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药材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夏,又名三叶半夏;半月莲;三步跳;地八豆,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于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具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之功效,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目前,半夏的产出主要来源于野生,随着中药业的发展,半夏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的半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人工种植。申请号为200810044699. 6、名称为“半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 了一种人工栽培技术,其选择横径为O. 5 I. 5cm的块茎作为种源。但是在半夏的实际种植中发现,块茎较大或较小均容易受病虫害影响,因而产量较低;此外,较小的半夏块茎出苗率较低;较大的半夏块茎不仅成本高,而且在种植时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较高,因而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培育繁殖材料。因此寻求病虫害影响小、低成本、高产量以及可以大规模种植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作为种源的半夏块茎较大或较小均容易受病虫害影响,因而导致产量低下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防治包括将半夏与园果林套种;在种子处理时,选择直径为O. 7 I. 4cm的块茎作种繁殖。所述的农业防治包括,在种子处理时,选择I. O I. 3cm的块茎作种繁殖。所述的农业防治还包括,在种子处理时,采用贵州省大方县的半夏块茎作种繁殖。前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中,所述的农业防治还包括入冬之前,在前茬收获后,将土壤犁翻25 30 Cm,晒冻30天。上述的农业防治还包括种植时,每亩施农家肥1500kg及过磷酸钙或复合肥50kg作为基肥。特别的,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用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处理病穴或浇灌根部,每天一次,连续喷三次;生物防治采用BT、木霉菌进行喷施。采用BT进行根腐病防治的具体方法使用时以阴天、雨后或晴天日落前2. 5小时喷药最好。此外,施用期应比其它药剂稍提前2. 5天,在害虫发生初期及孵化盛期用药效果最佳。防治害虫合理的用药浓度棉铃虫、玉米螟、粘虫等150倍液;菜青虫、豆天蛾等害虫360倍液。
使用温度在20°C以上使用效果最好,最适宜的温度为30°C .气温低于20°C时,使用基本无效。BT与木霉菌结合使用,防治根腐病效果更佳。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 10天喷I次,连续喷2 3次,或采用10%乳油进行喷施,每亩用量20 35ml,每
季使用一次。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使用I. 5%植病灵乳剂500 600倍液喷施,每隔10天喷I次,连续喷雾3次;第一次喷施时,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成3000 4000倍液,兼治蚜虫;生物防治运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茎尖脱毒培养,培养无毒种苗。红天娥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用50%的辛硫磷2000 3000倍液喷雾进行 喷杀。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选择本发明提供的半夏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保证科学、合理、可行;保证栽培的半夏高质、高产。生产企业可以直接根据本发明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操作,而不再需要进行新的摸索、研究;实际上对于半夏栽培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其关键就在于防治方法的条件选择;如果选择不当,要么达不到病虫害防治效果,半夏的产量和质量低下,要么成本高昂、又不符合规范化大面积种植要求;本发明的选择解决了这些问题。实验例I :采收时间对半夏块茎腐烂的影响I.种茎留于采种田地里贮藏期块茎腐烂情况试验方法在赫章县财神基地测定块茎留在留种地土壤中至次年到播种季节采挖结果,留种地面积O. 5亩地称重205. 5kg,从中选出的I袋腐烂块茎重37kg,腐烂块茎比值18. 0%。由此看出,半夏种植过程中,若当年不采收块茎让其留在土壤中至次年播种季节再采挖,半夏块茎发生腐烂的比率较大。另外,在赫章县财神基地测定2006年3月,用块茎播种后当年未采收,让块茎保留于留种地土壤中至第二年让其继续生长的处理结果9畦(畦宽lm,长约5 6m)留种地,有4畦出苗率为10%左右,有5畦出苗率约为30% 50%,地下块茎腐烂十分严重,地上部分植苗长势差。由此看出,半夏栽培过程中若不及时采收块茎让其在土壤中留存,那么半夏块茎腐烂会加重,产量急速下降。2.留种区田间半夏块茎腐烂情况I)试验地点贵州省大方县羊场镇乡穿岩村火花组海拔1538m-1650m区域;2)试验时间2010年9月 2011年3月;3)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材料的品种大方本地(种)田间试验方法用3级种(半夏种球直径为7mm 10m)2月18日播种,面积I亩。自白露后9月15日至次年2月15日,每月取样I次。每次取样设置Im2样方,采挖所有半夏样品,去泥和杂质,并记录每次采样重量(g)和粒数,研究腐烂粒重(g)、总粒重(g)。其他农事按常规操作。研究数据计算
权利要求
1.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防治包括将半夏与园果林套种;在种子处理时,选择直径为0. 7 I. 4cm的块莖作种繁殖。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防治包括,在种子处理时,选择I. 0 I. 3cm的块茎作种繁殖。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防治还包括,在种子处理时,采用贵州省大方县的半夏块茎作种繁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防治,还包括在半夏种植后第一年的10月中旬进行半夏采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防治还包括入冬之前,在前茬收获后,将土壤犁翻25 30cm,晒冻30天。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防治还包括种植时,每亩施农家肥1500kg及过磷酸钙或复合肥50kg作为基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用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处理病穴或浇灌根部,每天一次,连续喷三次;生物防治采用BT、木霉菌进行喷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 10天喷I次,连续喷2 3次,或采用10%乳油进行喷施,每亩用量20 35ml,每季使用一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使用I. 5%植病灵乳剂500 600倍液喷施,每隔10天喷I次,连续喷雾3次;第一次喷施时,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成3000 4000倍液,兼治蚜虫;生物防治运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茎尖脱毒培养,培养无毒种苗。
10.根据权利要求7 9任一所述的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天娥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用50%的辛硫磷2000 3000倍液喷雾进行喷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夏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所述的农业防治包括将半夏与园果林套种;在种子处理时,选择直径为0.7~1.4cm的块茎作种繁殖。本发明通过采用直径为0.7~1.4cm的块茎作种繁殖,不仅可以减小病虫害对半夏的影响,保证半夏的出苗率,而且对土地的要求较低,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量。据统计,采用本发明后,种植半夏的亩产量干重可达290kg/亩,相对于现有的半夏种植亩产量提高了38%,因而本发明的半夏种植方法适于大规模的种植。
文档编号A01G13/00GK102960207SQ20121053286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张观福 申请人: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