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210230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石斛是常用名贵中药,具有养阴消毒,生精止渴、明目强身等多种功效,应用历史非常悠久。作为一种名贵中药,石斛除配伍入药外,近年来国内外对石斛进行了大量资深层次的开发,对石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但由于石斛属自然繁殖率很低,加上人们长期无节制对采挖,造成野生资源严重贫乏。因此,石斛的培栽对缓解资源紧张局面、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人民医疗保健需要及出口创汇等起着责无旁贷的作用。目前,对于石斛的人工培育技术大多通过田间栽培,培育的时间比较长,成活率较低,铁皮石斛鲜品的质量不稳定,食用药效低,而且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苗成活率高,且石斛鲜品的质量更稳定,食用药效高,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培栽管理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种苗培育;2)种植培育。进一步地,所述种苗培育包括以下步骤I)采种选育出外观长势健壮,无病虫感染,单株产量高铁皮石斛苗作为母株,花期进行人工授粉,等到收获季节挑选4-6个月龄的饱满果实,供组织培养繁育种苗用。2)播种对铁皮石斛的蒴果进行表面消毒后,将其内的种子均匀洒在播种培养基(1/2MS+马铃薯汁10% +白糖2% )上,黑暗培养一周后转入光下培养,种子萌发率可达96. 30%。3)分化及继代生根培养及时将铁皮石斛组培苗转入新的培养基进行分化、继代、生根培养。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培育包括以下步骤I)炼苗移栽前先将瓶苗移至炼苗房进行2 3周的炼苗,让瓶苗从封闭稳定的环境向开放变化的环境过渡。2)出瓶打开瓶塞将培养基与小苗一起轻轻取出,在自来水中洗净培养基,消毒晾干至根须发白即可移植。3)基质的准备基质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能保水保肥、不易发霉、无病菌和害虫潜藏者为宜。4)栽培场地的选择铁皮石斛喜温暖、多雾、微风、清洁、散射光环境,忌阳光直射和曝晒。5)移栽移栽最佳季节应为日平均气温在15 30°C时,采用丛栽方法。6)移栽后的管理,包括以下a.温度管理;b.湿度管理;c.肥水管理;
d.光照管理;e.中耕除草;f.越冬管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大幅度地提高了铁皮石斛的药材产量,培育方法简单易行,且培养生产的铁皮石斛鲜品质量更加稳定,食用药效更加上乘。


图1为本发明铁皮石斛种苗培育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铁皮石斛种植培栽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种苗培育;2)种植培育。所述种苗培育包括以下步骤I)采种选育出外观长势健壮,无病虫感染,单株产量高铁皮石斛苗作为母株,花期进行人工授粉,等到收获季节挑选4-6个月龄的饱满果实,供组织培养繁育种苗用。2)播种对铁皮石斛的蒴果进行表面消毒后,将其内的种子均匀洒在播种培养基(1/2MS+马铃薯汁10% +白糖2% )上,黑暗培养一周后转入光下培养,种子萌发率可达96. 30%。3)分化及继代生根培养及时将铁皮石斛组培苗转入新的培养基进行分化、继代、生根培养。所述种植培育包括以下步骤I)炼苗移栽前先将瓶苗移至炼苗房进行2 3周的炼苗,让瓶苗从封闭稳定的环境向开放变化的环境过渡,等瓶苗生长健壮、叶色正常,株高5cm以上,根长3cm以上,有4 5条根,根皮色白中带绿便可出瓶。2)出瓶打开瓶塞将培养基与小苗一起轻轻取出,在自来水中洗净培养基,消毒晾干至根须发白即可移植。3)基质的准备基质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能保水保肥、不易发霉、无病菌和害虫潜藏者为宜。可以选苔、椰丝、甘蔗渣、砖碎、树皮、刨花、蕨根、板边、菌糠、木糠等为栽培基质,目前在规模化栽培中主要以粉碎过的松树皮颗粒为主。基质在使用前应该经高温或药剂浸泡等方式消毒。4)栽培场地的选择铁皮石斛喜温暖、多雾、微风、清洁、散射光环境,忌阳光直射和曝晒。根据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要考虑场地的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自然因素。5)移栽移栽最佳季节应为日平均气温在15 30°C时,采用丛栽方法,每丛4-6株,株行距为IOcmX IOcm,移栽密度为400-600株/m2。6)移栽后的管理,包括以下a.温度管理铁皮石斛苗生长适宜温度为18 30°C,夏季温度高时,大棚内须加强通风散热,加强棚内外的空气对流;冬季气温低时,要求大棚四周密封好,以防冻伤苗。 b.湿度管理水分控制是栽培铁皮石斛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刚移栽的铁皮石斛苗对水分最敏感,应保证基质含水量在60% 70%为宜,移栽后一周内空气湿度保持90%,植株开始发生根,然后空气湿度可降低为70% 80%。种植畦干湿交替更有利于发根长芽。夏秋高温季节则尽量控制水分,以基质含水量在40% 50%为宜;进入11月以后的冬季,气温逐渐降低,IO0C以下铁皮石斛基本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对水分的要求很低,因此保证基质含水量在30%以内。c.肥水管理幼苗移栽期间的施肥以叶面肥为主。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叶面肥、兰花专用肥等。一般移栽后一个月以后,植株新根新芽发生后开始喷施O.1 %的叶面肥如硝酸钾或复合肥水剂,7 10天喷一次,每月3 4次。秋冬季铁皮石斛茎以横向增粗生长为主,是积累多糖等内含物的主要时期,因此进入10月份以后,要以钾肥为主,按1000倍一800倍一600倍一500倍浓度连续追施四次磷酸二氢钾,每亩施20公斤。d.光照管理铁皮石斛生长期的遮荫度以70%左右为宜。刚移栽组培瓶苗时,大棚须盖有70%遮荫度以上的遮荫网,以防强光的曝晒把幼苗晒蔫影响成活率。e.中耕除草栽种后,应及时人工除草和疏松基质。f.越冬管理主要保温措施有加二道膜、烟雾防冻等。进入冬季前要对石斛进行抗冻锻炼并适当降低湿度,每半个月喷一次水。a)病虫害防治从农业生态学的总体观点出发,铁皮石斛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使用农业、化学、生物和物理机械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病虫的发生数量控制在经济损伤允许水平以下,达到高产、优质、低成本和少公害或无公害的目的。铁皮石斛在栽培期的主要病虫害有蛞蝓、蜗牛、炭疽病和叶斑病等等,下面主要介绍铁皮石斛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炭疽病的性状与防治石斛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病害初期在叶面上出现若干淡黄色、黑褐色或淡灰色的小区,内有许多黑色斑点,有时聚生成若干带,当黑色斑点发展时,周围组织变成黄色或灰绿色,而且下陷,严重的可感染至茎枝。发病适温为22°C 28°C,相对湿度95%以上。I 5月为本病害的主要发病期。防治方法可用65%代森锌600 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喷洒预防;发病时要剪去受感染的器官,并用50%多菌灵8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杀。叶斑病的性状与防治一般从叶间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在叶尖上发生褐色小斑点,有时相邻病斑融合成大病斑,严重时形成叶枯。该病借风雨,水滴传播,高温高湿期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时应及时摘去病叶,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立枯病的性状与防治立枯病主要危害铁皮石斛根茎部。受害初期根部产生褐色凹陷斑点,后期根肉组织坏死,严重时根系完全腐烂干枯。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叶片发黄、干缩、枯死。腐烂部位不时有褐色的水滴浸出,有特殊臭味。严重时,叶迅速变黄。随雨水或浇水传播。防治方法用20%甲基立枯灵乳油600-800倍液或2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蜗牛的防治幼贝危害铁皮石斛嫩的叶肉,留下表皮,成贝食叶形成空洞或缺刻。一年中以5-6月和9-10月危害严重。防治药剂用10%贝螺杀或10%四聚乙醛颗粒剂按每平方米1. 5克施用。
此外对蛞蝓、蜗牛等虫害可采用人工捕杀的物理防治方法。将石斛菲盾蚊已成盾壳但量少者,可采剪老枝叶片集中捻死的办法进行防治。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苗培育; 2)种植培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培育包括以下步骤 1)采种选育出外观长势健壮,无病虫感染,单株产量高铁皮石斛苗作为母株,花期进行人工授粉,等到收获季节挑选4-6个月龄的饱满果实,供组织培养繁育种苗用。
2)播种对铁皮石斛的蒴果进行表面消毒后,将其内的种子均匀洒在播种培养基(1/2MS+马铃薯汁10% +白糖2% )上,黑暗培养一周后转入光下培养,种子萌发率可达96. 30%。
3)分化及继代生根培养及时将铁皮石斛组培苗转入新的培养基进行分化、继代、生根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培育包括以下步骤 1)炼苗移栽前先将瓶苗移至炼苗房进行2 3周的炼苗,让瓶苗从封闭稳定的环境向开放变化的环境过渡。
2)出瓶打开瓶塞将培养基与小苗一起轻轻取出,在自来水中洗净培养基,消毒晾干至根须发白即可移植。
3)基质的准备基质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能保水保肥、不易发霉、无病菌和害虫潜藏者为宜。
4)栽培场地的选择铁皮石斛喜温暖、多雾、微风、清洁、散射光环境,忌阳光直射和曝晒。
5)移栽移栽最佳季节应为日平均气温在15 30°C时,采用丛栽方法。
6)移栽后的管理,包括以下 a.温度管理; b.湿度管理; c.肥水管理; d.光照管理; e.中耕除早; f.越冬管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野生铁皮石斛的培栽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种苗培育和种植培育两大步骤,将其优良铁皮石斛的种子均匀洒在播种培养基上,黑暗培养一周后转入光下培养,在发萌后及时将铁皮石斛组培苗转入新的培养基进行分化、继代、生根培养,随后将其种苗进行种植培育。本发明大幅度地提高了铁皮石斛的药材产量,培育方法简单易行,且培养生产的铁皮石斛鲜品质量更加稳定,食用药效更加上乘。
文档编号A01H4/00GK103004409SQ2012105238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陈德祥 申请人:安徽新津铁皮石斛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