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6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菇类养殖工艺。
背景技术
人们通过对菌种的野生环境进行分析和优化,利用人工模拟条件,栽培了很多食用菌,如蘑菇、木耳、金针菇等。目前,菇类采用的栽培容器一般分为栽培瓶和栽培袋,其作用是提供菇类生长和繁殖的空间。栽培瓶栽培是菇类栽培中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栽培方法。这种栽培方法具有可多次重复使用,不容易感染杂菌,子实体生长容易控制,方便管理,容易采收等优点。在菇类培养中,对栽培瓶环境要求较高,保证栽培瓶不被污染或者降低污染率,对菇类生长及总产出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降低栽培瓶污染率的工艺,包括人员操作管理,对栽培瓶所在环境消毒和培养料管理,其特征在于:菇类在接种室内接种,生长在培育室;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培育室联通;人员操作管理中包 括人员进出接种室与培育室管理,人员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时需要换衣、换鞋,并通过风淋消毒过程;对栽培瓶所在接种环境消毒的过程,包括火焰消毒和消毒液消毒交叉进行的方式;用火焰喷射方式对机械设备进行局部消毒;采用消毒液对整个空间进行喷洒消毒。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从人员方面降低污染率,并且可以主动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培育室处于半封闭状态,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设有换气系统,通过所述换气系统向所述生产车间内鼓入气体,维持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培育室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以便于有效减少没有经过杀菌消毒的外部空气在没有密封的地方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从而避免细菌和病毒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定期对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的尘埃粒子进行检测,从而了解沉降菌信息。在尘埃粒子过多时,通过除尘方式进行处理。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内设有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设有除尘电极板,还设有一风机,风机的入风口朝向外侧的接种室与培育室空间,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除尘电极板。通过风机促使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培育室内的空气流经除尘电极板进行除尘工作,吸附尘埃粒子,减少沉降菌。在接种室与培育室内定期喷射消毒液,在喷洒过程中对消毒液的浓度进行监测,以便保证消毒效果。所述消毒液可以采用酒精或者TCCA消毒液。
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的换气系统中设有臭氧发生器,所鼓入接种室与培育室的空气中含有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成分。所述换气系统中还设有光触媒杀菌系统,通过光触媒杀菌系统杀灭将要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病菌。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内设有紫外线灯,通过紫外线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菌,并且可以限制螨虫生长。所述换气系统中还设有空气过滤系统,滤除空气中的尘埃、病菌和细菌。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的空气洁净度控制到百级洁净度,或者万级洁净度。在换气系统中还设有一分子筛制氧机,分子筛制氧机的出气口朝向所述接种室和\或所述培育室内侧。通过为接种室与培育室增加氧气含量的方式,降低C02的体积比浓度。同时因为氧气含量增加,可以更进一步促进菇类生长。所述分子筛制氧机设有一控制系统运行的微型处理器控制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控制系统连接有一 C02浓度传感器,所述C02浓度传感器位于金针菇所述接种室和\或所述培育室内,且位于分子筛制氧机的出气口的后方,或者在距离IOm以外的地方,以便于测量接种室与培育室内的C02浓度。在C02浓度过高时,增加制氧速度,抑制C02浓度;在C02浓度过低时,降低制氧速度,维持或者提高C02浓度。


图1为分子筛制氧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栽培瓶在接种室与培育室内,菇类在培育室内生长。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包括人员操作管理;对栽培瓶所在环境消毒;培养料管理。(I)人员操作管理中包括人员进出接种室与培育室管理,人员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时需要换衣、换鞋,并通过风淋消毒过程。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从人员方面降低污染率。(2)对栽培瓶所在环境消毒的过程,包括火焰消毒和消毒液消毒交叉进行的方式;用火焰喷射方式对机械设备进行局部消毒;采用消毒液对整个空间进行喷洒消毒。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主动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3)室内空气管控:接种室与培育室处于半封闭状态,接种室与培育室设有换气系统,通过换气系统向生产车间内鼓入气体,维持接种室与培育室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以便于有效减少没有经过杀菌消毒的外部空气在没有密封的地方进入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培育室,从而避免细菌和病毒进入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培育室。定期对接种室与培育室内的尘埃粒子进行检测。从而了解沉降菌信息。在尘埃粒子过多时,通过除尘方式进行处理。接种室与培育室内设有静电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设有除尘电极板,还设有一风机,风机的入风口朝向外侧的接种室与培育室空间,风机的出风口朝向除尘电极板。通过风机促使接种室与培育室内的空气流经除尘电极板进行除尘工作。有效吸附尘埃粒子,减少沉降菌。在接种室与培育室内定期喷射消毒液,在喷洒过程中严格对消毒液的浓度进行监测,以便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液可以采用酒精或者TCCA消毒液。接种室与培育室的换气系统中设有臭氧发生器,所鼓入接种室与培育室的空气中含有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成分。换气系统中还设有光触媒杀菌系统,通过光触媒杀菌系统杀灭将要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病菌。接种室与培育室内设有紫外线灯。通过紫外线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菌,并且可以限制螨虫生长。换气系统中还设有空气过滤系统,滤除空气中的尘埃、病菌和细菌。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的空气洁净度控制到百级洁净度,或者万级洁净度。在换气系统中还设有一分子筛制氧机I,分子筛制氧机I的出气口 3朝向接种室与培育室内侧。通过为接种室与培育室增加氧气含量的方式,降低C02的体积比浓度。同时因为氧气含量增加,可以更进一步促进菇类生长。降低C02的体积比浓度可以改善菇类外观。分子筛制氧机设有一控制系统运行的微型处理器控制系统2,微型处理器控制系统2连接有一 C02浓度传感器4,C02浓度传感器4位于金针菇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培育室内,且位于分子筛制氧机I的出气口的后方,或者在距离IOm以外的地方。以便于测量金针菇培育室内的C02浓度。在C02浓度过高时,增加制氧速度,抑制C02浓度。在C02浓度过低时,降低制氧速度,维持或者提高C02浓度。本发明可以用于金针菇、蟹味菇、杏鲍菇、白玉菇、双孢菇等菇类的养殖培育。以上显示和描 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包括人员操作管理;对栽培瓶所在环境消毒;培养料管理,其特征在于: 燕类在洁净的环境内接种,生长在洁净的环境; 人员操作管理中包括人员进出接种室与培育室管理,人员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时需要换衣、换鞋,并通过风淋消毒过程; 对栽培瓶所在环境消毒的过程,包括火焰消毒和消毒液消毒交叉进行的方式;用火焰喷射方式对机械设备进行局部消毒;采用消毒液对整个空间进行喷洒消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处于半封闭状态,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设有换气系统,通过所述换气系统向所述生产车间内鼓入气体,维持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定期对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内的尘埃粒子进行检测,从而了解沉降菌信息,在尘埃粒子过多时,通过除尘方式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内设有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设有除尘电极板,还设有一风机,风机的入风口朝向外侧的接种室与培育室空间,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除尘电极板,通过风机促使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培育室内的空气流经除尘电极板进行除尘工作,吸附尘埃粒子,减少沉降菌。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种室与所述培育室内定期喷射消毒液,在喷洒过程中对消毒液的浓度进行监测;消毒液采用TCCA消毒液。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的换气系统中设有臭氧发生器,所鼓入接种室与培育室的空气中含有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系统中还设有光触媒杀菌系统,通过光触媒杀菌系统杀灭将要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病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室与培育室内设有紫外线灯;通过紫外线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菌,并且可以限制螨虫生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换气系统中还设有一分子筛制氧机,分子筛制氧机的出气口朝向所述接种室或所述培育室内侧;通过为所述接种室或所述培育室增加氧气含量的方式,降低C02的体积比浓度;同时因为氧气含量增加,可以更进一步促进菇类生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制氧机设有一控制系统运行的微型处理器控制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控制系统连接有一 C02浓度传感器,所述C02浓度传感器位于金针菇所述接种室或所述培育室内,且位于分子筛制氧机的出气口的后方,或者在距离IOm以外的地方,以便于测量金针菇培育室内的C02浓度,在C02浓度过高时,增加制氧速度,抑制C02浓度。在C02浓度过低时,降低制氧速度,维持或者提高C02浓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降低栽培瓶污染的工艺,包括人员操作管理;对栽培瓶所在环境消毒;培养料管理,菇类在洁净的环境内接种,生长在洁净的环境;人员操作管理中包括人员进出接种室与培育室管理,人员进入接种室与培育室时需要换衣、换鞋,并通过风淋消毒过程;对栽培瓶所在环境消毒的过程,包括火焰消毒和消毒液消毒交叉进行的方式;用火焰喷射方式对机械设备进行局部消毒;采用消毒液对整个空间进行喷洒消毒。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从人员方面降低污染率,并且可以主动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168616SQ20121041924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潘峰 申请人: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