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菌渣用于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22519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杏鲍菇菌渣用于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杏鲍菇菌渣用于栽培茶树菇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温室使用前的处理,杏鲍菇菌渣的处理,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发酵,茶树菇的播种,培养发菌,出菇管理,采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杏鲍菇菌渣的再次利用,减少了废菌渣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实现了西北地区种植茶树菇的目的,使西北地区的人们能够享用到营养价值较高的茶树菇,降低西北地区购买茶树菇的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杏鲍薛菌渲用于栽培茶树薛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杏鲍菇菌渣用于栽培茶树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茶树菇是担子菌亚门,担子纲、蘑菇菌目、粪伞科、田头菇属,又名柱状田头菇、杨树菇、茶薪菇、柱状环锈伞、柳松茸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6.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原产福建、江西交接的武夷山区。
[0003]茶树菇的栽培主要以茶饼粉、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为主要原料,相对成本较高,影响种菇效益。而且近年来的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均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原料,有的直接当做柴火燃烧,有的当部分粮食,饲喂牲口,这些处理方法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造成优质肥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杏鲍菇菌渣用于栽培茶树菇的方法,以实现食用菌生产废料再利用和西北地区种植茶树菇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茶树菇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温室使用前`的处理:(I)整平地面,泡水沉实,最好北高南低;(2)准备好喷雾器,盖好遮阳网、防虫网等;(3)对温室地面、墙、棚膜等进行彻底消毒杀虫后在地面撒一层石灰;
[0008]步骤二:杏鲍菇菌渣的处理:将去除菌皮的杏鲍菇菌渣粉碎成细颗粒;
[0009]步骤三: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原料粉碎后按重量百分比为40%的杏鲍菇菌渣,25 %的棉籽壳,15 %的玉米芯,12 %的麸皮,5 %的玉米,1.5 %的石灰,0.5 %的食盐,
0.995%的石膏和0.005%的营养添加剂(菇大壮)混合拌匀、加水,调节含水量为60%~65% ;
[0010]步骤四:培养基的发酵:
[0011](I)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堆积发酵;
[0012](2)将堆积发酵后的培养基装袋后移到温室内,每畦菌宽度为1.2m,堆料厚度为
0.30至0.40m,保持温度在10-30°C,开始播种;
[0013]步骤五:播种:将发酵好的茶树菇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压平料面,使菌种与培养基接触良好;
[0014]步骤六:培养发菌:前4-7天增强光照,保持温室内在18至25°C,昼夜温差保持8°C以上,喷雾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并注意通风;
[0015]步骤七:出菇管理:菌丝生长满培养基后,温度控制在15至25°C,空气相对湿度75%至95%,光照以看清报纸为度,定时通风换气;
[0016]步骤八:采收:当菇蕾生长到第5-7天即可采菇。
[0017]本发明具的有益效果:
[0018](I)本发明实现了杏鲍菇菌渣的再次利用,减少了菌渣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0019](2)本发明实现了西北地区种植茶树菇的目的,使西北地区的人们能够享用到营养价值较高的茶树燕,降低西北地区购买茶树燕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发明一种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茶树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步骤一:温室使用前的处理:(I)整平地面,泡水沉实,最好北高南低;(2)准备好喷雾器,盖好遮阳网、防虫网等;(3)对温室地面、墙、棚膜等进行彻底消毒杀虫后在地面撒
一层石灰;
[0022]步骤二:杏鲍菇菌渣的处理:将去除菌皮的杏鲍菇菌渣粉碎成细颗粒;
[0023]步骤三: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原料粉碎后按重量百分比为40%的杏鲍菇菌渣,25%的棉籽壳,15%的玉米芯,12%的麸皮,5%的玉米,1.5%的石灰,0.5%的食盐,
0.995%的石膏和0.005%的营养添加剂(菇大壮)混合拌匀、加水,调节含水量为60%~65% ;
[0024]步骤四:培养基的发酵:
[0025](I)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堆积发酵;
[0026](2)将堆积发酵后的培养基装袋后移到温室内,每畦菌宽度为1.2m,堆料厚度为
0.30至0.40m,中间留人行道0.3-0.4m,保持温度在10-30 °C,开始播种;
[0027]步骤五:播种:将发酵好的茶树菇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压平料面,使菌种与培养基接触良好;
[0028]步骤六:培养发菌:前4-7天增强光照,保持温室内在18至25°C,昼夜温差保持8°C以上,喷雾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并注意通风;
[0029]步骤七:出菇管理:菌丝生长满培养基后,温度控制在15至25°C,空气相对湿度75%至95%,光照以看清报纸为度,定时通风换气;
[0030]步骤八:采收:当菇蕾生长到第5-7天即可采菇。
[0031]茶树菇可采菇4-7茬,时间3-4个月,水分消耗大,必须采用补水措施才能取得更高的产量,大约每采2茬补水一次,加入营养液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每采收完毕清理环境卫生,消毒杀虫后进入第二批生产,因茶树菇特殊香味,容易招引害虫,出菇期的重点必须放在防止病虫害上,才能保证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茶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温室使用前的处理:(I)整平地面,泡水沉实,最好北高南低;(2)准备好喷雾器,盖好遮阳网、防虫网等;(3)对温室地面、墙、棚膜等进行彻底消毒杀虫后在地面撒一层石灰; 步骤二:杏鲍菇菌渣的处理:将去除菌皮的杏鲍菇菌渣粉碎成细颗粒; 步骤三: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原料粉碎后按重量百分比为40%的杏鲍菇菌渣,25%的棉籽壳,15%的玉米芯,12%的麸皮,5%的玉米,1.5%的石灰,0.5%的食盐,0.995%的石膏和0.005%的营养添加剂(菇大壮)混合拌匀、加水,调节含水量为60%~65% ;步骤四:培养基的发酵: (1)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堆积发酵; (2)将堆积发酵后的培养基装袋后移到温室内,每畦菌宽度为1.2m,堆料厚度为0.30至0.40m,保持温度在10-30°C,开始播种; 步骤五:播种:将发酵好的茶树菇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压平料面,使菌种与培养基接触良好; 步骤六:培养发菌 :前4-7天增强光照,保持温室内在18至25°C,昼夜温差保持8°C以上,喷雾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并注意通风; 步骤七:出菇管理:菌丝生长满培养基后,温度控制在15至25°C,空气相对湿度75%至95%,光照以看清报纸为度,定时通风换气; 步骤八:采收:当菇蕾生长到第5-7天即可采菇。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650908SQ20121036402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殷俊林 申请人:殷俊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