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用模具及川贝母鳞茎的栽种方法

文档序号:208649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播种用模具及川贝母鳞茎的栽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播种用模具及川贝母鳞茎的栽种方法。
背景技术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Maxim.、梭砂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 Fritillaria taipaiensisP. Y. Li 或瓦布贝母 Fri 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var. wabuensis (S.Y. Tang et S. C. Yueh) Z. D. Liu, S. Wang et S. C. Chen的干燥鳞茎。主产于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及相邻的青海、甘肃、西藏交界地区海拔2600至4500米山坡草丛或阴湿的小灌丛中。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能,用于肺热 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川贝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野生川贝母资源却逐渐减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对川贝母的栽培研究较少,如刘家齐,现在栽培方法存在栽种密度不均匀,覆土厚度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川贝母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及生长状况、使得产量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川贝母栽培过程中存在的栽种密度不均匀,覆土厚度不一致等问题,提高川贝母出苗率、出苗整齐度、改善生长状况,提高贝母产量、同时便于采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栽种深度、密度的播种用模具。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上述模具的川贝母鳞茎栽种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播种用模具,它包括模具中部的主板和位于主板两端的纺锤形定位桩;主板呈方形,长度为Im以上,宽度为O. 2m以上;纺锤形定位桩的长度大于主板的览度。其中,主板两侧均设有横向刻度标尺;纺锤形定位桩上设有纵向刻度标尺。进一步地,横向刻度标尺中,每隔20cm设有一个刻度。进一步地,横向刻度标尺和纵向刻度标尺共同形成平面坐标网格。其中,所述主板的长度为lm,宽度为O. 2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川贝母鳞茎的栽种方法,它包括选地、整地、作畦、鳞茎分级、下种;其中,鳞莖分级的具体方法为取鳞莖,小于O. 5cm为一级;0. 5cm_l. 5cm为二级;大于I. 5cm三级;下种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取2块上述播种用模具,平行插入畦中,主板底部与畦平齐,两模具间距离为30cm ;B、在两模具间的畦上,以主板横向刻度标尺为参照,均匀放置已分级的鳞茎;
C、以纺锤形定位桩纵向刻度标尺为参照,覆土,抚平表层土壤;D、重复A_C步骤,直至栽种完成。进一步地,步骤B中,鳞茎的分布密度如下主板每20cm刻度段对应的畦上,一级鳞茎均匀放置8粒;或,主板每20cm刻度段对应的畦上,二级鳞茎均匀放置6粒;或,主板每20cm刻度段对应的畦上,三级鳞茎均匀放置4粒。进一步地,步骤C中,覆土厚度如下
一级鳞莖为6cm, 二级鳞莖为9cm,三级鳞莖为12cm。本发明提供的播种用模具和栽种方法,能够简便、有效地控制川贝母鳞茎的栽培密度、深度,从而有效缩短鳞茎的齐苗时间,显著提高川贝母产量。


图I本发明播种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主板,2-纺锤形定位桩;图2 —级鳞茎的栽种分布图;图3 二级鳞茎的栽种分布图;图4三级鳞茎的栽种分布图;图5分区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本发明播种用模具如图I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播种用模具,它包括模具中部的主板I和位于主板I两端的纺锤形定位桩2 ;主板I呈方形,长度为Im以上,宽度为O. 2m以上;纺锤形定位桩2的长度大于主板I的宽度。其中,主板I两侧均设有横向刻度标尺;纺锤形定位桩2上设有纵向刻度标尺。优选地,所述横向刻度标尺中,每隔20cm设有一个刻度。优选地,横向刻度标尺和纵向刻度标尺共同形成平面坐标网格。坐标网格更容易准确定位种子播种位置和覆土高度。优选地,所述主板I的长度为lm,宽度为O. 2m。本发明模具中,定位桩为纺锤形,便于定位桩插入畦中;纺锤形定位桩位于主板两端,可以将主板有效固定;主板上设有横向刻度标尺,栽种人员根据不同级别鳞茎的密度要求,便于均匀放置鳞茎;纺锤形定位桩上设有纵向刻度标尺,栽种人员根据不同级别鳞茎的密度要求,便于控制覆土厚度。实施例2本发明川贝母鳞茎栽种方法a、选地、整地川贝母鳞茎栽培宜选择壤土,有利于保水保肥。选好土地后进行翻挖,清除石块、树根、杂草及虫卵,将土耙细整平。b、作畦土地平整后作畦,宜选择顺风方向作畦。畦宽lm,畦高15cm,畦长5m 20m,步道20 60cm,此方法作畦较易进行播种、人工除草及施肥等操作。C、基肥准备
将腐殖土猪粪油枯按比例充分混匀腐熟,过筛d、鳞茎分级按直径大小将鳞茎分为三个级别,小于O. 5cm为一级;0. 5cm-l. 5cm为二级;大于
I.5cm为三级,分级栽培。e、放置模具将一个模具插在睦的一端,模具下端与H圭平齐,在隔第一个模具30cm处平行放置第二个模具。f、栽种
将分级别的种源按照一定密度放入两块模板之间,注意应将鳞茎顶部(心芽)垂直朝上,其中,鳞茎的分布密度如下(参见附图2-4)主板每20cm刻度段对应的畦上,一级鳞茎均匀放置8粒;或主板每20cm刻度段对应的畦上,二级鳞茎均匀放置6粒;或主板每20cm刻度段对应的畦上,三级鳞茎均匀放置4粒。g、覆土将准备好的基肥盖在已种好的贝母上,以纺锤形定位桩上纵向刻度标尺为参照,在两块模板间覆土,覆土厚度如下一级鳞莖6cm ;二级鳞莖9cm,三级鳞莖12cm,通过模板上的纵向刻度来控制覆土厚度。h、抚平按上述步骤种完一畦后,清理步道,并将畦面用细棍抚平。i、移动模具将第一块模具取出移至下一个与第二块模具平行相距30cm的位置,重复步骤
f-ho小结目前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采用重量分级,所分等级较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好操作;本方法根据瓦布贝母的实际情况分为三个等级,并改为按粒径大小分级,更为直观,容易操作。以下通过试验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例I本发明川贝母鳞茎栽种方法与传统栽培方法的产量对比为研究本发明川贝母鳞茎栽种方法对川贝母产量的影响,开展以下产量对比试验,内容如下一、实验方法I整地、开厢,厢宽lm、长10m,每厢分为3个小区,每小区3m2,设试验组和对照组、重复3次,共18个小区。(分区方法参见图5)2本发明组用将一级、二级、三级川贝母鳞茎按本发明实施例2方法栽种,各小区分别称重。3传统对照组取与试验组同等大小,相同粒数的川贝母鳞茎称重、采用传统方法撒播、栽培(参见)丨I贝母生产技术规程DB51/T 900— 2009 )。4观察各小区出苗整齐度、出苗数、收获时测产。二、试验结果参见表1-3。
表I三级鳞茎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播种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模具中部的主板(I)和位于主板(I)两端的纺锤形定位桩(2);主板(I)呈方形,长度为Im以上,宽度为O. 2m以上;纺锤形定位桩(2)的长度大于主板(I)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播种用模具,其特征在于主板(I)两侧均设有横向刻度标尺;纺锤形定位桩(2)上设有纵向刻度标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刻度标尺中,每隔20cm设有一个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横向刻度标尺和纵向刻度标尺共同形成平面坐标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播种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I)的长度为lm,宽度为O. 2mο
6.一种川贝母鳞茎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选地、整地、作畦、鳞茎分级、下种; 其中,鳞茎分级的具体方法为直径小于O. 5cm为一级;直径O. 5cm-l. 5cm为二级;直径大于I. 5cm三级; 下种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取2块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播种用模具,平行插入睦中,主板(I)底部与田圭平齐,两模具间距离为30cm; B、在两模具间的畦上,以主板(I)横向刻度标尺为参照,均匀放置已分级的鳞茎; C、以纺锤形定位桩(2)纵向刻度标尺为参照,覆土,抚平表层土壤; D、重复A-C步骤,直至栽种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鳞茎的分布密度如下 主板(I)每20cm刻度段对应的畦上,一级鳞茎均匀放置8粒;或, 主板(I)每20cm刻度段对应的畦上,二级鳞茎均匀放置6粒;或, 主板(I)每20cm刻度段对应的畦上,三级鳞茎均匀放置4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覆土厚度如下 一级鳞莖为6cm, 二级鳞莖为9cm,三级鳞莖为12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播种用模具,它包括模具中部的主板和位于主板两端的纺锤形定位桩;主板呈方形,长度为1m以上,宽度为0.2m以上;纺锤形定位桩的长度大于主板的宽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川贝母鳞茎的栽种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播种用模具和栽种方法,能够简便、有效地控制川贝母鳞茎的栽培密度、深度,从而有效缩短鳞茎的齐苗时间,显著提高川贝母产量。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870538SQ2012104092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江云, 刘震东, 张大永, 吕强, 陈孝雨, 连晓晓, 韩阳, 刘莎, 王燕芳, 罗鹏, 唐毅 申请人: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新荷花生态药材有限公司, 四川新荷花川贝母生态药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