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1,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和农药,具体技术是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I, 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缩写TMV)是烟草花叶病等的病原体,属于Tobamovirus群,其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十字花科、爺科、菊科、藜科及觅科等36科350种植物,包括烟草、番茄、茄子、辣椒、菠菜等。作为世界上最先发现并确定的病毒,已经 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由其引起的烟草花叶病在世界各烟区普遍发生。烟草植株染病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呈半透明状,即明脉,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早期发病的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并易脱落。能发育的荫果小而皱缩,种子量少且小,多不能发芽。烟草花叶病毒具有寄主范围广、抗逆性强和在生产上造成的危害大等特点,在我国南北烟区均有发生,尤其南方烟区发病较重,田间株发病率一般5% 20%,个别田块可高达90% 100%,早期发病的损失可达50% 70%,甚至失收。此外,病叶在烤晒后颜色不均,烟味差,品质大为降低。全世界每年因TMV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I亿美元。由于病毒一旦侵入寄主,其增殖就与寄主的代谢融为一体,抑制病毒增殖的药剂很难不伤害寄主,因此,该病毒病的防治一直以来是植物病害防治的难点。(李才华,凌受恒,沈力,周向平,黄石旺.几种防治烟草花叶病的药剂筛选,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 : 16909-16910),迫切需要开发一些结构新颖的抗病毒剂。砜类化合物在农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杀虫、杀菌、除草、抗结核、抗炎、抗增生、抗HIV-1、抗感染、抗癌、抗痨、抗肿瘤等广谱的生物活性。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设计合成一系列新的含1,3,4-噁(噻)二唑基砜(亚砜)衍生物,采用生长速率法,以半夏立枯病原菌0 .、小麦赤霉病菌(G. zeae)、黄瓜灰霉病原菌(i . ciflerea)、油菜菌核病菌{S. scIerotiorum)等土传病害及迁徙性植物病害为测试对象,对部分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发现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Aioorg. Med. Chem. 2007,15, 3981 -,Bioorg. & Med. Chem. 2008, 16,3632]。目前,进一步结构优化后发现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抗作物病毒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制对作物病毒病害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抗病毒剂,合成一类结构新颖、农药市面上没有的、不会和现有农药产生交互抗性的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I, 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本发明2-(4-甲基-1,2,3-噻二唑)_5_(取代基)_1,3,4_噁(噻)二唑类衍生物,具有如下的通式
权利要求
1.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1,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其特征是具有如下通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1,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卤原子为氟、氯、溴或碘, 所述C1-C5烧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戍基、异戍基或新戍基, 所述C1-C2卤代烷基为三氟甲烷基、二氟二氯甲烷基、三氯甲烷基、二氟甲烷基、二氯甲烷基、一氟甲烷基、1,2-二氟乙烷基、1,2-四氟乙烷基、1,2-二氯乙烷基或1,2-四氯乙烷基, 所述C1-C3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或正丙氧基, 所述C2-C5的稀基为乙稀基、丙稀基、稀丙基、丁稀基、异丁稀基、戍稀基、异戍稀基或新戍烯基, 所述C2-C5的酯基为甲酸甲酯基、甲酸乙酯基、甲酸丙酯基、乙酸甲酯基、乙酸乙酯基或乙酸丙酯基, 所述取代苄基是4-甲基苄基、3-甲基苄基、2-甲基苄基、3,4- 二甲基苄基、2,4- 二甲基苄基、2,6- 二甲基苄基、4-氟苄基、3-氟苄基、2-氟苄基、3,4- 二氟苄基、2,4- 二氟苄基、2,6- 二氟苄基、4-氯苄基、3-氯苄基、2-氯苄基、3,4- 二氯苄基、2,4- 二氯苄基、2,6- 二氯苄基、4-甲氧基苄基、3-甲氧基苄基、2-甲氧基苄基、3,4-二甲氧基苄基、2,4-二甲氧基苄基、2,6-二甲氧基苄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1,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其特征是部分化合物为 I !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甲基硫醚基)_1,3,4-噁二唑; I 2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苄基硫醚基)-1,3,4_噁二唑; I 3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3-氯苄基硫醚基)-1,3,4_噁二唑; I 4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乙基硫醚基)_1,3,4-噁二唑; I5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4-硝基苄基硫醚基)-1,3,4_噁二唑; I6 :2-(乙氧羰基亚甲基硫醚)-5-(4-甲基-1,2,3-噻二唑-5-基)-1,3,4_噁二唑; II!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甲基砜基)_1,3,4-噁二唑; II2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苄基砜基)-1,3,4_ 噁二唑;II3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3-氯苄基砜基)-1,3,4-噁二唑; II4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乙基砜基)_1,3,4-噁二唑; 1111: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苄基硫醚基)-1,3,4_噻二唑; 1112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乙基硫醚基)-1,3,4-噻二唑; 1113=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邻氟苄基硫醚基)-1,3,4_噻二唑; 1114: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烯丙基硫醚基)-1,3,4_噻二唑; 1115: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甲基硫醚基)-1,3,4-噻二唑; IV !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苄基砜基)-1,3,4_ 噻二唑; IV2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乙基砜基)_1,3,4-噻二唑; IV 3 =2-(4-甲基-I, 2,3-噻二唑-5-基)-5-(邻氟苄基砜基)-1,3,4-噻二唑; IV4 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烯丙基砜基)-1,3,4_噻二唑; IV 5 2-(4-甲基-I, 2,3-噻二唑-5-基)-5-(甲基砜基)_1,3,4-噻二唑。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_1,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用于防治或抑制作物病毒病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1,3,4_噁(噻)二唑类衍生物用于防治或抑制烟草花叶病毒病害、黄瓜花叶病毒病害、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病害、水稻矮缩病毒病害、玉米粗缩病毒病害、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害、番爺病毒病毒病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途,用于防治作物病毒病害或抑制作物病毒病害的制齐U,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4-甲基_1,2,3-噻二唑)-5-(取代基)-1,3,4_噁(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剂型为乳油、微乳、水乳、悬浮齐 、种衣齐 、拌种齐 、可湿性粉齐 、缓释颗粒齐 、控释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或颗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剂型中,有效成分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I, 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占制剂总重量的1°/Γ90%,更具体的含量是10% 85%。
8.权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2-(4-甲基-1,2,3-噻二唑)_5_(取代基)-1,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用于处理病毒、病毒栖息地或需防治病毒侵袭的材料、作物、区域、土壤、种子或空间的用途。
全文摘要
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1,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作物病毒病害活性。目标化合物结构新颖,农药市面上没有商品化的2-(4-甲基-1,2,3-噻二唑)-5-(取代基)-1,3,4-噁(噻)二唑类衍生物,因此,不会和现有抗病毒剂产生交互抗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N43/828GK102838593SQ20121037714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8日
发明者徐维明, 杨松, 薛伟, 金林红, 陈卓, 贺鸣, 黎世泽, 陈妍 申请人: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