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235549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可有效提高薄壳山核桃售价的采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Wangech. )K. Koch],又名碧根果、美国山核桃、 长山核桃,原产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干果树种之一,果实营养价值丰富,果仁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油橄榄还高,是核桃(Juglans regia)的4倍,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2,既可鲜食又可榨油。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薄壳山核桃的逐步认识,人们对薄壳山核桃的需要正在逐年增大,目前国内每年至少消费果实20万吨,薄壳山核桃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快速增加。
薄壳山核桃核桃适时采收非常重要,采收过早,青皮不易剥离、种仁不饱满、出仁率和出油率低,且不耐储藏;采收过晚,果实易脱落,同时,青皮开裂后停留在树上的时间过长,会增加受霉菌感染的机会,导致坚果品质下降。但是,由于相关研究及配套技术的缺乏及薄壳山核桃本身存在成熟时间相对不统一等问题,目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及加工还普遍采用原始方法,如目测大概熟了就收、竹竿打、晒等。这样的采收方法存在“采收果实成熟度相差大”、“对树体损伤大”、“提前落果产量损失”、“成品质量差”及“上市时间集中”等问题, 导致售价降低。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薄壳山核桃的引种、 实生选种和栽培工作。本发明通过总结发明人多年积累的薄壳山核桃栽培经验,提出一种先进的薄壳山核桃果实采收加工方法,统一果实成熟度,提早采收时间,减少产量损失,提高果实品质卖相,可有效提高薄壳山核桃售价。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开统一薄壳山核桃果实成熟度、提早果实成熟时间、 减少产量损失、提高成品质量,从而可提高售价的采收加工方法。
为解决该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I.在采收前4周对结果枝喷施一次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制剂,该制剂用 Ca (OH)2 调节 pH 值至 7.0 ;
2.喷施两周后,在果实外种皮70%开裂时进行采收;
3.采收前,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铺上黑色的网布;
4.机器震摇结果枝,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挑除大的树枝等杂物,风吹去落叶等较轻的杂物,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流水清洗果实清除坚果表面残留的烂皮、 泥土及其他污染物,其方法装入框中或其他容器中,置于水池或流水中,用竹扫帚搅洗;对个别果面污染严重的,还应用刷子逐个刷洗,在水池中清洗时要及时换水。
5.可选步骤漂白先把O. 5kg漂白粉加温水3 4kg化开,滤去残渣,然后在陶瓷缸内兑清水30 40kg配成漂白液,再将洗好的坚果放入漂白液中,搅拌8 lOmin,当壳面变白时,捞出后清洗干净。
6.臭氧消毒用浓度为5 IOppm的臭氧水清洗5min ;
7.干燥小烤房烘烤每层摊平核桃的厚度在15cm左右,不要摊得过厚过薄;温度控制在前2小时30°C,然后在35°C下继续加热4-70小时,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 3%。烘烤前期要将通气孔全部打开,以便水蒸气的蒸发排除,待加热2-5小时后,再将通气孔盖严; 核桃刚上炕时,所含水份比较多,不能翻拌。当烘烤至核桃表面的水分已被烘干时,才能进行翻拌,一般每隔2 3h翻拌I次。
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 3%,判断方法可用直观分析法。方法为随机取10个果实,轻轻敲开外壳,如破碎的声音清脆,表明水分含量已达到进一步销售或储藏要求,如破碎的声音不清脆,或果仁在外壳裂开的同时被敲碎,则需继续烘干。
8.将干燥后核桃装入O. 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并在包装袋内充入浓度为 95%的氮气,然后扎紧袋口放入0°C进行贮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I薄壳山核桃的提前上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果实即将成熟前的20天 ,是坚果重、出仁率、含油率及其它主要营养成分增长的高峰期。若提前采收,难于脱青皮,种仁不饱满,含油率低,味涩,商品率不高,有研究表明,在最适采收期前2周采收,单果重降低14. 3%,仁重下降18. 3%,出仁率降低4. 2% ;早采3周, 单果重降低22. 25%,仁重下降19. 45%,出仁率下降8. 35%,常造成“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国外学者也有采用乙烯利催熟,往往会造成叶片大量早期脱落而削弱树势,另外,还容易使芽当年萌发并影响下年产量和树体安全过冬。此方法国内运用较少。发明人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选择了合适浓度的乙烯利和调节PH值方法,使果柄处形成离层,外果皮提前开裂、果实品质整齐、成熟时间统一。外果皮提前开裂有利于提早果实采收上市时间,提高果实售价。果实品质整齐容易进行后续处理。成熟时间统一可一次采收而不是多次采收, 节省人工及设备成本。总之,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实售价。使外种皮提前开裂,促进果实成熟,又不会导致落叶,小影响物质积累及次年结果,从而取得了提早上市、 提闻售价的良好效果。喷施乙稀利制剂可使薄壳山核桃提早上市2周左右,可有效提闻果实的售价。
乙烯利制剂试验实施例
为研究乙烯利制剂对薄壳山核桃外种皮开裂、使用后叶片情况,叶片早衰及次年结果的影响情况,分别对单独乙烯利制剂,乙烯利碱调节制剂进行树体喷施试验,其中乙烯利碱调节制剂浓度均为200mg/kg,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采收前4周对结果枝喷施一次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制剂,所述制剂用Ca (OH)2 调节 pH 值至 7.0 ; (2)喷施两周后,在果实外种皮70%开裂时进行采收; (3)采收前,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铺上黑色的网布; (4)机器震摇结果枝,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挑除树枝、落叶,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流水清洗;所述流水清洗的方法为清除坚果表面残留的烂皮、泥土及其他污染物;将果实装入框中或其他容器中,置于水池或流水中,用竹扫帚搅洗。
(5)臭氧消毒用浓度为5 IOppm的臭氧水清洗5min; (6)干燥烤房烘烤每层摊平核桃的厚度在15cm左右,温度控制在30°C烘烤2小时,然后在35°C继续烘烤4-70小时,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 3%。烘烤时要将烤房的通气孔全部打开,以便水蒸气的蒸发,待加热2小时后,再将通气孔盖严,每隔2 3小时翻拌I次。
(7)将干燥后核桃装入O.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并在包装袋内充入浓度为95%的氮气,然后扎紧袋口放入O V进行贮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臭氧消毒前可以添加漂白工序,其步骤为先把O. 5kg漂白粉加温水3 4kg化开,滤去残渣,然后在陶瓷缸内兑清水30 40kg配成漂白液,再将洗好的果实放入漂白液中,搅拌8 lOmin,当果实壳面变白时,捞出后清洗干净。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水分含量的直观分析法为随机取10个果实,轻轻敲开外壳,破碎的声音清脆表明水分含量已达到要求,如破碎的声音不清脆,则需继续烘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的采收加工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在采收前4周对结果枝喷施一次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制剂,且用Ca(OH)2调节pH值至7.0;喷施两周后,在果实外种皮70%开裂时进行采收;采收前,对树下的枯枝及杂物进行清理,铺上黑色的网布;机器震摇结果枝,落在网布上的果实及时收起,去除杂物,脱皮机内脱去未开裂的外种皮,流水清洗果实;漂洗,臭氧消毒,烘干机烘干,使果实水分含量低于4.3%,最后贮藏。采用本发明可统一薄壳山核桃果实成熟期,减少自然落果,提早果实上市日期,提高产量,避免日晒造成的裂果和果色变化,提高果实品质,从而有效提高薄壳山核桃售价。
文档编号A01D46/26GK102918997SQ20121043607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贾晓东, 郭忠仁, 李永荣, 张计育, 刘永芝, 王翔, 宣继萍, 王涛, 莫正海 申请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