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类培养用的封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22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蕈类培养用的封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包含有一中空套座、一盖体,以及一滤材。中空套座具有一顶端开口及一相对顶端开口的底端开口,并以底端开口套设于一培养器具上,盖体盖设于中空套座的顶端且以其周缘开设有多个透气槽,各透气槽连通中空套座的顶端开口,用以提供气体交换的管道,滤材设于中空套座与盖体之间,并且覆盖住中空套座的顶端开口,用以提供防水透气及阻隔外界细菌的效果。
【专利说明】蕈类培养用的封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与培养器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蕈类培养用的封盖。
【背景技术】
[0002]一般食用蕈类(如香菇)在以现有人工栽培法进行培养时,首先在一培养袋(如太空包)内填充已完成消毒的菌种,接着将收拢后的袋口穿过一套环后再向外反折,最后于袋口处塞满棉花以限制空气流量及维持菌种的含水量,待经过30-40天的时间后再将棉花去除,以利菌伞的成长。
[0003]然而在前述人工栽培法中,棉花的填塞量完全依赖人为操作,除了很难精准地控制数量之外,棉花也只使用一次就丢弃不用,再加上棉花本身所能提供的防水透气效果相当有限,同时也无法确实阻隔外界的细菌进入培养袋内。因此,使用棉花的传统人工栽培法会非常的浪费材料而增加生产成本,培养袋内所栽培的菌种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其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效果,并且能确实阻隔外界细菌,同时又能重复使用而有效降低成本。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封盖包含有一中空套座、一盖体,以及一滤材。该中空套座具有一顶端开口及一相对该顶端开口的底端开口,并以该底`端开口可拆卸地套设于一培养器具(如培养瓶或培养袋)上;该盖体设于该中空套座的顶端,并具有一环壁、一顶壁,以及多个呈间隔设置的连接部,该顶壁位于该环壁的上方而与该环壁之间具有一高度差,并且对应于该中空套座的顶端开口,各该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环壁的内周缘及该顶壁的外周缘,使得该盖体于该环壁的内周缘、该顶壁的外周缘,以及相邻二该连接部之间形成一透气槽,各该透气槽连通该中空套座的顶端开口 ;该滤材设于该中空套座与该盖体之间,并且覆盖住该中空套座的顶端开口,用以提供防水透气及阻隔外界细菌的效果。
[000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中空套座具有一第一凸缘,该盖体具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一、第二凸缘之间具有一间隙,当该盖体组装于该中空套座时,该滤材的外周缘伸入该间隙内,并且同时被该中空套座的第一凸缘及该盖体的第二凸缘给抵压住,使得该中空套座与该盖体之间能够具有良好的气密效果。
[000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中空套座具有一本体及一环状凸肋,该本体具有该顶端开口及该底端开口,该环状凸肋自该本体的内壁面突伸而出,使该中空套座能通过该环状凸肋卡合于该培养瓶的瓶口。
[000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中空套座还具有一内套管,用以供该培养袋的袋口穿过,该内套管自该本体的底端开口穿置于该本体内,并以其外壁面与该本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用以夹持固定该培养袋的袋口。
[0009]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滤材以不织布基材及铁氟龙薄膜的组合为最佳结构。【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功效所在,以下结合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后,其中:
[0011]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培养瓶的立体图。
[0012]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使用于培养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0015]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使用于培养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蕈类培养用的封盖10,在本实施例中是配合一培养瓶12使用。封盖10包含有一中空套座20、一盖体30,以及一滤材40。
[0017]如图2及图3所示,中空套座20具有一本体22、一第一卡接部24、二补强肋26,以及二环状凸肋28。本体22呈管状而具有一顶端开口 221及一相对顶端开口 221的底端开口 223 ;第一卡接部24具有一第一横伸段242、一第一直伸段244,以及一第一凸缘246,其中:第一横伸段242自本体22的顶端的外壁面往外延伸而出,第一直伸段244自第一横伸段242的外周缘往上延伸而出,第一凸缘246自第一直伸段244的顶端往上突伸而出;该二补强肋26分别以其两端连接本体22的内壁面,并且呈十字状地跨设于本体22的顶端开口221,用以增加中空套座20的结构强度;该二环状凸肋28自本体22的中间处的内壁面突伸而出,用以抵接于培养瓶12的瓶口 122。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补强肋26及环状凸肋28的数目不一定要两个,只要至少一个即可,甚至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不设置。
[0018]如图2及图3所示,盖体30具有一环壁32、一顶壁34,以及三连接部36。环壁32具有一第二横伸段322、一第二直伸段324,以及一第二卡接部326,以及一第二凸缘328,其中:第二直伸段324自第二横伸段322的外周缘往下延伸而出,第二卡接部326自第二横伸段322的底端往内突伸而出,第二凸缘328自第二横伸段322的底面往下突伸而出;顶壁34呈圆形且位于环壁32的上方而与环壁32之间具有一高度差,顶壁34的直径约略等于环壁32的内周缘的直径,并且对应于中空套座20的顶端开口 221 ;各连接部36的两端分别连接环壁32的第二横伸段322的内周缘及顶壁34的外周缘,使得盖体30于环壁32的内周缘、顶壁34的外周缘,以及相邻两个连接部36之间形成一透气槽38,各透气槽38连通中空套座20的顶端开口 221。由此,当盖体30与中空套座20进行组装时,盖体30的第二卡接部326贴抵于中空套座20的第一^^接部24的第一直伸段244,而且,盖体30的第二凸缘328与中空套座20的第一凸缘246之间产生一间隙G。
[0019]如图2及图3所示,滤材40具有一不织布基材42及一铁氟龙薄膜44,铁氟龙薄膜44贴设于不织布基材42的顶面。在组装时,滤材40的外周缘伸入间隙G内,并且被中空套座20的第一凸缘246及盖体30的第二凸缘328给抵压住,使得滤材40会固定在中空套座20与盖体30之间,并且覆盖住中空套座20的顶端开口 221。
[0020]在使用时,培养瓶12内的水气可以通过滤材40且经由盖体30的透气槽38而散发至外界,外界的空气则是可以从盖体30的透气槽38通过滤材40之后再进入培养瓶12内,在进行内、外气体交换的过程中,中空套座20与盖体30之间会通过第一卡接部24与第二卡接部326及第一凸缘246与第二凸缘328之间的组合关系而提供极佳的气密性,而且,外在环境的细菌除了会受到盖体30的顶壁34的阻挡之外,由不织布基材42与铁氟龙薄膜44所构成的滤材40也会提供良好的过滤效果,因而可以有效阻隔细菌进入培养瓶12内,以确保培养瓶12内能够维持无菌状态,让培养瓶12内的菌种获得良好的培养质量。此外,若滤材40需要更换时,只要将盖体30从中空套座20拆卸下来,待更换新的滤材40之后再将盖体30组装于中空套座20,如此便能重复使用本发明的封盖10,以达成不浪费材料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0021]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中空套座20还可提供一内套管50来配合一培养袋14使用。在组装时,先将培养袋14的袋口 142收拢之后再穿过内套管50,待穿过之后再将袋口142向外反折,接着利用本体22的底端开口 223套设于内套管50,迫使培养袋14的袋口142被夹持固定在本体22的内壁面与内套管50的外壁面之间所形成的一夹层空间52内,如图5所示,以完成封盖10的组装。然而在封盖10组装于培养袋14后的使用过程是与在培养瓶12的使用过程相同,在此容不再赘述。
[0022]最后,本发明于前揭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范围,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案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包含有: 一中空套座,具有一顶端开口及一相对该顶端开口的底端开口; 一盖体,具有一环壁、一顶壁,以及多个呈间隔设置的连接部,该环壁设于该中空套座的顶端,该顶壁位于该环壁的上方而与该环壁之间具有一高度差,并且对应于该中空套座的顶端开口,各该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环壁的内周缘及该顶壁的外周缘,使得该盖体于该环壁的内周缘、该顶壁的外周缘,以及相邻二该连接部之间形成一透气槽,各该透气槽连通该中空套座的顶端开口 ;以及 一滤材,设于该中空套座与该盖体之间,并且覆盖住该中空套座的顶端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其中该中空套座具有一本体及一第一卡接部,该本体具有该顶端开口及该底端开口,该第一^Ni部设于该本体的顶端,该盖体的环壁具有一第二卡接部,该盖体的环壁的第二卡接部与该中空套座的第一卡接部相互卡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其中该中空套座的第一卡接部具有一第一横伸段及一第一直伸段,该第一横伸段自该本体的顶端的外壁面向外延伸而出,该第一直伸段自该第一横伸段的外周缘往上延伸而出,该盖体的环壁具有一第二横伸段及一第二直伸段,该第二横伸段的内周缘连接各该连接部,该第二直伸段自该第二横伸段的外周缘往下延伸而出,该第二卡接部自该第二横伸段的底端往内突伸而出且贴抵于该第一卡接部的第一直伸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其中该中空套座的第一卡接部具有一第一凸缘,该第一凸缘自该第一直伸段的顶端往上突伸而出,该盖体还具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自该第二横伸段的底面突伸而出且与该第一凸缘之间具有一间隙;该滤材的外周缘伸入该间隙内,并且被该中空套座的第一凸缘及该盖体的第二凸缘给抵压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其中该盖体的顶壁呈圆形,该顶壁的直径等于该环壁的内周缘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其中该中空套座具有一本体及至少一补强肋,该本体具有该顶端开口及该底端开口,该补强肋以其两端连接该本体的内壁面且跨设于该顶端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其中该中空套座具有一本体及至少一环状凸肋,该本体具有该顶端开口及该底端开口,该环状凸肋自该本体的内壁面突伸而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其中该滤材具有一不织布基材及一铁氟龙薄膜,该铁氟龙薄膜设于该不织布基材的顶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蕈类培养用的封盖,其中该中空套座具有一本体及一内套管,该本体具有该顶端开口及该底端开口,该内套管自该底端开口穿置于该本体内,并以其外壁面与该本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766132SQ201210408623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林佑俞, 陈宗庆, 林耀堂, 万一怒 申请人:宇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