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2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绿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施工方便并可大范围推广的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可于施工现场组合安装,方便快捷,不受高度限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垂直绿化装置,大多采用花盆堆叠(如专利201020200490. 7)、壁挂式(如专利200820060043. 9)等方式。花盆堆叠式,因受重力影响其高度受到限制,且存在安全隐患;而壁挂方式采用滴溅灌溉,其成本高且易阻塞,因容积小只适合草本和藤本植物生长,不适合北方地区秋冬季室外绿化。上述此类方式供水还是蓄水能力差,后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养护,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安装便捷,植物更替方便、不受绿化高度限制,结构稳定性强的立体绿化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包括给水系统、托架、容器及固定钢架,其特征在于管状的托架通过固定装置上下横向排列固定在固定钢架上;在托架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并与容器下部吻合的圆孔,容器的下部置入该圆孔内;每个托架两端分别通过水位调节装置与上下相邻的托架两端相互串联;最上端的托架的入口与给水系统连接。所述的给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给水管、回水管和水压缓冲装置,水压缓冲装置设在固定钢架的上方,在水压缓冲装置的下面设有与最上端的托架的入口对应的出水管,水泵通过给水管将蓄水池内的营养液输送到水压缓冲装置内,并通过水压缓冲装置的出水管输入到最上端的托架的入口内。所述的水位调节装置由管盖、旋转接头和连接管组成,在管盖的中央设有半圆孔,管盖的两端分别与托架的一端和旋转接头的一端密封转动连接,相邻的两根托架一端的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之间用连接管相互连接。所述水位调节装置还包括上下水路联接装置,该上下水路连接装置与所述水位调节装置相契合并可成任意角度旋转,以适应任一角度的斜面。使培植液体从所述托架一端流入,经水位调节装置调节后多余培植液体所述托架另一端留出进入下一托架。所述固定装置由两个半圆形卡箍相对组成,其中一个半圆形卡箍连接在所述的固定钢架上。所述容器下部为圆柱状,上部方锥形,大口端朝上,在容器下部设有通孔。所述固定钢架架设在地面或与水平成任一夹角的建筑斜面上,该固定钢架不破坏原有建筑面形成结构强度与稳定性高的绿化墙。所述的给水系统设有定时给水控制器,实现定时给水。所述的固定钢架设有直角拐角,沿着该拐角设有上下排列的多个拐角容器;在所述的水压缓冲装置的下面设有与最上面的拐角容器对应的出水管,营养液经该出水管进入拐角容器内,拐角容器采用溢流装置调节水位,溢流出多余的液体会自动流向下一层,形成由上而下的供水。采用上述方案后,所述的固定钢架可以安装固定在垂直墙体上,或与水平成一定角度的斜面上,其高度不受限制。形成不依附于墙体的、单独的绿化墙,而且本垂直绿化装置的栽培植物可根据季节或美化要求方便快捷的更换所需植物,从而实现各种墙体、立面的绿化美化,并能有效保护建筑物墙体,实现生态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立面的剖视 图3是图2中局部的剖视放大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 图5是本发明该的给水示意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压缓冲装置立体结构示意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容器与托架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位调节装置外侧的正视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位调节装置内侧的轴测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位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外侧局部轴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垂直绿化装置中所谓的“垂直”,并非只限定于该处绿化装置是与水平面成垂直的建筑面上适用,而是包括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状态的墙面、柱体都能适用。但为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仅以垂直状态的立交桥站柱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时则不以此为限。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包括给水系统、托架4、容器3及固定钢架I。管状的托架4通过固定装置5上下横向排列固定在固定钢架I上。在托架4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并与容器3下部吻合的圆孔,容器3的下部置入该圆孔内。每个托架4两端分别通过水位调节装置与上下相邻的托架4的两端相互串联。最上端的托架4的入口与给水系统连接。
本发明适用于安装在站柱8上,固定钢架I底端的底座10固定在地面上,容器4内填置培植基质6,用来种植植物。所述的固定钢架I的高度根据站柱8的高度设定,固定钢架I与站柱8的间距可根据实际实施要求设定,灵活多变方便现场施工。所述的给水系统包括蓄水池20、水泵21、给水管19、回水管24和水压缓冲装置11,水压缓冲装置11设在固定钢架I的上方,在水压缓冲装置11的下面设有与最上端的托架4的入口对应的出水管16,水泵21通过给水管19将蓄水池20内的营养液输送到水压缓冲装置内,并通过水压缓冲装置11的出水管16和17 (装有水阀23)输入到最上端的托架4的入口内。水压缓冲装置11采用封闭的管状结构或箱体结构。参见图8 - 10,所述的水位调节装置由管盖25、旋转接头26和连接管27组成,在管盖25的中央设有半圆孔28,管盖25的两端分别与托架4的一端和旋转接头26的一端密封转动连接,相邻的两根托架4 一端的旋转接头26的另一端之间用连接管27相互连接。通过转动调节管盖25的角度,使管盖25内的半圆孔28转动一定角度,进而可控制托架4内的水面高度,当托架4内的水分超过半圆孔28的最低端时,多余的水分(培植液体)通过旋转接头26和连接管27组成的通道流入下一层的托架4内,保证每个容器3内的植物都能得到同等量的水。该水位调节装置便于组合安装、方便快捷。所述固定装置5由两个半圆形卡箍相对组成,其中一个半圆形卡箍连接在所述的固定钢架I上。所述固定钢架I架设在地面或与水平成任一夹角的建筑斜面上,该固定钢架I不 破坏原有建筑面形成结构强度与稳定性高的绿化墙。所述的固定钢架I设有直角拐角,沿着该拐角设有上下排列的多个拐角容器14。在所述的水压缓冲装置11的下面设有与最上面的拐角容器14对应的出水管17,营养液经该出水管进入拐角容器14内,每一上面的拐角容器14采用溢流装置调节水位,溢流出多余的液体会自动流向下一层的拐角容器14,形成由上而下的供水。所述的托架4为一中空管,在其径向设有多个相距一定距离与容器3相契合的圆孔41 (参见图7)。该托架4能储存一定量的培植液体13,并起到保温、隔热,防止杂物进入的作用。容器3可以根据季节变化或美化要求方便快捷的更换。所述固定装置5由两个半圆形卡箍相对组成,其中一个半圆形卡箍连接在所述的固定钢架I上。给水系统还可配备图上未示的定时给水控制装置(常规技术,未图示)。通过定时给水控制装置的设定,水分通过水泵由供水管19进入最上一层的水压缓冲装置11的出水管16和17,进入托架4和拐角容器14内依靠水分的自重,经过水位调节装置,多余的培植液体由上依次向下流过托架4和拐角容器14,最后多余的培植液体经过回水管24汇流后再流回蓄水池20。容器3上部为方锥形,下部为一圆柱形,底端设有通孔,容器3内填置培植基质6,托架4内存有一定量的培植液体13,植物通过容器3底部的通孔吸收生长所需的水分、养料。此外,所述培植基质6为本垂直绿化装置所用专门特殊配比或现有的培植基质。该装置可随季相变化更替时令花卉,使植物景观与建筑面完美结合;后期人工管护率低,可自动供给水肥;结构拆卸后,不留痕迹,并能保证北方植物安全过冬,成本低,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包括给水系统、托架、容器及固定钢架,其特征在于管状的托架通过固定装置上下横向排列固定在固定钢架上;在托架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并与容器下部吻合的圆孔,容器的下部置入该圆孔内;每个托架两端分别通过水位调节装置与上下相邻的托架两端相互串联;最上端的托架的入口与给水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给水管、回水管和水压缓冲装置,水压缓冲装置设在固定钢架的上方,在水压缓冲装置的下面设有与最上端的托架的入口对应的出水管,水泵通过给水管将蓄水池内的营养液输送到水压缓冲装置内,并通过水压缓冲装置的出水管输入到最上端的托架的入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位调节装置由管盖、旋转接头和连接管组成,在管盖的中央设有半圆孔,管盖的两端分别与托架的一端和旋转接头的一端密封转动连接,相邻的两根托架一端的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之间用连接管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调节装置还包括上下水路联接装置,该上下水路连接装置与所述水位调节装置相契合并可成任意角度旋转,以适应任一角度的斜面; 使培植液体从所述托架一端流入,经水位调节装置调节后多余培植液体所述托架另一端留出进入下一托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由两个半圆形卡箍相对组成,其中一个半圆形卡箍连接在所述的固定钢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下部为圆柱状,上部方锥形,大口端朝上,在容器下部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架架设在地面或与水平成任一夹角的建筑斜面上,该固定钢架不破坏原有建筑面形成结构强度与稳定性高的绿化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水系统设有定时给水控制器,实现定时给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钢架设有直角拐角,沿着该拐角设有上下排列的多个拐角容器;在所述的水压缓冲装置的下面设有与最上面的拐角容器对应的出水管,营养液经该出水管进入拐角容器内,拐角容器采用溢流装置调节水位,溢流出多余的液体会自动流向下一层,形成由上而下的供水。
全文摘要
一种组合式垂直绿化装置,包括给水系统、托架、容器及固定钢架,管状的托架通过固定装置上下横向排列固定在固定钢架上;在托架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并与容器下部吻合的圆孔,容器的下部置入该圆孔内;每个托架两端分别通过水路连接件与上下相邻的托架两端相互串联,在每个托架的两端均装有水位调节装置;最上端的托架的入口与给水系统连接。所述的固定钢架可以安装固定在垂直墙体上,或与水平成一定角度的斜面上,其高度不受限制。形成不依附于墙体的、单独的绿化墙,而且本垂直绿化装置的栽培植物可根据季节或美化要求方便快捷的更换所需植物,从而实现各种墙体、立面的绿化美化,并能有效保护建筑物墙体,实现生态效果。
文档编号A01G9/02GK103004512SQ2012105304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李春林, 刘新伟, 徐忠坤, 孟凡彬 申请人: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