为I: I. 5 2。充足数量的成虫能够保证交配率,而雌成虫与雄成虫的数量比例更优选I: I. 5,这是申请人在多年经验中发现的自然界中最适合的数量比例,此比例下交配成功率最高。更优选从培养的第二天开始定期补充一定量的雌、雄成虫,使雌成虫与雄成虫的数量比例保持在 1:1. 5^2 ο当使用纱笼时,更优选地,当所述弱光光源包括手电筒时,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养虫室的天花板或射在与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当所述弱光光源包括节能灯时,节能灯朝向纱笼的方向用不透光物(例如卡纸)遮挡,避免光线直射在纱笼上。上述雌、雄成虫的来源可以分为两部分在钩蝠蛾属昆虫成虫羽化高峰期的傍晚时分,采集正在求偶活动的雌、雄成虫或正在交配的成对雌、雄成虫,或将通过人工饲养钩蝠蛾幼虫获得的蛹集中保存在成虫羽化笼中,每天收集羽化的雌、雄成虫。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I、钩蝠蛾成虫的采集与获得。钩蝠蛾成虫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在钩蝠蛾属昆虫成虫羽化高峰期,于傍晚20时30分至21时30分在钩蝠蛾发生地观察成虫的求偶、交配活动,采集正在求偶活动的雌、雄成虫或正在交配的成对雌、雄成虫;ニ是通过养虫室人工饲养钩蝠蛾幼虫,待幼虫化蛹后将蛹集中保存在成虫羽化笼中,每天收集羽化的雌、雄成虫。2、成虫交配、产卵纱笼的制作与设置。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可以由絹纱或蚊帐布做成,也可以利用普通蚊帐代替,但纱笼底部的制作材料必须60-80目的絹纱,纱笼长2-3 M,宽I. 5-2. 5 M,高I. 5-2 M。纱笼设置在养虫室中,为便于操作,纱笼和纱笼之间应保持至少I M的距离。纱笼内可放置一些新鲜的带叶阔叶树枝或阔叶草本植物叶片,以增加成虫的隐蔽附着面。3、成虫的释放。将采集或收集的雌雄成虫释放到已经准备好的纱笼内,同一个笼内释放的总成虫数应达到100头以上,雌、雄成虫比为1:1.5。从第二天开始,每天观察成虫的产卵和存活情况,并记录仍然存活的雌、雄成虫数量,以第一天释放的成虫数为基数,ネト充ー定数量的雌、雄成虫,使纱笼内的成虫数量始终维持在一定水平。4、弱光光源的设置。从当天20时至次日8时止,在设置有纱笼的养虫室内増加弱光光源,如手电筒、5瓦节能灯等,设置的弱光照光源应避免直射成虫交配、产卵纱笼。
本发明涉及的钩蝠蛾属昆虫(简称钩蝠蛾)包括虫草钩蝠蛾T. armoricanus(Oberthiir)、亚东钩幅蛾 71· yadongensis (Chu et Wang)、樟木钩幅蛾 71· zhangmoensis(Chu et Wang)、芒康钩幅蛾71· markamensis (Yang et al.)、甲郎钩幅蛾 71· jialangensis(Yang)、察里钩蝠蛾 71· zaliensis (Yang)、巴青钩蝠蛾 71· baqingensis (Yang et Jiang)、当雄钩蝠蛾T. damxungensis (Yang)、比如钩蝠蛾T. biruens (Fu)、纳木钩蝠蛾T.namensis (Chu et Wang)、日嘻则钩幅蛾 71· xigazeensis (Chu et Wang)、定结钩幅蛾 71·dinggyeensi s (Chu et Wang)、南木林钩幅蛾 71· nanmlinensis (Chu et Wang)、蒲氏钩幅蛾/1· pui (Zhang et al.)、色季拉钩蝠蛾71· sejilaensis (Zhou et Zhang)、加查钩蝠蛾T. jiachaensis (Zhou et Zhang)等。可以是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涉及的钩蝠蛾昆虫发生地是指钩蝠蛾昆虫的自然分布地和生长地,如青藏高原有钩蝠蛾种类存在的高寒草甸或高寒灌丛草甸,大多在海拔4000 M以上。本发明涉及的钩蝠蛾成虫野外采集筒可是是带盖的塑料桶(高40 cm,直径25 cm)或其他方便携帯的有盖容器。本发明涉及的养虫室是指专用于饲养昆虫的独立空间(或房间),面积应不小于40M2,以满足设置多个钩蝠蛾成虫交配、产卵纱笼的面积需要。养虫室内设置有照明电源和紫外灭菌装置,窗户外装配有40目的不锈钢纱网。本发明涉及的人工饲养的钩蝠蛾幼虫,是在养虫室条件下模拟钩蝠蛾幼虫的生长环境,利用以胡萝卜为主的替代饲料,通过群体或单头饲养钩蝠蛾幼虫直至其完成发育化蛹。饲养过程中,需定期更换饲料,及时清除病害或因病死亡的幼虫,防止交叉感染。本发明涉及的成虫羽化笼是指保存蛹直至其羽化的装置,可以是有盖(盖上打孔,促进通气)塑料盆或塑料桶等容器,在将蛹移入前,应在桶内放置一些经灭菌过的苔藓并喷无菌水,直至苔藓吸足水,然后将蛹轻轻移入。在将蛹移入的过程中,应轻放,防止抛酒,以避免影响蛹的正常发育。此外,維持笼内较高湿度(70%-90%)有利于蛹的发育。本发明涉及的新鲜的带叶阔叶树枝来源于钩蝠蛾发生地的灌丛植物青藏地垫柳迟花地垫柳 51 faxoniana,金像1 海Potentilla fruticosa,繁花小杜胃I Rhododendron rupicola,拟小鱗叶杜醇R. cephal tanhoides,云雾杜胃$ Λchamaethomsonii,R. microgynum,R- temenium,R. pumilum
及匍匍杜胃$ R. eras turn,可以是其中的ー种或ー种以上。本发明涉及的阔叶草本植物叶片来源于钩蝠蛾发生地的草本植物杂色钟报春Primula alpicola、美免参 Cordonopsis foe tens ^Taraxacum tidetanmn、级
Polygonum fiIicaule > 3 1 - P. viviparum、多花老鹤阜 Geranium polyan thes >
Meconopsis betonici/o7ia>I3JBf Cremanthodium linguiatum、琳芝藍毛Ligularia / ァ尼泊尔酸模TPttwejr可以是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弱光照的刺激诱导下,雌、雄成虫的求偶时间延长,钩蝠蛾雌性成虫交配率达到100%,大幅度提高产出虫卵的受精率。部分采自野外因采集活动干扰而中断交配或交配不完全的雌性个体能进行第二次交配,使雌性成虫能全部完成交配过程,提高产出虫卵的受精率。经上述方法获得的高受精率虫卵,可释放在冬虫夏草发生地以提高草甸土壤中的钩蝠蛾幼虫种群密度,为冬虫夏草菌提供更多的潜在寄主和侵染寄主的机遇,为提高冬虫夏草产量提供寄主保障。此外,这些高受精率虫卵在养虫室孵化后,可以获得大量初孵幼虫,为养虫室人工饲养下一代钩幅蛾提供大量虫种。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I、在钩蝠蛾成虫羽化高峰期,野外采集人员携带手电筒和成虫采集料桶于傍晚20时50分前到达钩蝠蛾发生地草甸,每2人I组(每人持手电筒I个,每组带I采集桶),观察钩蝠蛾成虫的求偶、交配活动。2、从22时开始,每组2人配合开始搜寻正在交配的成对雌雄成虫,发现后,轻轻摘下雌雄成虫停留的叶片并将其放在采集桶内,尽量减轻对交配活动的干扰。搜寻过程中,若发现单个雌性或雄性,亦将其移入采集桶内,采集活动至23时结束。各组记录当天采集的成对成虫、单个雌虫或雄虫的数量。将采集的成虫带回养虫室。3、采集部分阔叶树枝或较大叶片的草本植物叶片,带回养虫室。4、外出采集前,将预先制作好的成虫交配、产卵纱笼设置在养虫室内,等候放入树枝和采集的成虫。5、首先将采集的树枝移入成虫交配、产卵纱笼中,然后将采集桶内的成虫轻轻倒入纱笼内,共计移入50对正在交配的成对成虫、10头单个雌性和15头单个雄性。6、将ー只野外采集用的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天花板或射在与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7、当晚每隔I个小时观察纱笼内成虫的活动和交配情况,完成交配的雌性成虫会在释放后不久就开始产卵。下半夜共观察到15对成虫进行了交配,其中6对的交配活动持续到第二天早上8时仍在继续。8、第二天晚上补充释放20对正在交配的成对成虫,仍将ー只野外采集用的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天花板或射在与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下半夜共观察到有12对成虫再次发生了交配行为。9、第三天至第六天晚上,不再补充成虫,但仍将一只野外采集用的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天花板或射在与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除第三天晚上观察到3对成虫发生了交配行为外,其他晚上均未发现交配情况发生。10、第七天,解剖所有雌性个体,发现留在雌性腹部未产出的卵量为15±14粒,而每雌平均产卵量达到768±206粒,表明所有雌性个体都完成了产卵,100%的雌性完成了交配。实施例ニ
I、从5月初开始,养虫室内饲养的老熟幼虫开始化蛹。从6月上旬开始,将收集到的蛹轻轻移入成虫羽化笼中直至成虫羽化。
2、每天观察成虫羽化笼内成虫的羽化情况,将羽化的成虫移入野外采集用的采集桶内。3、采集部分阔叶树枝或较大叶片的草本植物叶片,带回养虫室。4、将预先制作好的成虫交配、产卵纱笼设置在养虫室内,等候放入树枝和收集的成虫。5、首先将采集的树枝移入成虫交配、产卵纱笼中,然后将采集桶内的成虫轻轻倒入纱笼内,共计移入60头雌性和90头雄性。6、将ー只野外采集用的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天花板或射在与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7、每隔I个小时观察纱笼内成虫的活动和交配情况,共观察到49对成虫进行了交配。8、第二天晚上补充释放20头雌虫和30头雄虫,仍将ー只野外采集用的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天花板或射在与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当夜共观察到有34对成虫次发生了交配行为。9、第三天至第六天晚上不再补充成虫,但仍将一只野外采集用的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天花板或射在与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连续四个晚上均未发现交配情况发生。10、第七天,解剖所有雌性个体,发现留在雌性腹部未产出的卵量为18±11粒,而每雌平均产卵量达到795±173粒,表明所有雌性个体都完成了产卵,100%的雌性完成了交配。实施例三
I、在钩蝠蛾成虫羽化高峰期,野外采集人员携带手电筒和成虫采集桶于傍晚20时50分前到达钩蝠蛾发生地草甸,每2人I组(每人持手电筒I个,每组带I塑料桶),观察钩蝠蛾成虫的求偶、交配活动。2、从22时开始,每组2人配合开始搜寻正在交配的成对雌雄成虫,发现后,轻轻摘下雌雄成虫停留的叶片并将其放在采集桶内,尽量减轻对交配活动的干扰。搜寻过程中,若发现单个雌性或雄性,亦将其移入采集桶内,采集活动至23时结束。各组记录当天采集的成对成虫、单个雌虫或雄虫的数量。将采集的成虫带回养虫室。3、采集部分阔叶树枝或较大叶片的草本植物叶片,带回养虫室。
4、从6月上旬开始,收集室内人工饲养的钩蝠蛾蛹,并轻轻移入成虫羽化笼中直至成虫羽化。每天观察成虫羽化笼内成虫的羽化情况,将羽化的成虫移入野外采集用的塑料桶内。5、将预先制作好的成虫交配、产卵纱笼设置在养虫室内。6、首先将采集的树枝移入成虫交配、产卵纱笼中,然后将采集桶内的成虫轻轻倒入纱笼内,共计移入30对正在交配的成对成虫,另外移入人工饲养收集的雌性成虫30头和雄性成虫45头。7、将ー只野外采集用的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天花板或射在与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8、当晚每隔I个小时观察纱笼内成虫的活动和交配情况,完成交配的雌性成虫会在释放后不久就开始产卵。下半夜共观察到23对成虫进行了交配。
9、第二天晚上补充释放10对野外采集的成对成虫和10头饲养的雌性成虫及15头雄性成虫,仍将ー只野外采集用的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天花板或射在与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下半夜共观察到有16对成虫进行了交配。10、第三天至第六天晚上,不再补充成虫,但仍将一只野外采集用的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天花板或射在与成虫交配、产卵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此后的每天晚上均未发现成虫交配。11、第七天,解剖所有雌性个体,发现留在雌性腹部未产出的卵量为23±19粒,而每雌平均产卵量达到801±237粒,表明所有雌性个体都完成了产卵,100%的雌性完成了交配。实施例四
I、在钩蝠蛾成虫羽化高峰期,野外采集人员携带手电筒和成虫采集料桶于傍晚20时50分前到达钩蝠蛾发生地草甸,每2人I组(每人持手电筒I个,每组带I采集桶),观察钩蝠蛾成虫的求偶、交配活动。2、从22时开始,每组2人配合开始搜寻正在交配的成对雌雄成虫,发现后,轻轻摘下雌雄成虫停留的叶片并将其放在采集桶内,尽量减轻对交配活动的干扰。搜寻过程中,若发现单个雌性或雄性,亦将其移入采集桶内,采集活动至23时结束。各组记录当天采集的成对成虫、单个雌虫或雄虫的数量。将采集的成虫带回养虫室。3、采集部分阔叶树枝或较大叶片的草本植物叶片,带回养虫室。4、外出采集前,将预先制作好的成虫交配、产卵纱笼设置在养虫室内,等候放入树枝和采集的成虫。5、首先将采集的树枝移入成虫交配、产卵纱笼中,然后将采集桶内的成虫轻轻倒入纱笼内,共计移入50对正在交配的成对成虫、10头单个雌性和15头单个雄性。6、养虫室内保留一支5 W的节能照明灯作为弱光照光源,节能灯朝向交配、产卵纱笼的方向用ー卡纸遮挡,避免光线直射在纱笼上。7、当晚每隔I个小时观察纱笼内成虫的活动和交配情况,完成交配的雌性成虫会在释放后不久就开始产卵。下半夜共观察到19对成虫进行了交配。8、第二天晚上补充释放20对正在交配的成虫,节能灯照明与第一天相同的状态。下半夜共观察到有9对成虫再次发生了交配行为。
9、第三天至第六天晚上,不再补充成虫,但节能灯照明与第一天相同的状态。各晚上均未发现交配情况发生。10、第七天,解剖所有雌性个体,发现留在雌性腹部未产出的卵量为27±9粒,而每雌平均产卵量达到728±251粒,表明所有雌性个体都完成了产卵,100%的雌性完成了交配。实施例五
I、从5月初开始,养虫室内饲养的老熟幼虫开始化蛹。从6月上旬开始,将收集到的蛹轻轻移入成虫羽化笼中直至成虫羽化。2、每天观察成虫羽化笼内成虫的羽化情况,将羽化的成虫移入野外采集用的采集桶内。 3、采集部分阔叶树枝或较大叶片的草本植物叶片,带回养虫室。4、将预先制作好的成虫交配、产卵纱笼设置在养虫室内,等候放入树枝和收集的成虫。5、首先将采集的树枝移入成虫交配、产卵纱笼中,然后将采集桶内的成虫轻轻倒入纱笼内,共计移入60头雌性和90头雄性。6、养虫室内保留一支7 W的节能照明灯作为弱光照光源,节能灯朝向交配、产卵纱笼的方向用ー卡纸遮挡,避免光线直射在纱笼上。7、每隔I个小时观察纱笼内成虫的活动和交配情况,共观察到56对成虫进行了交配。8、第二天晚上补充释放20头雌虫和30头雄虫,节能灯照明与第一天相同。当夜共观察到有27对成虫次发生了交配行为。9、第三天至第六天晚上不再补充成虫,但节能灯照明与第一天相同。除第三个晚上发现有2对成虫交配外,其他晚上均未发现有成虫交配。10、第七天,解剖所有雌性个体,发现留在雌性腹部未产出的卵量为11±9粒,而每雌平均产卵量达到815±134粒,表明所有雌性个体都完成了产卵,100%的雌性完成了交配。实施例六
I、在钩蝠蛾成虫羽化高峰期,野外采集人员携带手电筒和成虫采集桶于傍晚20时50分前到达钩蝠蛾发生地草甸,每2人I组(每人持手电筒I个,每组带I塑料桶),观察钩蝠蛾成虫的求偶、交配活动。2、从22时开始,每组2人配合开始搜寻正在交配的成对雌雄成虫,发现后,轻轻摘下雌雄成虫停留的叶片并将其放在采集桶内,尽量减轻对交配活动的干扰。搜寻过程中,若发现单个雌性或雄性,亦将其移入采集桶内,采集活动至23时结束。各组记录当天采集的成对成虫、单个雌虫或雄虫的数量。将采集的成虫带回养虫室。3、采集部分阔叶树枝或较大叶片的草本植物叶片,带回养虫室。4、从6月上旬开始,收集室内人工饲养的钩蝠蛾蛹,并轻轻移入成虫羽化笼中直至成虫羽化。每天观察成虫羽化笼内成虫的羽化情况,将羽化的成虫移入野外采集用的塑料桶内。5、将预先制作好的成虫交配、产卵纱笼设置在养虫室内。
6、首先将采集的树枝移入成虫交配、产卵纱笼中,然后将采集桶内的成虫轻轻倒入纱笼内,共计移入30对正在交配的成对成虫,另外移入人工饲养收集的雌性成虫30头和雄性成虫45头。7、养虫室内保留一只手电筒留在养虫室,并打开弱光开关,光线射向养虫室的天花板或射在与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以及ー支5 W的节能照明灯作为弱光照光源,照射方向朝向交配、产卵纱笼的方向用ー卡纸遮挡,避免光线直射在纱笼上。8、当晚每隔I个小时观察纱笼内成虫的活动和交配情况,完成交配的雌性成虫会在释放后不久就开始产卵。下半夜共观察到25对成虫进行了交配。9、第二天晚上补充释放10对野外采集的成对成虫和10头饲养的雌性成虫及15头雄性成虫,。下半夜共观察到有19对成虫进行了交配。10、第三天至第六天晚上,不再补充成虫,手电筒及节能灯照明与第一天相同。此 后的每天晚上均未发现成虫交配。11、第七天,解剖所有雌性个体,发现留在雌性腹部未产出的卵量为26±11粒,而每雌平均产卵量达到783±161粒,表明所有雌性个体都完成了产卵,100%的雌性完成了交配。对比例一
I、从5月初开始,养虫室内饲养的老熟幼虫开始化蛹。从6月上旬开始,将收集到的蛹轻轻移入成虫羽化笼中直至成虫羽化。2、每天观察成虫羽化笼内成虫的羽化情况,将羽化的成虫移入野外采集用的采集桶内。3、采集部分阔叶树枝或较大叶片的草本植物叶片,带回养虫室。4、将预先制作好的成虫交配、产卵纱笼设置在养虫室内,等候放入树枝和收集的成虫。5、首先将采集的树枝移入成虫交配、产卵纱笼中,然后将采集桶内的成虫轻轻倒入纱笼内,共计移入60头雌性和90头雄性。6、养虫室内保留一支26 W的节能照明灯(光通量1820 Im)作为光照光源,节能灯朝向交配、产卵纱笼的方向用ー卡纸遮挡,避免光线直射在纱笼上。7、每隔I个小时观察纱笼内成虫的活动和交配情况,观察到大多数雄性成虫无目标乱飞,只有19对成虫进行了交配。8、第二天晚上补充释放20头雌虫和30头雄虫,节能灯照明与第一天相同。当夜共观察到有13对成虫次发生了交配行为。 9、第三天至第六天晚上不再补充成虫,但节能灯照明与第一天相同。除第三个晚上发现有5对、第四个晚上I对成虫交配外,其他晚上均未发现有成虫交配。10、统计成功交配的雌性个体数,发现只有47. 5%的雌性完成了交配。对比例ニ
I、从5月初开始,养虫室内饲养的老熟幼虫开始化蛹。从6月上旬开始,将收集到的蛹轻轻移入成虫羽化笼中直至成虫羽化。2、每天观察成虫羽化笼内成虫的羽化情况,将羽化的成虫移入野外采集用的采集桶内。
3、采集部分阔叶树枝或较大叶片的草本植物叶片,带回养虫室。4、将预先制作好的成虫交配、产卵纱笼设置在养虫室内,等候放入树枝和收集的成虫。5、首先将采集的树枝移入成虫交配、产卵纱笼中,然后将采集桶内的成虫轻轻倒入纱笼内,共计移入60头雌性和90头雄性。6、养虫室内保留一支26 W的节能照明灯(光通量1820 Im)作为光照光源,节能灯直接照射在产卵纱笼的上方。7、每隔I个小时观察纱笼内成虫的活动和交配情况,观察到大多数雄性成虫无目标乱飞,部分雄性停留在光照面,只有12对成虫进行了交配。8、第二天晚上补充释放20头雌虫和30头雄虫,节能灯照明与第一天相同。当夜共观察到有16对成虫次发生了交配行为。 9、第三天至第六天晚上不再补充成虫,但节能灯照明与第一天相同。除第三个晚上发现有3对成虫交配外,其他晚上均未发现有成虫交配。10、统计成功交配的雌性个体数,发现只有38. 75%的雌性完成了交配。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将钩蝠蛾的雌、雄成虫置于养虫室中,其特征在于养虫室内设置有弱光光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光光源的光通量为50 490 Im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光光源为手电筒或5-7瓦节能灯中的一种或由两种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光光源的照射时间为傍晚20时至第二天早上8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光光源照射时避开雌、雄成虫。
6.如权利要求3所述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雌、雄成虫置于纱笼中,纱笼底部由60-80目的絹纱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纱笼内总成虫数为100头以上,雌成虫与雄成虫的数量比例为1:1. 5 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弱光光源包括手电筒时,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养虫室的天花板或射在与纱笼反方向的墙壁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弱光光源包括节能灯时,节能灯朝向纱笼的方向用不透光物遮挡,避免光线直射在纱笼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培养的第二天开始,定期补充一定量的雌、雄成虫,使纱笼内雌成虫与雄成虫的数量比例保持在1:1. 5 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钩蝠蛾成虫交配率的方法,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钩蝠蛾成虫交配率低下的缺陷。通过营造良好的钩蝠蛾成虫生殖活动环境和提供充足数量的钩蝠蛾成虫;将成虫置于室内设置的纱笼内;从当天傍晚20时直至第二天早上8时,增加辅助弱光光源,以增加成虫求偶行为激发因子,提高成虫首次交配成功率,并提高因受惊扰而中断交配或未完全交配的雌性成虫的复交配率,使雌性成虫的交配率达到100%。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2835357SQ20121035743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张古忍, 喻浩 申请人:中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